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六百零五章 闻讯知敌

猛卒 第六百零五章 闻讯知敌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当天晚上,十三名准备跟随杨波大干一番事业的十三名中低层将领被清洗,第五营的一千名士兵则打散到其他四营中去。

清洗了内部异己,薛长寿动员百姓们张灯结彩,迎接郭宋的到来。

时隔多年,郭宋再一次回到了丰州。

一路上依旧是大片的荒野和废弃的沟渠,但在距离九原县还有一百五十里时,终于看见了大片大片的麦田,远处是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村落。

郭宋记得很清楚,当初他离开丰州时,丰州农田向西扩张到八十里,现在却扩张到了一百五十里,足足翻了一倍。

从当年自己刚进驻时的一两千人口,到现在数万人口,丰州发展之快令他感慨万分。

但显然,丰州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和河湟谷地一起,成为自己的两大粮仓。

在距离九原县城还有十里,前面敲锣打鼓,彩旗飘扬,薛长寿亲自率领大批百姓出来迎接郭宋到来了。

郭宋翻身下马,和薛长寿以及前来迎接自己的将领们一一拥抱。

和李季紧紧拥抱一下,两人都泪水都忍不住流下,郭宋给了李季肩窝一拳,笑道:“老伙计,你真的老了。”

郭宋没有记错的话,李季今年才四十岁出头,可两鬓已经斑白了。

李季笑了笑道:“只要使君回到丰州,我就会越来越年轻!”

“说得好,以后有大家的用武之地,相信每个人都会越来越年轻。”

郭宋翻身上马,在众人簇拥下向城内而去,他向百姓们挥手致意,数千百姓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使君回来了!使君万岁!”

望着一张张激动的脸庞,望着所有发自内心欢迎自己的百姓,郭宋眼睛有些湿润,他当年在这片土地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这一切都有了回报。

.........

九原县城内的变化也很大了,南门附近的大片泥坯民居都消失了,变成了形状各异的民居,大多是用木头和青石混修,外墙涂上石灰,显得结实美观。

薛长寿笑着解释道:“现在九原县城内的宅地也不便宜了,一亩地要五十贯钱,修一座一亩的宅子,前前后后要两百贯钱左右,大部分人家都不可能一次性修好,都是分几年慢慢修建的。”

“西受降城的商业如何?”郭宋问道。

“还不错,很繁华,无论回纥还是其他草原部落都很依赖西受降城的贸易,所以那里很安全,基本上不受战乱影响,那里商人云集,丰州官府也获得大量商税利益,另外还通过运输和仓储获利。”

“运输和仓储获利怎么说?”郭宋有些不解。

薛长寿微微笑道:“使君或许不知,丰州的航运已经开通了,可以直达蒲津关,丰州有一百多艘货船,组成一支很大的货运商队,将丰州的粮食运到关中出售,又从关中运来油盐、布匹和其他生活用品,然后还替商人运输货物,商人们的货物运到九原县储存,官府再提供骆驼队和军队护卫,将大量货物送去西受降城,又从受降城运回来。”

“丰州的粮食也输往关中吗?”郭宋惊讶问道。

薛长寿沉默一下道:“这里说来话长,我等会儿再给使君细说。”

郭宋向沿街欢迎他的百姓们一一挥手致意,百姓们欢呼雀跃,欢迎他的归来,还有不少人看起来依稀有点眼熟。

一群白发苍苍的老者在郭宋战马前跪下,郭宋连忙扶起他们,“各位老丈,快快起来,不要这么客气!”

一名老者含泪道:“这些年我们从没有为粮食担忧,我们晚年过得很平安很富足,都是蒙使君之赐,我们都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天幸使君又回来了。”

郭宋微微笑道:“应该说是勤劳才能让你们安度晚年,我只是给大家创造了条件。”

郭宋和众老人告别,这才起身上马,很快来到了州衙,州衙就是当年的经略使官衙,郭宋在这里度过了三年时光。

他住的小院一直空关着,官房也保持着原样,只是被提前收拾的干干净净,桌榻都擦拭得一尘不染。

郭宋在自己从前坐榻上坐下,笑道:“在河西坐习惯了官椅,还有点不习惯这种坐榻了。”

薛长寿连忙道:“要不卑职去找几个坐墩来?”

郭宋摆摆手,“不用了,你也坐下吧!”

薛长寿坐下,连忙问道:“使君,现在党项人的情况如何?”

“现在应该没有党项这个民族了。”

薛长寿吃了一惊,党项人竟然灭族了吗?

郭宋淡淡道:“只要党项人一天在夏州,灵州就一天不得安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彻底消失。”

薛长寿点点头,“虽然残酷了一点,但使君做得对!”

“说说丰州,继续你刚才的话题,关于朱泚和丰州。”

薛长寿叹了口气,“就在两天前,我们刚刚铲除一名主张投降朱泚的中郎将,才发现他被朱泚任命为大将军,瀚海都督,使君想不到吧!一个小小的中郎将,居然获得这么高的官职。”

郭宋点点头,“确实想不到,这又是什么缘故?”

“卑职考虑了很久,汇集各方面消息,卑职认为,朱泚应该是看中了丰州产粮这一点。”

“继续说!”

薛长寿又继续道:“使君也知道,丰州盛产粮食,百姓的粮食堆积如山,卖不出去,丰州官府无力收购,同时也不需要,所以我们就组织船队将丰州的粮食卖去关中,结果受到了关中的热烈欢迎,听说连朱泚都亲自接见了卖粮食的官员,我们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发生了这个中郎将事件,我们才意识到朱泚已经盯上了丰州。”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朱泚没有派军队接应吗?”

薛长寿愣了一下,“这个卑职没想到,我们也没有找到相应的情报。”

郭宋沉吟一下道:“从常理推断就对了,丰州产粮之地既然极为重要,朱泚一定会把它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中郎将身上,我估计朱泚一定出兵了,恐怕距离丰州也不远了。”

薛长寿连忙道:“如果朱泚派兵,一定是从延州过来,沿着黄河北上,从东面杀来,卑职这两天都没有接到榆林县的消息,恐怕榆林县已经被控制了。”

郭宋凭借他的政治敏感,立刻意识到朱泚要对丰州下手了,他当即立断,令九原县关闭城门,军队上城防范,他自己则率一万骑兵向东面疾奔而去,百余名斥候先一步去榆林县探查情报。

........

榆林县以西约百里外的官道上,一支约八千人的军队正疾速向丰州进发。

广通仓出了大漏后,粮食存量锐减,导致朱泚不得不开始关注粮食,他虽然占领了大片中原土地,但中原良田旱涝不均,灾难较多,不能保证粮食稳产,直到丰州运粮来关中贩卖,朱泚这才发现了丰州是块宝地,土地肥沃,灌溉充足,病虫害也少,非常便于打理,一名农夫可以种植两顷小麦,丰州完全开发出来,几十万士兵的军粮就完全有保障了。

朱泚也同样在关注崔宽的一举一动,当崔宽准备联合党项人南下时,朱泚便意识到时机到来,他立刻派兵北上,夺取丰州。

这支军队正是由朱泚派出,为首大将叫做李环山,朱泚心腹将领之一,朱泚当然不可能让一个小小的中郎将来控制丰州,他必须要把产粮重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支军队原本一半骑兵,一半步兵,占领榆林县后,他们从县城内强征了数千头牲畜,使步兵也有了代步脚力,队伍加快了行军。

八千军队沿着黄河浩浩荡荡向西而行,在远处的小山岗上,几名河西军斥候发现了敌军,他们立刻调转马头,沿着小路抢在敌军的前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