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农家小地主 > 第372章 准备

农家小地主 第372章 准备

作者:郁雨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12:5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济善堂的官吏不入品级,连在街上巡逻的捕快都不如。

至少做捕快还有一些额外的收入,管理济善堂也就只能截留一些给济善堂的吃食和衣物等。

而那些吃食和衣物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至于捐献过来的银钱大部分都不会过他们的手,以往遇上贪官污吏,捐献的钱十分能有一分到济善堂就算不错的了。

但从上任知府邓茂始,钱塘的吏治都比较清明,这也是木兰和李石愿意往济善堂送物资的原因。

现任知府安宣义看着中庸,没什么作为,但他一直保留着邓茂的许多政策及清廉的形象。

木兰和济善堂的人算熟的了,毕竟每年都有两三次往这里送东西。

秦孝廉看到李家的马车,忙从济善堂里迎了出来,门口聚着一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以及弓背的老人。

“李太太来了,快里面请。”

木兰看了那些人一眼,露出一个笑容,和秦孝廉一起进去,“秦大人,我看济善堂的人少了不少。”

“有手有脚还能干活的都到附近的村庄找活干去了,就是帮人收稻,多少还能赚几文钱。稍大一些的孩子则跑去拾荒去了,那些还能走动的老家伙也去了。”所以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残了。

“这样也好,多存些粮食,冬天的时候也好受些。”

“太太这次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现在是秋田,又不是青黄不接和大冬天的,一般苏木兰不会来这里的。

“的确有事和大人商议。”木兰坐在一边椅子上,谢绝了对方倒茶的举动,直接道:“我打算给北边军队送一批棉衣棉裤过去,只是和绣坊订购价格太高,所以我想请大人和济善堂的人帮忙。”

秦孝廉心中一跳,不由坐直了身子,眼睛闪亮的看着苏木兰,“太太的意思是?”

“让济善堂会做针线的人帮忙缝制衣物,就算是不会做针线的,也可以帮助打棉花,填充上也可以帮忙,这样速度快些。”

“太太多年来一直在资助济善堂,这次又是为边关战士筹备物资,我们自然会鼎力相助,您放心,晚上等他们回来了,我就和他们说,若知道这次是帮太太,他们一定会非常乐意的。”

“我也不叫他们白帮忙,现在是秋收的尾巴,棉花和棉布我也没准备好,只是提前和你说一声。到时候他们帮我做衣服,每做成一件我给他们十文钱,”顿了顿,木兰道:“我知道这钱少了些,所以等做完冬衣,我承诺给他们每人两套冬衣。”

秦孝廉却很高兴,激动道:“不少了,不少了,他们出去帮忙收割稻子,也不过一天七八文钱罢了。”而且,过了秋收就找不到活干了。

木兰强笑一声,这工钱很低,提出来的时候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正如李石所说的,真要像她提议的那样按照正常的工资给,只怕真就要养出仇人来了。

他们是要长久做慈善事业的,都不希望养出仇人来。

木兰起身,“那我们就说定了,您再琢磨一下分配的问题,我这衣服是计件算钱,到时候也要检查质量的,若是质量不过,不仅不给钱,若是费了布料……”

秦孝廉拍着胸脯道:“太太放心,若是坏了布料,到时候我赔给您。”

木兰点头,走出去看到几个三四岁的孩子带着一群一两岁的孩子趴在地上,眼巴巴的看着她。

木兰就觉得心酸胀酸胀的,她不由停下脚步,周春忙上前一步扶住木兰的胳膊,“太太,我们快走吧,知府夫人还在等着我们呢。”

木兰胡乱的点头,情绪有些低落的走出济善堂。

秦孝廉见了心中微喜,仔细的送人上了马车,就高兴的摸着胡子。

秦孝廉的儿子秦钟书在后头见了就撇撇嘴,“父亲,人早走了,你再看她也不可能回来的,我们还是赶紧家去吃饭吧,娘都催了三四回了。”

秦孝廉“啪”的一巴掌拍在儿子头上,“你知道什么?你没看到李太太离开前那不落忍的样子?只怕再过不久济善堂又能得一批物资了。”

秦钟书眼睛一亮,“那我能吃干饭了?”

“你想得美,现在你年纪小,就应该多吃一些流食,这样对肠胃好,不要动不动的就要吃干饭。”

秦钟书跳起来,“爹你就骗我吧,明明是你没本事,什么年纪小吃流食对肠胃好?明明就是没米让我吃饱肚子……”

周春小心的看了木兰一眼,安慰道:“太太为济善堂做的已经够多了。”

“不过是力所能及罢了,”木兰透过车窗看着外头或站或作,都眼露期盼看着她的孩子,轻声道:“若是有一日能办个学堂让这些孩子都学到一些本事可以养活自己就好了。”

周春吓了一跳,不敢接口,生怕木兰真的就给济善堂办一个学堂了,这里头的花销可不少。

木兰自然知道自己能力不够,说到底她还是个自私的人,做慈善是在她和她的家人都过得好的前提下。

木兰昨天给知府夫人递的帖子,今天刚好可以前去拜访。

“太太,我们用过午饭再去吧。”

“也好,叫马车随便在一家饭馆停下,我们用过了午饭就过去,早去早回,别耽误了人家午睡。”

周春吐吐舌头,是您想午睡吧。

木兰有午睡的习惯,但唐夫人却没有。

所以木兰拜访的时候精神有些不济,但唐夫人却精神奕奕的。

唐夫人看到木兰,笑道:“李太太可是稀客,快请进来。”唐夫人扭头对下人道:“前两天舅老爷不是送了些山竹来?你去拿一盘子过来,让李太太也尝尝鲜。”

唐夫人请木兰坐下,解释道:“这山竹是我娘家大哥从别处得来的,我并未见过,没想到还挺好吃的,李太太也尝尝。”

“山竹……”木兰心思一转,想到李石对唐夫人的评价,到嘴的话就一转,眼里适当的带了些疑惑,“山竹是山上的竹子?这也能吃?”

唐夫人开怀的哈哈大笑,“不是山上的竹子,是南边的一种水果,我大哥走商到那里,无意中吃到的,就给家里带了一些回来,因为我们这边都没有,所以才显得贵重些,若是到了京城和更北的地方,那就更稀有了。”

木兰尽量让自己奉承得更自然些。

李石说过,唐夫人是个爱慕虚荣的人,最喜人推崇她,最讨厌地位比她低下的人表现比她还优秀,还高贵。

她不过是一个农妇,在她的标准里,地位应该不高吧。

山竹很快送上来,木兰拿起一个,疑惑的看向唐夫人,唐夫人自得的一笑,就手把手的教木兰剥山竹。

一个有意炫耀,一个有意奉承,主宾很快尽欢。

木兰见唐夫人高兴了就说起了正事,她不是一个陪玩陪吃四五天,甚至更久以后才提起正事的人,在她看来,陪着说笑了半个时辰已经算是极限了。

所以木兰率先提起今天来的目的,“……我们虽有心,但能力也有限,都说唐夫人宅心仁厚,不管是修桥铺路,还是每年的灾民救济,您都带头领先,甚至还定期给济善堂送吃食衣物,我这才想来请示夫人,不知道夫人可有意发起募捐。”

“募捐?”

木兰点头,“夫人是知府夫人,又有能力手腕,还德高望重,若是要发起募捐,再没有比您更合适的人了。”

唐夫人本来要拒绝的话就暂时的咽了回去,微微犹豫起来。

木兰也不马上要答案,起身道:“夫人不如考虑一下,夫人若是发起募捐,木兰一定第一时间响应。”

唐夫人就收敛心神,笑道:“这可是件大事,我还得问过我家老爷,不过真要给北边将士募捐,我一定找李太太。”

唐夫人送木兰出去,等人上了马车就落下脸来。

“太太,我从未听说过给将士募捐的,将士们过冬的衣物不是由兵部出吗?哪里还用我们另外筹备?”

“你懂什么?兵部和户部送过去的那些衣物,只怕只有一半能穿,而且,也不是每一个兵士都有的。”唐夫人虽然自傲又虚荣,但她跟着自家祖父和大哥管过账本,也算是见过世面,粮草里面的文章可大着呢。

当今严明,情况应该还好,前朝中宗时的辛亥案不就是因为兵部和户部以芦絮替代棉花,使身在前线的二十万将士冻死冻伤,无力抵抗北方游牧部族,那些人一路向南,抢掠十一城,屠三城,最后逼近了京城。

那一次,因战事而丧生的人不计其数,之后追究下来更是有好几个家族近千人被斩首,但就是这样,偷工减料以及棉花中参杂芦絮的事也从没断过。

唐家是大富商,也有人找上过唐家,不过祖父看不上这样的事,更是明令禁止,家族中谁也不敢沾染这样的事,否则,除族驱逐不二论。

她也因为这个知道的多些。

可唐氏并不想给边关送什么棉衣。

她和木兰不一样,看得出来,苏木兰是真的想做善事,但她做善事是为了名声,是有所图,给边关送棉衣,一个不好,要被人盯上唐家的家财了。

李家在她眼里不过是小有资产,人家也不屑于谋夺,但唐家不一样,唐家的家业太大了,又不是没被人算计过。

而且,做这样的善事对她有什么好处呢?

不过她所说的领头募捐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她出个几百两银子就能得到一个好名声,还不会惹上人的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