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

猛卒 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适一夜未眠,五更时分,他还在为儿子之死哭泣,这时,宋朝凤匆匆赶来,他眼睛里揉了药水,又红又肿,煞白的长脸上显得格外醒目,他悲悲戚戚道:“请陛下保重龙体!”

李适看了他一眼,见他眼睛红得像桃子一样,显然也悲痛万分,李适心中十分感动,也安慰他道:“人死不能复生,你也节哀顺变吧!”

“老奴....老奴,心中难过啊!”宋朝凤又扭过脸嚎啕大哭。

半晌,他抹去眼泪道:“老奴刚才得到一个消息,赵崇文府上今晚也灯火通明,钦王被刺后,有几个来历不明的黑衣人进入他府中,然后又匆匆离城而逃。”

李适并不怀疑宋朝凤的话是胡编,宋朝凤掌控藏剑阁,藏剑阁的一个职能就是监视大臣,赵崇文是肃王的坚定支持者,藏剑阁肯定会严密监视他。

李适正为儿子被刺杀而悲痛欲绝,现在忽然出现一个嫌疑人,宋朝凤的描述正是让刺客远遁,李适当即怒火烧心,他恶狠狠令道:“立刻宣他来见朕,朕要亲自审问他,为何要杀我儿?”

.......

赵崇文是关陇贵族中赵家的重要人物,右武卫大将军赵腾蛟的堂叔,他女儿嫁给肃王,被封肃王妃,他原任工部尚书,薛勋被贬黜后,他便接任薛勋的吏部尚书之职,同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随着肃王成为新太子的候选人,赵崇文便渐渐走上前台,为肃王李谦走进东宫而鞍前马后效力,他很有手腕,打着肃王的名义赈济城内的孤寡老人,又用肃王的名义出钱办学,使肃王赢得了百官的一致夸赞,加上肃王的竞争对手钦王是被宦官们扶持,这就涉及到南北衙争斗,百官们几乎一致支持肃王李谦。

赵崇文也刚刚得到宫里的消息,钦王李谔遇刺身亡,这让他大吃一惊,虽然钦王一死,对肃王是好事,但肃王也有点说不清楚了。

赵崇文正在考虑如果替肃王解释,这时,管家在门口道:“老爷,宫里有人传来口谕,天子宣老爷立刻进宫。”

赵崇文叹了口气,这一定是天子怀疑自己和肃王了。

他不敢耽误,连忙换了朝服便坐上马车,马车在大门处等了片刻,管家跑来禀报道:“老爷,车僮不知跑到哪里玩了,他房间里没人。”

赵崇文一摆手,“算了,不等了,去皇宫!”

他关上车门,马车启动,向皇宫方向驶去,两名带刀随从骑马紧跟在车后。

马车里很宽大,像一间小屋子,旁边有一个小凳子,原本是车僮的位子,但车僮今天却没有跟来。

赵崇文闭目靠在座位上沉思,天子召见自己,必然是宋朝凤在天子面前进谗言,将钦王之死栽到自己和肃王的头上,天子盛怒之下,哪里分辨得清楚,可问题是谁杀了钦王?

就在赵崇文沉思之时,他的身后慢慢站起一个黑影,将一根绳子猛地勒住了赵崇文的脖子........

马车直接驶入皇城,在宣政殿广场前缓缓停下,却半天不见人下来,一名宦官忍不住跑上去开了车门,却吓得大叫一声,连后退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惊恐地望着车内,几名侍卫奔上去,也惊呆了,只见赵崇文脖子套着一段白绫,挂在窗梁上,他竟然在车内自缢身亡了。

赵崇文自缢身亡的消息传到了内宫,李适第一个反应,就是赵崇文畏罪自杀,他更加认定钦王之死是赵崇文策划,虽然首恶已死,但李适心中怒气未平,随即下旨将赵崇文全家发配云南充军。

但赵崇文的死并没有影响到肃王李谦,钦王下葬的次日,李适正式下旨,册封肃王李谦为东宫太子,持续数月的太子之争终于落下帷幕,朝官派以惨痛的代价获胜。

.........

河东的第一场初雪来自十一月底,一连三天,一场大雪从北到南席卷河东,一夜之间,整个河东道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

这天上午,一个身穿武士锦袍的年轻男子带着几名随从骑马进了太原城,年轻男子长得身材雄伟,四肢修长,后背弓箭,腰挎横刀,他头戴纱帽,皮肤白皙,目光炯炯有神。

年轻男子叫做杨玄英,来自虢州弘农县,他祖父便是宰相杨绾,父亲杨弘微,曾出任监察御史,泾源兵变后,杨弘微返回家乡,现在他是弘农杨氏的家主。

杨玄英当然是奉父亲之令,代表杨家来太原表态,杨弘微的从弟杨弘武曾任东宫太子宾客,李谊登基后,被封为礼部侍郎,但李适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复位,杨弘武便作为李谊党羽被清洗,贬为陵州贵平县丞。

但这件事令杨家极为不满,但真正促使杨家彻底改变立场的,是陈留县令王志和的一封信,韦家对郭宋的绝然支持使杨家开始反省,加上天子李适对杨家的冷遇,终于让杨家改变了支持成都的立场,转而支持郭宋。

杨玄武一路打听,找到了姑母的府宅,杨玄武的姑姑作为世家之间联姻,嫁给薛凡之弟薛永,由于王妃薛涛回薛家省亲,拜祭祖父和先祖,算是代表父亲回归薛家,薛家便逐渐被郭宋重用,薛凡升为潞州刺史,薛永接任兄长的职位,出任太原府少尹,原本是太原府长史,朝廷正名,改为太原府少尹。

还有一个薛建,出任代州刺史,薛氏一门,出了两个刺史一个少尹,连王家都有所不如。

杨氏见侄儿到来,十分欢喜,连忙派人去给丈夫送信,不多时,薛永匆匆赶回家中,薛永当然不是为了来迎接晚辈,他很清楚,杨玄武这个时候来太原,必然身负家族使命。

书房内,薛永看完了杨弘微写给他的信,他点点头对杨玄英道:“你们杨家的决定可谓正当其时,如果等朱泚迁都后再投效,那就只能是锦上添花了,你放心,这个忙我一定会帮,现在时辰还早,我去看看,能不能见到晋王殿下。”

“要小侄和姑父一起去吗?”

薛永想了想道:“你最好和我一起去,说不定晋王殿下会见你。”

“那稍等小侄换一身衣服。”

薛永笑了笑道:“不用了,这样正好,说明你风尘仆仆赶来。”

........

晋阳宫天策府内,郭宋正在官房和潘辽、曹万年、张谦逸三人闲聊。

“太原和张掖最大的区别在冬天,张掖下雪后就彻底闲下来了,太原却相反,下了雪后反而更忙了,城内的粮食供应,交通保障,兴修水利,物资运输,千头万绪的事情,我这个长史的头都大了。”

郭宋笑眯眯道:“我教你一个法子,你旁边这位张司马,最喜欢做繁琐的事情,事情越繁,他做得越欢,你把事情给他,不就解决问题了?”

张谦逸摸摸鼻子道:“殿下说错了吧!我不是张司马,是张司驴。”

众人大笑,这时,一名幕僚从事在门口禀报:“殿下,薛少尹有急事求见!”

“请他进来!”

从事匆匆去通知,三人起身道:“殿下忙吧!我们也回去干活了。”

三人走了,从事领着薛永匆匆走了进来,薛永在门口跺跺脚,把鞋上雪沫震掉,这才走进官房,躬身行礼道:“卑职参见殿下!”

郭宋在火盆前坐下,指指对面的坐榻道:“不必多礼,薛少卿请坐,烤一烤火!”

薛永受宠若惊,坐下在火盆上搓搓手,对郭宋道:“卑职前来是想说一下弘农杨氏的事情。”

郭宋一怔,随即笑道:“那一千条槽船,杨家是有功劳的,我没有忘记。”

“那个陈留县令王志和因为漕船的事情,已经被朱泚的伪朝罢官革职了,据说还要抓他坐牢,他已带着妻儿逃回了弘农,他儿子明年开春来太原国子学读书。”

郭宋点了点头,他又好奇地问道:“薛少尹和杨家联姻?”

“我妻子就是杨家之女,杨氏家主派儿子来了太原,今天上午刚到,送殿下送来一封信。”

说完,薛永从怀中取出杨弘微的信件,双手呈给了郭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