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欧皇崛起 > 第2152章 路线问题

欧皇崛起 第2152章 路线问题

作者:太上老牛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7:01:0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对于这批尼德兰移民的安排,马林也是很果断——先丢去训练。一样的配方,一样的传统训练方式,以便辨别间谍。

不过,菲利普皇子貌似没他老爹精明,竟然没派间谍。倒是尼德兰的一个男爵,派了一个傻乎乎的间谍过来,打算打探北海国粮食高产的机密。

但这货贼眉鼠眼的,都不用军训,一下子就被辨别出来了。还没用刑,就全招了。

马林很无语,没说啥,直接让手下把这人公开吊死了。皇帝父子自己要给他面子,但你丫一个男爵也敢乱伸手?所以,马林完全不用客气。但是,因为是头一次,马林也不想闹太僵,只能处死这人,以示警告了。毕竟,他还要接收更多尼德兰移民呢,要是现在搞那个男爵,引起尼德兰的领主们敌视,就不划算了。所以,吊死那个间谍,是最合适的做法。既展现了自己的强硬,也没有打上门,让尼德兰的贵族们丢脸。

至于军训结束后,这帮人如何安排,马林想了想,就决定——都安排到海边渔村,学打渔去!

尼德兰人嘛,就是荷兰人,不搞航海像话吗?但这些人大多是农户出身,并不擅长打渔。所以,要先给他们适应期。

比如,在北海国沿海地区,这帮尼德兰移民被安排过去后,就会被安排一边学习打渔,一边放羊。

对的,放羊!

沿海滩涂盐分高,很多都不适合作为耕地。除非,当地有河流出海口,淡水不住冲刷,才能降低沿海土壤盐分,使之适合耕作。

但是,沿海滩涂上,还是有很多草类可以生长的。比如一些耐盐碱的茅草等,这些草吸收了一些盐分,含盐比一般草类要高些。虽然这些草没有苜蓿草营养高,但羊也是喜欢吃的。毕竟,羊也要盐分的摄入。

唯一麻烦的,就是羊喝水尽量还是喝淡水。所以,沿海牧场附近,一般都有河流入海口,方便饮水。

对于尼德兰移民的安排,具体就是年轻人和孩子都去学习游泳和操控帆船捕鱼。先在近海和内河练习,而后再去深水区。

而尼德兰人中的中老年人们,因为岁数大了,除了老渔民外,一般老农是很难学会游泳和驾船了。所以,他们会在渔村附近放羊,并学习挤羊奶,制作乳酪。这样一来,所有移民就都利用起来了。老人们虽然追不上羊群,可是有牧羊犬帮忙啊。而老人们,只要照顾好牧羊犬,就能轻松驱赶羊群了。

对于年轻人和孩子,马林就没那么客气了。如果学不会游泳和驾船,只能吃最低标准的加30%草糠的科勒面包。只有学会游泳和驾船的年轻人和孩子,或者学习进度良好的,才能吃全麦黑面包,并有咸鱼和蔬菜作为配菜。

在这种奖惩制度的激励下,年轻人和孩子们,倒也对学习游泳和驾船积极性很高。他们以为马林是要他们将来去打渔。但实际上,马林是打算把他们培养成船员。毕竟,以后搞大航海殖民,水手缺口很大。

至于训练中的安全,马林也是很重视的。每个人都配备了救生衣,是用皮革缝制和粘合的充气皮囊,类似足球那种。充好气后,救生衣套上去,就不容易下沉淹死了。

对于年轻女孩和小女孩,马林给了另一个培养方向——学习剪羊毛、挤羊奶和制作奶制品。毕竟,以后这帮荷兰移民中的青年男子要去外面当水手的。女人们在家,又不能干重活。所以,和老人们一样,利用牧羊犬放羊,并产出羊毛和奶制品,是很好的谋生方式。即使男人在海上遇难了,有这手艺,也不至于饿死。

如果单纯从谋生角度来讲,其实养奶绵羊——东佛里生羊是最好的选择。这种奶绵羊能提供充足的羊奶,用于制作奶制品,可以提供充足的食物。而且,还能产出羊毛。虽然羊毛质量一般,但用来纺织劣质的呢绒还是足够了。最关键的是,有牧羊犬的帮助,可以养很多只。

但是,养奶绵羊固然利于百姓,却不利于官方收税。因为,奶绵羊比较全能,也比较平庸。而且,奶制品在欧洲售价还不如毛纺织品,属于廉价商品,能产生的税收比较少。而种植谷物和饲养产毛绵羊,产值更高,能获得的税收也更多。

所以,马林一般不允许农户自己选择养羊还是种地。所有土地,都要按照官方的规划来。你可以多开辟种粮食的田地,但却不允许随便把农田改为牧场。

当然,这是本土的政策。但实际上,本土基本没有什么自耕农,基本都是贵族封地和容克庄园,这条政策基本就是针对庄园主的,农奴们并没有话语权。但到了殖民地美洲,这又不一样了。因为美洲土地太多,而人口太少。所以,除了部分必要的耕地外,大力发展养羊业也是允许的。毕竟,养羊业对人口要求少,土地利用率较高。

……

事实上,在欧洲殖民历史上,土地一开始并不是殖民者的首要目标,贸易利润才是。比如葡萄牙在非洲沿海的活动,主要以交易获得金沙为主。虽然从《托德西拉斯条约》中划分到了非洲大部分,但他们的核心利益还是在印度和华夏。为啥?印度和华夏贸易利润高啊!印度的香料,华夏的丝绸和瓷器,才是海上贸易的核心点。

又比如荷兰人,历史上,荷兰人在占据了香料群岛和爪哇岛后,其实在17世纪就派航海家塔斯曼,就探索了东印度群岛南边的澳大利亚大陆,还发现了以他命名的塔斯马尼亚岛。但是,荷兰人发现澳洲大陆上没有什么人,土著人啥有价值的货物都拿不出。所以,一直没有占领这片大陆。

后来的英国,其殖民帝国的核心,也是人口众多的印度。非洲殖民地,更像是黑涩会划地盘,先把地盘占了再说。但是,一直没有好好开发。

西班牙就更不用说了,占据了美洲,却一门心思找金银矿,就是不肯好好种地。只有古巴一地,因为蔗糖利润高,才算好好种地了。

法国人就更奇葩了,很早就涉足加拿大地区了。但是,法国佬就是去做毛皮生意的,对于开发加拿大地区业没啥兴趣。法国农民宁可在国内种植一两公顷(二三十亩)的小块土地,也不肯去殖民地拥有大片土地。

当然,后来老美建国后发展起来,用土地招揽移民,就很有吸引力了。比如林肯颁布的《宅地法》,好大手笔,任何移民,跑去西部,就可以圈占160英亩的土地自己耕种。都不要交钱,先耕种5年再说。160英亩啊!那可是971亩,64公顷地!

在华夏古代,良田百亩就算小地主,千亩就算中等地主了。大地主刘文彩,也才一万两千亩地。

但马林奇怪的是,在美国招募移民前,欧洲人并不热衷去美洲买地耕种。还是老美在欧洲不住在报纸上打广告,才吸引了很多移民去。而乡村地区,吸引最多的,就是德意志农民。所以,后来老美德裔比英裔还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德裔农场主更是占据统治地位。而奇怪的是,在《宅地法》颁布之前就因为大饥荒逃到美国的上百万爱尔兰人,却不热衷去中西部经营农场,而是宁可留在城里当苦力。

……

对于殖民者而言,马林的做法,其实并不合乎殖民者追求利润的准则。因为,开发土地,真没啥利润。但是,从长远来看,马林的做法才是最有战略眼光的。毕竟,土地开发出来,盘子非常大。就比如后来的老美,把北美东部地区开发出来,光是农业产值,就是天文数字。

按照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的经济数据,当时南方13个州1860年的经济总量是1.5亿美元。其中,工业产值只有2000万美元。单纯农业产值,就有1.3亿美元!而当时,联盟国的人口是910万。而且,当时的美元价值很高,一美元相当于1.6克黄金,相当于0.45个杜卡特金币。也就是说,当时910万人的南方13州,农业经济的总量,就有5850万金币!而当时南方种植园的主力劳力,其实就是400万黑奴。所以,平均每个奴隶,大约能创造14.625个金币的产值。而且,这400万奴隶,还包括了老人、妇女和小孩呢。

总的来说,只要占据和开发好北美最好的那片土地,就能轻松得到几千万金币的产值。若是农业人口破千万,产值达到上亿金币也是可以的。

这是殖民路线的问题,只要把美洲的农业土地开发好了,盘子非常大,比开采金银什么的大多了。更何况,阿巴拉契亚山脉拥有海量的煤矿,五大湖区拥有丰富的铁矿。工农业的潜力都那么巨大,难怪成为超级大国。

不过,马林也在担心,真要把北美发展起来,到时候主弱臣强,本土都没法控制美洲了。就像英国那样,北美十三州实力强大起来,翅膀硬了,加上法国挑唆,就脱离了英国。

当然,那也是后世该担心的事了。马林活着的时候,估计美洲还没发展到那样的高度呢。在他或者的时候,殖民路线就是——开发开发开发!至于殖民地超过本土的难题,留给后人头疼去吧。实在不行,可以把重心移到美洲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