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

猛卒 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吐蕃守军只有两千,虽然强悍不畏死,但遇到了精锐的河西军,兵力更是五倍于他们,吐蕃军只有被全歼一个下场,但就是这场歼灭战,唐军也苦战了近一个时辰。

这也是历史上唐军和吐蕃军交战,败多胜少的主要原因,吐蕃军不像别的游牧民族,伤亡到三成就崩溃了,吐蕃军却是死战不退,一批军队全部战死后,第二批军队才上来,而且不肯投降。

所以除非吐蕃军为保存实力而主动撤退,否则唐军基本要把吐蕃军斩尽杀绝,才能取得胜利,这样唐军的伤亡也很大。

在天色快亮时,战争终于结束,大街上满地尸体,两千吐蕃军被斩杀殆尽,但唐军也付出了七百余人伤亡,确实应了‘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老话。

城内的百姓被吓得躲在屋子里不敢出门,心惊胆战,一夜未眠,直到一些胆大的青壮男子出来,发现大街上都是唐军士兵时,他们才彻底欢呼起来。

整个鄯州城的百姓都沸腾了,他们冲出屋子,拼命敲打着锅碗瓢盆,有人欢快得纵声大笑,有的却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不管怎么宣泄内心的情绪,他们激动的根源都是一样,那就是他们不会被掳去吐蕃高原当奴隶了。

很多百姓不顾一切跑上大街,抱住唐军士兵大哭,一家一家的百姓跪在地上向唐军士兵磕头感谢,这是一种从地狱爬回人间的激动,是一种重获新生的狂喜。

望着百姓们情绪失态,很多士兵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数百名长者被领到郭宋面前,他们跪地痛哭,郭宋连忙令亲兵扶起他们,他高声道:“各位乡亲,现在还不是激动的时候,等我们撤回河西,大家再一起载歌载舞庆祝。”

敌军求救的烽火已经点燃,郭宋见百姓太多,一旦吐蕃大军杀回来,必然将造成惨重的伤亡,他立刻下令全军撤离。

仓库内的钱粮物资都被吐蕃打包,还没有拆开,粮食和羊肉堆积如山,不好携带,郭宋随即下令,将骡马毛驴以及牛等牲畜都分给百姓,把粮食和羊肉也全部分给他们,士兵们则将剩下的金银铜钱和各种物资托运在一部分牲畜以及战马上,带着二十余万百姓撤离鄯州城,浩浩荡荡向大斗拔谷撤军。

临行前,李冰率两千士兵将所以战死的吐蕃士兵尸体堆积起来,一把火烧掉,战死的唐军士兵也火化后将骨殖带走。

李冰率军最后搜索一遍城池,确保所有的百姓都撤离了,他们才离开了鄯州城。

回去时,有了鄯州的当地百姓带领,他们在一处浅水滩渡河,就不需要皮筏子,河水宽达十余里,但现在已进入枯水期,水深只齐人的膝盖,孩童和老人骑在牲畜上,士兵以及青壮男女则挽起裤裙淌水过河。

过了浩门水,大家休息一夜,点燃了篝火做饭、烤肉,百姓们大吃一顿,次日一早,大家继续北行,沿着一条山谷走了二十余里,远处便看见大斗拔谷的入口。

.........

一万五千吐蕃大军刚刚杀到凉州,凉州所有百姓都撤进了姑藏县城内,八千唐军在城头上防御,尚结赞有点犹豫,是直接绕城北上,还是攻打城池,北上有点不太现实,他们的后勤补给会被唐军截断,可如果攻打城池,他们却没有携带大型攻城武器。

就在尚结赞进退两难时,他接到了急报,兰州城外的烽燧点燃了求救烽火。

这让尚结赞大吃一惊,他临走时下令,只有鄯州城才能点燃第一支求救烽火,显然鄯州城出事了。

鄯州城池出事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斗拔谷失守,唐军从大斗拔谷杀出来了。

这就像一个圆形作战,他们想杀去甘州,唐军却抢先一步从甘州杀出来,捣了他们老巢。

商结赞顿时心急如焚,也顾不上攻打凉州,急令撤军,一万五千吐蕃大军向鄯州城疾速赶去。

..........

张掖城北面的草原上扎满了一望无际的大帐,七万多顶大帐延绵数十里,从凉州方向撤回的近三十万陇右百姓和大斗拔谷撤回的二十余万百姓,共计五十余万人生活在这里辽阔的草原上。

战争并没有结束,一万六千唐军分布部署在凉州和大斗拔谷,陇右的吐蕃军队也情况不明,不过在极度愤怒之下,吐蕃军很可能会大举进攻河西。

“吐蕃人不会进攻大斗拔谷,那边地势太险要,易守难攻,他们只能进攻凉州,不过进攻凉州必须要有后勤保障,吐蕃调动后勤和兵力都需要时间,我们至少有半个月时间部署。”

在难民大营南面的官署大帐内,郭宋正和一群官员、将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现在五十万人最大的问题是粮食。”

郭宋又对众人道:“现在是九月上旬,到十一月河西就要大雪封路了,如果在此之前陇右百姓能返回家乡,当然最好,但我们要做好他们回不来家乡的准备,潘长史,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粮食储备?”

潘辽起身道:“现在库存是二十万石,已经用掉了两万石,还有十八万石,从鄯州带回三万石,九月下旬开始小麦收获,会新增三十万石,大概五十万石的左右。”

郭宋点点头又道:“之前在金城县和鄯州城发放粮食,估计百姓手中还有十几万石,但我们不能只想到明年开春,还有明年播种到秋收的十个月时间,就算中间补充一季豆子,粮食还是不够,所以我们必须要得到外界的大量支援。”

停一下,郭宋又道:“我已经派人去朔方节度府给崔使君送信,战马换取丰州的粮食,丰州去年有四十万石军屯小麦,目前就存放在灵武县,如果能把这四十万石小麦换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粮食不足问题。”

“那需要多少战马?”梁武担忧道。

郭宋微微笑道:”大家别忘了,河西群牧司还有十五万匹战马在我们手上,我可没有打算把它们交给长安,之前的群牧使已经去了成都,现任群牧使安孝忠是我任命的,包括八千牧丁也将编入了河西军。

之前节度府只算了我们自己的八万匹战马,而没有考虑朝廷的十五万匹战马,所以战马换粮食方案,完全可行,现在就需要和朔方节度府谈判。”

“使君,卑职再补充一句。”仓曹参军张谙举手道。

“张参军请说!”

张谙起身道:“卑职这几天做了一个调查,得知陇右麦田里还有大量粮食,光兰州和河湟谷地的麦田就有三万顷之多,还有临洮地区以及其他州,如果我们能够击败吐蕃军,或许我们就能从陇右收获到一部分麦子。”

“这个方案好!”

郭宋赞赏道:“我之前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但还没有详细情报,一旦情报拿到,我们就可以制定方案,这里面就涉及到我们的下一个议题,左参军来说吧!”

兵曹参军左长温起身行一礼道:“之前使君提到从难民中募兵问题,卑职经过整理,方案基本上出来了,根据我们目前的兵甲库存以及从金城县运来的兵甲,我们至少能新增三万正规军队,然后长矛和战刀都有近二十万支,所以我们还可以在难民中组织团练,至少可以组织五万人的团练民兵,具体募兵方案,卑职争取在今天拿出来。”

“请问左参军,正规士兵和团练兵的装备区别在哪里?”梁武问道。

“回禀梁将军,如果只说装备,正规士兵有铠甲,包括明光甲、细鳞甲、步兵甲和马甲,而民团士兵没有铠甲,最多只能用粗制皮甲或者布背甲,但更重要的区别是,团练士兵除了训练外,还要屯田种地,他们本质上还是普通百姓,不是军队,而之前我们四千屯田军倒是可以转为正式士兵。”

郭宋摆摆手,“大家先坐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