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岭南商机

猛卒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岭南商机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罗怀清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我有什么特殊本事?”

“将军忘了吗?桂州苗夷叛乱,百越人侵占梅关道、西岭十三族叛乱,这三次岭南夷人叛乱,可都是将军率军去平定的,晋王要稳固岭南,肯定少不了和夷人打交道,这原本是尉迟家族的特长,但将军也不差,只要晋王殿下觉得,将军能够镇住岭南夷人,那晋王一定会特殊对待将军。”

罗怀清顿时有一种幡然醒悟之感,说得太对了,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王凯又笑道:“只要将军及时写一本平夷策献给晋王殿下,将军的特殊本事,晋王殿下也就知道了。”

罗怀清竖起大拇指赞道:“我若得势,将来必重用先生!”

王凯笑而不言,等到罗怀清来重用自己,岂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事实上,王凯心里很清楚,就凭罗怀清想拥兵自立的野心,就算他再有本事,晋王也不会再让他回岭南继续重用,那肯定是一个隐患。

王凯并没有告诉罗怀清,晋军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规矩,降将都要先去演武堂培训一年,再行任用,如果罗怀清知道这一点,恐怕他就不会轻易交出军队了。

罗怀清随即写了一封回信,说自己天天盼着朝廷大军,俨如婴儿盼父母,自己只是担心罗浮山夷人会替尉迟家族出头,才按兵不动,防止夷人军队发难。

既然康大将军相招,自己愿意率大军投诚朝廷。

两天后,康保亲率两万大军抵达增城,罗怀清率众出城归降,随着罗怀清的投降,岭南的三股势力均告平定。

康保随即派一万军队跟随刘家的船队北上,平定岭南需要三万军队,但长驻岭南就不用了,两万军队足够,至于降军则可以训练为水军,所以一万军队就需要返回中原了。

随同船队一起北上的,还有罗怀清等一班降将,按照晋军的规矩,所有降将要去演武堂培训一年,然后重新安排官职,至于他们还能不能再回来,那就不知道了,当然,等他们稳定后,他们的家眷会一并送来团聚。

罗怀清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被王凯坑了,王凯根本就没有说要去长安培训之事,为什么曾靖海就没有随船北上,自己却要跟船北上,完全没有特殊待遇。

他心中恼恨之极,却又无可奈何,只郁郁不乐地上船离开广州北上了。

.........

这天中午,长安的两张报纸《天下信报》和《长安快报》同时登出一条消息,朝廷军队收复岭南,晋王殿下任命康保为岭南经略使,李鸯为广州刺史。

如果早几年,这条消息还会让长安百姓敲锣打鼓庆祝,但随着晋军统一河北,收复巴蜀,攻占襄阳,进驻江南,导致长安百姓对这种消息有点麻木了,看一眼就过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在有心人眼中,岭南回归则意味着巨大的商机。

张雷一阵风似的冲进了李安的府宅,一直跑到后宅,管家在后面追赶也没用。

张雷不至于直接闯别人房间,他站在院子里拢手高声喊道:“老李,老安子,你在哪里?”

“你在鬼喊什么?”

李安拿着鱼竿从一簇灌木丛后面绕了出来,没好气道:“是不是又有什么赚钱的机会来找我?我不是给你说了吗?我现在引退养老了,你找别人折腾去。”

“你才六十几岁,养什么老?快来坐下听我说。”

张雷把李安拖拽到一套石桌石凳前,两名侍女连忙给石凳铺上软垫。

李安挣不脱他的手,只得无奈坐下,“你把手放开好好说!”

张雷连忙放开李安的手腕,把报纸铺在桌上,指着最上方的一条消息道:“朝廷收复岭南,你看到这条消息没有?”

“我昨天就知道了,有什么奇怪吗?”

“什么奇怪?”

张雷怒道:“赶紧把刘家的买船契约签了,再晚一点,就没咱们的份了,”

前些日子,刘尚东在曲江池畔买了一座园宅,正好是李安府隔壁,刘尚东来拜访李安时,正好张雷也在,刘尚东闲聊到他们家族有一批海船想出售,让李安和张雷都动了心,一共二十艘五千石大海船,七成新,价格也谈好了,以每艘八千贯钱的价格出售,这只是新船价格一半还不到。

虽然价格什么都谈好了,但因为还没有看到实物,所以转让契约也迟迟没有签。

这时,侍女送来两盏热茶,李安端起茶盏,不慌不忙道:“你也做了二十年生意了,还这么沉不住气?”

张雷用手指点着石桌道:“不是沉不住气的问题,而是机不可失,朝廷拿下岭南,这意味着什么?海外贸易肯定要再次兴盛,我太了解师弟了,赚大钱的机会他从不会放过,尤其是贸易,这是他最喜欢推进的,我们得早下手,早起的鸟儿才能有虫吃。”

李安倒也怦然心动了,他沉吟一下道:“只是招募船员,选择好的管事需要时间,不是那么快能定下来。”

“所以我让你早点签约,早点着手准备,不忙上几个月,没法下海。”

“也不至于那么夸张,船员不用另外招募,船上本来就有,咱们加点工钱,他们就会留下来,关键是要招几个有经验且可靠的大管事。”

张雷沉默片刻道:“要不,第一趟我亲自出海。”

“你?”

李安打量他一眼笑道:“你娘子会答应吗?”

“切!关她什么事,我决定的事情,她有插嘴的余地?”

李安没好气道:“你是忘记对面坐的是谁了吧?你家的事情我会不知道,我们打个赌,你现在就去回去给娘子说,如果你娘子不管,我输给你百贯钱,如果你哭丧着脸回来,那你输给我百贯钱,怎么样?”

“别!别!别!”

张雷连忙摆手,涎脸笑道:“开个玩笑,不要当真嘛!娘子的意见当然要尊重,我会尽力说服她。”

李安见天色还早,便起身道:“既然你那么急,那我们现在就去一趟刘府吧!今天就把合同签下来。”

张雷瞪大了眼睛,这老儿装得那么悠闲,实际上他比自己还要急呢!

..........

次日,天还没有大亮,郭宋一家像往常一样聚在一起用早餐,今天儿子郭锦城也在坐,这是他去报馆做执笔以来第二次回家,才短短半年时间,郭锦城便长高一大截,变得又瘦又高,而且皮肤很黑,显得十分老成。

不过他的性格比从前好了不少,不再那么沉默寡言,第一次回家时,大家丢给他大堆问题,他也是不慌不忙地一一答复,非常有耐心,这一点让郭宋颇为欣慰,只要有耐心,就不会鲁莽做事,也不会轻易犯下大错。

“城儿,薛清现在还和你一起吗?”母亲薛涛笑问道。

薛清是薛涛的小弟弟,也算是郭锦城的小舅,两人都师从李泌,关系非常亲密,他也在太学读书,他对茶艺兴趣极浓,拜僧皎然为师,专门学习茶道,在郭锦城进了报馆不久,也把他介绍进去了。

郭锦城挠挠头道:“他现在负责茶道栏目,不和我在一起了。”

郭宋一怔,问道:“茶道栏目不是皎然大师负责吗?”

“还是由皎然大师负责,但皎然大师不写文章了,由薛清执笔,然后皎然大师过目审核。”

“那你们每天还能见面?”薛涛又继续问道。

“娘,我们都住在太学,每天一起骑马去报馆,一起骑马回太学,还是有交流的。”

“锦城哥哥,我能不能去报馆看看呀?”

说话的是一个小娘子,叫做张小琴,是敏秋的侄女,敏秋的大嫂已经改嫁,一对儿女被张敏秋拦下来,长子叫做张曲,只有十三岁,在太原温氏家学读书,拜大儒温廷立为师,小女儿就是张小琴,今年只有九岁,被敏秋接过来同住。

敏秋父母早亡,她只有一个兄长,而兄长也只有这一对儿女,如果被大嫂带着改嫁,必然会改姓,张家的香火就断了,这是敏秋不能容忍的,所以她求着丈夫把侄儿侄女拦了下来,没有被大嫂带走。

张小琴正好和郭雁儿同岁,聪明活泼,长得也乖巧,连一直很厌恶她父母的薛涛也颇喜欢这个小女孩,她自然也成了大姐郭薇薇的忠实跟班。

郭锦城笑着摇摇头,“报馆外人是不能进去的。”

“报馆有什么稀罕的!”

郭薇薇在一旁撇撇嘴,对张小琴和郭雁儿道:“明天大姐带你们去狮虎园,听说还来了长脖子的麒麟,咱们看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