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举发榜

猛卒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举发榜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科举结束已经有十天了,在五天前,考试院贴出了殿试通知名单,通知三千名考生参加殿试,如果没有机会参加殿试,那就意味着进士科落榜了,只能指望太学和国子学的录取名单。

昨天上午。明法科、明算科和明字科已经放榜了,薛清高中明法科第二名,着实让郭锦城羡慕,同时也为自己担心。

刚开始,郭锦城并不是很在意能不能考中,他也只想是试一试,可当薛清考中了,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患得患失,渴盼着自己考上,又唯恐自己考不上。

他几次想去询问父亲,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父亲明确给他说过,他不会干涉,也不会过问,能不能考上都是他自己的本事。

天还没有亮,郭锦城便早早起来了,他刚洗漱完,白居易便探头笑问:“收拾好了吗?”

“差不多了,但也不用这么急吧,据说要到中午才发榜呢!”

“不可能中午才发榜,应该是上午,我们吃点东西就走。”

“两位,早饭来了!”

薛清拎着食盒笑眯眯走了进来,他考中了明法科,心情很好,这两天甘愿做跑腿,和白居易的关系也好了起来。

“豆浆和酥油饼,它家酥油饼不错,里面有一层肉酱,非常美味。”

豆浆是装在葫芦中,上面用木塞塞紧,只要不倾翻,一般也不会漏,葫芦底部有各店的标识? 一般押五文钱,还回去就能取回钱,当然? 这只是街头小店的做法? 高端大店就是用细颈瓷瓶? 然后同样用木塞子塞住。

薛清见两人比较紧张,便笑眯眯劝道:“你们两个不要担心了,都参加过殿试了? 还怕自己考不上?”

白居易嘴里吃着饼? 含糊不清说道:“有三千人参加殿试呢!三十人才能录一人,一样难考中。”

薛清咂咂嘴又道:“其实我觉得朝廷没有必要再考殿试吧!既然省试已经通过了,就按照省试的成绩排名不就行了?还多此一举。”

“错误!”

郭锦城毫不客气地纠正他? “在考试院进行考试只能叫做礼部试? 然后把礼部试和殿试合在一起? 才能叫省试? 再说? 光凭一次考试还看不出考生水平? 必须考两次,既防止了作弊,又能看到考生的真实水平,这才比较合理。”

薛清见时间不早,便不耐烦道:“快吃吧!我就说一句? 你却啰嗦半天!”

三人很快吃完早饭? 收拾一下便出发了。

今天是发榜的日子? 从去年开始? 发榜制度就进行了改革,不再派人去长安各家客栈报喜,改成由进奏院通知家庭所在地官府? 由地方官府派人去给各家报喜,京城的考生则统一去看榜。

榜单就在考试院广场上发布,天还不亮,这里已经聚集了数千人,每个士子都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己能否考中?

当然,如果连参加殿试的机会都没有,那就不要指望还能考上进士,不过今天同时也是太学和国子学发录取榜单时间。

太学将录取两千五百人,国子学将录取了五百人,这种榜大家戏称为铜铁榜,排在进士科的金榜和明经明法科的银榜之下。

此时,在大明宫政事堂,郭宋和众相国再进行最后的审核,主要是对前十名进行审核,然后由晋王确定前三名。

其实前十名的水平都差不多,确定前三名大多是从政治上考虑,毕竟天下人都在瞩目,有的时候是为了平衡世家,有的时候是为了平衡地区。

郭宋望着名单有点发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儿子竟然能考进前五名,之前,他儿子也参加了殿试,可能是比较紧张的缘故,发挥不太理想,只获得殿试第十一名,但他在礼部试中发挥极为出色,夺得礼部试第二名,综合下来,最后排名第五。

郭宋要把他定为前三,其实也完全可以,只是这样太明显了,郭宋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对众人道:“第一名定为苏州沈铠,大家没有意见吧!”

沈铠是吴兴沈氏,江南著名的大族,这次沈铠考中礼部试第一名,殿试也不太理想,只得第五名,综合排名第二。

众人明白殿下的意图,还是要进一步笼络江南士族,众人便没有反对,一致表示赞成。

“第二名定为简州士子江尧,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吗?”

江尧是礼部试第三,殿试第一,综合排名第一,按道理他应该是状元,但郭宋把他向后挪了一位,其实已经不错了,把他定为榜眼倒不是因为他是巴蜀士子的缘故,而是因为他出身贫寒,郭宋需要树立一个寒门子弟的榜样,以显示科举的公平。

大家都没有反对,这时,独孤立秋笑道:“第三名探花就给薛锦吧!他毕竟是礼部试第二,又才十五岁,殿试稍微紧张一点很正常,难得有这么优秀的神童。”

相国中只有独孤立秋知道薛锦就是郭锦城,其他人都被瞒住了。

这时,郭宋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各位,这个薛锦就是世子锦城,我很难办啊!”

政事堂顿时一片哗然,谁都没想到前两天因一篇安西对策文引发很大争议的少年神童,竟然就是世子。

他之所以发挥不理想,就是因为在写到安西军镇时,遗漏了碎叶军镇,后来想起来才在后面补充,不料补充的时候,把碎叶城靠热海,写成了碎叶城北靠夷播海,一个遗漏补充,一个常识错误,导致他最后没有进入殿试前十,但他的思路清晰却令众人大为赞赏,尤其他提出建立五十里驿站制度,令人拍案叫绝。

潘辽笑道:“举嫌不避亲,微臣觉得让世子为探花倒是一桩美事,毕竟实力摆在这里,让人无话可说。”

杜佑也对郭宋道:“殿下,世子能有如此成就,这也是他师父李阁老的悉心培养的结果,我们就算不考虑世子,也要给李阁老一个交代。”

张歉逸也劝道:“请殿下相信政事堂各位相国的眼光,大家都有理智的判断,知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绝不会迎合殿下,既然大家都一致认为世子可以高排,那就说明世子受之无愧。相反,因为他是世子而剥夺他应得的地位,那是对世子不公,也是对科举制度公平原则的践踏,请殿下三思?”

郭宋还是觉得不妥,毕竟他殿试没有考好,这是事实。

但众人却一心想让世子排名上位,他们见晋王迟迟下不定决定,便一起躬身,“请殿下三思!”

.........

天色已经大亮,考试院前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一两万人,人山人海,密密麻麻的士子,虽然人多,却不显得拥挤,主要是有十个发榜处,正北榜发布进士榜,其他九个榜则是发布太学和国子学的铜铁榜,这样便有效地将人群分流,进士榜下面只有五六千人。

这次和去年一样,也是录取一百二十人,其中百人是按照成绩排下来,而后面二十人则多少有点照顾成份,这也是惯例。

其中前三名叫进士及第,第四到第二十名叫做赐进士出身,然后第二十一到后面则叫同进士出身。

当然,大家都叫进士,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但事实上,在吏部考虑授官时,就不一样了。

第一名授从七品官上阶,第二和第三名授正八品官上阶,第四到第二十名是授从八品官上阶,然后第二十一到最后是授正九品官上阶。

别看都只差半级,但半级就意味着一届任期,还必须考核上等,如果是考核中下等,那升官那就别想,这一耽误就是十年的差距,到了中年以后,他们才会明白,在官场上竞争,最怕的就是年龄差距。

士子们引颈相望,这时,考试院内传来一阵鼓声,人群开始骚动起来,这时,考试院的大门缓缓开启,走出十支队伍,每支队伍都是十人,前面两名士兵开道,后面五名士兵跟随,中间是三名官员,一人扛梯子拎浆糊,一人手执金榜,另一名则是协助。

十支队伍向十个发榜点走去,人群纷纷闪开,其中一支队伍来到正北方向的发榜点前,这里发布进士榜,人数最多,士子们也最为急切。

官员们架好梯子,为首官员爬上去,在木板上刷上浆糊,另一名官员将一卷榜单递给他,第一张进士榜单是第八十五名到一百二十名,也就是后三十五名,榜单贴上了木牌,红底黑字,墨中还调了金粉,每个名字都金光闪闪,这就叫金榜题名,名字是州名加上县名再加姓名,这样,基本上就不会出现同名同姓的士子,

人群开始激动起来,拼命向上涌动,七名士兵手执白蜡棍,拦住了上前涌动的士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