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诛明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居高观兵 祸福无常

诛明 第一百一十九章 居高观兵 祸福无常

作者:特别白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8:05:4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动物的感觉比人灵敏许多,当山间谷地头上仍是黑夜的时候,它们已经意识到天快亮了,开始躁动起来。

朱达就是靠这个判断出发的时间,当他起来的时候,周青云也默默的开始收拾,连一向贪睡沉睡的秦琴都怯生生说道:“你们要小心。”的确,在如此情形下,又有谁能够安睡到天明。

一晚上的回复和休息之后,不光朱达和周青云状态好了不少,两匹马同样恢复很多,它们腹部的伤口已经被处理和包扎过,按理说要等痊愈后再骑乘才最好,这个时候同样顾不上那么多了。

叮嘱秦琴注意安全,朱达和周青云牵着马出发了,骑马到昨日登高瞭望的山坡下面,找了一个隐蔽的位置把马拴好,二人向上走去。

山里依旧黑夜,而山外则有了亮色,在这样平原和山地的交界处,会在某个时刻有这等日月共存的景象,那二十余年的人生中,朱达对这个很是迷恋,当成是野外旅行的乐趣之一,这些年也会回味,此时此刻,全无心情了。

远远能看到两个村子都有炊烟升起,那些蒙古马队也知道在敌国腹地,不敢太过放纵,此时已经开始整备,所能注意到的是马匹上都驮着包袱,显见收获不少。

朱达和周青云看着这一切都有些紧张,他们心中未尝没有侥幸,村里亲人们躲到了地窖地道里,而蒙古人不会在这里耽误太多的时间,那么就有可能逃过去活下来。

“这些鞑子千万别放火!”周青云自言自语说道,他紧张的攥紧双拳,能看到手背上青筋暴起。

袁标、向伯以及村里的老人都说过,蒙古人南下洗掠后习惯杀人放火,这样的做法并不仅仅为了发泄,而是削弱大明边镇的战争潜力,死伤越多青壮,能动员的力量就越少,这个道理很简单。

无论如何焦躁急躁,该等也是要等的,昨日里的狂怒之后,周青云也明白取舍,一起死和活着报仇,很容易做出选择。

两个村子的马队开始向河边新村聚拢,朱达和周青云都伸出了手,用袁标教授的法子估量人数,这是军中探马夜不收观察敌情的小手段。

“一千五百到一千七百骑......”这个数字让两个人又是沉默下来,连急躁的情绪都消去许多,绝对悬殊的实力差距,巨大的压力可以让人打消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在朱达和周青云的等待中,整备完毕的蒙古马队终于出发了,这千余骑没有渡河,反而顺着河道向西南而去。

“他们要去郑家集那边?”沿着河道南下,最有价值的目标就是郑家集附近的区域,那边是怀仁县和大同左卫除了县城之外最富庶的区域,而且没什么防护可言,那样的土围子抵挡匪盗勉强够用,这样规模的兵马,恐怕就和纸糊的一样。

“有人给鞑子带路。”

“不用带路,每年过来做生意的都有多少,这边的路瞒不了人。”

朱达和周青云对话两句后,都是向山下走去,他们知道郑家集将要遭难,可按照蒙古马队这个行进方向,他们根本没机会去报信,且不说蒙古马队为了防止消息泄露,前后撒出去的侦骑小队很多,只在清晨和黄昏行进,他们选这条路线也是最合适的,在夏米河东侧的道路最好走,如果渡河过去,直线距离近了,实际上却要兜几个圈子,那样才有赶到前面去的可能,现在这般,去报信一是送死,二是来不及。

眼下秦琴正在盐洞小屋里很安全,秦秀才去太原乡试,袁标已经去世,其他在郑家集的人没有那么深的情谊值得去救,这件事是很冷酷的现实,会让人很不舒服,但却不得不承认。

走下山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蒙古马队应该走出一段距离了,朱达和周青云都很焦急,动作也十分的快,两人都想尽快去村里看看,看看有没有奇迹出现。

在拴马的地方才解开缰绳,突然间山林又是躁动起来,朱达和周青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震惊和绝望,难道蒙古马队又兜回来了吗?这是要扼杀一切的侥幸和希望吗?

没等周青云开口,朱达就闷声说道:“不急着动,防备万一。”

周青云神情复杂的点点头,两个人没有骑马,步行向山外走去,他们没有出山口,只是在附近停下,周青云先趴下去听,朱达也是做了同样的事。

“这次没有那么多,而且不是一个方向。”

“就算没那么多,也不是我们俩能对付的,回去再观察,到了现在,更不能急了!”

朱达说“更不能急”的时候,语气加重不少,因为他看出周青云有些忍耐不住的情绪,好在这次周青云没有冲动,只是阴沉着脸跟着他重回山坡。

等到了刚才的观察位置,能看到沿河走的蒙古马队加快行进速度,在草原上南下的时候,蒙古大队骑兵一天极限就是三四十里,因为要保持人和坐骑的状态,也没有那么多的粮秣可以消耗,但突入到大明境内之后,一天最多可以突进百里,一方面是身在敌国,必须要保证高速机动,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靠抢掠市集村寨补充粮秣,所以当真是进退神速。

这样的快速行进,对于接下来的百姓是灾难,但对于现在的朱达和周青云则有便利,可他们依旧不敢下山进村,因为从昨日蒙古马队来的方向,又有另外一支马队正在急速靠近,也是朝着白堡村和河边新村而来,虽然规模不那么大,但同样烟尘滚滚,声势惊人,烟尘间,隐约还能看到旗号摇动。

朱达和周青云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真正的绝望,这到底是多大规模的入寇,千余骑才过,这又来了一拨,难道要把大同周边的聚落扫荡干净吗?蒙古到底来了多少人,现在大同城还在不在?

如果是这样的形势,那就不要奢谈什么报仇,现在唯一考虑的就是生存了,最起码现在只能窝在山里,朱达苦恼的拍了下额头,如果当年学得认真些,他应该对这段历史有所记忆,可什么都没有,如果那二十多年人生中对这个有所侧重,起码可以避开眼前的灾祸,但当时又怎么可能想到现在。

“是官军!是官军!”边上的周青云突然大喊起来,语气里全是狂喜。

官军?朱达回过神来,看向正在前进的新来马队,和前面那种举着三角小旗,穿着皮袍的蒙古马队不同,新来的兵马远看着可就整齐许多,还有几面旗帜招展,显得颇为威武雄壮,大明和蒙古之间互有胜负,但骑兵军容大明的确强过蒙古,蒙古部落人人都会骑马,都是骑兵,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整齐装备,远看显得凌乱潦草,而大明骑兵都是主将的家底子心头肉,家丁亲卫主要都是骑兵,自然是优先供应,优先装备,看起来当然是整齐威武,精锐非凡。

朱达从前听袁标和向伯描述大明官军,都是颇多鄙视,以朱达平日里观察所见,也的确强不到那里去,欺凌百姓,横行霸道的本事是有的,但真要火并厮杀,哪怕是江湖意义上的争斗,成色都要差很多,而且那二十多年人生中,朱达对大明这个朝代的记忆就是很少打胜仗,官军羸弱不堪。

这次蒙古马队的突入,从某种意义上更是证明这一点,边墙的边军要比怀仁县这边的应该强悍许多,连他们都没有挡住,甚至连烽火都没有燃起,这样的官军能指望什么,但没有想到的是,官军来得这么快,居然还敢以人少追击人多,朱达甚至替这官军马队担心起来,如果离开的蒙古马队转身杀回来,以少打多,官军肯定会有麻烦。

“官军是来杀贼救人的,他们是来杀贼救人的,还是官军靠得住,还是官军靠得住!”周青云激动的手舞足蹈,几乎在那里大喊着说话。

在这个时代草原上的蒙古人是敌人,大明官军平时表现不佳还算是自己人,眼下这等已经有些国战当头的意思,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这大明自己的兵马靠得住,朱达比周青云冷静不少,可心情也是越来越激动。

“快下山,快下山,我们抓紧去村子里看看。”周青云出声催促说道。

朱达连忙答应,两人一起顺着山路向下走去,边走边看着官军的动向,官军没有去追击蒙古马队,而是在白堡村和河边新村停了下来,或许要看看村里百姓的死伤,看看能不能救治,追击优势之敌是送死,能做到救人疏散也不错了。

向山下走的时候,两人边走边看,尽管仍不乐观,但毕竟有了好的转机,有了些虚幻的可能。

“快看,村里有人出来了。”眼神好的周青云突然喊道,朱达也停步看了过去。

天气晴朗,居高临下,距离几里远虽然看不清细节,但能看到个大概,朱达和周青云同时激动和狂喜,果然有人活下来了,这不会是官军,官军是骑马的。

既然活下来了,为什么要跑?两人激动之后,立刻有了这样的疑问,他们看到有官军骑兵催马追上了跑出来的那人,一刀砍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