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争锋(下)

猛卒 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争锋(下)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敌军一步步走进,已经进入了两百步线内。

“弓弩准备!”

三千名弩手刷地抬起了军弩,冰冷锋利的弩矢呈四十五度斜角指向天空。

一名中郎将高声大喊:“射击!”

‘咔!咔!咔!’一片弩机声响起,三千支弩矢腾空而起,在空中形成一片箭云,又如蝗虫一般扑向列阵奔来的吐蕃士兵。

吐蕃主将大喊一声,奔跑中的吐蕃士兵停住奔跑,单膝跪下,高高举起盾牌。

‘嗖!嗖!嗖!’

密集的弩矢透过漫天飞舞的雪花,射进了吐蕃军队伍中。

一支支弩矢深深插进了泥泞的土地,插在高高举起的盾牌上,吐蕃军盾牌用松木为底板,上面覆盖了两层坚韧的牦牛皮,十分坚固,一般的弩矢和箭矢都射不穿盾牌,而且盾牌较大,完全遮住了吐蕃军士兵的要害部位。

这也是吐蕃和唐朝激战百年,针对唐军强大的弓弩而研制出的防御武器,效果十分明显。

一轮弩矢射罢,吐蕃士兵竟然无一人中箭,吐蕃领军主将大喊一声,两千士兵再度起身,向两百步外的唐军杀去.......

郭宋的神情变得严峻起来,他意识到自己有点轻敌了,对方骑哨在树林中被斥候全歼,那只是因为他们不适应林中作战,而唐军却很擅长,仅此而已,决不能说明吐蕃军就是作战能力低下。

从这两千士兵的进攻,便可以看出他们动静有序,章法分明,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难怪历史上唐军和吐蕃军作战总是败多胜少,个人悍勇加上训练有素,这样的军队确实可怕。

虽然对方是用短剑和盾牌,这其实就相当于刀盾军,只要运用熟练,也并不比长矛的杀伤力弱,一旦进入贴身作战,唐军的长矛就会束手束脚看,而吐蕃军的短剑盾牌却能充分发挥灵活的优势,这个时候吐蕃士兵的获胜机会反而会更大一点。

郭宋打起精神,他已经知道自己轻敌,那接下来他就不会再有半点大意,他必须尽快发现敌军的弱点。

“弩军回撤,重甲步兵出击!”

郭宋见弓弩发挥不了作用,便当即立断,命令弩军士兵撤回,三千弩军士兵立刻化身为长矛步兵,在重甲步兵身后集结,护卫住重甲步兵的后背。

三千重甲步兵整齐站立,手中紧握陌刀,目光冷漠,毫无感情,他们杀了太多的敌人,见过太多的血腥,在他们眼中,前方杀来的敌军即将变成一堆烂肉。

‘呜——’

吐蕃军中号角声吹响,尚结赞见敌军弓弩军已撤,便立刻下令全军出击,一万三千吐蕃大军放弃战马,他们集结成步兵冲击,大军如海潮一般向唐军杀去。

唐军两万骑兵跃跃欲试,副将李冰喊道:“殿下,迎战上去吧!”

郭宋冷静得像山一样,仿佛岩石般冷峻的脸庞波澜不惊,他见敌军杂而不乱,在奔跑上并没有失去章法,依然是五人一组,唐军贸然杀上去必然会失去阵型的依托,陷入混乱,郭宋已吸取了之前轻敌的教训,这一刻他无论如何不会再轻敌了。

郭宋摇摇头,厉声道:“传令大军稳住阵型,不得混乱!”

这时,裴信带着副将杨玄英上前高声道:“殿下,请容卑职和杨将军各带五百骑兵出击,冲乱敌军阵型!”

这两人都是善于骑射的猛将,他们的建议倒也可行,郭宋当即应允,“准!”

裴信大喜,他和杨玄英各率五百精锐骑兵,一左一右,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敌军两侧,他们俨如劈波斩浪,杀进了敌军队伍中。

这时,两千吐蕃先锋军终于杀到眼前,三千重甲步兵挥动陌刀,寒光闪闪,犀利地劈向吐蕃士兵,吐蕃士兵纷纷举盾抵挡,但他们的盾牌根本挡不住锋利无比的陌刀,盾牌被劈成两半,刀锋继续渗透**,顿时血水飞溅,身躯断裂,人头翻滚,不少吐蕃士兵人头被劈成两半,红白脑浆流满一地。

两千吐蕃军嘶声大喊,鼓舞士兵和陌刀激战,但他们根本靠不了近前,冲上来便必死无疑,而且死得凄惨无比。

尽管如此,吐蕃士兵还是悍不畏死地冲上来,勇猛无比,企图冲垮重甲步兵,如果是其他唐军,或许就顶不住了,可惜他们遇到了山一般的陌刀军,他们的勇猛根本撼动不了对方,反而变成了速死。

这时,后方的吐蕃大军也杀了上来,裴信和杨玄英率领的骑兵人数太少,就像大海中的浪花,改变不了铁饼一般的吐蕃军队,他们杀透敌军后又从后面发动攻势。

唐军骑兵和吐蕃的剑盾步兵轰然相撞,在漫天飘舞的雪花中,双方激烈地交战在一起,不断有唐军士兵的战马倾翻,他们的胸膛立刻被另一名吐蕃士兵用剑刺穿,也不断有吐蕃士兵的尸体被唐军士兵的长矛挑在空中。

郭宋依然异常冷静,他并没有参战,而是目光犀利观察激战发展形势,观察敌军的漏洞。

这时,郭宋终于发现了吐蕃士兵的一个漏洞,吐蕃士兵往往要三击才能使唐军士兵受伤,唐军士兵却只需要一击便能刺伤对方,这种差别就在于双方的铠甲防御能力,唐军士兵几乎都是明光铠甲,坚固结实而且轻便,吐蕃士兵却是皮甲,皮甲挡不住唐军长矛的刺杀,也同样挡不住唐军的透甲箭。

郭宋立刻令道:“命令裴信和杨玄英各率两千弓骑兵从外围以透甲箭射击敌人!”

这其实是三条命令,一条是两人各率两千弓骑兵,第二条是在外围作战,第三条是用透甲箭射击敌军。

裴信和杨玄英起到的作用不大,并非二人能力不行,关键就在于他们的作战方式不对,一是兵力太少,其次他们是去冲击敌军,可怎么也冲不垮敌军阵型。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作战?

裴信和杨玄英各率两千弓骑兵杀到外围,他们在数十步外向吐蕃士兵后背射箭,箭如疾雨,令吐蕃士兵防不胜防,纷纷中箭,虽然箭伤不至死,但普遍流血不止,极大影响战斗力。

唐军弓骑兵令吐蕃士兵愤怒异常,尚结赞厉声喊道:“第五队和第六队迎战上去!”

两支吐蕃士兵分离出来,他们分别向两支弓骑兵扑去,但弓骑兵快如疾风,根本不给吐蕃士兵任何机会,反而不断在奔跑中疾射,将吐蕃士兵一个个射倒。

两支弓骑兵的出现,就像两条混入鱼群的鲶鱼,将整个局势活跃起来,使得唐军在重甲骑兵的优势基础上,开辟出了第二个优势,两个优势叠加,效果明显,战争的砝码开始明显向唐军倾斜。

尚结赞心急如焚,他原本指望自己的军队能和唐军激战大半天,拖垮唐军的体力,但唐军才仅仅用了一个时辰,便已经占据了上风,再战一个时辰,恐怕自己的军队必将全军覆灭。

一名大将奔来喊道:“大相,我们兵力不如敌军,会伤亡惨重,撤退吧!”

吐蕃军唯一撤退的机会就是主将下令,如果主将不下令撤退,他们就会死战到底,可撤退一样会被唐军追杀。

尚结赞权衡良久,终于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撤退!”

‘呜——呜——’

撤退的号角声连续吹响,吐蕃军开始逐步后撤,他们的撤退不是转身便奔逃,而是一边打一边脱离战场。

吐蕃军会最后来检查尸体,如果谁是后背中箭,他不仅个人战死,同时也会连累家人,全家都会被没为奴隶。

郭宋看出了吐蕃军撤退之意,他喝令道:“追杀到底,绝不放过敌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