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诛明 > 第一百九十一章 算是站稳了吗?

诛明 第一百九十一章 算是站稳了吗?

作者:特别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8:05:4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在寻常平民百姓眼中,凡是衙门里做事的人物都是大爷,在懂些门道的人眼中,只有在官府名册上拿工食银的人物才是爷,至于白身副役之类,说到底不过是个帮闲罢了,在有身家的人眼中,衙门里六房的经承和管年,其他各房各处的主事,三班的班头和副班头,这些才是要紧的位置,有权有势。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他们所认识到的仅此而已,至于县衙里有品级的官员们,那属于另外一个阶层,和文吏差役完全两码事,官员家的仆妇亲随之类,则是和文吏差役差不多的层次,至于幕僚师爷这种,往往是和官员们一样。

但对于士绅来说,一县之地,能让他们给几分面子的无非是县城内的知县和分驻各处的巡检,一个是本地的主官,一个是各处的头目,其他人都不在眼里,当然,能被称为士绅的家里怎么也得有个举人功名。

在县城的政治生态中,县内有品级的官员和士绅是一个阶层,高高在上的阶层,在百姓眼中有权有势的文吏差役们,就和士绅们的家奴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府州县各处衙门的文吏差役,往往都是士绅家奴充斥,这也是士绅们把持地方权力的手段,是大明立国至今通行的规矩。

当然,如果功名不能代代考中,那么士绅的资格就不复存在,特权什么的也都烟消云散,上一代还奴颜婢膝的吏目差役们,这一代就会变成虎狼。

这等情状怀仁县也不例外,只是整个大同边镇都是文风凋敝,科举不盛,已经三十年没有出过举人了,没有功名,自然成不了士绅,那么县内的文吏差役自成一体,掌握着各项公权力的他们成了本地的豪强,所以方铭才有如此势力。

但三十年之前,怀仁县的情况完全不同,自大明开国至今,大同边镇不过出了十六位进士,其中怀仁县就出了六位,这六位进士中,有五位出自一家,那就是怀仁刘家。

六代五位进士,等于这刘家兴盛了近百年,那时候怀仁县的事轮不到官府做主,刘家一言而决,这样的士绅豪门势力远不止小小的县城,甚至在大同城内都有影响,名帖送到山西太原那边都是招牌,那时候什么吏房经承,甚至巡检老爷知县老爷在刘家面前都直不起腰。

怀仁县是边镇县治,来这里做知县的最多是个举人,这等功名,怎么能在进士面前高声,那时候的刘家书信可以直达京城,看待本县的官吏差人就和看蚂蚁差不多,他们想安排谁在县衙当差,无非是让管家长随过来打个招呼。

这等高门看着烈火烹油一般,任谁都以为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可刘家最后一位进士死在任上之后,刘家子弟再也没有中过举人之上的功名,看似不倒的高门立刻就土崩瓦解,不单官面上的事人走茶凉,地方上也不再顾忌,原来刘家的很多产业都被众人巧取豪夺而去,要不是刘家还有几位故旧做官,只怕早就被撕咬干净。

壮班班头黄多就是刘家家奴出身,将他安排到衙门做事的时候,刘家最后一位进士还有半年就要死在任上,黄多当差时候倒是和其他刘家出身的人不同,做事周全,懂得分寸,所以在刘家只有一个秀才的时候没有被人踢出去。

当日里,刘家那个秀才年纪还小,怀仁县都以为这位秀才会和他的长辈祖辈一样,在考场上连战连捷,一路高中,却没想到这位终其一生只是个秀才,他的儿子到四十几岁才考中秀才功名......

靠着大家的这个错觉和期盼,黄多这么坐上了壮班班头的位置,就这么十几年过去,大伙也能推断出这刘家搞不好败落了,黄多这壮班班头的位置也就不牢靠,可就在大伙要动黄多的时候,却又出了一桩事,有人要侵占刘家的族产,本来是板上钉钉的事,没曾想把刘家逼急了写信求恳故旧,层层传递,结果那一任的知县被罢官,主导此事的某人也被问罪下狱,这就震慑住了怀仁县上下,大家才知道烂船也有几斤钉。

再接下来这十余年,刘家愈发的惨淡,甚至连秀才都有考不中的架势,当年的故旧亲朋也都烟消云散了,大伙对此也心知肚明,不过都给几分面子,当个死老虎来看,免得再有当年那等祸事,反正没有多少油水可榨,懒得理会了,至于黄多这边,这么多年经营了自家的关系,上下都奉承的不错,也不和旁人争什么,所以就这么猥琐着一路下来了,当个没有实权的空架子。

所以这位好处没有太多,但遇到为难事却得顶上,比如说这次和朱达打交道,另一位实权的刘副班头死活不敢出现,黄多只能硬着头皮过来,要知道这壮班上上下下都怕得要死,谁也不敢出头了。

这黄多的事没什么稀罕的,无非是正常的人情冷暖,倒是这科举世家刘家相关让朱达很感兴趣,按说如此高门大户,郑家集不会听不到,但根本没有人提起,从秦秀才到郑家人都是如此,想必在世人眼中,这刘家等于不存在了,提都懒得去提。

在这十余年的人生中,朱达所遇到的任何人,无论高低贵贱穷富,都推崇一件事,那就是“惟有读书高”,世间万事,只有科举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实际上在那二十余年的记忆里,也是大体如此,只不过在那个时代的学习是个训练,培养你的逻辑思维,积累基础知识,然后去从事各行各业,类似于科举的公务员考试仅仅是一条路而已,这条路只在东三省和山东特别受推崇。

但在这个时代,所谓的成功,只有寒窗苦读,科举考中,然后做官这一条路,在主流的价值观中,只有这一条路可走,所以无论秦秀才、袁标还是向岳,都曾对朱达说过,你这样的头脑不去读书可惜了。

可如此一条金光大道,却如此不稳,看起来好似浮萍一般,考中了便是富贵加身,但考不中便是贫寒度日,即便你营造了一番富贵,子孙若是考不中,那就烟消云散,好似从未存在一般,说起来还不如当地世代传承的那些文吏差役之家,他们身份先天根深蒂固。

朱达知道自己想的太远,人能活好一生已经不易,想要谋划世代传承会有多少艰难险阻,更何况儿孙如何根本没有办法控制,但朱达还是准备这么走下去,既然来此,那就要有大决心大毅力去做从前不敢做的事。

常凯见朱达听得认真,也能猜到朱达想要了解这怀仁县的各种情况,说起对本地的了解,谁又能比得过他们这些差人,所以这常凯也说得很详细。

说完黄多,又继续说县里各方的反应,这常凯还特意提醒了朱达一下,不管是快班、皂班又或是壮班送礼来人,除了为自家辩解之外,还要替背后的人分说几句,三班差役并不是个独立的存在,他们类似于吏房、户房、兵房、刑房的外延,所以除了给自家解释,还要担心朱达误会身后,毕竟方铭也是半夜遭了杀劫。

“这次的事,实际上是吏房方大......方铭......和户房周大爷两个人别苗头,周大爷知道方铭想要多占些,他就故意要低价贱卖,大家平分,虽说心思如此,但所做对朱公子你是有好处的。”

听到这话,朱达倒是明白暗指,他笑着问道:“常老哥这是替这位周大爷说话吗?”

“其实不是,是户房的金二爷托我来说的,因为这次朱公子你收货是我出头的,金二爷知道咱们有关系,其实这次金二爷也起了坏心,但后来压住了。”说“自己人”三个字的时候,常凯看了朱达一眼,发现朱达笑容不变,这才继续说下去。

“人有坏心不是错,不做错事就不会遭老天报应,老天是有眼的。”朱达笑嘻嘻的说道,常凯连连点头。

尽管都知道那一晚灭门放火是谁做的,而且双方还是亲近自家人,但谁也不会挑明此事,心照不宣的彼此明白就好。

聊了半天,朱达知道了县内的不少消息,本来他还想问问有什么江湖市井人物值得注意,常凯却回答不值一提,县内这等人物都是依附在士绅和官差身上,可眼下官差和士绅都被吓得噤若寒蝉,何况他们手下这帮人。

“照这么说,我们在这县城内算是站稳了?”朱达问了句。

“站稳了站稳了。”常凯点头如捣蒜。

......

因为昨夜的杀人放火,整个县城纷乱无比,但县衙内堂却很安静,怀仁知县艾正文与师爷胡守秋对坐饮茶,悠闲适意。

“东主,那些小吏衙役都惶然不安,全无平日的气焰,看着好笑,若确是那朱家小子所为,当真大快人心。”

艾正文神色不动,抿了口茶水说道:“杀害官吏,防火灭门,大明有王法在,本县可容不得这等恶行!”

怀仁知县的表情突然变得正气凛然,师爷胡守秋反应不及,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