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

猛卒 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润州丹徒县是一座大县,这里航运发达,仓库众多,各种大大小小的商铺在县城内星罗棋布,大多批发经营江南各地物产。

在县城西城门附近有一家经营宣纸的店铺,宣纸刚刚发明了几十年,宣纸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

虽然发明了数十年,但上等宣纸的产量并不高,主要供朝廷用来书写诏书,而这家经营宣纸的店铺则主要经营中下等纸张,店铺的名称也取得简单,叫做宣城纸铺,除了宣纸外,还经营笔和墨。

中午时分,一名伙计小跑回到店铺,进门便嚷道:“掌柜,出大事了!”

这家铺子正是刘士宁设在润州的情报点,刘洽执政时,并没有在各地设立情报点,在刘士宁的不断要求下,刘洽才开始在长安、洛阳、成都三地设立情报点,后来又渐渐扩展到合肥、扬州、丹徒、吴县、浔阳、江夏等地设立情报点。

这家纸铺已经设了五年,收集到大量情报提供给刘士宁,立下不少功绩,由于它比较隐蔽,润州官府的纸张还是由它来提供,润州官府从未发现它竟然是刘士宁的情报点。

掌柜姓钱,伙计的叫嚷让他狠狠瞪了一眼,“在胡说八道什么?”

“掌柜,真的是大事!”伙计看了看两边,欲言又止。

钱掌柜起身使了个眼色,伙计连忙跟着他向内院走去,走到院子里,钱掌柜道:“说吧!究竟出了什么大事?”

伙计连忙道:“长江码头上来了很多军队,足有数万人,听说是晋军前来支援两浙道。”

“胡说!从哪里凭空冒出来的军队?”

“是真的,来的都是刘家的大海船,听说是从东面过来的。”

钱掌柜愣住了,东面就是海上,从海上过来的吗?

半晌,他又道:“你确实是几万援军?”

“我确实打听到了,掌柜不信,可以问问官衙内的内应。”

事关重大,钱掌柜还真不敢相信,他立刻找了一个送纸结帐的借口去了州衙,他们在州衙内用重金收买了一名掌管刑狱的法曹参军事,不多时,法曹参军马应良来到州衙对面的酒楼,在二楼靠窗处找到钱掌柜,他在小桌对面坐下。

钱掌柜给他斟了一杯酒,低声问道:“听说今天发生了大事?”

马应良点点头,“三万晋军今天上午抵达了润州码头,由大将李冰统率。”

钱掌柜倒吸一口冷气,情报竟然是真的,他又问道:“援军是从哪里过来的?”

“听说是海路过来的,具体来处我也不清楚,但我推断只能是河北。”

“河口港?”钱掌柜脱口而出。

“很有可能,听说刘家在那边停泊了几百艘大船,今天正好就是刘家的船只运来援军。”

钱掌柜没有心思再坐下去了,他结了帐,匆匆赶回纸铺,大半个时辰后,一只信鸽扑棱棱飞起,在天空盘旋一圈,向宣城县方向飞去。

.........

此时,江南东道新节度使刘士宁就在宣城备战,他原本是在替父亲守灵,但他得到了长安发来的情报,韩滉进京了,刘士宁立刻意识到,韩滉很可能是进京求援去了。

刘士宁顾不得有重孝在身,立刻调动两万大军集聚宣城,准备从宣州进攻江南腹地,但刘士宁并没有立刻动手,一方面他在等父亲下葬,按照风俗,必须请高僧诵经七七四十九天后才能下葬,另一方面他在也等江夏的消息。

那是他最晚的出兵时间,只要晋军在江夏登船,不管父亲有没有下葬,他都要率军出击了,以闪电战占领润州、常州和苏州,迫使援军无法停靠码头,而不得不返回。

刘士宁年约四十岁,正当盛年,也是他野心最炽热之时,阉党的**统治使他看到了机会,如果能统一长江以南,他就成为能和郭宋、朱泚对抗的第三势力。

刘士宁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两浙道,两浙道地域广阔,北至长江,南到福州、建州,这里人口众多,土地富庶,是争夺天下极好的后勤腹地。

事实上,当晋军夺取襄樊时,刘士宁便意识到,自己的时机已经不多了,而恰好在这时,一直反对他谋夺江南的父亲病逝,没有了父亲的阻挡,刘士宁野心迸发,出兵已经箭在弦上。

房间里,刘士宁正和幕僚范弘商议出兵细节,虽然范弘劝他先攻下湖州和常州,夺取最大的粮仓,但刘士宁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先夺取润州。

“两浙道的军队都是民团,装备差,训练落后,我可一战击溃,但他们水军却颇为犀利,所以我想考虑用闪电战,先进攻水军大营,夺取他们的战船,然后再回头收拾其他军队。”

“只怕主公一出兵,就会被对方发现。”

刘士宁微微笑道:“这一点我已经考虑过了,我一不走官道,二不白天行军,利用夜色掩护行军,昼伏夜行,他们发现不了,再利用晚上突袭水军大营,三百艘战船就落入我的手中了。”

“主公的方案其实也不错,只是稍稍有点冒险。”

刘士宁哈哈一笑,“我不怕冒险,不如虎穴,焉得虎子!”

这时,有侍卫在门外道:“启禀主公,润州紧急鸽信!”

“呈进来!”

侍卫快步走进来,呈上一支红色信筒,刘士宁一愣,竟然是十万火急的情报,出了什么事?

他心中涌起一种不妙的感觉,急忙打开信筒,慢慢展开叠好的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三万晋军已从海路抵达润州,主将为李冰!”

刘士宁的眼睛蓦地瞪大了,半晌,他‘啊!’的大叫一声,跳了起来,一脚把桌子踢翻。

吓得幕僚范弘连忙后退,急问道:“主公,出了什么事?”

刘士宁颓然坐下,仰头长叹道:“我判断失误,悔之晚矣!”

范弘从地上捡起纸条细看,他也吓了一跳,怎么回事?三万援军已经到润州,他看到海路,顿时明白了,一定是从河北出发,乘海船南下,才会这么神不知鬼不觉抵达润州。

他们之前都以为援军会从江夏过来,郭宋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居然走海路过来,他们确实判断失误了。

这时,刘士宁忽然咬牙道:“他们刚乘海船来到润州,一定还在休养,来不及部署,我们还有机会。”

范弘无语了,这简直就是冒险,但他也理解刘士宁的心情,心心念念准备了五年,却被晋军抢先一步,这口气他怎么可能咽得下?

“还是太冒险了,请主公务必慎重考虑!”

刘士宁冷冷哼了一声,“我就是因为太谨慎才失去了先机!”

.........

宣州在江南地区是一座大州,主要是面积大,山地多,它在东面和润州、常州、湖州接壤,刘士宁目标非常明确,派一万大军直扑常州晋陵县。

刘士宁对江南各城都很了解,晋陵县城墙高大宽厚,易守难攻,城内粮食储备有二十万石,是一座可以长期坚守的城池。

而且晋陵县正好扼守住南下必经之路,一旦把晋军牵制在晋陵县,自己的大军就能占领苏州、湖州、杭州、越州等大片地区。

尽管晋军占了先机,先到润州,但他们需要时间休养调理,这就使自己有了后发优势。

与此同时,刘士宁以天热肉身易腐为理由,将父亲的停柩时间由四十九天改为二十一天,要求父亲灵柩在两天内下葬。

........

在太湖以西的山区,一支万人的军队在大将李清阳的统领下,正疾速杀向常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