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

猛卒 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两天后,太原城动员二十万青壮参与挖掘河道,他们负责从太原城到白鸭荡这一段的河道,这里本身有一段二十余里长的废弃河道,工程量还不算大。

而十万士兵也动员起来,他们沿着仓库挖掘一条护仓河,再连通到南面三里外的小清河,小清河也是一条人工河渠,连接汾水和太原城,因为河道太窄,一旦汾州涨水,它会排水不畅,所以还需要把小清河河道拓宽。

二十万民夫和十万大军干得热火朝天,人群如蚂蚁一般在河道中忙碌,士兵们列队挑着担,将一筐筐泥土挑上岸,岸上的士兵则迅速将泥土装袋,用粗针缝补,做成一只只泥土袋,泥土袋是安置在仓库内圈,成为仓库最后一道防水墙。

郭宋带着一队亲兵在南面的河道上视察,二十万民夫延绵十几里,几乎所有的官员和将领都一起参加劳动,潘辽是这次挖掘渠道的总指挥,他走到郭宋身边笑道:“这条河渠完成后,对粮食灌溉也有极大的好处,一举解决了十几万亩良田灌溉不足的难题。”

郭宋微微笑道:“其实我们可以学习一下丰州的做法,丰州是修建几条主渠,然后沿着主渠修建了无数支渠,看起来就像一个‘丰’字,当然,这条主渠我们先用来防洪,以后再慢慢考虑它的灌溉作用,多挖支渠。”

这时,郭宋看见到都水监丞赵治的身影,便笑道:“赵监丞很卖力啊!”

“这条水渠就是他选址的,巧妙地利用了废弃的旧河道,大大减轻了施工量,此人确实有几分本事,殿下要不要把他留下来?”

“他自己愿意吗?”郭宋问道。

潘辽笑了起来,“他若不愿意,怎会在新年期间跑来帮忙?还干得这么卖力,全部本事都使出来,他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殿下居然还有疑问?是在故意问卑职吧!”

郭宋知道晋王府下没有都水监,相应的职能在铠部司和农部司,铠部司下面的路桥署有疏浚河道的职能,而农部司的水利署,也有挖掘河渠,兴修水利的职能,但防洪防旱的部门却没有,这也是从前河西基本上没有旱涝灾害的缘故。

“我哪里是故意,这些琐碎政务我暂时没有时间考虑罢了,不过既然你已经提出来,我确实需要表个态,不让你为难。”

说到这,郭宋想了一想便道:“在铠部司下面设一个都水署,把疏浚、抗旱、防洪、灌溉的职能放在一起,这个赵治可以出任署令。”

“卑职也早有这个想法,只要殿下同意,卑职就尽快着手筹备。”

郭宋点点头,又问道:“还有这二十万民夫的工钱怎么算?”

“按照百文钱一天支给,估计工程完成要半个月左右,最后一起算,要钱、要粮食或者羊都可以,有人提议恢复调制,殿下觉得呢?”

调制就是租庸调中的调,也就是法定劳役,丁男每年二十天左右,但租庸调制度的基础已经被摧毁,所以几年前宰相杨炎废除了租庸调,改为两税法,也就是按各家的实际田亩征税,夏秋各征一次,城市居民则缴纳户税。

现在基本上各地都实行两税法,郭宋的晋王府辖地也不例外,再恢复租庸调显然有点不合时宜了。

郭宋果断地摇摇头,“不采用调制,直接和百姓结算!”

这时,他又想起一事,便缓缓对潘辽道:“两税法也好,租庸调制也好,税法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执行,我不敢说必须做到彻底公平,但至少不能太过份,除了阵亡将士家属免税以及从军家人减半外,其他都要应该按照两税法征税,不能有些庄园豪横就可以免税,而有些农户好欺就加税。”

郭宋这话是所有指的,他最近听到一些传闻,有些文官武将擅自扩大减税范围,把亲戚朋友的土地都算在自己头上,一起享受税赋减半的优惠,比如河西的安家,朔方的梁家,所有的家族土地都是减半甚至免税,当然还有别的人家,这些事情以前大家都深恶痛绝,现在却一一在他的手下中出现。

潘辽有些尴尬,半晌道:“我明白殿下所指,其实文官方面还好,很多世家都主动纳税,主要是武将,卑职建议殿下和一些当事者谈一谈,可能也未必是他们的本意。”

“也罢!有时间我会找一找他们。”

郭宋放下这件事,又问道:“通知官员们准备搬家了吗?”

“按照殿下给的名单,卑职都派人一一通知到了,这两天有不少人找我,卑职也一一回答他们。”

“他们最关心什么?”郭宋插口问道。

“最关心住房问题!”

潘辽继续解释道:“卑职告诉他们,基本和长安一样,都有官宅,包括一些底层官员,也有平房小院。”

“你说得没错,住宅确实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但平房小院目前也是个难题,你再好好统计一遍,到底需要多少小院?”

长安底层官员住宅困难,一直是困扰朝廷几十年的问题,郭宋就亲眼目睹薛勋家的住宅难处,所以他希望能给自己的手下解决这个大问题。

最初郭宋考虑的是宿舍,比如一座院子十几间屋,然后一人一间房,但潘辽告诉他,六成以上的底层官员都已成婚,孩子也有了,一间屋显然不够。

郭宋又不得不重新考虑,最好能在比较便宜的地段买地皮造院子,一座小院三四间屋,也能满足一家人居住了。

这件事郭宋已经委托李安和张雷去做了,不过现在还没有消息。

正说着,一名骑兵从远处疾奔而来,奔至郭宋面前抱拳道:“启禀殿下,长安紧急消息!”

骑兵躬身将一份情报递给郭宋,这不是鸽信,而是长安派人送来的正式报告,其实郭宋早就知道里面的内容,他在正月初二便得到鸽信,只有一句话,‘成都异变!’

他便知道应采和一定成功了。

现在是正式报告,郭宋打开报告看了一遍,平静地对旁边潘辽道:“成都天子驾崩,太后临朝,幼帝李绣继位!”

“啊!”潘辽一下子惊呆住了。

.........

天子驾崩的消息迅速传开,郭宋下令在城头上插满白旗以示哀悼,但无论军队还是百姓都没有强制哀悼,一切自愿,郭宋只是在晋阳宫上方挂了一面白旗。

太原城内的百姓对天子驾崩没有什么感触,新年的气氛依旧浓烈,而郭宋却在收拾行装,准备返回长安了。

薛涛在默默给丈夫收拾行装,郭宋笑道:“你们三月份将去长安,也要尽快收拾吧!”

“我们倒是收拾得差不多了,主要等别的家眷,夫君,这次我们怎么去长安?”

郭宋想了想道:“你们主要乘船,从太原出发到蒲津关,乘马车半天后继续乘船,最后船只可以直达兴庆宫的凝碧池,路上不是很辛苦。”

薛涛点点头,她的心事终于忍不住了,便小声问道:“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新君登基,夫君就要去成都拜见新君,是真的吗?”

郭宋呵呵一笑,摇摇头道:“新君才三岁,目前是太后临朝,宦官掌权,我不可能上门去送死,我知道,不去拜见新帝会被很多朝官在背后戳脊梁骨,随便他们了,反正迟早有他们求我的时候。”

薛涛一直就担心这件事,她昨晚做梦还梦见夫君浑身是血,在成都郊外向自己求救,听说丈夫不去成都觐见新帝,这两天一直沉甸甸压在她心中的大石终于搬掉,顿时让她浑身一阵轻松。

她展颜为笑,给夫君出谋划策道:“夫君可以用讨伐朱泚为借口,无法脱身,然后派人送一份觐见书去成都,表达自己对新君的忠诚,这样别人也不好指责夫君什么?”

郭宋哈哈大笑,“这个办法不错,贤妻的良策我采纳了。”

薛涛心中十分欢喜,又悄悄看了看左右,紧握丈夫的手小声撒娇道:“夫君明天再走吧!我要夫君今晚好好陪陪我。”

夫人有令,怎敢不从,郭宋连连点头,让薛涛心花怒放.........

次日一早,郭宋率领三千骑兵离开了太原,浩浩荡荡前往长安。

在郭宋接到天子驾崩消息的同时,朱泚也得到了成都巨变的消息,此时朱泚正在积极备战准备进攻江淮,成都巨变的消息传来。,着实有点打算了朱泚的战略部署。

朱泚是在半夜得到的消息,他惊得立刻起身,连夜将心腹重臣召入宫中紧急商议。

====

【昨天下午一章年号错了,应该是改为永贞元年,不是贞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