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猛卒 > 第一千零九章 兵临江南(上)

猛卒 第一千零九章 兵临江南(上)

作者:高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8: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独孤立秋再一次来到了刘府,上次军政议事结束后,独孤立秋当天便拜访了刘府,刘尚东一口答应借两百艘五千石海船。

一艘海船可运送士兵三百人左右,两百艘海船正好可以运输六万大军,原本应该是够了,但晋王郭宋反复考虑,还是决定在江南部署一支骑兵,这就需要再运送一万匹战马。

独孤立秋有点担心,刘家的海船能否运送战马?

贵客堂内,刘尚东和独孤立秋分宾主落座,刘老爷子本来就不怎么管家族之事,上次要不是摄政王驾临,他也不会露面。

“这件事东主看怎么样,能不能安排运输战马?”独孤立秋问道。

刘尚东面露难色,半晌道:“这不是船的问题,如果朝廷要借船,刘家四百艘船全部借给朝廷都可以,但......运输战马,哎!风险实在太大。”

“风险有多大?”独孤立秋问道。

“不瞒相国说,三年前,我们运输过一批毛驴去新罗,大概一千头,从江阳港出发,到新罗后死了八百多头,剩下百余头毛驴后来也陆续死去,自从这件事后,刘家船队便再也不承运牲畜出海。”

“那次会不会是偶然事件呢?比如毛驴本身带病,才导致集体死亡。”

刘尚东摇摇头,“牲畜不像人那样适应性强,它们一般都承受不了海浪的颠簸,走海路肯定不行,除非......”

“除非什么?”独孤立秋听出了对方话语中留有余地,连忙追问道。

刘尚东笑了笑道:“除非走长江水运,一艘五千石大海船运一百匹战马,配二十名马夫,可以走长江航运,只是沿途的狼太多了,**出没,哨卡林立,十几艘哨船就可以把整支船队拦截下来,风险不比出海小。”

“如果运战马的话,船只需要改造吗?”独孤立秋又继续追问细节。

“很简单的改造就行了,几天时间就行了。”

独孤立秋起身道:“我回去和晋王殿下商量一下,会尽快拿出一个走长江水运的方案,也希望刘家尽快改造船只,我们同步进行吧!”

.........

独孤立秋赶回了大明宫,向晋王郭宋汇报了和刘家的协商。

郭宋沉吟片刻,便果断道:“那就走长江水运,润州那边有一支水军,可以利用那支水军护航。”

独孤立秋犹豫一下道:“微臣觉得,既然刘家的船队可以走长江,那么我们运输军队其实也完全可以走长江。”

郭宋摇摇头,“这个问题我考虑过的,主要是时间上来不及,从明州调船去江夏,再从江夏运兵,至少要一个多月时间,但刘士宁会让我们定心运输军队吗?绝不会,只要他发现我们的意图,他立刻就会发动闪电战,进攻江南,什么守孝三个月,他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独孤立秋这才明白晋王的意图,“殿下走海路其实是想出其不意?”

“相国说得一点没错!”

郭宋微微笑道:“用兵之道就在于出其不意,我们拿下荆襄,刘士宁当然看在眼里,韩滉走荆襄来长安述职,他也会收到情报,那么从常理判断,我们出兵江南,也是应该从江夏出发,走长江水道,我相信刘士宁也会这样判断,这本来就是我们夺取荆襄的主要目的。

恰好此时朱泚军队反攻荆襄,刘士宁就会认为我们暂时无暇出兵,他没有出兵压力,当然要给父亲大办丧事,以笼络军心,所以在他没有警惕之时,我们用最快的速度从海路运兵,突然杀到江南,刘士宁的两浙梦就该破灭了。”

独孤立秋深为叹服,都说晋王善于抓住机会,出奇制胜,他现在才明白,晋王的深谋远虑,难怪他能百战百胜。

“殿下高明!”独孤立秋竖起了大拇指。

..........

一百二十艘五千石海船在海面上劈波斩浪航行,船队离开河口港后便一路南下,沿着海洋线航行,略有风浪,七天后,船队已渐渐抵达了长江口。

在进入长江口后,风浪消失了,水面也开始变得平缓,江面上微风和熙,阳光温暖,士兵们纷纷走出船舱,来到甲板上感受阳光。

在第一艘大船船头,李冰扶着船舷眺望远处,他这次被折腾惨了,他比一般士兵晕船更厉害,一路上吐得昏天黑地,好在身体强壮,才支撑下来。

“将军,药熬好了,去喝一碗吧!”一名亲兵在旁边劝道。

李冰摆摆手,“那玩意儿对晕船一点作用都没有,你们去喝吧!我就不喝了。”

这时,旁边传来一个爽朗的笑声,“将军,今天的药不是治疗晕船,是恢复体力的,我们船员都要喝,一天就见效果,否则,身体再好也得恢复三四天。”

说话的是这次船队的领队,叫做刘武,是刘尚东的侄子,年约三十余岁,十八岁上船,带着船队走南闯北十几年,经验十分丰富,他性格开朗,一路上和晋军将士相谈甚欢,一路上对李冰帮助很大,要不是他用南洋薄荷帮助李冰治疗晕船,李冰恐怕半路就得上岸了。

李冰点点头,“等会儿再去喝药,先晒晒太阳,很温暖舒适。”

“对!晒太阳对恢复体力也有帮助。”

李冰又问道:“我们现在在哪里了?”

刘武笑了笑道:“今天上午经过大岛叫做胡逗洲,看见它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长江口,然后将军看南面!”

刘武指着南面的一条长长的岸边道:“那边是苏州地界,常熟县的水岸,那边千石船只可以靠岸,但我们五千石大船不行,必须去润州。”

“什么时候能到润州?”

刘武算了算时间道:“大概明天上午,将军,喝上两大碗药,再好好睡一觉,明天下船时体力就恢复了。”

“其他弟兄都能喝到药吗?”

“都有,放心吧!我们药材足够,每艘船都熬了几大桶,管饱!”

说完,众人都一起大笑起来,终于快到目的地,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畅快无比。

.........

次日清晨,船队终于要抵达润州港了,距离港口还有十几余里,只见两艘千石战船迎面驶来,大船上立刻敲响警钟,‘当!当!当!当!’

急促的警钟使士兵们纷纷走出船舱,李冰也快步来到甲板上,喝了药,香甜睡一晚,他一早醒来果然精神抖擞,体力完全恢复了。

他快步来到船头,凝神向远处的两艘战船望去,这时,刘武喊道:“大家不用紧张,是润州的战船!”

李冰不解问道:“为何知道是润州船队?“

刘武笑道:“第一,扬州没有千石战船,第二,上面挂的是大唐龙旗,这里距离润州已经不远,只能是他们。”

不多时,两艘战船左右夹住了为首大船,一名大将高声问道:“请问,诸位可是从长安过来?”

韩滉已经事先发鹰信到润州,润州水军知道他们到来,李冰抱拳道:“在下晋王麾下骠骑将军李冰,奉晋王之令,率军前来支援江南!”

战船上将领大喜,连忙抱拳回礼道:“在下润州郎将武双喜,欢迎李将军和弟兄们到来!”

两艘战船随即掉头,在前面带领船队向润州港驶去......

船队终于抵达了润州港,一艘艘大船开始靠岸,一队队士兵从船上下来,迅速在岸边集结,他们经过两天调养,体力也几乎都恢复了。

润州刺史正是韩滉的次子韩皋,他带着一群官员前来码头上迎接朝廷军队。

韩皋前些天已接到父亲的鹰信,父亲明确表态,自己将留在长安度过晚年,摄政王已同意由他韩皋出任两浙道观察使,而军队由朝廷派出,保护江南安全,这让韩皋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韩皋知道这就是父亲和摄政王郭宋达成的两浙道安置协议,他父亲本来就不是藩镇,只是不承认阉党控制的朝廷。

加上父亲年事已高,思念故乡长安,所以达成这个协议,也是考虑到了双方的利益,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只要朝廷军队坐镇两浙道,他们就不再担心刘士宁的威胁。

这时,郎将武双喜领着一名头戴银盔的大将走来,这应该就是主将了,韩皋心中一热,连忙迎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