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

猛卒 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郭宋将泸州事务交给了泸州司马赵杰,他因为反对杨子琳反叛而被关押在大牢中,被郭宋释放,暂行刺史之权。

郭宋随即押送杨子琳父子前往简州。

五天后,郭宋抵达简州之时,薛勋的棍伤也基本痊愈,虽然还不能奔跑和久坐,但一般的正常起居已经没有大碍。

在此之前,郭宋已经用鸽信通报了泸州战况,薛勋也向剑南军做了汇报。

郭宋抵达阳安县,薛勋亲自出城迎接远征归来的将士,他笑得嘴都合不拢,平息了杨子琳之乱,这就意味着剑南军不用再出兵,也就避免了简州百姓遭受剑南军的荼毒。

薛勋命令手下把几辆囚车送去州衙好生看守,又安抚士兵一番,让他们回营休息,他这才坐上马车和郭宋前往州衙。

“世叔的伤势好像痊愈了?”郭宋笑问道。

薛勋苦笑一声道:“只能说基本上痊愈了,但还有些内伤需要时间来痊愈,现在还不能骑马,不能奔跑,不能被桌椅撞到,每天都必须小心翼翼才行。”

“那杨子琳直接押送去长安吗?”

薛勋摇摇头,“昨天崔宁送来军令,要求我亲自把杨子琳押送到成都,他还说将推荐我出任简州刺史。”

“那就恭喜世叔了。”

“这都是你的功劳,我寸功未立,却抢了你的功劳,我心里惭愧啊!”

薛勋明白崔宁的意思,崔宁是想抢一部分功劳,但为了安抚自己,便承诺推荐自己为简州刺史,可以说皆大欢喜,但对真正立下大功的郭宋却十分不公平,他甚至被忽略了,着实令薛勋心中惭愧。

郭宋笑着摆摆手,“世叔可别这样说,我之前就给世叔说过,我是来蜀中休假的,蜀中的事情与我无关,简州恢复秩序是世叔的功劳,歼灭杨子琳军队,抓获杨子琳是简州将士的功劳,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郭宋事先已经再三给薛勋说过,要求他的报告中不要提及自己,有些功劳他要争,有些功劳他却不能要,杨子琳之事他一心想成全薛勋,这个功劳他就彻底放弃了。

薛勋无奈,只得道:“明天我要押送杨子琳父子去成都,涛儿和她母亲也要去,贤侄也一起去吧!”

这简直是废话,薛涛去了成都,自己还留在简州做什么?郭宋欣然道:“那就一起去成都,我在成都有座宅子,是张东主夫妻的产业,占地很大,一直空关着,世叔一家也可以住进来,就不用去住驿馆了。”

次日一早,郭宋便收拾行装,和薛勋一起押送杨子琳父子前往成都,他们带着五十名士兵,另外还有薛涛和她母亲韩氏一起随行。

五十名士兵押着囚车在前面缓缓而行,后面跟着薛勋和他妻子韩氏乘坐的马车,再后面是薛涛和小鱼娘以及贴身丫鬟小娥乘坐的马车,

郭宋让两名随从以及康保护卫薛勋的马车,他自己则骑马跟随在薛涛马车旁。

就在昨天晚上,薛勋正式向郭宋表态,很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他,韩氏也同意了。

这实际上是求婚的前序,进行意向征询,一般大户或者官宦人家都不会直接让媒人上门,那样很唐突,万一被拒绝了,彼此面子上也过不去。

所以一般都是先在口头上试探询问,看对方能否同意,这个环节一般都是双方长辈闲聊,就像太常卿刘家想娶薛涛为媳一样,由刘夫人不断上门试探。

一旦对方答应了,然后才会让媒人上门,正式开始婚姻流程,接下来的六礼没有明确时限,短则半个月,长则一年,如果中途遇到长辈去世,还会再拖下去。

唐朝风气开放,虽然薛勋正式答应将女儿许配给郭宋,但并不代表他们二人就不能见面了,相反,一般双方家长还会鼓励他们见面相亲,看看是否彼此情投意合,如果小娘子看不上对方,不同意这门婚事,她也可以直接拒绝这门婚事,男方同时还要赔偿女方几匹绸缎。

所以在唐宋时期的婚姻市场上,女方掌握着主动权。

一直到男方下了正式聘礼,确定了婚期,这时,男女双方就不能再见面了,耐心等待成婚之日来临。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蜀中并不安全,有必要让郭宋保护薛涛。

薛勋望着后面的马车,回头对韩氏道:“这次成都事情结束,你就和涛儿就回京城吧!蜀中不安全,我总是担心你们母女安危,有郭公子护卫,我才能放心你们。”

“夫君一个人在蜀中,我也不放心啊!”

“此一时彼一时,以前我是长史,只管政务,手中无军权,等我当了刺史,手中就掌握军队了,我出入都有士兵护卫,你不用担心。”

韩氏沉默片刻,叹口气道:“夫君在蜀中纳一房妾吧!照顾你起居,说不定还能给你生个儿子,我们只有一个女儿,我心中愧疚得慌。”

韩氏和张雷妻子李温玉一样,都坚决反对丈夫纳妾,而且以前家里境况不好,也养不起小妾,经过一场兵乱,韩氏也想通了,自己生不了儿子,但不能让丈夫无后啊!

薛勋笑了笑,却没有表态,事实他没有儿子,已经有很多人劝他纳妾了,但这种事情需顺其自然,他也不想为纳妾而纳妾。

薛勋想了想又道:“我可能过几个月回一趟京城,把涛儿的事情定下来,就算婚期可以晚一点,但至少婚事得敲定,明年涛儿就十八岁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那是你自己说的,涛儿必须在二十岁后才能出嫁,现在你也急了。”韩氏白了一眼丈夫道。

薛勋笑了笑,“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家,郭宋不错,让我很满意,所以我才改变主意,我怕这件拖下去,郭宋被别的人家抢走,我们就悔之晚矣。”

“会吗?”

“当然会!像他这样优秀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文武双全,有主帅风范,能独当一方,我估计他很快会被高任。”

说到这,薛勋长长叹了口气,“夫人,有些事情他没对我们说实话啊!”

韩氏一惊,“他有什么事情隐瞒着我们?”

薛勋压低声音道:“他有一面金牌,是天子金牌,许颜告诉我,上面有四个字‘如见朕面’,除非天子心腹,否则不可能拥有这面金牌,他若真的被罢官革职,天子怎么会把这面金牌给他?”

“夫君的意思是说......”

“我怀疑他已经官复原职了,只是京城到巴蜀信息不便,我们不知道而已,他再三要我隐瞒他的名字,这里面有文章的。”

“那他为什么要隐瞒着我们?”韩氏有些不满道。

薛勋微微一笑,“还不是怕我们太势利呗!他落难时反对他和涛儿的婚事,现在他高升了,咱们又去巴结,面子上过不去啊!”

韩氏脸一红,这不就是在说她吗?

韩氏小声嘟囔道:“我可不是因为他升官了才答应他和薛涛的事情,我是因为他救了你的性命,也救了我和涛儿,我心中感激他,我可不是你说的那种势利的人。”

在后面,郭宋正在给一群小娘子普及地理知识。

“日本国在东北方向,是一座岛国,大小和江南道差不多,那边人都普遍矮小,你们看遣唐使就知道了,身高都只及唐人的肩膀,新罗和日本国隔海相望,新罗是半岛,和大唐山水相连,它的北面就是我们安东都护府,原来是高句丽,高句丽被大唐灭亡后,大唐设立了安东都护府,再北面是渤海国,西北方向是契丹和奚人........”

郭宋一路给她们讲述海外风情,听得三人津津有味,薛涛嫣然笑道:“我在诗社时见过一个日本遣唐使,是个僧人,很喜欢唐诗,他说他们家乡物产富饶,是一望无边的平原,郭郎,是这样吗?”

“他在哄你们呢!日本国基本上都是山,平地很少,哪有什么一望无际的平原,更谈不上物产富饶,其实海外物产富饶的地方也有,主要在南洋,大唐以广州为贸易港,主要就是和南洋各岛国贸易,南洋诸岛主要以香料和木材著名,那里很热,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和琼州的气候差不多。”

“郭郎怎么知道这么多?”薛涛笑吟吟问道。

郭宋打个哈哈,“其实我也没去过,只是我对海外风情比较有兴趣,所以打听了很多这方面的事情。”

薛涛又笑道:“郭郎再说说新罗吧!我对那边的风俗比较有兴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