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我这糟心的重生 > 烤鸭

我这糟心的重生 烤鸭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6 13:56:4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烤鸭

秦特走出法庭时都觉着脚底轻飘飘的, 仿佛踩的不是法院的地砖,而是一团团酥软的棉花。

刘凤女赶上前恶狠狠骂了几句, 秦耀祖陈茜一行匆匆离开。

姥姥姥爷在不停的跟褚律师说, “辛苦您了,褚律师!多谢您!”上庭之前褚律师就与刘家做过沟通,更换监护权不难, 但虐待罪、故意伤害罪很难定罪。

姥姥握住秦特的手, “小特,跟褚律师道谢。”

秦特此时方有些微微的现实感, 她收回虚浮的视线, 声音有些颤抖, “姥姥, 我想看看判决书。”

林晚照把刚放进挎包的判决书拿出来递给秦特, 前面的大段文字一概略过, 秦特就看最后的判决——那行加盖着法院大红印章的油墨字体:

撤销原指定监护人秦耀祖陈茜为秦特监护人的指定。

指定林晚照为秦特监护人。

秦特看了许多遍,怎么看都看不够!

褚律师怜惜的看着这个孩子,柔声道, “以后好好跟姥姥姥爷过日子, 努力学习, 考一所好大学, 给自己争气。”

“嗯!”秦特觉着自己的心从未有如现在这般安定, “褚阿姨,以后我也要做律师。”

褚阿姨看着比爸爸还年轻, 个子没有爸爸高, 身体也不是男人的强壮, 却能问的爸爸哑口无言,当庭认罪!褚阿姨很厉害, 律师也是一份特别有威仪的工作!秦特内心深处这样想。

褚律师一笑,“好,以后也许你就是我师妹呢。”

诉讼大获全胜,褚律师婉拒刘家人要请客的好意,先一步告辞。

刘家人依旧是刘凤女开车回家,此时已经中午,刘凤女说,“咱们路边儿找个饭店吃吧,回家还得现做,午饭变晚饭了。”

出于一辈子节俭的本能,刘爱国就要反对,刘凤女接着说了句,“今儿打赢官司,还叫姓秦的赔了一笔钱,大获全胜,咱们也庆祝庆祝!”

刘爱国想想,也是这个理,“那找个饼店,咱们吃炒饼。实惠又吃的饱!”

“爸,您真是一辈子也吃不腻。”

“那怎么能吃的腻。”

林晚照瞧着路边招牌,指挥着刘凤女,“在那烤鸭店停下,吃烤鸭。”

“那得多少钱,一只烤鸭得好几十。”刘爱国舍不得。

“吃自己个儿肚子里,还能糟蹋不成!”

林晚照特爱这一口儿,问秦特,“小特爱不爱吃烤鸭?”

秦特摇头,“没吃过。”

“A市人还有没吃过烤鸭的!”刘凤女大惊小怪的话让秦特敏感的内心深处升起些许小小自卑。

缓缓将车停在烤鸭店前,刘凤女拍板,“就吃烤鸭了!”

刘凤女一辈子不会温言细语的说话,不过为人并不小气,服务生安排好位子,刘凤女先要两只烤鸭,烤鸭都是现烤,准备时间长,所以要先点。翻着菜单问父母要不要吃别的。

林晚照,“菜单给我们看看。”

刘爱国,“让孩子点就行了。”

以前偶有出来吃饭,也都是孩子们点菜。刘凤女有些意外母亲要菜单,递过去,“妈,你知道怎么点么?”

“不知道还不会问哪。”林晚照还真不大知道,她在饭店吃饭的机会很少。上辈子一般是年夜饭,那会儿就到市里租房了,过年是各家轮。轮到哪家就跟哪家过,其实就是一起吃顿年夜饭,都是在饭店。一桌子满满当当都挺好吃,可要说什么菜叫什么名儿,林晚照一个都不知道。

林晚照拿着菜单跟秦特一起看,因为点了两只烤鸭,林晚照就添了个麻酱黄瓜、素炒豆芽,“小特你也点两个。”

“吃不了吧。烤鸭就两只了。”刘爱国生怕点多浪费。

“吃不了打包带回去。”跟秦特说,“点!”

秦特点一个鱼香肉丝,一个糖醋排骨。

刘凤女最后多添两只烤鸭,跟服务员说,“这两只给我们打包,是带走的。”

“带回去给小硕吃么?”刘爱国说。

“给他带什么啊。我们住的那儿附近就有烤鸭店,随时吃。给你们带回去,秦特不是没吃过烤鸭么,多吃两回,吃过瘾!”刘凤女把几双筷子一起放在茶杯里,提起热茶水烫筷子尖儿。

见是给秦特吃的,刘爱国没再多说。这孩子的确不容易。

烫好筷子尖儿,刘凤女顺手把大家的茶杯都烫了烫,“妈,这次律师费花了多少?”

“五千。”

“等姓秦的赔偿到位,还能剩五千,就给秦特读书使吧。”

林晚照原也是这个打算。

秦特很有眼力,妈妈涮好杯子,她就帮着大家伙儿倒茶。秦特心里很高兴,以后她就归姥姥管了。可同时,她也很担心。

一万块钱可是大数目,爸爸和继母肯出吗?

刘凤女说起婆家拆迁的事,“这回是真准了,前两天齐志军还回去帮婆婆填拆迁表格来着。按照宅地面积,我家能补偿150平左右,地上物有十来万块钱,我们一家三口再加上我婆婆的户口,每个户口还有3000块。”

“这可不少,你大哥一月工资才三千五。”刘爱国为闺女高兴,“有这150平,以后齐硕的房都不用买了。十来万也能干不少事。”

“齐志军也这么说。150平能要两个小两居,将来我们住一个,婆婆住一个。这十来万块钱我们商量着,到市里买处房子。”

“市里房子十来万就能买?不都一万一平么?有十平米的小房么?”

“爸,现在市里流行付首付,剩下的找银行贷款。”

“贷款利息高不?”

“还不知道呢。不管怎么着,总得给齐硕准备两套房吧,以后上学上出去,市里也得有个家。”刘凤女说喝口茶润喉,“赶紧把秦特的户口迁咱家来,咱们村儿不一直有拆迁的信儿么。赶不上就算了,要是赶得上,起码能白赚个户口钱。”

“是这个理!”刘爱国拿起手机就要给儿子们打电话,想想又放下了,“晚上我再给你大哥打,也得跟老二老三说一声。过年就说挪户口,挪就快挪。”

“对啊。不然真到拆迁的时候,赶不及的。提前一点信儿都不透,直接户口冻结,想迁进来占国家的便宜,没门儿!国家可不傻!这得未雨绸缪,提前做埋伏!”

父母俩越说越来劲,刘凤女还给老爸出了个损招,让老爸把现在住的院子的南屋儿给盖上,拆迁时一砖一瓦都算钱的。

刘爱国听的甭提多认真,显然把闺女传授的先进经验,全都牢牢记心里了。

刘凤女说,“爸,咱家那地包给谁了?要不你把地收回来,也全种上树,长不长的,到时这树也能赔一笔钱哪!”

这说的是刘家承包村儿里的六十亩地,以前的事了。

从头得打老三上初中说起,那会儿就是八二年了。国家开始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村儿里各家都分了田,刘家也分了。

那会儿,林家四个孩子,除了刚上初中的老三,都是吃商品粮的,能分到地的就是刘爱国林晚照夫妻再加上老三,一人二亩三分,合起来六亩九分地。除了村儿里的孤寡老人,家家儿都比他家地多。

人家地多的收入就多。

林晚照别看四个孩子里三个都是商品粮,孩子们也困难,她还想帮孩子们呢。

这人哪,瘪一瘪就能瘪出个主意。

赶上改革开放。

林晚照也没学人家倒买倒卖发大财,她也没那个本事,她就是有点儿做饭的手艺,就跟老头子商量着,六亩地隔三差五的回家种就行,栗子沟村儿离县里近。夫妻俩到县菜市场弄了个摊子,灌香肠卖火烧。

夫妻俩起早贪黑,那几年也赚了点钱。

当年刘家老爷子不是在村委么,那会儿刘老爷子就退下去了,刘爱军在村委干。村里为了筹钱,往外包地,刘老爷子就想到他们夫妻了,老人家思想朴实,认为农民还是得有田产,这才是一辈子的基业。

把俩人叫回来一商量,刘爱国特别愿意。刘爱国不喜欢做生意,再加上也攒了点儿钱,先是包了三十亩。后来狠攒一年,再加上转摊子的钱,又包了三十亩。

六十亩地,包了五十年。

不过地也没种几年,夫妻俩年纪越来越大,不是年轻的时候了,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全靠俩人,六十亩地也种不过来,还要雇人。随着周边小工厂一家一家起来,雇人都不好雇,人家但凡手脚齐全的年轻人去工厂,哪个月也得千儿八百的,后来工资渐高。租房的人也多了起来。

村儿里开始流行盖房,老两口一合计,咱家也盖吧。

要不怎么后来家里翻盖房没钱到处借呢,就是包地全都用上了。后来房子盖好装修什么的,全是转包地的租金。

待上了年纪,更不种了。老三上大学后户口也迁城里,村儿里的地也没去,老三心眼儿多,自己租给大伯家的堂兄,赚个地钱,也没几百块,但也没说让爹娘种。如今就老两口的四亩六分地种些家常吃的玉米小麦,播种收割都是机器,无非就是自己去浇水,费不了什么人工。其他六十亩一直包给外乡人,租金比租房差远了,也还凑合。

刘爱国对于给地里全都种上树的事也很心动,不过,他到底是个老实人,“不行。咱家地包出去了,人家小寥包好几年了,明年再说吧。也一定拆不拆,要是不拆,种五十亩树,你要啊!”

“我就那么一说,万一赶上呢。小树苗跟大树的价钱肯定也不一样。”

刘爱国拍板,“明年!明年一定种树!”

因为闺女家发了财,刘爱国也学习到许多占国家便宜的窍门,这顿烤鸭吃的格外香。秦特也喜欢吃烤鸭,抹上甜酱放上葱丝搁上鸭皮鸭肉,荷叶饼一裹,姥姥递给她,秦特接过,咬一口,香极了!

秦特学的很快,学会了她就给姥姥姥爷包,还注意给长辈添茶水。

两只烤鸭,秦特觉着自己一个人就吃了一只。

好在妈妈没嫌她吃的多。

秦特这才稍稍放下心,把最后一块椒盐鸭架啃干净。

吃过烤鸭,一家人拎着打包的烤鸭上车回家。路上,妈妈放起摇滚音乐,劲爆极了。姥爷直说心脏病要给吓出来了,不过这话姥爷是笑着说的。姥姥只管从包里拿出纸巾,撕下一个小角,搓两个小纸球堵上耳朵。

秦特悄悄翘起唇角,两颊露出浅浅笑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