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权力

猛卒 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权力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休息两日后,郭宋在第三天来到官房,他随即召集五名参事来他官房议事。

肃政台使温佶出任两川安抚使,白虎堂主判刘梓出任河北安抚使,他们两人虽然还保留平章事资格,但实际上已经不再担任参事。

现在的五名参事包括长史潘辽,左司马杜佑,右司马张谦逸,再加上肃政台令曹万年以及天策府长史张裘安。

“各位请坐!”

郭宋笑着请五名参事坐下,又道:“战争结束了,正如大家的期盼,阉党覆灭,南唐又回归长安,接下来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当其冲是安抚巴蜀民众,恢复生产和秩序,还有大量阉党的财富要运回长安,温参事虽然出任两川安抚使,由他主持两川政务,但还需要我们的支持,一个是官员支持,一个是财力支持,我们要调一批年轻官员前往巴蜀任职,两川各州县有很多人是因为阉党收钱卖官而任职,这些人必须就地罢免,并追查他们的贪腐,我希望肃政台要立刻派出得力官员赶赴巴蜀办案。”

曹万年连忙道:“回禀殿下,肃政台已经派出五十余名赶赴巴蜀,按照殿下的要求,内卫也派出五百名士兵协助肃政台官员。”

杜佑举手道:“殿下,卑职稍微打断一下。”

郭宋点点头,“杜参事请说!”

杜佑欠身道:“卑职也有所耳闻,很多地方买官者并非商人,而是地方豪强,像眉州长史顾荣,他就来自眉州豪强顾氏家族,如果强行清退,必然会引发地方豪强的反抗,他们不会造反,而是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扰乱地方稳定,卑职的意思是,清退官员不能一刀切,必须要慎重考虑。”

潘辽也道:“殿下,杜司马的建议有道理,并不是说不能清退,而是要慎重,不能简单粗暴,尤其地方豪强,我们应该适当笼络,如果感觉他们任职不合适,那么可以用偿还求职金的办法让他们退职,或者......”

不等潘辽说完,郭宋摆摆手,“我明白两位的担心,但原则的问题不容交易,一旦我们默许买官事实存在,那么我们在道义上就站不住脚了,不用担心什么地方豪强,魏州田承嗣家族也是地方豪强,我一样全灭,最多我给他们机会自己辞职,我不追究他们在任情况,如果他们不领情,还想在背后做小动作,那我们就灭掉这个所谓的豪强。”

说到这,郭宋又问曹万年道:“王铸出发了吗?”

“回禀殿下,他已经去巴蜀了。”

王铸是肃政台判官,绰号王阎罗,以手段冷酷强硬著称,郭宋点名要他去巴蜀主持肃政台清算,也是因为温佶心肠软弱有关。

潘辽和杜佑对望一眼,都苦笑地摇摇头,看样子晋王准备在巴蜀推行强硬路线。

郭宋又对众人肃然道:“各位,阉党对巴蜀的作恶不仅仅是肆意盘剥百姓财富,还有对法度和规则的破坏,有钱就能决定一切,我举个例子,为了捞钱,阉党将刑法裁定权收到自己手中,地方官只能审民事纠纷的小案子,大案子都由北衙刑律监掌管,完全就是拼钱,正是阉党的肆意妄为,使得巴蜀法度松弛,规则漠视,变得一盘散沙,所以我认为治理巴蜀必须要严厉,法度严明,执法公正,不能再像阉党那样拼财富、讲关系、看人情。”

杜佑躬身道:“殿下高屋建瓴,卑职惭愧!”

郭宋笑了笑,又继续道:“关于巴蜀具体怎么安排,我们回头再仔细研究,今天召集大家也主要讲讲大框架,然后是第二件大事,关于朝廷建立,太后和天子已经北归,大家也知道,南唐朝廷早就名存实亡,所以我们要重建,各位都将名正言顺成为相国,还有部寺也要正名,潘长史,你们见过太后了吗?”

潘辽连忙道:“回禀殿下,我们昨天集体觐见了太后,太后已经明确,由殿下出任监国摄政王,新朝廷建立,由殿下全权主导,所以卑职认为,首先应该是殿下正名,然后成立政事堂,然后再继续扩大,成立六部、九寺、两台。”

郭宋点点头,“这样吧!我先说说我的想法,我还是考虑实行七相制度,左右相加五个副相,然后执政事笔轮流执掌,每人半年,中书省掌制诏权,门下省掌审核权,白虎堂改名枢密院,也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以及枢密院,三省一院并行。

我先提议,由潘长史出任中书令右相,杜司马出任门下侍中左相,兼吏部尚书,张谦逸出任尚书右仆射兼户部尚书,主管户部,张裘安出任尚书左仆射兼兵部尚书,天策府解散,各个职能并入兵部,曹万年出任枢密使兼刑部尚书,肃政台分拆为御史台和谏台。

另外还有两个副相名额,他们将出任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同时兼任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这两个副相名额以后再考虑人选,今天要把大框架定下来,看看各位有什么意见?”

杜佑举手道:“殿下能不能再详细说说执政事笔?”

郭宋缓缓道:“执政事笔一直就有,但推行得不好,形同虚设,我主要考虑防止将来不再出现李林甫、杨国忠、元载这样权倾朝野的宰相出现,我希望以后的宰相是一个集体,而不是个人。”

郭宋看了潘辽一眼道:“潘长史出任中书令,职责主要是制诏和协助监国,将来潘长史主要和我打交道,杜司马也一样,然后六部、九寺和天下各州的文牒汇集上来,谁来批阅?除了重大军政事务由七相集体协商外,其他日常政务都是由执政事笔批阅,门下省进行审核,所以执政事笔就由除左相外的六相轮流执掌,因为左相负责审核,各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吗?”

潘辽又问道:“殿下提出七相兼任各部尚书,难道是要把尚书实权化?”

郭宋点了点头,“具体事务还是由侍郎负责,尚书不管具体事务,但掌握本部的大局。”

张谦逸举手问道:“殿下刚才提到重大军政事务由七相集体协商,那殿下不过问吗?”

郭宋微微笑道:“不是这样理解,枢密院会把重大军政事务分出来,先交给我,然后我会找左右相协商,下一步潘长史会召集各位一起协商,大家各自提意见,意见再反馈给我,我再考虑是否修改,最后的定稿由七相表决,如果五相以上反对,那么我就要重新考虑,召集大家商议。”

..........

今天要商讨的事情太多,中间留半个时辰休息,郭宋回房坐下,他刚喝了口茶,记室参军卢纶在门口道:“殿下,潘长史和杜司马求见!”

“请他们进来!”

片刻,潘辽和杜佑走了进来,郭宋笑问道:“是不是还有什么不解,需要我答疑?”

潘辽点点头道:“殿下刚才提出五相反对,就算殿下的决定也会被推翻,这实际上是限制了殿下的权力,卑职和杜司马都不解,所以想询问殿下!”

郭宋淡淡笑道:“一个决策如果被绝大多数相国反对,那这个决策本身就有问题,我其实是在给自己的一个纠错的机会而已。”

杜佑又道:“恕卑职多问一句,殿下的决定是制度,还是......”

“当然是制度!”

郭宋沉思片刻:“这实际上是我考虑了很久的事情,我什么要限制自己的权力,我并不是为了自己考虑,而是为了我的子孙后代考虑,世子性格比较孤僻,他师父担心他将来会刚愎自用,我也很担心。

或许是我多虑了,但不得不考虑这种情况出现了怎么办?

我思考良久,认为与其担心太多,还不如从制度上来约束,世子如果一意孤行,他的相国们就可以集体否决,包括对外用兵的权力,不光是世子,还包括他的子孙,制度一旦定下就是铁律,将来我会铸铁碑放在大殿上。”

潘辽和杜佑这才恍然,晋王是为了千秋大业才做出这个决定,他们一起躬身行礼,“殿下贤明,乃百官之幸、天下苍生之幸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