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谈判

猛卒 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谈判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郭宋听到了一个消息,李正己暴毙,这种暴毙一般都是非正常死亡,被毒杀或者刺杀,他有可能是被儿子所杀,但更有可能是被杨雨所杀。

杨雨给他说过,他去淄青出任堂主,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刺杀李正己,如果李正己是被杨雨所杀,那他现在是否安全?会不会被藏剑阁灭口。

虽然郭宋刺杀过田神玉和李灵曜,也抓捕过路嗣恭,但他们和藩镇不一样,他们依旧是朝臣。

而藩镇是被朝廷承认的半独立王国,刺杀藩镇首领,那就意味着刺杀国王,会引发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会导致藩镇完全独立,或者引发藩镇大规模的报复,一天被刺死几十个重臣,甚至刺杀皇室。

大家都明白这一点,所以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对藩镇用刺杀的办法,即使用了也绝不能承认,还必须及时把刺杀者灭口。

这就是郭宋所担忧的地方,如果李正己是被杨雨刺杀,那藏剑阁一定会将所有参与者灭口。

正是明白这一点,郭宋才对杨雨担心不已。

郭宋见小鱼娘误会了自己,便笑道:“我不是说你监视我,只是我想打听一些藏剑阁的事情,你有没有办法联系到里面的人。”

小鱼娘想了想道:“可以联系到,但我必须去一趟长安。”

郭宋点点头,“那就辛苦你跑一趟长安吧!”

小鱼娘挠挠头,“关键是公子让我去长安做什么?”

郭宋哑然失笑,对她道:“你去打听一下杨雨的消息,你知道杨雨吧!”

“我知道,淄青堂堂主。”

郭宋想了想又道:“再顺便给我带一封信给师兄张雷。”

“我知道了,收拾一下就出发。”

小鱼娘下去了,郭宋倒想起一事,公孙大娘给他说过,如果朝廷不派监军,那么一定会由藏剑阁派人来监视地方军头,从不例外。

天子并没有给自己派监军,那么很显然,藏剑阁一定会派人来监视自己。

就像杨雨出任淄青堂主监视李正己一样,那有没有河西堂主监视自己?

郭宋并不在意被人监视,但他一定要掌握监视者的动静。

他当即走出内宅,对一名亲兵道:“去找王越来外书房见我。”

片刻,王越匆匆赶来,单膝跪下行礼,“参见使君!”

郭宋让他起身,又问道:“城内有没有来历不明之人,汉人,会武艺,口音或许是长安一带。”

王越摇摇头,“最近几个月回来的汉人很多,有几万人口,但卑职没有关注汉人,而是关注吐蕃、羌人或者粟特人。”

郭宋缓缓道:“我的意思是说,朝廷下面有一个秘密机构,很有可能派人来监视我,随时向朝廷汇报我的情况,我并不是要铲除他们,但我要知道他们存在,要知道他们向朝廷汇报什么内容,所以找到他们,监视他们,不要惊动他们,但要收买其中之人。”

王越这才恍然,连忙道:“卑职明白了,今天就开始排查。”

“去吧!有情况随时向我汇报。”

王越行一礼匆匆走了,郭宋走到门口,又问门外一名亲兵道:“有什么事?”

“启禀使君,史家刚才派人送来一卷鸽信,好像很重要。”

亲兵将一卷鸽信呈给郭宋,郭宋接过鸽信慢慢打开,上面只有一句话,“吐蕃谈判使者已抵达长安。”

郭宋顿时长长松了口气,吐蕃内部应该是发生权力更迭了。

...........

正如郭宋判断,主张休养生息的吐蕃次相尚赞结取代了大相尚悉结,成为新的吐蕃大相,他说服吐蕃赞普,派使者前往长安商议罢兵结盟,吐蕃特使论悉诺罗率领三百余人抵达了长安,受到了鸿胪寺卿崔汉衡的热情接待。

御书房内,天子李适正和宰相杨炎以及心腹重臣卢杞商议吐蕃结盟安排,卢杞的二虎相争之计在淄青获得巨大成功,李经和李纳兄弟二人为争夺继承权爆发了战争,他们各自率军齐州以南激战,令李适龙颜大悦,重赏卢杞白玉百对,宫女十人,对他更加宠信。

当然,卢杞上位也和杨炎的极力推荐有关,为了摆脱李泌对自己的掣肘,杨炎摸透李适企图加强君权的心思,把卢杞推出来,趁李泌在巴蜀的机会,让卢杞渐渐取代了李泌的左相之位。

两人结为同党,配合默契,控制住财权和人事权,渐渐把持了朝政。

杨炎躬身道:“陛下,这是个百年难遇的机会,吐蕃要修养生息,回纥要重返草原,基本上无暇骚扰大唐,我们要尽快和吐蕃会盟,双方罢兵止戈,使边境安宁,这样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削藩,一鼓作气拿下淄青节度府和魏博节度府。”

卢杞也道:“杨相国说得完全正确,和吐蕃会盟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要快,微臣认为,只要吐蕃的条件不太过分,我们都可以答应,我们必须要把西线安全解决,才能集中精力处理削藩。”

李适负手走了几步道:“吐蕃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是在陇右和西川开茶马市,这个朕可以同意;第二让出大斗拔谷,这个朕觉得要商议,让出大斗拔谷,对河西威胁太大,最多只能让出一半;第三让出沙州,这个条件朕难以接受,朕也希望早点会盟,但对方太苛刻也不行,杨相国,你再去和吐蕃使者谈判,把第三条换掉,第二条减去一半。”

卢杞刚要再劝李适,杨炎却瞪了他一眼,卢杞只得把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杨炎太了解李适的心思,收复沙州时满城沸腾,如果又在谈判中丢掉,他们要被天下人骂死。

“微臣也觉得对方第三个条件太过分,不过对方只是漫天开价,我也要有力回击,微臣一定会据理力争。”

李适点点头,“朕就期待相国的好消息。”

李适又拾起桌上的报告问道:“关于梁崇义愿意向朝廷投降,两位爱卿怎么看?”

杨炎笑道:“臣觉得完全可以接受,召梁崇义回朝,封他一个高位闲职,山南东道就算削藩成功了,陛下可下旨让李希烈退回淮西,并册封他淮西郡王。”

李适欣然道:“正合朕意,朕立刻下旨给李希烈。”

.......

朝廷和吐蕃的谈判依然在继续,第一轮是鸿胪寺崔汉衡和吐蕃特使谈判,双方各自提出了条件,第二轮就进入实质性谈判,由相国杨炎亲自和对方特使谈判,杨炎一口回绝了对方企图要回沙州的条件。

几经争辩,双方先达成了第一个条件,开设互市,唐朝也吸取了当年回纥的教训,坚持以民间贸易为主,官方不参与,这就避免了以高价购买对方物资的情况出现。

第二个条件,双方最终也达成一致,唐朝让出一半大斗拔谷,这个问题不大,唐军占领全部大斗拔谷,对吐蕃也同样造成了巨大威胁,双方各占一半,也算是一种平衡。

第三个条件,吐蕃也知道索回沙州不可能,吐蕃便将条件改为唐军退出疏勒,理由是吐蕃牧民主要集中在疏勒一带,唐军在疏勒存在对吐蕃牧民是一个巨大威胁,为表示诚意,吐蕃愿意让出且末城。

李适对这个条件半晌没有说话,他还清晰记得郭宋给他说过的话,一旦退出疏勒,会带来严重政治后果,安西各国同气连枝,退出任何一国,都会影响唐军在安西的合法性,上一次吐蕃就提出这个条件,被拒绝,这一次他们又故技重施。

杨炎看出了李适的犹豫,便劝他道:“陛下,微臣知道疏勒的重要性,也很清楚吐蕃修养生息最多十年,我们也是权宜之计,只是为削藩争取时间,再说安西通道已经打开,一旦形势需要,我们也可以随时夺回疏勒,我们现在需要权衡利弊,究竟孰重孰轻,是安西重要,还是削藩重要,微臣还是那句话,中原不靖,何以攘外?陛下应该以大唐为重。”

‘究竟是安西重要,还是削藩重要?’

这句话集中了李适的要害,李适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