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权宠天下 > 第1228章 颁令

权宠天下 第1228章 颁令

作者:六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5:3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1228章 颁令

惠平气得肺都要炸了,这些年,她就不曾遭受过挫折,没什么竞争是她摆平不了的。

她冷冷地盯着吴大人,怒道:“好,好,好得很,你且等着,本公主绝不与你善罢甘休!”

吴大人神情肃穆,躬身行礼,“送公主!”

惠平拂袖而去。

与她的医馆对比,元卿凌安康堂十分繁忙,这是元卿凌最想做的事情,从最初在贫民街上看到胡名开始,她心头就一直悬挂着医疗改革这件大事,说到底,其实她反而要感激惠平,因为如果不是她咄咄逼人,为了增设医署的事情挑衅她,她不会铁了心,耗尽所有积蓄开设医院和这么多家医馆,她原先的计划,只是让大夫们去医署上班,缓解医疗压力。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反而是最好的,她的医院和医馆不是体制内的,很多医疗措施可以自己制定,中间就没有**这一层。

那些大夫的假意投诚,是她安排的,她知道惠平会挖她的大夫,既然如此,就顺水推舟,配合四爷对惠平的耗钱打击,让她新开的医馆雷声大,却下不来一滴雨。

这些大夫,除了与她有合约在身之外,还因为他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在她所开设的医院医馆里,大夫不在像以前那样,表面被人尊敬,背后被人斥骂,因为拖病在这个时代,太常见了,病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完全没有办法。

为医者,其实最初都有仁心,只不过渐渐地便被行业污染,同化,到最后认为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

可她医学院出来的人,只是刚刚接触这个行业,怀着本事出去治病救人,在这些年轻人的心里,金钱的利益,反而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那份被人敬仰和救治病人之后的成就感。

这就是惠平挖不动她的人最根本的原因。

自然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她给大夫们开的工钱很高,她不分成,因为一旦分成,就会挑战人性,长久之后,大夫为了多赚点银子,会故意开贵一点的药,这最终还是会走上惠平的那条路。

所以,她用的是高薪养廉的办法。

朝廷最近颁布了两项举措,一项是制定药物价格的上限,一个开设医馆要通过审核取得资格证,可见朝廷最终是开始慢慢地整顿医疗市场。

所以,腊月十五这天,她入宫去面见明元帝。

她跟明元帝提出,希望以后由太医院成立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成之后,在医署实习三年,然后可以出去开医馆或者到别人的医馆里坐堂,兴办学院的权力,在朝廷的手中,朝廷培养出来大夫,直接颁发执业资格证,而医馆自己培养的大夫,则要通医学院的考核,才可颁发资格证,也就是说,以后有大夫要自己带徒弟,带出来了必须要先考取资格证,才可坐堂行医。

她希望,医疗大权,最终是掌握在朝廷的手中,有规章制度,有律法保护,因为,医疗是最不能有自由市场的,至少,北唐不能。

明元帝听了元卿凌的提议,并不同意,因为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朝廷的开支,且对现在的医疗全面革新,增大了朝廷的压力,加上之前师父带徒弟是历来的行规,行规改变,是会引起震荡的。

说白了一句,明元帝希望一切都维持不变,他可以调整一下,可颠覆的改变让他暂时无法接受。

元卿凌今天是鼓足了勇气来的,她站着和明元帝说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的话,站得双腿都完全没了感觉,她道,改革是会有阵痛,但是对朝廷的长治久安有好处,医疗不再是北唐的痼疾,她如今所开设的医院医馆,就好比是春天里先绿起来的一个小角,最终,漫山遍野,都会被染成这种翠绿。

明元帝啼笑皆非,看着说得声音都有些沙哑的儿媳妇,可见她说得着实也没办法了,连这般蹩脚的比喻都拿出来说。

其实,在这一个时辰里,他也渐渐地被说服了,元卿凌早些年第一次提出兴办学院的时候,他不同意,因为充满了艰辛和未知,他怕大夫们会联合起来闹事,怕百姓真的求救无门,如今虽然说不完美,但到底病了的话,有银子就有命。

甚至元卿凌当时开设医学院的时候,他也觉得是玩票兴致,可哪里想过,今时今日她培养出来的大夫却迅速站稳阵脚,让百姓信服。

所以,看着这个满脸热忱的儿媳妇,明元帝到底是被说服了。

翌日,明元帝请了元奶奶进宫,与她在御书房里商谈了足足两个时辰。

最后,一道旨意下去,增设机构太医署,由元奶奶出任太医令,曹御医出任太医丞,医监医正由老夫人举荐,成立太医署衙门之后,各地州府也要增设医署,受京中太医署监管,兴办学校,培养以及考核医疗人员等。

各地增设官府兴办的医署,增设的医署,由各地衙门自负盈亏,但诊费和药物价格受太医署和惠民署监管,每年朝廷会派惠民署官员下去审查,但凡审查不过的,官员一律问罪。

老夫人一上任,便马上颁令,从京中到各地,成立养病院,收容聋哑人、盲人、跛足、疯人和残废废者进行集中疗养。

各州府一定要有一所时疫医院,专门收治传染病人。

各州府也必须要开设一所疠人坊,收容麻风病人。

于各州府临山地方,开设庵卢,收治精神病患。

这个时疫医院,疠人坊和庵卢,在各州府必须要有一家,这是硬性规定,每个季度要跟太医署禀报这三家医院所收容的人数,治愈的人数。

命令颁布,迅速送达各州府。

这些命令的颁布,让惠平十分狂怒,因为这意味着,她在京中医药行业的地位迅速被打沉,她开始像以前那样,去联合各个医馆进行抗议反对,甚至再度提出罢看病人,可京中其他的医馆见之前闹那一波,却被安康堂抢走了大部分的病人,哪里还愿意跟着惠平去闹?纷纷拒绝了她,按照朝廷制定的方案,降价,考核,取资格证,忙都忙不过来,还管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