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强国快递 > 057 办公室与车间一线的矛盾

强国快递 057 办公室与车间一线的矛盾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5:13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经过讨论?跟谁讨论?吴工,技术设计资料你们看过,上面要求所有后盖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不超过0.005的误差。用冲压成型,材料的厚度保证了,这公差也就不是问题,很容易保证。现在我们则是采用机械加工工艺,这样的精度对于机械加工来说,就是顶级的精度了……按照你们提供的工艺,请问如何保证机械加工过程达到这样的精度?”

刘跃顿时火了。

吴达居然还给自己说这是经过理论计算的。

这不扯淡么?

实际加工过程,计算能计算出误差?

那还有什么战略级的大师傅?

“可以上磨床,只有磨床才能保证这样的精度……”吴达听了刘跃的话,急忙解释。

“磨床是可以保证厚度的尺寸,那内空里面的圆弧如何解决?如何保障?而里面的车床加工的螺旋线,是为了发射时候火箭弹被发射出去的同时,还能冲破后盖……内部压力变化过大,如何保证火箭弹在到达发射筒筒口8米的安全距离后才点火工作,避免伤害到发射的士兵?”

刘跃不客气的质疑,让吴达及其他技术员都脸色涨红起来。

他们根本没考虑过这样一个后盖有这么多的作用。

平时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也没有遇到过。

“诸位,我希望大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我们单位目前所拥有的加工能力,以及设备所能达到的精度。按照原本设计,后盖塑料成型,这样的精度在模具生产下,能得到有效保证。”

刘跃很无奈。

只能给他们详细解释为什么为这样要求。

后盖很简单,但是作用却非常关键。

发射时如果无法破开,内部巨大压力很可能会造成发射筒爆炸,伤害到发射的士兵。

“而现生产样品的过程,为了降低成本又必须采用机械加工。要求后盖能承受足够压力,推动火箭弹脱离发射筒,并且还要把后盖击破,必须要求工艺上所有零件尺寸保持一致,不然就会出现哑火。这批样品属于厂里自投研发经费,大家应该都清楚。而且必须在这两天尽快生产出来,以确保部队首长来视察107单管火箭炮试射工作时,把样品良好性能展示给部队首长。”

刘跃没说多少废话,谁都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如果没办法在部队领导面前露脸,甚至连发射都发射不出去,或者发射出去火箭弹哑火,如何让部队领导满意?

那时候,还研发什么火箭弹?

以后2186厂可能都拿不到订单。

“目前厂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要解决这困境,我希望大家充分了解各个车间的生产工艺以及技术水平,不是按照以前的经验来,随着设计项目越多,需要的工艺就越复杂。总不能一个工艺就干出所有的设计,要是这样,我们需要什么技术升级,解决什么工艺装备跟工艺过程?即使在技术上能保证,可谁能解决成本问题?”

刘跃平时嬉皮笑脸的,跟谁都开着玩笑,到2186厂这么长时间没有跟谁发过火,也没有遇到什么事儿发过脾气。

这是他第一次发火。

而且还是对着一帮子头发花白的技术员。

“同志们啊,咱们是军工厂,生产的是对质量要求很高的军品。在装备领域上,如果无法保证工艺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质量不行,这都不好意思说我们是军工厂啊,对于这样的事情,必须改啊……”

郑建国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他还真没想过,厂里技术能力差,居然差到这种程度。

“咱们技术能力差,我们一直没找到原因,往往都认为是总部领导给的项目太少,加上当初一院援建时给我们的技术底子太差、人员太少;可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别的单位这些年一直在不停地发展、改进,我们整个技术部门,连个107单管火箭炮的设计都没搞出来?我们之前多次开会讨论研究,我们的设计为什么得不到上级的批准跟认可,大家都是理由很充足,可谁找过自身的原因?”

吕涛的话,也是极其严厉。

刘跃之前没提这问题,他们没当回事。

现在刘跃一提出工艺无法实现,甚至会对后续质量产生影响,他们便明白之前火箭炮改型方案为什么始终都无法通过。

原因无他,就是生产工艺有问题,设计跟生产能力严重不相符。

“诸位,其实也没大家想的那么严重。目前国内生产能力不如国际上先进,这是事实。不过我们顶级技术工人这块,比起国际上并不差。顶级技术工人所掌握的丰富经验,就能在一定程度弥补技术差距……这方面国家非常重视,培养了数量不少的顶级技术工种,车间一线的生产工人中,八级工、九级工可以跟我这厂长拍桌子,你们不行……”

郑建国怕刘跃跟技术部门的人矛盾太深。

刘跃需跟技术部门的人长期打交道,矛盾深了会影响后续工作。

作为厂领导,职责是避免各部门间出现矛盾。

“厂长,我们之前也派技术员到车间了解情况,想要全面掌握车间生产技术水平,一线的技术水平什么情况,不是我们不愿意掌握……”吴达尴尬地解释。“一线顶级技术工人都牛哄哄的,根本不理我们。”

刘跃一听,顿时明白怎么回事。

办公室跟生产一线的车间里,矛盾一直都存在。

厂里的基层工作不好做。

就如同赵德明经常向自己吐槽一样,他这个车间主任,根本没多少人把他当回事。

尤其是车间那些顶级技术工人。

这是因为职位所带来的优越性,因为职业特性所产生的鄙视链。

技术人员坐办公室,那怕在生产一线是最顶级的技术工人,依然需要在生产车间,走到哪里都是一身机油味。

像王进德、杜成国、孙东等顶级技术工人,平时除了高精度、难加工的零件需亲自动手,大多数时候都是指导其他技术工人及徒弟们干。

可在整个弥漫着机油味道的车间里,机油挥发后弥散在空气中,通过空气进入了身体内部,或者粘在皮肤上,怎么洗都洗不掉。

办公室里的人员,随时都是穿得干干净净,那怕工作服,也不会粘上任何油污。

坐办公室跟一线生产,是两个不同的群体。

这也是刘跃在2186厂39车间里才发现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顶级的技术工人们自然不会待见没什么能力,还牛气哄哄的技术员。在这些技术人员一副领导视察,指导工作的情况下,车间的大牛们,根本不会耐心传授自己几十年工作才积累的经验。

刘跃从最初进入车间,从来没表现出那些技术员身上特有的坐办公室的傲慢。

虽然一开始车间所有人都认为刘跃是到车间镀金的,跟其他技术员一样。

一开始,所有人都很排斥刘跃,只不过刘跃脸皮厚,天天在车间各家混饭吃,慢慢地跟大家打成一片,让大家发现他跟办公室其他技术人员不一样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