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门座谈

猛卒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门座谈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次日一早,郭宋来到《长安快报》报馆,这两年《长安快报》的发行范围已经遍及整个关中地区,每天印刷份数达二十万份,报馆人数已由最初的二十余人增加到两百人,现在报馆已嫌拥挤,地方不够用了,必须考虑搬迁问题。

郭宋抵达报馆,总管事李联和主审杜崇在大门口迎接,这次郭宋来访比较低调,没有惊动报馆人员,他们从侧门上了二楼。

郭宋在贵客房坐下,有茶童进来上了茶,郭宋笑问道:“新馆址找到了吗?”

李联欠身道:“回禀殿下,目前还在找,本来想放在城外,但大家都说城外不安全,便决定还是放在城内,只是城内地价太贵,看了好几个地方都比较小,实在不行,只能放在城外了。”

郭宋微微笑道:“不如我给你们一个地方吧!”

李联和杜崇大喜,他们这几月为新馆址的地方搞得焦头烂额,总是找不到一个合适之地,两人连忙道:“感谢殿下!”

郭宋笑了笑,“在晋昌坊的清虚观旧址,清虚观十几年前被烧毁后,土地一直空着,那片土地足够大,可以转让给你们,但我要说清楚,这可不是朝廷的资产,这块土地其实属于我私人的,我要按照市场价格转让。”

李联和杜崇都知道那片土地,虽然价格也不低了,但还是属于长安比较低的地价,他们连忙道:“没有问题,我们按照市场的土地价格购买。”

“问题是你们足够的钱买土地吗?”郭宋笑问道。

尽管报馆每年的卖报收入和广告收入加起来能有十万贯钱,但他们付出的各种本钱也极大,一年下来也就盈余一万多贯钱,而清虚观那片土地现在至少价值五万贯钱,所以郭宋才问他们能否拿出这么多钱买地造房。

李联连忙道:“我们可以把现在的报馆卖掉,尤其当街店铺,位置极好,又是极为罕见的三亩大铺,窦家和长孙家都找过我们,他们愿意出五万贯钱买下来,如果连着后面的几亩地,我们认为卖六七万贯钱没有问题。”

原来是打以地换地的主意,不过郭宋也知道西安门外大街土地的价值,他便点点头,“回头你们去找眉寿酒铺的郭东主,这件事我交给她去办理。”

这时,一名主笔在门口道:“李管事,杜主审,房间已经准备好了!”

李联和杜崇起身道:“殿下请吧!”

郭宋今天来报馆,主要是想和报馆探讨一下报纸未来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天下信报》也好,《长安快报》也好,都是郭宋推出来抢占舆论高地的武器,他一直非常重视,现在两份报纸都发展到了一个坎上,就需要他进行战略指导,让两份报纸更上一层。

报纸发行的关键还是活字的运用以及油墨的创新研制,两年前,匠作监的官营模字坊研制成功了铜活字,利用高超的铜雕手艺,雕刻打磨出十几万多个铜字,渐渐取代了从前木活字。

但版画还是使用木雕,加上了不断改良的油墨,使报纸上的墨字越来越清晰,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容易粘在一起模糊掉。

报纸发行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捡字、拼字专业化,字模店培养出数百名优秀的捡字员,他们能以正常的阅读速度从字库中捡字、拼字,速度比一部机器慢不了多少,这是长安的最高俸禄之一,每个月能挣三十贯钱,以至于很多心灵手巧的孩子都被父母送去学习捡字。

正是不断提高的印刷品质和排版效率,以及不断扩大的造纸能力和印刷能力,支撑起了报馆每天二十万份报纸的发行。

郭宋来到议事堂,十几名主笔已经等候在大堂,郭宋走进来,众人一起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郭宋笑着对众人摆摆手,“今天我是以私人身份来拜访报馆,各位不必拘礼,请坐下吧!”

众人纷纷坐在长桌前,郭宋坐在主位上,两边下首是李联和杜崇。

“各位,《长安快报》已经发行三四年了,一步步走到今天,确实很不容易,整个关中二十万户家庭都在看你们报纸,已经占到关中总户数的三成,据我所知,很多不识字的人家也要买一份,请人读给他们听,现在甚至还专门有了读报这个行业,很多学生每天跑出去给人读报赚钱,一个月也能赚三四贯钱。

更让人欣慰的是,以前百姓们都觉得读书无用,可现在大家都知道,读书可以识字看报,有了新的生活,所以关中各县百姓都争着把孩子送去学堂读书,现在光长安的官办学堂已有两百三十五所,还有为数众多的私人学堂,就读孩童超过十万人,也不需要苦读十年,只要读两三年,能正常的阅读就可以了。

所以我说办报是利国利民之事,这是各位立下的功德。”

郭宋的不吝赞赏让众人十分兴奋,郭宋停一下又转折道:“但天下这么大,各位的目标就满足于关中吗?就像我之前对《天下信报》的主笔们说,你们的报名叫做天下,可现在连关中也没有走出去,《快报》也是一样,现在面临发展的门坎,怎么迈上这个坎,走上更广阔的大道,这就是今天我来和大家探讨的目的,希望各位畅所欲言。”

旁边李联缓缓道:“我先说吧!作为总管事,我这两年一直就在考虑怎么把报纸销量扩大,事实上,现在我们二十万份发行中,只有十五万份是关中地区,还有五万份是送到陇右、河东、巴蜀、荆襄和江南各地,首先我觉得应该换一个名字,《长安快报》这个名字有点局限于长安,我们可以把长安两个字去掉,就叫《快报》,因为大家都这样称呼它。”

换一个名字是大家的共识,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大管事说得对,平时大家都称呼《快报》,把长安两个字去掉,地域局限就没有了。”

郭宋微微笑道:“其实还可以有另一种思路,长安是地域称呼,但如果换成京城,改成《京城快报》或者《京都快报》,是不是和《长安快报》的感觉不一样了?”

杜崇沉吟一下道:“殿下的建议更好一点,光用《快报》二字,前缀确实少了一点什么,普通人简化称呼可以,但不能作为正式名字,不太严谨,而京城不是普通的地域名称,它是一种权威名称,代表朝廷发出的声音,整个天下都适合,我觉得《京都快报》这个名字更有气势一点。”

杜崇的建议同样得到众人认可,其实不需要再争论了,晋王已经把新名字说出来,《京城快报》和《京都快报》二选一,他们没有第三个选择了。

这时,负责美饰栏目的主笔王进财道:“我也说两句吧!”

王进财咳嗽两声,又清了清喉咙才道:“我觉得在外地发行报纸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像长安送到冯翊县的报纸要相隔三天,大家看第一版的快讯就是图个新鲜感,比如一支军队打了胜仗,及时刊登出来,大家都高兴,搞不好过两天就中了计,全军覆灭了。

等冯翊县百姓拿到报纸要欢庆的时候,实际上军队已经全军覆灭了,雍县和冯翊县都是这个问题,其实这还算好的,送到太原、送到成都,送到扬州都要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新闻都变成旧闻了,我觉得路上时间太长,这是最大的问题。”

杜崇点点头,“王主笔说得对,我也曾考虑过在各地设印刷点,我们只负责把排好的字模板送过去,用八百里加急,这样算下来,是可以省下几天时间,对于关中地区可行,他们看到的报纸就比长安晚一天,但别的地方还是晚了很多天,新闻的时效性就没有了。”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郭宋摆摆手笑道:“大家听我说,这其实还是一个思路转换的过程,大家只想到自己是卖报纸的,难道报馆就不能写书印书吗?这就是思路问题,不要只把自己当做是卖报,你们别的涉及文字的东西也可以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