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六百三十七章 纸上谈兵

猛卒 第六百三十七章 纸上谈兵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五天后,郭宋率领大军抵达了太原城,伤兵留在善阳县养伤,郭宋率领两万五千人南下,加上太原城的两万军队,他在太原城的总兵力达到四万五千人。

事实上,郭宋这次率军前来河东的真正目标并不是回纥军,而是南面的李怀光。

虽然疫情使朱泚大军暂时撤退,可一旦疫情结束,朱泚大军必然会卷土重来,以李怀光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抵挡不住朱泚,与其被朱泚占领河东南部,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把河东南部收入囊中。

事实上,河东的精华也是在南部,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北方也就太原盆地稍微好一点。

郭宋在太原刺史王紞、长史薛凡以及河东巡查使孟建春的陪同下进了太原城,并州大街十分宽阔,两边是整齐的坊墙,大街上人流如织,热闹异常。

太原城属于晋阳县管理,城池周长六十余里,有人口五十余万人,它不愧是大唐北都,整个城池结构和长安一样,呈棋盘式结构,原本晋阳宫和旁边的晋阳仓城是独立在城外,后来城池扩大,把二者就包括进来。

所以正北方是晋阳宫,旁边就是由数百座仓库组成的仓城。

这时,刺史王紞笑道:“我们都在说,使君是不是应该考虑把王府迁到太原,更加名副其实一点?”

这是在说郭宋被封为晋王之事,既然被封为晋王,就不应该再偏居一隅了。

郭宋笑了笑,其实他也是这样考虑的,不过至少要拿下河东南部以及延州、庆州等地,将关陇、关内、河东连为一片,才能考虑把王府迁到太原。

“暂时还没有精力考虑这么多,以后再说吧!”

一行人来到晋阳宫的官衙,晋阳宫占地五百亩,一分为二,前面两百亩是官衙,后面三百亩是宫苑,几年前被元家修葺一新,极为奢华大气。

目前刺史府还在修缮中,暂时把官衙放在晋阳宫这边,来到官衙,众人暂时先告辞。

这时,郭宋问道:“我要的东西呢,在哪里?”

孟建春连忙道:“卑职已经准备好了,请使君随我来。”

他们向监察司官衙快步走去,找到这个机会,郭宋问道:“他们二人这几个月表现如何?”

郭宋指的自然是刺史王紞和长史薛凡,孟建春欠身道:“回禀使君,两人还算不错,比较关注民生民情,也比较律己,十天前,王刺史的侄子去打猎,践踏了几亩麦田,被王刺史当众狠狠鞭打,并责令他赔偿农民青苗钱,卑职刚开始还以为他是在收买人心,但后来才意识到,这其实是他们在维护家族的名声,坦率地说,世家子弟普遍自律,人品都不错,这一点要比关陇贵族强得多。”

“就这一件事,你就能下如此结论?”郭宋笑问道。

孟建春连忙摇头,“卑职也是在暗中探访民意,一般世家子弟在外面惹事生非,民众都会直接去他们家族告状,然后世家子弟就会遭到家主严惩,久而久之,就没有多少人敢在外面乱来,这也是世家延续数百年不倒的底气。”

郭宋点点头,“上次珠宝店铺被抢案,最后结果如何?”

“那件案子已经结了,就是武馆和几名武师冒充河西军所为,所有被劫走的赃物都追回来,五名案犯都坐了大牢。”

两人来到一座偏堂,偏堂上放着一张极大的桌子,至少长两丈,宽一丈,大概六米长,三米宽,是用红木制成,但走近细看,它却不是桌子,上面山河城池,乾坤万象,竟然是一幅木雕的河东地图,雕刻得精细入微,栩栩如生。

这是元玄虎派人用两年时间,耗资近万贯才雕成的河东地图,从最南面的黄河到最北面的长城,最西面的秦晋大峡谷到最东面的太行山,包括河东道的二十几个州府和上百座县城。

这不仅是一座艺术品,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资源,其实雕刻它的本意,就是元家想夺取河东全境。

郭宋看到了地图上的太原城,大约有一尺半见方,是所有城池中最大的一座,里面雕刻得非常精细,晋阳宫、仓城、六十四座坊,南市和东市,并州大街,以及寺庙道观,以及各种标志性的建筑,甚至连元庆坊和大吉坊之间的桥梁也雕刻出来了。

太原城西面是汾水,发源于管涔山的天池,一直向南蜿蜒流去,最后注入黄河。

郭宋发现汾水上竟然有船,他顿时有兴趣地问道:“这座木雕地图的原图还在吗?”

“原图已经找不到,好像失火烧掉了,不过两名雕刻匠还在,卑职已经让他们在外面等候了。”

“叫他们进来,我要问一问!”

不多时,两名四十余岁的雕刻匠被领了进来,两人跪下行礼,“拜见郭使君!”

“两位请起!”

郭宋请他们起身,又见他们长得颇像,便笑问道:“你们是兄弟?”

“正是,小人是兄长张松,他是我的兄弟张柏,我们都是太原本地人。”

“这幅木雕地图是你们所刻?”郭宋指了指地图问道。

“是我们所刻,耗费了两年时间,走遍河底各州县,才雕刻出这幅地图。”

郭宋点点头,“我有些不明白之处,因为原图找不到了,所以我只能问问你们。”

郭宋指着汾水上的船只道:“这些船真的存在?”

“启禀使君,汾水一直是河东重要的运输通道,我们完全是照实雕刻。”

“这些船只多大?”

“一千石的货船比较普遍,但两千石的大船我们也见过。”

“那三千石呢?”

郭宋笑问道:“三千石的货船有没有?”

张松犹豫一下道:“这个问题我们兄弟二人也讨论过,按道理说,汾水可以行三千石的货船,可实际上,三千石的货船基本上看不到。”

“为什么没有?”

“我们估计是和过孟门山有关。”

“你们是说旱地行船?”

孟门山就是今天的壶口瀑布,落差近二十丈,无法行船,所以船只到了那里,就从旁边陆地上拉拽过去,下面放着圆木,数百人一起拉拽,船只便在陆地上行走两里,绕过壶口瀑布,然后再入黄河航行。

兄弟二人点点头,“正是如此,三千石的船只太重,旱地行船十分不便,一般都是千石比较多,船只虽多,但单船载重量不大。”

郭宋点点头,对旁边亲兵道:“去把王刺史和薛长史请来!”

亲兵快步去了,不多时,长史薛凡匆匆赶来,对郭宋歉然道:“王刺史到城外州学巡视去了,使君有什么吩咐?”

郭宋缓缓道:“我想知道,太原府现在一共能凑集到多少千石以上船只?”

薛凡想了想道:“光王家的船队就有两百三十艘,薛氏船队大概一百四十艘左右,再收集民间散船,大概能凑集到五百艘船。”

郭宋听说能征集到五百艘千石货船,令他十分欣喜,笑道:“那就烦请薛长史替我征集船只,这对我接下来的行动,十分重要。”

“卑职会在三天内征集完所有船只。”

........

薛凡没有让郭宋失望,短短三天时间,便征集到千石货船五百三十艘,悉数停泊在太原西面的汾水上。

虽然河西军在延州那边也停泊了几百艘船只,但船只无法前来太原府,它们要经过李怀光的领地,担心李怀光将它们全部没收。

郭宋开始调兵遣将,他令船队为粮草后勤辎重队,他率领四万大军离开太原城,向南方浩浩荡荡杀去,拉开了征伐河东南部的战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