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纵连横(下)

猛卒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纵连横(下)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下午时分,杨密来到利人市的皮货铺,利人市相当于长安的西市,是专门批发流通大宗货物以及事关百姓生计的货物,比如粮食、布匹、肉食、油、茶饼等等,它就是一个城市经济的晴雨表,生意火爆,成交量高,就说明城市经济繁荣,百姓生活水平不错,反之亦然。

今天天气不错,又是下午的黄金时段,但利人市的生意只能‘惨淡、冷清’四个字来形容,这不是最近才变得如此,这几年一直是这样,每家店铺都在破产的生死线上煎熬。

整个洛阳,除了妓院、歌舞馆等**以及高档酒楼、奢侈品店生依旧意火爆外,其他商业都一片哀鸣。

望着冷清的利人市,杨密暗暗摇头,朱泚王朝已经病入膏肓,高层还在进行你死我活地权力斗争,真的没有救了。

他催动毛驴,加快向皮货行而去,皮货行的生意一样惨淡,只有冬天才稍微有点生意,大部分店铺都关着门,只有寥寥三四家的店铺还开着,河西皮货铺就是其中一家。

河西皮货铺自然是晋卫府在洛阳的情报据点,情报头子蒋敏就是这家铺子的东主,几名正在闲聊的伙计看见杨密,都纷纷站起身笑道:“杨先生来了!”

“你们几个小猴崽子,掌柜不在就躲在这里偷懒。”

“哪有啊!店里没生意,我们坐在这里等客人呢!要不杨先生买上几块羊皮?”

“杨先生买羊皮?你们皮痒了,敢绕着弯骂我,我告诉你们掌柜去。”

这时,蒋敏从里面走出来,笑眯眯问道:“在说什么呢?这么热闹,哟!杨先生来了? 刚才好像听到说什么羊皮,先生是来买羊皮的吗?”

众伙计哄堂大笑,杨密没好气道:“上梁不正下梁歪? 我知道根子出在哪里了?”

蒋敏知道他必然有要事而来? 便笑道:“去后院吧!”

杨密把毛驴交给伙计? 跟随蒋敏去了后院,两人走进房间,杨密笑问道:“蒋东主可知道我为何事而来?”

蒋敏略微思索道:“和朱泚得了儿子有关吗?”

杨密抚掌大笑? “东主果然厉害? 一猜便中。”

蒋敏微微笑道:“肖淑妃生了儿子,刘丰应该压力很大吧!”

杨密点点头,“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刘丰先是听到消息? 朱泚要立赵王为太子? 今天上午贵妃又写信给刘丰? 说朱泚可能要立肖淑妃为皇后? 让朱泚大为惊恐? 中午,朱遂就来拜访,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对付越来越强势的肖家。”

蒋敏沉吟片刻道:“朱泚要立新皇嗣,这个消息确切吗?”

“没有明确的消息? 但我认为这不是空穴来风? 已经有明显的迹象了。”

“什么迹象?”蒋敏追问道。

“一个迹象是肖万鼎从左卫大将军升为虎贲卫大将军? 封荥阳郡王? 掌握了朱泚的十万御林军,另一个迹象是肖涤出任内库度支郎中,实际上就掌握了内库财权? 如果朱泚不是想立新太子,是不会这样拔高肖家,要知道连刘丰也只封宋国公,没有封郡王,这就和刘贵妃不对等了,只有能说明朱泚要册封肖淑妃为皇后,然后便立赵王为太子,当然,要先废朱遂。”

蒋敏也觉得杨密说得有道理,他沉思又问道:“万一发现赵王不是朱泚的儿子呢?”

杨密摇摇头,“可以肯定赵文是朱泚的儿子,刘氏兄妹想尽一切办法找肖淑妃和其他男人有染的蛛丝马迹,甚至连御医也查过,但他们没有找到任何把柄,唯一给肖淑妃诊过脉的男人是老御医张孝秋,他已经六十岁,而且诊脉时,同时有好几个宫女都在场,他诊出了喜脉。

所有的证据都证明,赵王就是朱泚的儿子,连一向讨好刘贵妃的内侍监王献忠也向朱泚证明了肖淑妃的清白。

这是王献忠找不到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调头效忠肖淑妃了,他是内宫风向标,意味着肖淑妃母子的位子稳了。”

蒋敏走了几步,又问道:“那你找我做什么?就是告诉我这些事?”

“今天朱泚有点六神无主,要我帮他拿主意,我也想不到该怎么办?希望能得到晋王殿下的指示。”

蒋敏点点头,“那你就给朱泚说,要考虑一段时间,我马上就发鹰信去长安!三天后能给你答复!”

杨密忽然又想起一事,连忙补充道:“听说刘思古和萧万鼎走得很近,他们可能要联手对付刘丰。”

“我知道了,我马上就写信!”

...........

肖万鼎年约五十岁,长得魁梧强壮,仪表堂堂,他是军人世家,祖籍荥阳人,祖父曾是一员郎将,对他抱的希望极高,给他起了个很大气的名字,肖万鼎。

肖万鼎的父亲便是郑州团练副史,三十岁时,肖万鼎继承了父亲的官职,继续出任郑州团练左副使,一般州团练使都是刺史兼任,真正训练主管军队的主官是左右副使。

郑州有一千民团士兵,肖万鼎统领五百民团士兵,负责维持治安,剿灭匪患,肖万鼎这一任就是二十年,他根本没有向上爬的机会,他们这些地方民团出身的人,都被正规军从骨子里蔑视,都说文人相轻,军人相轻也一样严重。

如果不出意外,再过几年,就由他的长子继承他的团练副使之职,他自己就这么销声匿迹了。

三年前,他女儿肖武娘十七岁之时,恰逢皇宫在各地征召宫女,按照惯例,各州县中下层的女儿都要去应征,肖万鼎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他花三百两银子贿赂了选秀官,把他女儿选进了皇宫。

肖万鼎实在没办法了,他又不甘心这就么默默无闻地销声匿迹,便打上了女儿的主意,希望女儿能让他出人头地,但他也清楚,女儿的姿色太普通,被天子看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一进宫就是三年,一点消息都没有,就在肖万鼎要绝望之时,他忽然被命运之神抛出的绣球砸中了。

他女儿居然怀上了天子的龙种,而且是唯一的龙种,女儿得封为淑妃,肖家立刻鸡犬升天,肖万鼎夫妇和两个儿子被召进京城,肖万鼎被封为左卫大将军,郑国公,他妻子封为郑国夫人,两个儿子封为虎贲郎将,各统领五千军队。

他兄弟肖万策从荥阳县主簿,一下子提升为郑州刺史,甚至连他屡靠科举不中的侄子肖涤也被封为户部郎中。

命运之神对他们肖家的眷顾显然并没有停止,他女儿最终如愿以偿生下了儿子,这可是天子唯一的儿子,肖万鼎的仕途再次起飞了,从虚职左卫大将军一下子实封为虎贲卫大将军,统领十万大军,从郑国公升为荥阳郡王。

短短半年时间,肖万鼎便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地方小官飞黄腾达为数一数二朝廷权贵,其起伏之大,际遇之离奇,肖万鼎总感觉自己像做梦一样。

但肖万鼎很快便知道,他们肖家侵犯了当朝第一权贵刘家的利益,刘家已经要将他们家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这让根基不深的肖万鼎着实有点惴惴不安。

不过就在这时,他的盟友也出现,军师刘思古主动拜访了他,并含蓄表示,愿意帮他对付刘家的压力,欣喜万分的肖万鼎立刻在太白酒楼摆宴回请刘思古,一来二去,他们便熟悉起来,肖万鼎的腰杆也渐渐变硬了。

肖万鼎的郡王府,就是从前张光晟的府宅,张光晟死后,在刘思古的再三求情下,朱泚饶了张光晟的两个儿子,准许他们携带老母运送父亲灵柩回陈州宛丘县安葬,张光晟在那边有一座庄园,至于他们在洛阳的府宅也就被没收入官了。

现在这座府宅赏给肖万鼎作为荥阳郡王府,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谁知道这座当年武三思的府宅数年后又会归何人?

入夜,肖万鼎的郡王府来了一位贵客,从皇宫里来的内侍监王献忠,王献忠在内宫负责替朱泚批阅奏折,权倾朝野,被称为内相,被朝廷百官呼为献公,有点像当年高力士的角色。

王献忠原本只是长安兴庆宫的一名普通宦官,朱泚篡位前住在兴庆宫内,因为王献忠粗通笔墨,字写得不错,便成为朱泚的笔墨宦官,一直跟随在朱泚身边。

从长安来到洛阳,他成为大内总管,对朱泚忠心耿耿,又很会做事,深得朱泚的信任,权力也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在替朱泚行使帝王之权,像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基本上都是他说了算。

肖万鼎把王献忠请入内堂,又让侍女上茶。

王献忠笑眯眯道:“咱家这次来,是奉天子口谕来和大将军通个气,要恭喜大将军了!”

肖万鼎颤声问道:“喜从何来?”

“圣上初步考虑,决定册立肖淑妃为皇后,这可是大事,圣上自从二十年前结发妻子去世后,便再也没有续弦,建立了王朝,正宫皇后之位也一直空着,现在他年近花甲,终于决定立皇后了,这可是肖家的天大福气啊!”

肖万鼎其实也早有所耳闻,只不过那时只是传闻,现在传闻居然变真了,顿时让他激动万分,他按耐住内心激动,连忙道:“母凭子贵嘛!是圣上的天命之子才使我们肖家有了今天的富贵,应该说我们肖家沾了圣上的福气。”

肖万鼎很会说话,他沾了女儿的福气一下子变成他沾了天子的福气,这让王献忠笑眯了眼,心中暗忖,‘都说肖家是土包子,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么回事,这个肖万鼎倒是可以好好结交。’

他又对肖万鼎道:“当然,册立皇后没有那么快,至少要准备几个月,但大将军要明白,肖淑妃成为皇后只是一个起点,圣上的真正目的是要册立赵王为储君,圣上身边的每个人都知道,希望大将军心里要有数。”

肖万鼎连连点头,他已经听刘思古说过,圣上晚年得子,肯定是把皇位传给亲生儿子,而不会再给侄子了,而朱家人丁单薄,肖家起到的作用就是呵护新太子成长、登基,这就是他被封为虎贲卫大将军的根本原因。

王献忠又道:“以上就是天子让我转告给大将军的口谕,然后咱家也想给大将军说几句肺腑之言。”

肖万鼎一下子挺直腰道:“请献公直言!”

王献忠缓缓道:“册立太子自古就是国之大事,涉及太多人的利益,咱家相信,有人会对肖妃恨之入骨,也有人恨不得将赵文毒杀,同样也会有人对肖家咬牙切齿,他们是谁,咱家不点名,大将军应该也很清楚。”

肖万鼎默默点头,“我知道!”

“大将军知道就好,其实内宫有天子坐镇,有咱家监视,不会出什么乱子,就怕外面.......”

说到这,王献忠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人心复杂,不到最后关头,你不知道他站在哪边?咱家就怕狗急跳墙,有人会发动兵变,所以大将军在这个关键时刻,不应该住在王府里,而是应该呆在军营中,大将军懂我的意思吗?”

肖万鼎后背顿时出了一声冷汗,他连忙起身抱拳道:“感谢献公提醒,我确实疏忽了。”

“咱家只是提个醒,圣上让大将军父子掌军权是有深意的,时间不早,咱家告辞了。”

肖万鼎的儿子捧了个匣子过来,肖万鼎连忙把匣子递给王献忠,“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献公不要嫌它寒酸,务必收下!”

王献忠一看紫檀木匣子,便知道是什么东西,天子赏赐给肖妃的一颗十分名贵的明珠,他笑眯眯道:“咱们虽然好财的名声在外,但轻重还是分得清楚的,以后可是咱家给大将军送礼。”

肖万鼎一直就很精通送礼之道,他故作板脸道:“这可不是礼,这是我给献公的一点心意,是情意,献公不收,那就是不领我肖万鼎的情啰!”

王献忠哈哈大笑,“好!好!好!我收下就是了。”

他收下匣子,便告辞走了,肖万鼎一直送到大门外,看他上了马车,目送马车远去。

那颗明珠是肖妃送给侄子的,却被父亲拿来送给了王献忠,长子肖潭着实有点不满道:“王献公还真敢收下那颗珠子,他就不怕烧手?”

肖万鼎眯着眼睛笑道:“你放心吧!他既然来咱们家烧香,那颗珠子他绝不会要的,他过两天一定会双倍的还礼。”

...........

朱泚生了儿子的消息也传到了长安,朝廷此时正好在忙于科举,政事堂对这件事也并不是很关心,但随着洛阳情报站蒋敏的一封鹰信传来,终于引起了长安高层的关注。

右相潘辽、左相杜佑以及兵部尚书张裘安都匆匆来到了晋王官房内。

郭宋摆手笑道:“各位请坐吧!”

三人坐了下来,郭宋先问杜佑道:“吏部考的情况如何?”

“总体还不错,比去年略强一点,进士们谈吐都比较自信,普遍希望能去地方官府建功立业,还有二十余人想去军队做文职官。”

吏部考不是考才学,主要是考口才看品貌,吏部的官员们都是人精,看人很准确,是夸夸其谈,还是脚踏实地,还是比较能吃苦耐劳,还是比较急功近利,通过一场面试,他们基本就能把每个新科进士的品性看出来,然后再根据他们各自的条件综合评判,再进行授官。

这里面有末位淘汰制,如果条件太差,可能就会分配得不太好,这其实是唐朝官场得传统,唐朝官场很看重家世外貌,如果家世好,又长得高大英俊,相貌堂堂,一般都会混得不错,如果家世较差,长得又矮又丑,想混得好就很难了。

虽然郭宋再三要求吏部不看家世外貌,要重人品,但实际上,这种唯出身论和品貌歧视链还是无处不在。

家世不好或者相貌太差可能就去做图书管理员,或者去州学教书,总之是去那些不被人看重的清水衙门。

这里的家世不好,不是指家境贫寒,而是指没有社会地位,比如商人、胥吏或者是普通人家,有钱也没用,同等条件下,当然要先考虑世家的利益,等天下稳定后再考虑公平问题。

郭宋点点头道:“尽快安排吧!另外,我会有几个名单给吏部,特殊安排一下。”

杜佑点头答应了,郭宋又继续道:“我找你们来,其实是想谈一谈洛阳之事,我刚刚得到消息,朱泚可能要重立太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