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献谋

猛卒 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献谋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天终于亮了,战斗也早在两更时结束,一万宣州军被斩杀近两千人,逃走了一千余人,近七千人成了战俘,而晋军也付出了三百余人的伤亡,拿下了进入江南后的首场胜利。

宣州军主将李清阳企图装扮成小兵逃跑,却被士兵揭发,晋军将他从战俘队伍中抓了出来。

除了李清阳,还有六名将领也一并成为战俘。

战俘们都放下武器,脱去盔甲,被晋军押进了大营,还有三千晋军在常州各地搜捕逃脱的士兵,就算义兴县的五千两浙道民团军也闻讯出动,在前往宣州的各个路口设卡,抓捕逃亡士兵。

到次日下午,逃亡的一千多人便有七百余人被抓捕,押回了战俘营。

这一战也使两浙道各州的刺史们心悦诚服,他们纷纷表态,坚决拥戴朝廷军队进驻江南。

事实上,这也只是他们给自己找的台阶下而已,晋军长驻江南已成为事实,由不得他们反对还是赞成。

两天后,正在给父亲下葬的刘士宁,从几名逃回来的士兵口中得知了一万军队中敌军埋伏,全军覆灭的消息,他震惊了足足一刻钟,才开始跪伏父亲的灵柩上放声痛哭,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在哀痛父亲的下葬,而知情人却知道刘士宁是在痛哭他的东征计划彻底破灭。

今天埋葬的不仅仅是他父亲的灵柩,还有的野心和梦想也一并被无情地埋葬了。

晋陵县,王侑刚刚从荆州乘船抵达了常州,王侑被正式任命为江南都督府长史,成为李冰的军务总管兼军师。

他带来了郭宋的一份鹰信,郭宋在信中要求李冰不要急于进攻刘士宁,要先巩固对两浙道的军事控制。

大帐内,王侑指着两浙道最南面问道:“福州、建州、泉州、汀州以及漳州,它们也应该属于两浙道,但它们似乎脱离了两浙道的管辖?”

李冰点点头,“我从长安出发前听殿下专门谈及福、建、泉等五州,它们只是名义上属于两浙道,实际上这五州是被泉州水军都督姚广平控制,姚广平是文官,他同时也是泉州刺史,泉州水军都督李绛病逝后,姚广平便接管了水军,然后兼任泉州水军都督,南唐朝廷也同意了他兼任。

这两年他将水军扩军为两万人,其实水军只有八千人,另外一万两千人由四个儿子统领,进驻福州、建州、汀州和漳州。

目前福州和建州的刺史都是他女婿,另外两个州的刺史是他门生,所以福州、建州、泉州、汀州、漳州等五州实际上是一个小藩镇。”

王侑点点头,“那暂时把这五州放一边,我们以后再说,现在谈一谈如何控制两浙各州,我考虑再三,我觉得关键就在于解散两浙道原本的民团军。”

“长史说得不错,晋王殿下也是这样认为,但具体该怎么做,晋王殿下让我和长史商量。”

王侑笑道:“我倒有一个方案,将军看行不行?”

“长史请说!”

王侑不慌不忙道:“如果直接解散的话太敏感了,会激起各州不满,毕竟民团士兵都是各州自己的士兵,我的想法是兼并,借口要和刘士宁大战,需要统一训练,统一部署为理由,从韩皋手上把民团军的控制权要过来。

然后进行训练整编,将两万民团军和我们的三万军队全部打散混编,重新组建成江南军队,由我们的人担任主将和中层将领,我想,民团军待遇并不好,一旦转为正式士兵,享受一级士兵待遇,大部分士兵一定会欢迎,如果有不愿意成为正式士兵,也可以退伍回家。这样一来,民团军就不存在了,而我们手中有了五万正式士兵。”

李冰顿时竖起大拇指,“长史果然高明!”

王侑又笑道:“其实我也能猜到晋王殿下把韩滉留在长安养老的用意,只是韩氏父子接受我们控制江南,其余各州就失去了主心骨,成为一盘散沙,最后不得不承认我们对民团军的吞并,而各州只管政务,彻底和军队无缘。”

王侑见李冰目光中还有点犹豫,便压低声音道:“各州把民团指挥权给了韩氏父子,将军是从韩皋手中得到指挥权,如果各州不满,也是对韩氏父子不满,而不是针对将军,更不是针对晋王殿下。”

李冰暗暗点头,难道晋王评价王侑是一支毒箭,阴狠毒辣,虽然当不了宰相,却是军师的料子。

想到这,李冰微微笑道:“其实韩皋已经接受了,他把润州水军交给我,就意味着他们父子放弃了两浙道领导权,我倒是觉得两浙道没必要再搞什么观察使,让各州又有机会团结起来,这件事长史怎么看?”

王侑呵呵一笑,“这就是晋王殿下的高明之处了,韩皋继续出任润州刺史兼任两浙道观察使,可以稳定各方面的情绪。

但观察使其实并没有官员任免权和刑案裁决权,两浙道的御史巡查司、刑狱巡检司、盐铁署、钱粮转运署、市舶署、税署都是各自独立,直接听命于长安朝廷。

这样一来,人财物三个大权都不在观察使手中,观察使就是个空架子,韩皋只能专心出任润州刺史,两浙道实际上已经没有重新团结的机会了。”

李冰连连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数天后,李冰在晋陵县集结两万民团士兵,从韩皋手中接过了两万军队指挥权,他以统一整编训练、统一部署对抗刘士宁这个光冕堂皇的借口,将两万人彻底打散,进行重编训练。

首先是把两万民团军和自己的军队混编在一起,不再像从前那样有苏州营、常州营、杭州营、越州营的区别了。

而是重新成立了五十个营,每营一千人,由一名郎将统率,每个营的士兵都来自各地,有江南士兵、北方士兵,校尉以上的统领全部都由晋军将领出任。

训练整编完成后,李冰宣布,目前已进入战时状态,所有士兵的待遇都一视同仁,统一按照晋军的标准来施行。

虽然各州都已猜到了晋军吞并地方民团军的意图,但李冰整编士兵的理由充足,让人抓不到把柄。

更重要是,韩皋已经率先放弃了润州水军,群龙无首,各州刺史便在这件事上纷纷保持沉默了,他们担心自己站出来承头,会被朝廷收拾,最后连刺史都做不了。

韩皋虽然知道各州刺史对自己不满,但他也没有办法,这是父亲的决定,将江南彻底交给朝廷。

当然,韩皋心里也明白,这是大势,是晋王郭宋铁一般的意志,没有人能改变,既然无法改变,那索性做个顺水人情,对自己为来的仕途将大有益处。

........

常州阻击结束后的第七天,两百艘大海船满载三万士兵抵达明州,明州已经搭建了临时军营,足以让三万士兵在明州好好休整,一同前来的还有李偲的长子李鸯,郭宋已承诺将李偲以王侯之礼安葬在先帝代宗的陵寝旁,同时封李鸯广州刺史。

父亲后事得到了妥善安排,李鸯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当即跟随三万晋军一路南下。

大军在明州休息了两日,体力渐渐恢复了,这天上午,李鸯来到主帅大帐,找到了康保。

“康将军,有时间吗?”李鸯在帐门口问道。

“哦!是李使君,请进来坐。”

李鸯虽然是李偲之子,但他并不是皇族,他是李偲的义子,李偲膝下无子,便收了四个义子,他们都没有李氏皇族血统,名字都进不了宗庙,李鸯是渝州人,原本姓黄,十岁时被李鸯收为义子。

李鸯走进大帐,见康保站在地图前沉思,他笑道:“康将军还有什么拿不定主意吗?”

康保点点头,“现在岭南的局势不明,我考虑最好不要直接去广州,先找别的港口停泊下来。”

李鸯笑了起来,“这件事康将军怎么不问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