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发动群众

猛卒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发动群众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启禀殿下,天平大酒楼的东主是祝天平的侄子,叫做祝晏,他是来通知掌柜撤离,我们正好赶到,把他们包围了,我们连夜审问这个祝晏,他开始死活不说,被我们用上大刑,才一点点撬开他的嘴,他也是唐州商会的人,他交代了张大旗之死的真相。”

“详细说一说!”郭宋兴趣很大,他身体微微前倾,仔细聆听周岷的述说。

“张大旗当时在长安比较招摇,炫耀自己的财富和身份,被唐州商会盯上了,正好祝天平的酒楼和张大旗的酒楼是隔壁,他们便把祝晏从成都召回来,挑拨祝天平和张大旗的矛盾,张大旗找人砸了天平酒楼后不久,就被送去了太原,张大旗在太原信了景教,被拉进了唐州商会。”

郭宋眉头皱成一团,“张大旗加入了唐州商会?”

“祝晏是这样交代的,张大旗到了太原不久便加入了唐州商会,后来张大旗好像又反悔了,唐州商会便假手祝天平把他干掉,回头又把祝天平父子干掉,祝晏便名正言顺接手了唐州商会......”

“等一等!”

郭宋听出了端倪,他打断周岷的叙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张大旗的财富已经落入唐州商会的手中?”

“启禀殿下,这个祝晏知道得并不多,刺客李笑主动和他联系,他是听李笑说的,李笑在太原射杀了张大旗,太原具体的事情他也不知。”

“这个李笑现在在哪里?”

周岷摇摇头,“祝晏也不知,他说李笑好喝酒,酒后就会乱说话,他劝过李笑,但李笑没有当回事,他估计李笑说得太多,可能已经被唐河商会铲除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奔跑声,紧接着有人在外面道:“启禀殿下,内卫有紧急情报报告!”

“让他进来说话!”

片刻,侍卫领进来一名内卫校尉,校尉单膝跪下禀报道:“启禀殿下,启禀副统领,城外的弟兄抓住了西市撤离的两名掌柜,同时抓住了通知他们撤离的联络人。”

周岷大喜,急对郭宋解释道:“抓住了联络人,就能追溯到康姓大管事,卑职原以为联络人逃脱了,沮丧了好久,没想到被抓住了。”

郭宋笑着摆摆手,“不用解释了,赶紧去吧!”

周岷行一礼,告辞匆匆而去.......

东城外一家客栈内进驻了大批内卫士兵,两名从西市撤退的掌柜和联络员便是在这里被内卫士兵抓住,这还多亏了掌柜的警惕,因为东城外刚刚端了武馆,惨烈厮杀和几百具尸体拖出去,震惊了周围的商户。

当掌柜发现三人鬼鬼祟祟,并在谈话中出现了‘兵器’二字,掌柜立刻认定他们也是朱泚的探子,很可能和武馆有关,果断向内卫报案。

三人本想等上午行人最多时再上路,没想到天刚亮,他们便被内卫士兵突袭,当场束手就擒。

周岷带着十几名内卫骑兵一路疾奔,片刻便奔至客栈前,周岷翻身下马,带队郎将迎了出来。

“怎么样,人都还好吧!”

郎将点点头,“两个掌柜还好,但那个联络人几次要自杀,都被弟兄们阻止住了。”

“他有口供吗?”

郎将苦笑一声道:“他把舌头咬破了,估计暂时不会有什么口供!”

周岷毫不犹豫道:“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他招供,他知道的情报对我们太重要!”

“卑职遵令!”

内卫士兵迅速将人犯转移到三辆特制马车上,马车加速向长安城内驶去。

.........

太原府阳曲县是一座中县,县城内有三千余户人家,这里是太原北上云州的毕竟之地,所以往来的商人、行旅很多,使得阳曲县商业颇为繁华。

五更时分,几名黑影跑进了阳曲县城隍庙的一间偏殿,偏殿内光线昏暗,一张破旧的锦椅上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衣衫破旧,满脸沧桑。

此人的真实名字已无人知晓,大家都叫他老绊儿,专门给人使绊,别人办喜事他去哭丧,别人孩童抓周他去祝寿,若下雪了,你若不给钱,一个冬天都别想出门。

老绊儿混出了名头,成为阳曲县有名的乞丐头子,阳曲县的两百多名大大小小的乞丐都被他控制。

前两天他接到太原内卫的交代,让他关注阳曲县外来人员流动,凡是超过十人以上的年轻男子流动,他都要及时向官府汇报,如果查证立功,他至少能获得几百贯钱的重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老绊儿立刻把两百多个乞丐都派出去打探消息,监视每一个往来阳曲县的外地人。

“祖爷!祖爷!”

三个小乞丐跑了进来,气喘吁吁道:“我们有发现了!”

“你们三个小兔崽子有什么发现?”

“我们发现城西的乔家大院住着好多年轻男子.....”

另一名小乞丐补充道:“至少有五六十人。”

“你们怎么发现的?”老绊儿追问道。

“我们刚才在河边抓泥鳅,听到乔家大院内有人在喝喊,我们爬上大柳树上偷看,发现院子里全是黑压压的年轻男子,都拿着长矛对练呢!”

“你们怎么知道他们是外地人?”

一名小乞儿笑道:“如果是本地人,还能瞒得过你吗?”

“不错!说得不错!”

这个回答让老绊儿很满意,他立刻道:“我去县衙报告,你们继续盯着,我若拿到赏钱,有你们三人的好处。”

三名小乞儿答应一声,飞奔跑了。

老绊儿换了一声干净的行头,戴上一顶纱帽,匆匆向县衙走去。

此时五更刚过,县衙还没有开门,但大门外有当值的衙役,躲在角落里睡觉呢!

“我说老绊儿,不是小弟不帮你,你看现在才五更,你就不能再等一等吗?现在谁敢去叫醒县令。”

老绊儿冷哼一声,“反正我告诉你,是内卫交代的事情,若耽误了,追究责任下来怕你担不起!”

衙役无奈,只得骂骂咧咧起身,去县衙后宅通报县令。

一般衙役在县衙外值勤,就是怕有重大事情,县令被叫醒,听说是和内卫有关的事情,他便在外堂接见了老绊儿。

县令姓潘,进士出身,年约三十岁上下,倒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官员。

他听说有五六十人,还拿着长矛在夜里训练,一下子被吓醒了,他们县里没有乡兵,只有二三十个衙役,万一打起来,自己恐怕有性命之忧。

他连忙对老绊儿道:“你们继续小心盯着乔家大院,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千万不要惊动他们,本官自会向太原通报。”

“小人明白,一定不会惊动他们!”

.........

从太原到阳曲县并不算远,当阳曲县令用鸽信通知了太原府官衙不久,刚刚抵达太原的王越还来不及休息,便率领两千内卫骑兵便疾速从太原出发,骑马向阳曲县奔来。

傍晚时分,两千人抵达了阳曲县,他们怕惊动嫌疑人,便在城外下马,奔行入城。

等在城门处的潘县令和老绊儿连忙迎了上来,一名内卫军官给他们介绍道:“这位是内卫王统领,专程从长安赶来!”

潘县令连忙行礼,王越摆摆手问道:“情况怎么样?”

“暂时没有动静!”

“是怎么发现的?”王越又问道。

潘县令向老绊儿招招手,“你上来说!”

老绊儿倒不紧张,躬身对王越道:“小人叫老绊儿,就是个乞丐头,昨天半夜,三个小家伙在河边抓鱼,听到乔家大院内有动静,他们爬上树偷看,发现里面有很多年轻人在练习长矛,至少有五六十人,但今天白天却很安静,估计白天在睡觉。”

王越又追问道:“那座院子有多大?靠河边有码头吗?”

“乔家大院比较有名,至少占地二十亩,后面有一座码头,可以连通汾水。”

王越想了想,对一名将领道”你带三百兄弟去河对岸,若战斗爆发,有人从后墙逃出,给我乱箭射杀!”

“卑职遵令!”将领带着三百士兵跟随一名向导走了。

王越一挥手,“我们走!”

他带着一千七百名士兵跟随老绊儿向乔家大院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