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欧皇崛起 > 第925章 英雄母亲和妇产医院

欧皇崛起 第925章 英雄母亲和妇产医院

作者:太上老牛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7:01:0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杰弗里之所以敢提出“鼓励生育”,除了想挣表现以保住首相地位之外,还有就是对北海国的国力有自信。

人口的养育,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衣不好说,但食,北海国是不缺的。至少,作为首相的杰弗里就清楚,马林的粮食多得都拿去大规模酿酒了。甚至,酿出的酒多到卖不完。只要马林舍得粮食,让那些妇女们多生几个孩子还是轻松愉快的……

至于住和行,也没问题。对于农奴而言,是没什么“行”的。因为,他们要离开庄园,都必须得到农奴主的允许,根本没那么多自由。而住,对于其他国家也许困难。可对于北海国,实在太简单了。大不了,多修几间土坯房呗。泥土和茅草到处都是,修房子根本不要啥成本。这种在20世纪末被华夏人嫌弃并被作为贫穷落后象征的房屋,其实是古人眼中的神器……

土坯房比古代穷人居住的茅草屋坚固结实,不易受风吹雨打的影响。而且,因为砖石和木材等高价值建筑材料用得很少,导致土坯房的建设成本很低。只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和会修建的工匠,想修多少就修多少,只要不嫌占地方。而且,土坯房住起来还很舒服。

它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看起来寒碜了。另外,土坯房无法修建太大。毕竟,土坯结构无法支撑太高的建筑。

可对于古代农奴而言,这些缺点丝毫不是缺点。古代农奴们很多住的都是漏风漏雨的破茅草屋,能住上厚实的且遮风挡雨的土坯房,都算高级的了,哪里还会嫌弃?只有现代人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才会嫌弃土坯房。

食、住、行都不是问题,至于衣……马林最近好像搞出了用茅草编制的衣服,可以御寒……如此一来,衣食住行,好像都不是问题了。那么,鼓励生育,又有何妨?更何况,要花费粮食,也是马林掏腰包,和杰弗里无关,他只管嘴炮……

而杰弗里的嘴炮,恰恰打动了马林……

……

通常情况下,马林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总是追求快、平、稳。然而,人口的增长,本就是没法太快的。若是别国愿意自己把人口送你,当然可以靠着移民快速增长人口。可现在是农业社会,人口就意味着生产力。所以,尽管初期不在乎马林的移民行为(各国也的确有一些富余劳动力),但到了一定阶段,富余劳动力没了,马林开始挖他们的非富余劳动力了,那些诸侯们都开始反对马林的移民政策了。因为,马林的移民等于就是在跟他们抢人啊。农业社会,抢人就是抢财富,谁特么乐意?所以,大部分诸侯都开始抵制马林的移民行为了。

在这种快捷的手段遭到抵制的背景下,马林也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稳妥的解决方案。而杰弗里提出的在国内鼓励生育的方案,也的确很有道理。

勾践“卧薪尝胆”,并“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增长了多少人口马林不知道,没有精确记载。但是,新华国从49年底到80年人口增长了多少,马林却是一清二楚的。

后世华夏计划生育上说得明明白白,建国时华夏只有5亿多人,而到了80年,也就30年时间,已经达到了10亿,几乎增长了一倍……

而从49年到80年这30年内,华夏国内还是很穷困的,小孩夭折率很高。单是上辈子马林的奶奶,生了七个孩子,但因为医疗条件太差,结果才活下来三个。在那种医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落后的情况下,人口尚且增长了近一倍,更何况是刻意的鼓励生育?

……

事实上,北海国目前的物质生活条件,比改开前的华夏要好很多。别看这是16世纪初,但因为使用了足够的三大肥料(氮肥、磷肥和钾肥),北海国的亩产高达500磅以上。而华夏呢?建国后虽然也有化肥工业,可规模小,产量低。产出的化肥,根本不够用。大部分农村,还在使用古老的耕作方式,亩产两三百斤。直到改开后,才引进了一大批大型的化肥生产设备,逐步解决了化肥供应不足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改开前,华夏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产量,是比不上北海国的。而且,因为农村人口太多,每家只能分到几亩地,导致华夏农村在改开前的生活水准,都不如1508年的北海国。那个时候,人们多半饿得面黄肌瘦,能长成胖子的,不是领导就是伙夫……

北海国还有大片土地没开垦呢,粮食已经多得吃不完了。加上北海渔场和纽芬兰渔场能供应大量的咸鱼,使得北海国食物更是不缺。因此,多养几个小孩,简直轻飘飘的没压力。

唯一赶不上改开前的华夏的,大概就是医疗了。毕竟,那时候,青霉素等神药已经普及了。但对于那时候的乡下而言,药物供应未必充足。上辈子马林有一个叔叔和一个姑姑,就是因为乡里的医院药物不齐全,所以才病死的。

如此算下来,马林的北海国和改开前的华夏农村(城里不算,改开前,城里和农村是两个世界,主要是在医疗条件上。因为,药物是优先供应城市的。)相比,居然还有优势……

……

下定了决心后,马林就和杰弗里一同起草了鼓励生育的文件。而且,学习苏联的办法,马林还提出了“英雄母亲”的概念——凡是生四个孩子以上(不包括4个)的女性,都可以获得“英雄母亲”的称号。

“英雄母亲”可不是一个没用的荣誉称号,被授予称号的女性,不但可以获得一枚铜质奖章(马林小气,不肯用金银),生活上还会有优待。比如,在农奴制的庄园中,“英雄母亲”在育儿期间,可以不下地干活(在封建时代,妇女们即使生了小孩,过了恢复期,也要下地干活的),在家专门带小孩,却能分配到比青壮劳力更丰盛的食物。而且,“英雄母亲”每年都会有官方下发的漂亮衣服作为奖励……

如果是在分田制度下,你不让她下地干活,为了家庭生活,女人也会抢着下地干活。可是,在农奴庄园时代,农奴们其实和大集体的农民们差不多,都是听上面分配的。不同的是,农奴是听农奴主分配的,大集体是听领导分配的……

难得农奴主发善心,不让下地干活,而且待遇还更好,是个女人都会动心的啊……

……

当然,为了防止妇女生产危险(在古代,妇女生小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主要是,当时医学太落后了,也缺乏医疗人才),马林决定,在每个小镇上,都建立一个妇产医院,并招募当地妇女进行医学培训,专门为附近村庄的妇女接生。所有生小孩的费用,都由官方支付。

为了拥有足够的病房来安置产妇,马林决定——采用最省钱的办法,修建大规模的土坯房群落,把医院病房区建成小村庄模式。反正,这个年头,土地最不值钱。而土坯房也没啥成本,多修剪几间土坯房当病房,也不太费钱。

然后就是,马林会把妇产医院附近有接生和照顾产妇经验的女人全部召集到医院里,专门负责接生和照顾产妇及婴儿。而这些接生婆性质的妇女,以后将会成为专职的妇产医院工作人员,而且待遇从优……

……

至于妇产医院的专职医生?这个马林还真没办法。因为,他手里也没有什么相关人才。虽然说,马林手里有莫日根和巴特尔两名医术高超的蒙古医生。可是,蒙古医生擅长的是跌打损伤、正骨和兽医,对妇科真心不擅长。

因此,马林打算,派人去华夏和阿拉伯地区,寻找专职的妇科大夫,高薪请回北海国,然后教导出一批专职的妇科医生出来。但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年。而在专职的妇科医生上岗前,妇产医院只能先用一些接生婆顶着了……

正好,马林即将和华夏的大明帝国产生交集。马林打算,不惜代价,从大明帝国弄一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甚至是太医回来。对于精通妇科和儿科的大夫,更是要务必拿下。届时,妇产医院不但负责给妇女接生,保证产妇的安全,还要增加儿科科目,专门给小孩看病,避免小孩夭折。只要小孩不轻易夭折(古代孩子夭折率很高,欧洲这种医学渣渣的地区那就更高了,国王家里死小孩也是常事),人口翻番什么的,简直轻而易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