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

猛卒 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朱滔在滹沱河被晋军半渡而击后,一路仓惶北上,两天后,军队过了拒马河,进入了幽州地界,朱滔心中惊惶稍安,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他便下令军队就地驻营休息。

朱滔同时又令长子朱灵去五十里外的会昌县寻找一些粮食。

朱滔出征,一般都是由长子留守幽州,但这一次他带长子出征,主要因为这场战役是朱氏统一河北的战争,朱滔希望在这次战役中,长子正式成为自己的世子,为成为将来的河北之主奠定基础。

怎奈实力不济,被晋军打得大败。

其实朱滔并不是很在意几万军队的损失,军队数量可以慢慢恢复,幽州有的是金银,朱滔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朱滔更担心幽州城,他一路赶回来,却没有得到一点消息,着实令他心中万分忐忑。

他希望幽州安然无恙,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但他也知道这不可能,李万全军队已经全军覆灭,幽州怎么还可能安然无恙?

亥时不到,长子朱灵回来了,他和会昌县令带回来一百多车粮食和几百头肥猪,另外还带回来一个让朱滔震惊无比的消息,晋王郭宋亲自率领六七万大军杀向幽州城去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朱滔颤抖着声音问道。

会昌县县令战战兢兢道:“卑职是三天前听一个从范阳县过来的商人说的,他从范阳县过来花了两天时间,应该是五天前的事情。”

从范阳县到幽州城大概要走一天时间,那郭宋大军至少在四天前就已经兵临幽州城下了。

一时间,朱滔心急如焚,在大帐内来回打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军师李伯常劝道:“王爷之前已经派探子去了,很快就会有消息回来,卑职觉得幽州城高大坚固,护城河宽阔,就连一般的云梯攻城梯都没办法靠近,城池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王爷不要太担心了。”

朱滔叹息道:“你不知道铁火雷的厉害,当年我进攻太原,遭遇了铁火雷爆炸,声如巨雷,城墙炸为齑粉,他们只要划一艘小船,运一颗铁火雷过去,就可以把城门炸开了,我真的怀疑幽州城已经陷落。”

“王爷不要胡思乱想,还是等确切消息吧!”

朱滔无奈,只得吩咐手下杀猪煮饭,好好犒劳士兵。

...........

三更时分,正在睡熟中李伯常被士兵叫醒了,他迷迷糊糊问道:“什么事情?”

“王爷请军师过去,好像发生什么大事了。”

李伯常一惊,睡意全无,连忙穿上鞋问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知道,王爷亲兵只是说,探子回来了。”

李伯常立刻猜到了,一定是幽州之事。

他三两下穿上鞋,披上一件外裳便匆匆赶去朱滔的大帐,一进大帐,只见朱滔像条死鱼一样瘫倒在软榻上,整个人都仿佛痴呆了。

他长子朱灵带着哭腔道:“军师,幽州城那边传来确切消息,前天晚上,幽州城已经被郭宋率军攻克了,卢金锁率残军向东撤退。”

“消息来源可靠吗?”李伯常又问道。

朱灵点点头,“我们探子遇到了卢金锁手下的一名郎将和十几名逃兵,听说是郎将张勇背叛,半夜开城放敌军入城。”

消息应该是可靠的,李伯常看了一眼朱滔,“王爷怎么了?”

他话音刚落,朱滔顿时放声痛哭,“我的基业啊!二十年的心血啊!统统完蛋了。”

李伯常上前劝道:“王爷,事已至此,确实也没有办法了,只要我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有将来没有机会杀回来,王爷,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郭宋不会放过我们,再不走就要全军覆灭了。”

“走?”

朱滔擦去眼泪问道:“现在我还能去哪里?”

“王爷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掉头南下,渡黄河去投靠洛阳天子,第二个选择是去辽东,小王爷还在那里呢!”

“如果南下,田悦能放过我吗?”

李伯常摇摇头,“我估计可能性不大。”

朱滔跳起来大喊道:“那就去辽东!”

当天晚上,一万六千燕军饱餐一顿后便出发了,他们不敢去幽州城,而是向东面平州方向急行军而去。

三天后,朱滔军队抵达卢龙城,卢金锁哭着出来迎接,平州就是今天的唐山以东,这里驻扎有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加上卢金锁的一千余残军,共有四千余人,大军汇合后,使朱滔的军队达到了两万人。

就在这时,探子传来消息,晋王郭宋亲率五万大军正向平州方向杀来。

朱滔大惊失色,他不敢再停留在平州,急率两万军队向辽东营州撤去,并令卢金锁率五千军队守住榆关。

一天后,郭宋率领五万大军抵达了平州。

平州人口不多,由于这里是通往辽东的咽喉之地,从隋朝时代开始,这里便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另外,这里还是幽燕地区最大的铁矿所在地,燕军的生铁都是由这里供应。

此时平州已经没有朱滔的军队,郭宋率领大军抵达卢龙县,刺史张建、长史司马麟以及县令、县丞等一班官员都出城向晋军投降。

郭宋没有为难他们,好言安抚,令他们继续出任本职,他随即下令大军在城外驻扎,自己率领三千士兵进了卢龙县。

卢龙县也是一座坚固的大城,城内人口只有三万余人,基本上都集中在南面,而城池北部都是仓库、军营等军事设施,光大型军营就有两座,每座军营至少能驻扎三万人,军营内修建了密密麻麻的营房。

看得出朱滔军队撤走很仓促,军营内一片狼藉,军营小仓库内还有不少遗留的兵器粮草。

郭宋对军营兴趣不大,他随即来到了仓库。

“仓库内还有多少粮草?”郭宋问道。

刺史张建连忙道:“回禀殿下,粮草不多,原本有十万石粮食和八万担草料,但朱滔撤走时带走了大半,现在只剩下两万石粮食和三万担草料?”

郭宋眉头一皱,不解地问道:“他一共才两万军队,这么多粮草他怎么携带?”

“殿下有所不知,朱滔是用船运走北上的,用二十艘三千石的货船满载而走。”

“平州还有船?”郭宋惊讶了。

“原本是没有的,但朱泚从扬州运来不少钱粮物资,二十艘三千石的海船就被燕王扣住了,在濡河口修建了码头,船只就停在那里。”

“现在呢?”郭宋追问道。

张建摇摇头,“只剩下一些渔船,货船都去辽东了,恐怕也不会再回来了。”

“那仓库还有生铁吗?”

“生铁之前就被运去了辽东,现在矿山停产,矿工都各自回家了,仓库里只剩下五十万斤粗铜,准备送去幽州铸钱。”

“那仓库里还有什么?”

张建想了想道:“还有盐,幽燕地区最大的盐场也在平州,在南面沿海,有二十万亩盐田,濡河河口码头那边还有十几座盐仓库,据说有海盐几十万石,卑职也是听说,具体不归我们管辖。”

郭宋忽然意识到,他们还是有点被动,对方居然能从海路过来,而自己却无法从海路过去。

..........

在平卢县郭宋只呆了一天,次日一早,他率领一万骑兵前往榆关巡视。

榆关便是辽西走廊入口,北倚燕山,东临大海,是一座用大青石修建的关城,扼断了北上辽东之路,榆关修建在半山腰上,地势较高,占据了居高临下的优势。

不过郭宋暂时还没有北上辽东的打算,辽东局势非常复杂,不光是朱滔两万残军那么简单。

辽东还涉及到契丹、奚、新罗和渤海国四大势力,尤其是契丹和新罗,契丹已经开始崛起,渐渐控制了奚人,它是朱滔最大的支持者。

还有就是新罗,唐朝势力在安史之乱爆发不久就被新罗逐出朝鲜半岛,虽然大同江以北名义上依旧是唐朝领土,但实际上已经被高句丽人和新罗人控制,只不过高句丽人没有复国罢了。

渤海国的实力也很强大,它配合高句丽人牵制住契丹人的野心。

朱滔这次率两万军队北上辽东,无疑将成为一条搅动辽东局势的鲶鱼,尤其和高句丽人的残余势力和契丹人矛盾极深,利益冲突不断,朱滔的辽东地盘和高句丽人也有利益冲突,朱滔背靠契丹,一定会成为契丹人对付高句丽人和新罗人的打手。

郭宋目前还没有精力顾及辽东,他只要守住平州,防止朱滔再次南下幽燕,这次东征就算成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