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林氏荣华 > 第249章 治河能人

林氏荣华 第249章 治河能人

作者:郁雨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4:27:5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栗丰正双手交握的放在腹前,很是紧张的等待着。

会来郡主府投卷,是因为他已经走投无路了,他这篇文章已经投遍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员,可惜没人看,或许有人看了,但不欣赏,皆被退了回来。

可四品以下的官员他投了也没有,他们没有推举的权利啊。

栗丰也写过诗文投卷,但他本就不擅长那个,写出来的诗他自己都看不上,拿出去一投,人家幕僚一翻便直接退回来了。

想了想,他还是选择继续投他这篇费时十二年写出来的文章。

会来投林清婉,是因为他已经投无所投,同驿馆的老乡提醒他道:“你不如去投长公主,钟将军或林郡主?她们三人皆是陛下的女儿,说不定能说得上话呢?”

同乡说这话不过是看栗丰痛苦,这才顺嘴一说。

但栗丰却认真的思考了起来,长公主喜爱辞藻华丽的诗赋这不是秘密,而钟如英也文武双全,同样有不少人去投她,至于林郡主……

这位林郡主虽在民间也有不少的声望,可到底根基浅,之前还真没人想过要向她投卷。

栗丰却很认真的把三位皇女的事列出来对比了一下,最后毅然选择了林清婉。

这是一种赌博,今日如果他的行卷还不被认可,那这一年的进士科他是没机会了。

他知道自己的本事,学识虽不差,但也只是不差而已,想要进入大梁前五十名却还很困难。

哦,大梁每届录取的进士人数不等,但都在五十以上,一百以下,今年或许会多些,因为刚刚打下的南汉大半壁江山。

可多也多不到哪里去,所以栗丰知道,除非他有把握进入前五十,不然很难有取中的可能,因为他不是本地人,且一点名气也没有啊。

他只能靠投卷来推荐自己。

正忐忑不安间,郡主府的管家笑着进来,恭敬的对他拱手道:“栗先生,我家郡主有请。”

栗丰眼睛一亮,他每次投卷都只是把卷子交给门房便被请离,还是第一次能见到主人家,林郡主这是认可了他的文章?

栗丰整理了一下衣冠,垂眸恭敬的跟林管家去花厅。

进了花厅,他也没敢立时抬头看向上方,只是微微撩起眼皮,见上首坐着俩人,不由忐忑的上前行礼,“小人拜见林郡主。”

林清婉笑着微微伸手道:“先生快请起。”

栗丰忐忑的起身立在一旁,林清婉就笑问,“先生也太拘束了,您不抬头,我都不知道投卷的人长什么模样。”

栗丰只能抬起头来看向上座,看清林清婉后正要低头便瞄到她一旁的钟如英,立时吓了一跳。

作为大梁第一女将军,他当然是认识钟如英的,只是钟如英不认识他罢了。

栗丰连忙又要跪下与她行礼。

这下不仅林清婉,钟如英也看清了他的模样,眼里忍不住带出了三分失望,那么黑,那么瘦,看着完全是乡下庄家头的样子嘛。

不,庄稼头长得可能都比他俊。

林清婉却不在意他的长相,面无异色的让人给他上茶,然后悄悄的瞪了钟如英一眼。

钟如英连忙收敛了神色,笑着对他颔首,免了他的礼。

看林清婉对他这么礼遇,她也不由好奇起来。

这人到底有什么好的。

林清婉照常例问了他的籍贯和一些家庭情况,这才捧了桌上的行卷问,“敢问栗先生,这文章是您所作?”

“是,”栗丰低着头,腰背却挺得笔直,“小人一直在河中府衙做些文书的活儿,这十五年来府中修理黄河皆有小人参与,这篇文章是小人根据王景治水及这近三十年来河中府的情况所做。”

栗丰道:“其实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小人那里有更具体的治水方案。”

看得出林清婉对此感兴趣,栗丰说起自己擅长的事来也兴奋不已。

林清婉便放下他的卷文,直接问道:“河中府一段的黄河流域分有汾水,洛水和渭水,加上主流段,一共四段,甚至还有一小段是近几年冲刷出来的,每次黄河洪涝,河中府皆是大灾区,你认为这几段哪段该堵,哪段该疏?”

栗丰精神一震,诧异的看了一眼林清婉后郑重的道:“郡主,我从来认为治水该当从下游治起,只要下游疏通,那上游自不饱涨,决堤洪涝一事自然也可解决……”

栗丰是河中府人,河中府饱受黄河水患的影响,它正处于黄河拐道之处,不论是上游出问题,还是下游有问题都会波及到它。

那一段也历来是黄河最堵,最易洪涝之地。

栗丰,栗丰他从没想过要考进士的,他从小就知道自己虽然聪明,但不是特别聪明,至少不是考进士的料。

他爹也知道,所以等他及冠,他爹就很迅速的从府衙退下,让他儿子通过府衙的考试进去顶了他文书的位置。

他们家三代都是吏。

他和他爹的梦想就是努力干活儿攒资历,将来有一天能放到辖下县里当个有品级的主簿或县丞。

而他进府衙的第一年就遇到了黄河水患,整个府城都被淹了,他们家世代皆是河中府人,亲朋故旧无数,那些死的人中有许多都是他的亲朋。

即便不是亲朋,看着每日去上衙都路过的烧饼摊,猪肉摊的老板变成了被泡发的尸体,日常在街角卖菜的阿婆被洪水冲上了屋顶,被搬下来时整个身体软成一团,已经不成了样子……

还有那些总会在他身边跑来跑去叫大哥哥,伸手讨糖吃的小孩变得冰冷,栗丰便忍不住想要做些什么。

然而他能做的有限,日思夜想,每日查阅资料研究,又利用职务之便调查,他从十二年前开始动笔,列了无数种方案,也在每年的黄河治理中一点一点的证实或推翻自己的观点,总算在去年小有所成。

他没想过考进士的,只想把东西交给上官,由他递送工部。

但是,东西才递上去就被打下来了,就连文书的位置都差点没保住。

哦,或许已经保不住了,因为他从去年开始便被停职了,没办法,他只能考过州试,跑到京城来参加进士考。

河中府的教育不好,州试他还能勉强过,但进士考……

除非他行卷出彩,朝中有人保他,不然今年他是别想了。

不过现在栗丰却觉得考不中进士也没什么,林郡主懂他啊,她懂行,那他这本治水的书或许就有了出头之日,那他的目的也算达到了,就算不考进士也没什么。

栗丰这么一想更加兴奋起来,他已经不满足说了,他还和林清婉要了一副笔墨,直接给她画起河图来,道:“郡主,我与您说,我预想的是在这里铸造堤坝,我们不用埽,用石砖来砌……”

林清婉走到他身边认真的听他说,钟如英站在一旁目瞪口呆,看看林清婉,又看看栗丰,忍不住摇了摇头回座位上坐下喝茶到等待。

林清婉不懂治河工程,但她跟导师做过历史人物的研究,当年导师有个关于清朝皇帝康熙的研究课题,当时她很欣慰的一位大臣便是靳辅,这位有名的汉臣是治水能臣,论起治河的能力及功效,他可是远超明时的治河能臣潘季驯。

而清朝另一位治河能臣陈潢是他的助手,现在栗丰提出来的治河观点简直是那俩人的集合。

而后世无数的经验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且很有前瞻性,只不过一个观点与康熙的相悖,一个则是不被重视。

可不管怎么说,后世的确从他们的观点出发发展出了更好治理黄河的体系。

栗丰虽只在文中一笔带过,但林清婉还是看到了那两个最重要的论点。

她没想到现在就有人如此前瞻,要知道现在相当于她前世历史中的五代十国时期,而那样先进的治河理念得到明清时才会出现。

林清婉惊叹的看着栗丰,确认了他就只是作者本人后便大手一挥道:“你的文章我很喜欢,我会向工部尚书举荐的,你先回驿馆等着吧。”

林清婉想了想又道:“若有什么困难可来找我。”

说罢让林管家给了他一封郡主府的名刺。

栗丰呆呆的接过,然后退后一步对林清婉大大地行了一礼,憋着眼泪一脸感动道:“多谢殿下!”

林管家机敏的上前送栗丰出去,不仅给他安排了马车,还送了他一包银子,笑道:“先生拿去喝喝茶,宴谢同乡吧,也算是我们郡主的一点心意。”

栗丰的确囊中羞涩,而且他知道上官若取中行卷,常会支援一下贫困的学子,所以他很感激的接受了,然后乐颠颠的回驿馆去了。

他跑回驿馆,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给他指明路的同乡,抱住他道:“多谢兄长提醒,走,弟弟请你喝酒去。”

同乡一呆,问道:“行卷投出去了?”

“投出去了,”栗丰兴奋地道:“林郡主竟懂治河,她说会和工部尚书举荐我,哪怕不能考中进士,我的书也不会埋没了。”

同乡惊诧的说不出话来,他,他当时就是看他颓丧,这才随口出了个主意,竟然就成了?

栗丰已经兴冲冲的要拉了他去喝酒,同乡连忙拽住他道:“既然林郡主要向工部尚书举荐你,那你更得好好休息了,难道明日要一身酒气的去见人?而且你后日也要上考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