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贵女重生记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千里之堤

贵女重生记 第三百一十六章 千里之堤

作者:饭团桃子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4:19:1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子期颇有兴致的冲着十八娘点点头,他虽然使用过两次如意珠,但都是重生,并没有见过由别人开启的如意珠是如何的强大。

十八娘走了过去,牵起李子期的手,心中默默的想着如意空间,只感觉到微光一闪,他们二人便都进入了空间里,原来这个如意空间是真的能够带人进入的。

也不知道朝华夫人的脑袋是怎么长的,能够想出一个这么神奇的地方。

李子期也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得无法言语,这里有各种各样神奇的物品,朝华夫人想出来的那些烈酒,镜子等各种神奇物事的配方,在这里几乎都能够看到。

只是有些格子里头已经空空如也,想必被朝华夫人拿出去用了。

李子期快步的看了一会儿,心中升起豪气万丈,“终有一天,我们大唐也会如同朝华曾经在的那个世界一般富庶,至少如今我们有了这个如意空间,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尤其是那些织布的机器什么的,虽然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但是都看起来很厉害,像是神话中的仙术一般。

由此可见,朝华夫人虽然脑袋中有许多的奇思妙想,可是她到底魄力不够,野心太小,或者说她从来都没有将如今的世界当成自己的世界,所以很多东西,她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拿出来用。

李子期拍了拍十八娘的肩膀,“咱们出去吧,一口气也吃不成一个胖子,咱们还是按之前说好的,一步一步的来,先解决吃饭问题吧。”

十八娘点了点头,两人闪身出了空间。这日夜里,两人都一身轻松的安睡着。

十八娘觉得,这是她重生以来,过得最无负担的一日,一夜好眠。

翌日一早醒来,李子期已经上朝去了,十八娘喝了一盏炖蛋奶,又去抱了李景来,便在宫中摆好了牌局,等着人前来。

不一会儿,就看到门口她要等的郑夫人,卢国公府程夫人,还有**郡主来了。

郑夫人一见李景,眉开眼笑的,说句不怕逾矩的话,这李景可是她亲手接生的,同她的孙儿没有什么不同,她快步的走了上前,“快让我瞧瞧,小景儿长得可真壮实。我家小儿媳前两日也生了,得了个小娘子。”

十八娘有些黑线,装作不懂郑夫人的言下之意,李景才两个多月,就有小娘子要排着队给他当娘子了。

“能吃能睡的,倒是让我少操了不少心。不然也不能有时间约您几位来推牌九不是。”来的都是长辈,她们就是行礼,十八娘也不敢全受了,好在她们吃盐多过十八娘吃米,都知道怎样才能最亲近又不失礼。

郑夫人也不在意,逗了逗李景,便拉着卢国公夫人上了牌桌。

十八娘瞧她没精打采的,显然是已经得知程三郎非娶徐窦之事了。

她是晚辈,又是徐窦的挚友,不方便开口,看了郑夫人一眼,郑夫人立即心领神会,递给卢国公夫人一片胡瓜,“我倒是没有想过,竟然有朝一日,能来这皇帝的寝殿之中推牌九。咱们这都一把年纪了,该乐呵就乐呵,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家三郎好歹还愿意娶妻,我家慧流,我看见他我眼都瞎了。”

药王常驻长安之后,郑慧流的身体一日好过一日,虽说可能比常人寿命短一些,但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要早夭了。

可是他就是硬顶着不肯娶妻,先前郑夫人还劝,到后来孙子都一大堆了,也就懒得理他了。

更何况,她瞧瞧的看了看十八娘的手,见她手上还戴着当初她送的那支玉镯子,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卢国公夫人一听,心里好受了不少,反倒是安慰起了郑夫人,“慧流是个好孩子,若我还家还有小娘,就许给他了。”

**郡主这时候找到了插话的当口,“姐姐若是还想生一个,我有药!”

卢国公夫人老脸一红,出了一张牌,“都一把年纪了,孙子都有了,也没有那个脸生啊!再说了,等我将她养大了,慧流说不定闺女都能打马球了。你若有药,不若给英娘留一颗备着,她这肚子一直没有动静……”

**郡主闻弦音知雅意,忙说道:“这有什么好急的,我看阿庭自己个都还像是个长不大的孩童呢。英娘年纪小,待过些时日,缘分到了,自然就有了。”

卢国公夫人见亲家都不急,这才放下心来,她这些日子是操碎了心,一是因为徐窦,二就是因为程处英旧不怀孕了,如今沈十八当了皇后,沈家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她怕沈家因此欺负自己的女儿。

幸亏都不是这样的人。

又打了个八圈,十八娘见气氛正好,忙开口说了今日的目的,“母亲和婶婶们可还记得冬日的时候,咱们一道儿赈灾做善事?如今这有个极大的善事,十八娘一人做不来,还想请母亲和婶婶们出手相助。”

三人一听,心中了然,皇后若是闲得无事叫她们来推牌九才是奇怪的事呢,这不正事来了。

“我们这一把老骨头了,能做得了什么,帮你出点主意还成,十八娘且说来听听。”郑夫人永远都是最捧场的那个。

“大唐初立,经过一场战事,有不少将士阵亡,有些孩童便成了孤儿。我自打有了景儿之后,就见不得孩子受罪,便想着在各地建善堂,先从这长安城郊开始。”

“但我却不想让他们无所事事,又想着建所学堂,给孩子们开个蒙,会读书的可以科举,不会读书的寻师傅教他们一些手艺,日后也好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婶婶们帮看着可不可行?”

卢国公夫人来了精神,他家是行伍出身,自然是知道那些将士们都是家中壮丁,虽然大唐是府兵制,能当军户的家中都有薄产,但是也有些例外的,这不家中便有了孤儿。

“若是能成,自然是大大的积德。光为我家老程手下的兄弟着想,这事儿我干了。只是光给他们一口饭吃,自然是容易的,可是学堂……那可是花费不小。”

寒门学子为何少?那是因为读书实在是贵啊,光是给夫子的束修,还有赶考的路费,书本费都是用银子堆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