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二百九十六章 讨要说法

猛卒 第二百九十六章 讨要说法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书房内,太子李适正在奋笔疾书,批阅奏折,他出门七八天,堆积了很多未处理的朝务,或许是在外奔波的缘故,他皮肤略显黝黑。

郭宋上前躬身施一礼,“参见太子殿下!”

李适用笔指指旁边一只绣墩笑道:“郭使君稍坐片刻,我批完手中这份奏折便好。”

郭宋在一旁坐下,一名宫女进来,在他身边的小几上放了一盏茶。

书房里很安静,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只听见李适写字的沙沙声,郭宋喝了口茶,又打量一下太子的书房。

他还是第一次来,书房非常宽大,至少有两百个平方,四周靠墙摆放着书架,上面有书籍、图册,瓷器以及各种小摆设,正中间是一扇黑檀白玉屏风,上面绘制着山水。

这时,李适放下笔笑道:“不好意思,让郭使君久等了。”

郭宋刚要起身行礼,李适连忙摆摆手,“就这样坐着,我们随意聊几句。”

李适又道:“我们去年秋天和吐蕃达成了会盟,实际上就是联手剿灭盘踞在河湟的吐谷浑,这十几年吐谷浑连年进攻陇右,破坏生产,掳掠人口和财产,给陇右带来巨大损失,我这次去凤翔,也是去视察军队,鼓舞士气,希望能在两三年内彻底剿灭吐谷浑,除去陇右这个心腹大患。”

说到这,李适又问郭宋道:“你怎么看?”

郭宋笑了笑道:“殿下在考我的呢!微臣当然也支持剿灭吐谷浑,重建河湟防线,但我们对吐蕃不要抱太多幻想,一旦吐谷浑被灭,我们必然会面对吐蕃东侵,所以建立一支精悍强大的军队才最重要,甚至超过会盟本身。”

李适点点头,“你说得对,圣上考虑和吐蕃会盟,共同剿灭吐谷浑,其实也是为了争取时间,我们也推算过,灭了吐谷浑,吐蕃也需要休养生息,至少五到十年内他们不会出兵大唐,赢得这个时间,足以让我们集中精力扫平内部的藩镇割据。”

郭宋暗暗叹息一声,五到十年怎么可能扫平藩镇割据,终唐一朝都没有能剿灭,五代十国不就是从藩镇割据演化而来的吗?

何况还有回纥人,他们完成了和吐蕃的争夺,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大唐了,沙陀军应该开始活跃起来。

他没有表态,保持了沉默。

李适看了他一眼,又问道:“最近我看到一份御史台的弹劾书,说你贪污了价值十万贯钱的战利品黄金,说实话,我不太相信,你并不是看重钱财之人,但御史台又信誓旦旦,说证据确凿,我就有点糊涂了,我想听听你本人的解释。”

郭宋冷笑一声道:“不知御史台信誓旦旦的确凿证据,是指什么?”

“他们证实了聚宝阁有你一半的份子,不否认吧!”

“微臣不否认!”

“问题就在这里,从丰州运来的黄金器皿都送进了聚宝阁,大掌柜和另一个东主也签字承认了此事,你怎么说?”

“然后呢?”

郭宋问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御史台怎么说?”

李适摇摇头,“接下来的事情报告里没有提及,只是证明了你把黄金送入了自己的店铺。”

郭宋轻轻叹息道:“殿下,这就是陷害微臣了,他们把聚宝阁大掌柜的供词掐头去尾,把不利于微臣的一面保留下来,但真相却隐瞒了,殿下是不是该追究御史台的欺君之罪?”

“我要真相,你说吧!”

郭宋克制住心中的怒火道:“事情并没有完,我把八千四百两黄金交给聚宝阁,聚宝阁则拿出了十万两白银,作为收下这批黄金的价格,十万两白银又运回了丰州,给了一千五百名守城阵亡士兵的家属,每个阵亡士兵抚恤五十两,大概还剩两万五千两白银,准备用来修建渡口,用来建学校,这件事才算结束。

殿下,十万两白银,没有一文钱落入卑职的口袋,为什么御史台不把事情查清楚,就急不可耐地构陷微臣,他们是在讨好谁?”

李适脸色变了数变,半晌,他终于还是忍不住低声问道:“郭使君和常相国有私怨吗?”

郭宋冷笑一声道:“我和常相之前素不相识,应该没有什么私怨,不过我可能得罪了他的亲戚。”

“得罪亲戚?”

李适愕然,“此话从何说起。”

“常相国的母亲姓张,丰州人,丰州张家是一个地方豪强,九原县县尉就是张家人,但在去年给流民授田的时候,他却在暗中做了手脚.......”

郭宋便将去年发生的事情详细告诉了李适,最后道:“微臣也给足了张家面子,不再追究此事,但前提是县尉张文龙必须离开丰州,不能成为丰州的害群之马,应该就是这件事,我得罪了常相国。”

李适眼中闪过一丝怒色,“堂堂相国,如果连这种小事情都要报复,他就没有资格再做相国了。”

他随即对郭宋道:“这件事我知道了,相信我会替你主持公道,绝不会让这种诬陷你的事情得逞!”

“多谢殿下!殿下还有别的事情询问微臣吗?”

“别的就没什么了,你们守土之功朝廷一定会表彰的,耐心等一等,这两天也好好休息,过几天就是述职,你也要好好准备一下。”

“微臣告辞了!”

郭宋行一礼,便退了出去,李适拿着弹劾郭宋的奏折,陷入沉思之中。

沉思片刻,他把奏折递给一名宦官道:“把这份奏折交给常相国,让他秉公处理!”

........

郭宋从勤政殿出来,刚走下台阶,却迎面见一名官员走来,两人打了个照面,郭宋依稀觉得他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那名官员也愣了一下,又走了十几步,郭宋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喊他,“郭使君,请留步!”

郭宋回头,正是刚才那名官员,他迟疑一下问道:“在下丰州郭宋,阁下有点眼熟,我们见过吗?”

官员走上前微微笑道:“赵府祝寿时,我见过郭使君一次,但郭使君应该没有见过我。”

“但我觉得阁下有点眼熟。”

官员笑了起来,“那是因为我女儿长得很像我,我便是薛涛的父亲,薛勋。”

郭宋恍然大悟,他说怎么眼熟,原来是薛涛的父亲。

他连忙施礼,“晚辈无礼,请世叔见谅!”

“哪里!应该是我向你行礼表示感谢,郭使君帮助了涛儿,解了我们一家人的燃眉之急,我们一家都对你充满感激,使君什么时候有空,来寒舍吃顿便饭。”

薛勋一脸诚恳地邀请郭宋。

“这个.......”

郭宋稍微犹豫一下,还是欣然答应了,“可以,由世叔安排。”

薛勋大喜,连忙道:“那就明天吧!明天傍晚,请郭使君来寒舍做客,地方郭使君知道的。”

“好的!我一定来。”

“那我们就说定了。”

薛勋向郭宋拱拱手,便快步进内殿,郭宋却没有想到,居然遇到了薛涛的父亲,以他不平则鸣的性格,到现在还没有被贬黜,也算是他的幸运了。

.........

常衮拿着太子李适转给他的奏折,着实一头雾水,这份弹劾奏折并不是自己递给太子,而是由御史台直接提交,太子过目后,应该是转给圣上,由圣上定夺,就算不赞成,也应该驳回给御史台,现在却打回来让自己秉公处理,这是什么意思?

常衮负手在官房里来回踱步,片刻,一名随从匆匆进来禀报,“启禀相国,卑职已查清楚,今天一早,太子殿下确实接见了郭宋。”

常衮倒吸了一口冷气,显然,太子在和郭宋交谈后,才决定把这份奏折交给自己,难道这份弹劾奏折描述有误?

他之前可是亲自审过口供原稿,确认没有问题,才让陈伦把这份弹劾报告呈给太子殿下,现在居然被打回来了。

常衮有些不安,立刻令道:“去御史台把监察御史陈伦找来见我!”

监察御史陈伦是常家门生,也是常衮安插在御史台的心腹,上一次弹劾郭宋不了了之,弹劾报告就是出自陈伦之手。

这一次是张家提供了重要线索,常衮将线索提供给陈伦,让他把事情查清楚,没想到陈伦很快便拿出了报告。

不多时,监察御史陈伦匆匆赶到常衮的官房,常衮把报告往桌上一摔,阴沉着脸问道:“这份报告是怎么回事,太子殿下直接打还给我,连个批复都没有,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陈伦半晌道:“太子殿下怎么会知道哪里不妥?”

“郭宋进京了,今天上午太子殿下接见了他,你给我说实话,这份报告是不是有问题。”

听说郭宋进京,陈伦脸一下子白了,半天才支支吾吾道:“要不卑职再去查查?”

“放屁!”

常衮大怒,“报告我已经给太子了,你才告诉我还要再查查,你给我说老实话,口供是不是有问题?快说!”

陈伦被逼无奈,只得低下头道:“实际上,还有一份口供,和这个略有出入。”

“什么出入?”

“是聚宝阁拿出了十万两银子,对方运回了丰州,我估计银子还是被郭宋贪墨了。”

常衮气得眼前一阵发黑,他狠狠将报告甩在陈伦脸上,“你这个蠢货要害死我,给我滚出去,滚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