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释

猛卒 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释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正是!”许士则也直接了当的回答。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缓缓道:“最近两年李武俊和朱滔颇有勾结,一直想谋太原,上次朱滔入侵太原,里面就有李武俊的军队,我攻占洺州,实际上就是为了镇住李武俊,不准他再和朱滔勾结,许先生也知道,滏口关正好位于相州和洺州之间,如果我是想对付魏王,那我一定是占领相州,而不是占领洺州。”

郭宋这番话有点模棱两可,占领洺州是因为有崔家做内应,当然很容易得手,并不代表他们以后就不攻打相州了。

但许士则出使来见郭宋,也只是希望郭宋给一个不攻打相州的承诺,然后他们就能撤军了,他们也无法应对怀州和洺州的南北夹击,至于以后郭宋是打冀州还是相州,谁知道呢?

“那怀州呢?”

许士则又问道:“殿下攻占怀州,难道不是为了夺取相州?”

郭宋微微一笑,“你们想多了,我之所以决定攻打怀州,是和江淮局势有关,朱泚扫灭了吴少诚,有渡江入侵江南的企图,韩滉派人来向我求救,所以我攻占怀州,兵指洛阳,这是围魏救赵之策,朱泚胆敢渡长江攻打江南,晋军就会渡黄河攻打洛阳,和你们没有一点关系。”

许士则故作长长松一口气道:“原来如此,殿下这次并没有攻打魏国的计划。”

“这次确实没有,但以后我不敢保证。”

停一下郭宋又微微笑道:“我郭宋虽然不是金口玉言,但作为晋王,我也是一言九鼎的。”

许士则大喜,起身行礼道:“那我就回去禀报魏王,我们也可以撤军了。”

“尽管撤军,一两年内,我对相州还没有兴趣。”

郭宋停一下,又意味深长地问道:“虽然我承诺不打相州,但我知道你们和李武俊是有盟约的,如果李武俊希望你们出兵洺州呢?”

许士则很干脆回答道:“魏王说,只要殿下不是攻打相州,洺州和我们无关,去他娘的盟约,这是魏王的原话。”

...........

安阳县大营内,魏王田悦眯着眼听完了许士则的汇报,他手指关节在桌上轻轻敲击几下,回头问军师王侑道:“军师觉得可行吗?”

王侑也是年过中旬,却长得身材瘦高,气质儒雅,颌下留了半尺长的黑须,看起来就像个很有名望的大儒,事实上,他也是州学博士出身,辅佐田悦十几年,从未失算,深得田悦信赖。

王侑点点头,“他说的理由有些牵强,对付朱泚没错,但同样也威胁我们,不过他说一两年内不会进攻相州,这一点我相信。”

“为什么?”田悦立刻坐直身体问道。

“理由很简单,第一,他的战备需要时间,滏口陉运送物资不便,需要耗费时间来积攒物资,他从清河崔氏借调船队就是为了运输物资;其次,他不会两面树敌,既然他把目标选中李武俊,那他就会集中精力和兵力灭了李武俊,然后再考虑进攻其他人,或许是我们,或许是朱滔,我个人觉得朱滔的可能性更大一点,主要是朱滔控制了井陉,直接威胁太原安全。”

田悦负手走了几步,“军师说得对,他确实不会两面树敌,攻下怀州也主要是为了牵制我们,如果是我,我也会集中兵力收拾李武俊。”

一旁谋士扈萼忍不住道:“或许郭宋攻打洺州只是为了迷惑我们,让我们以为他是攻打李武俊,但实际上,他的目标就是相州,卑职觉得也有这个可能。”

王侑脸一沉道:“万事皆有可能,但我们只能选择最有可能的一种,如果要面面俱到,最后肯定是面面皆顾不到,就算他攻打相州,对我们也不是什么致命之伤,反而会造成李武俊和我们联手夹攻。

郭宋能走到今天,从来不是靠冒险,而是稳定后才出兵扩张地盘,站稳河西后再出兵安西北庭,才出兵陇右和朔方,却不急于攻打关内,而是和朱泚签署停战协议,为什么?他需要巩固陇右和朔方,攻打河北也一样,如果他不在洺州站稳脚跟,绝不会轻易出兵,所以我们才能判断他一两年内不会攻打相州,扈先生不要误导了王爷!”

扈萼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被抢白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嫉恨地盯了王侑一眼,便沉默下去了。

田悦对谋士们的内斗早已司空见惯,丝毫不放在心上,他还在回味郭宋捎给自己的话,他负手走了几步,意味深长笑道:“他居然要我送魏州的泥土给他,可以啊!下次我就送给他,就看他敢不敢收下。”

.........

在确信郭宋不会攻打相州后,田悦下令撤军,八万大军陆续撤离了相州,只留下一万军队驻守安阳,随着田悦军队撤离,原本屯集在怀州和相州边境的一万晋军也随即后撤,改驻在黄河北岸,兵指洛阳。

田悦的撤军俨如迎面泼来的一盆冷水,将李武俊的反攻之火浇灭,原本蠢蠢欲动的李武俊再次偃旗息鼓,不得不退军返回信都县。

李武俊心中恼火万分,派使者去魏州大骂田悦背信弃义,田悦被骂得恼羞成怒,下令割掉使者耳朵,将其赶出魏国,李武俊大怒,将魏国驻信都的使者也割掉耳朵,赶出赵国,两家盟约由此破裂。

在田悦率军退回魏州不久,郭宋也率领三千军队离开洺州返回长安,他封姚锦为镇东将军,率三万军队坐镇洺州,又任命司马刘强为转运使,负责从河东向洺州运输粮草物资。

一触即发的河北战事又渐渐平息下来。

...........

成都城北有一条小石头巷,巷子最里面是一座占地只有三分的小院,这里是少府监治署令李维瑾的家.

李维瑾是关中咸阳人,原本在矿监负责冶炼铜锭,只是一个小吏,因为他炼出铜锭纯度高,被当时的少府寺卿关衡看中,把他调来长安铸钱,出任从九品的铸钱监计官,也就是负责铸钱配方。

在太府寺一干就是十年,他在任这些年,也是安史之乱后铜钱品质最好的几年,他因为业绩卓著,一步步从从九品的计官升为正八品治署署令,但他出身低微,没有后台背景,升到八品后就到顶了。

泾源兵变后,他也随着百官的南迁大潮,带着妻儿来到成都,继续出任治署署令之职,租下了一间小院子,总算是安顿下来。

但从去年开始,南唐财政日趋窘迫,俸禄常常数月不发,中下层的官员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房租一个月一千文,还有平时的吃穿用度,根本就入不敷出,他们家也陷入贫困,家里的两个仆妇也辞退了,只剩下娘子杨氏的陪嫁丫鬟阿春,因为和李维瑾有了实质关系,不好遣走。

为了补贴家用,杨氏和陪嫁丫鬟阿春只得替人浆洗衣服,十三岁的儿子无钱读书,被迫辍学在家里自学。

今年情况的更加严重,已经五个月没有发俸,朝廷里也无事可做,家里所有积蓄都已花光,还欠了一屁股债,都变卖的也卖光了,每天只能吃一顿饭,李维瑾心急火燎,压力太大,不幸病倒了,杨氏把陪嫁来的最后一根银钗卖了一贯钱,给他抓药治病。

房间里,李维瑾对照顾他喝药的妻子道:“我听说云南那边要冶炼一批铜矿,不如我去趟云南,可以得到五贯钱的补贴.......”

不等他说完,妻子杨氏便按住他的口,“别说这种傻话,都说云南那边瘴气重,夫君现在染病,去云南肯定活不了的,为了五贯钱送命,我们孤儿寡母怎么办?”

说完,杨氏忍不住哭了起来,望着妻子缀满补丁的袖子,李维瑾长叹一声,“我真的无能啊!”

“夫君,要不我回娘家借点粮米?”

“不去!”

李维瑾断然道:“我宁可饿死,也不要你去看兄嫂的脸色。”

杨氏拭去泪水,低头想了想道:“要不....我和阿春再接点别的活计吧!看看能不能替豆腐店磨豆子,磨一夜能挣二十文钱。”

“不行!那个豆腐店掌柜没安好心,看你们眼神都不对,让你们夜里去他店里,以为我不知道他打什么主意?”

“夫君,我绝不会......”

“不行,娘子,你给我点面子好不好。”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敲门声,杨氏脸色大变,惊颤着声音道:“一定是....是房东又来了。”

他们现在最怕的就是房东,房东威胁他们,再不交房租,就把他们全家赶出去,堂堂八品官被赶到大街上,颜面何存?

工部员外郎周循一家上个月被房东赶到大街上,沦为全城笑柄,她可不希望自己家也这样。

丫鬟阿春开了门,只听她问道:“你们找谁?”

“请问这里是不是治署令李维瑾的家?”是一个陌生的声音。

李维瑾和妻子对望一眼,不是房东,杨氏连忙道:“我去看看!”

她站起身快步向院子里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