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林氏荣华 > 第351章 朝议

林氏荣华 第351章 朝议

作者:郁雨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4:27:5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尚丹竹和尚丹菊忍不住抹泪,林玉滨将帕子递给她们,轻声安抚道:“你们别哭了,听我姑姑的意思,等四皇子到了这件事就开始处理。”

“前路渺茫,到那时我们不知要去何处了。”尚丹竹忍不住捂着脸哭起来。

尚丹菊白着脸道:“我查过律法,通敌叛国重则诛三族,父亲自首,又告发了首罪,就算轻判也难逃斩首,我们这些家属最轻也得流放……”

“你查的是哪儿的律法?”林玉滨问,“我也查过,大梁并没有相似的案例过。”

时下判案除了看律法,更多的是循旧例,因为律法宽泛,并不好下定论。

“我们大梁不是多循唐律吗,我查的是唐律。”

林玉滨蹙眉,半响后叹息道:“我也不知道,可我问过姑姑……”

她左右看了看,凑近她们压低了声音道:“姑姑虽未明说,但我听那意思,你们多半会没事。”

尚丹竹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问,“当真?”

林玉滨想了想后道:“只要来江南主办的是四皇子。”

尚丹竹和尚丹菊相视一眼,小声道:“早听说四皇子和林姑姑关系好,这是真的吗?”

林清婉虽未把争位的事与她说,但林玉滨耳濡目染,多少也能猜到些,所以点头道:“四皇子很看重我姑姑。”

尚丹竹和尚丹菊便松了一口气,拉着林玉滨的手道:“大恩不言谢,现在说谢字倒显得太轻了。”

林玉滨就握住她们的手道:“我们是姐妹,何必客气?你们要谢也是谢我姑姑。”

尚丹竹摇头,“你要不跟我们好,林姑姑才不会帮我们呢。”

尚丹菊心中深以为然,没看他爹出事,祖母连一句求情的话都不敢和林清婉说吗?

显然也是知道林玉滨跟父亲不亲,所以不好和林清婉开口,两个女孩现在还不知道他们爹私底下做的事。

本来尚老夫人倒是想提,但在审过长平后,别说和林清婉求情了,她现在只希望林清婉忘记老二这个人。

纵然心痛,尚老夫人也知道此时不是她能感情用事的时候。和以前的肆意相比,现在尚老夫人可称得上小心翼翼。

她尚且如此,更别说尚二太太,对着林清婉,她心虚气短不已,生怕她趁此算赵林两家的恩怨,但见她好似忘了一样,心中既松了一口气,却又时时提着,生怕她什么时候就提了起来。

林清婉收了盒子,交给白枫带好,她道:“定亲的事不急,我们两家这儿先说好,等明杰回来了再办。”

“这是自然,不能委屈了玉滨。”

现在尚家正是风雨飘摇之际,此时定亲只怕玉滨和明杰都要遭非议,而且家里能准备的东西也有限。

不管尚明杰还是林玉滨都是尚老夫人疼爱之人,她哪里舍得他们这么委屈。

两边说定,林清婉让尚老夫人安心,便提了告辞,至于尚家分家的事则不应由她来提。

林清婉带着小方氏和林玉滨回去了,尚明远犹豫了还是去找尚老夫人,小方氏说得对,此时分家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反正他们家的爵位肯定是保不住了,再混在一起还有什么意思?

出了尚府的林清婉没回别院,而是吩咐车夫道:“去刺史府。”

周刺史并不在刺史府中,长司不敢怠慢,请了林清婉进去坐,毕恭毕敬上了茶后退下,连忙让人去叫周刺史回来。

林玉滨问,“姑姑是要向周大人求情吗?”

“通敌大事哪里是周刺史能做主的?”林清婉抿了一口茶道:“我是来问些事情的。”

“姑姑,”林玉滨忧心的问,“外祖母他们真的能没事吗?”

“只要周大人在你二舅母说的那些地方找到人,我就能保证他们没事。”即便抓不到人,她也能保他们,可她并不想把话说得太满。

梁帝仁厚是好事,却不应该被人认为是良善。

一个皇帝仁厚是明君,良善却不会成就明君。

京中诸臣同样如此认为,所以哪怕尚平自首,且告发赵捷,可以从轻发落,却不能太过仁慈。

所以驳回了刑部革职的建议,多位朝臣和皇帝建议,“尚平是无通敌之心,然而其为私利,明知是与敌国商人交易,也依然售卖铁和粮食等战备物资,与通敌无异。臣等认为,即便从轻发落,也不该是以走私罪,而是以通敌罪论处。”

“不错,不然将来没抓到一个通敌之人,对方都说无心通敌,只是走私,那长久以往国何以为国?”

他们不谈尚平之前走私的事,就说开春那会儿他做的那笔带有战备物资的交易。

笑话,朝中多少大臣参与走私生意?

尤其是那些武将,身上就没一个干净的,用走私罪叛尚平,最多流放,再从轻发落,关牢里两年就放出来了,皇帝又仁厚,再宽一等,得,革职回家就好。

刑部显然就是出于这样的考量做出这样的刑罚意见的,可朝臣们不乐意,这样一来还有什么震慑作用?

尤其是这次赵捷叛国的影响极其恶劣,他跑到了楚国,他弟弟现在还没被抓到,如今只能拿尚平开刀了。

所以群臣上折,尚平必须严惩,他自首,陛下仁厚,那就在严惩的基础上从轻发落就好了。

工部尚书便提议道:“不是已经查明他通敌走私皆是瞒着家里的吗,与其对他从轻发落,不如落在他家人身上,也好警醒世人,哪怕是自首了,有些罪也是不能开脱的。但为了鼓励将来犯事的人自首,倒可以对其无辜的家人网开一面,但凡还有良心,人总是会念着家人的。”

“通敌乃是诛族之罪,他就算不是有心,家人最轻也得流三千里。”刑部尚书出列道:“从轻发落,或可流六百里或就近关押服劳役。”

工部尚书抽了抽嘴角,忍不住道:“首犯你只革职,对其家人你竟要流刑?”

刑部尚书不服气,“我是以走私罪判之,不是你们说不符,要以通敌罪判之吗,这就是通敌的量刑标准。”

这可和林清婉交代他的相去甚远,但见其他人都一副赞同的模样,工部尚书抽了抽嘴角没说话,反正等四皇子到了江南还得上折讨论,此时太为尚家说情了也不好。

没有反对意见,基调便定了下来,但这件大案肯定不可能如此轻易就定下,还得等四皇子到了江南调查,收集足够的证据后大家才能最后定案。

除了庚午之祸,这可是大梁建国以来最大的一个案件了。

想到当年庚午之祸死的人,此次赵捷叛国虽远远比不上那次,但造成的震动也不小。

跟赵捷来往甚密,与他同地为官的,没看礼部尚书自事发后就不上朝了吗,其家人如今都被束缚在陈家,轻易不得外出。

没办法,谁让他闺女是赵捷的妻子呢。

还有卢真,就算大家都知道卢真与赵捷关系不太好,可他也是他的直属上司,陛下虽未下旨查他,这段时间却没少申饬他,并派了御史前往灵州查案。

前几天朝臣还担心皇帝会趁此收走卢真手上的兵权,从而引起内斗呢。

但目前看来双方都很克制,皇帝虽申饬,却没打算收兵权,卢真也老老实实地,并未仗着兵权做什么事。

皇帝和卢真都不傻,此时辽国蠢蠢欲动,竟然还派人刺杀四皇子嫁祸楚国,而赵捷又跑去了楚国,他们是有多傻才会这时候内斗?

皇帝既然还信得过卢真,继续将灵州和卢家军交给他,卢真自然会努力守好边关。

想安安稳稳过一两年的梁帝颇为忧伤,捧着茶叹气道:“算起来,朕这十年来就没过过一天安稳日子,几乎年年都要出些事,本还以为江陵初定,楚国也要休养生息,国内又风调雨顺,今明两年可以过个安稳日子,却没想到还是毁了。”

刘公公默默地给他添茶。

看着在茶杯中漂浮然后慢慢下沉的茶叶,梁帝更忧伤了,“朕年纪大了,楚国和西蜀皆定了太子,我大梁却未必定下,若是……”

“陛下会长命百岁的,”刘公公连忙轻声道:“且几位孩子都孝顺,您实在不必忧心。”

梁帝摇了摇头道:“孩子们是孝顺,然而治国不是孝顺就可以的,老二……”

梁帝顿了顿,心里有些梗,他微微转头,掩饰微红的眼角,叹息道:“我一开始倒是属意他,毕竟他占了长,可他心胸太过狭隘,南征时明明不懂军事,却非要插手,这些都可以教,也都能改,可他怎么能为了私仇就置国家百姓不顾,竟然和楚国联合?”

这才是梁帝最不能接受的一点,他儿子心胸狭窄,他可以教,他不懂军事硬要插手,他也能教,可这联合外敌报私仇他要怎么教?

国家和百姓是梁帝的底线。

他重重的叹息一声,“老五那样的性子,别说他年纪小,就是年纪合适我也不敢用啊,老六倒是老实,可就是太老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