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我这糟心的重生 > 【元旦加更】真希望…

我这糟心的重生 【元旦加更】真希望…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6 13:56:4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元旦加更】真希望……

等爷儿四个回来,林晚照已经把饺子都包出来了。刘爱国的围巾到老二脖儿里去了,林晚照眉毛一扬,刘爱国说,“就他要个臭美,穿什么夹克。险没冻死在坟地里,一个劲儿的哆嗦,我可不就把围巾给他了么。”

老二搓着手去握暖气片暖气,刘爱国还没来得及说烫,已经叫给烫了一下子。老二甩甩烫红的指尖儿,“暖气怎么烧的这么热?”

“看你穿的少,怕你冷。”林晚照忍笑换了句话。

老二这夹克是皮的,暖气片太热也不敢贴,自己在饮水机接杯热水握在手里暖着。别人都把大衣羽绒服都脱了,坐着说起话来。

林晚照从厨房里间儿端出两小盖帘饺子,这盖帘小,一个上头约摸五十来个。林晚照叫着老大,“穿衣裳跟我出去。”

“妈,去哪儿啊?”老大拿起刚脱下的羽绒服。

“去大院儿,今儿年三十,明儿初一,给你张大伯送一帘子去。还有个租咱家房的小李也没回家,给她送一帘子。大过年的,得吃回饺子啊。”

老大穿上羽绒服,把两帘饺子都接了,“妈您得是咱们村儿最好的房东了。”

“这算什么。”

“妈您别出去了,我去吧。”

“一起吧。老赵家水管子破了,他家门前都是水,得绕道走。”

林晚照戴上羽绒服的帽子,外头围上自己的新羊绒围巾,戴上细毛线手套,跟大儿子一起出去。她想近些看看,这个她与老伴寄予重望的长子,是怎么变的?是打什么时候开始变的?

长子在父母心里是不一样的,这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又是个男孩儿,老旧思想的林晚照至今仍记得生下长子的喜悦。

她总想着,他们老两口哪日不在了,长子就得是家里顶梁柱。家里兄弟姐妹有什么事,能有个商量的人。兄弟姐妹们想聚的时候,有这么个地方。

长子,就得是这样啊。

像她大哥,妈去逝了,爸没个样子。她现在说回娘家,就是到大哥家。弟弟跟她也很好,她要过去,弟弟肯定也欢迎。可她始终觉着,到大哥那里才更理直气壮。

所以,她更器重长子,当年分家产,也更偏爱长子。

可后来,不论是跟儿女们要生活费,还是给他们老两口租房,这个长子,简直没有一丁点长子的担当。

林晚照自认为比她父母更用心的养孩子,不说她妈,她妈一辈子没个主意。她爹更是没良心,但却养出大哥那样的长子。

她耗尽一世心血,怎么就养出刘杰这样的长子来?

“我岳母的弟弟不是移民了吗?今年过年回国,所以大家想聚聚。朵朵成绩不错,我想以后供她去国外留学。”

“哦,先去混个面儿熟。”上辈子好像影影绰绰听老头子提过。

“不能这么说,认认亲,正经舅姥爷哪。”刘杰努力描绘的更有人情味儿。

到大院儿后,林晚照先去锅炉房看过老张,把饺子给他放下。又到上三楼敲了敲301的门,小李一身棉衣棉袄的开门,“房东?”

“明儿就过年了,给你送点儿饺子来。”

小李忙道谢接了,请林晚照进来。林晚照看她挨墙的桌子上放着书本,“听老张说你每天学习,这学什么呢?”

“会计。成天做衣服就是挣个苦力钱,我想考个会计,以后坐办公室。既轻松,钱还拿的多。”小李想找个地儿腾饺子,她盘子碗有限,不大好腾。林晚照说,“你就放着吧,我家有的是盖帘子,等什么时候有空我再来拿。”

“行。”这姑娘也痛快,一举手就把饺子放那一平米的厨房兼洗脸台上了。

小李生得圆脸,林晚照说,“我看你不大,怎么在老家没继续念书?”

“我原来也考上高中了,家里我弟弟也在上学,没钱。我出来挣钱,寄回去。看他读书我心里羡慕,就自己学一个。”

“好好念,我看你这心气儿,以后有大出息。”林晚照家四个也都是读了书的,虽然人品不咋地,但林晚照一直坚信读书改变命运。

“就盼应了房东您这话。”

林晚照没多待,小李一直送她到楼梯口。

林晚照慢慢的走下楼梯,刘杰在锅炉房跟老张说话,光线有些模糊,这孩子自小就生的斯文,白面皮,都说长的有些像大舅,其实除了白皮肤,眉眼五官并不像。

小李那孩子,年纪不大,出来打工挣钱寄回家,自己还这样上进。

许多年后,一般管小李这种叫扶弟魔。

新名词儿,是讽刺的意思。

林晚照从来不赞成让闺女失学给儿子念书的事,可林晚照捱过难日子。

那会儿多难啊,几个孩子离得近,老大比凤女大两岁,凤女比老二大两岁,老二比老三大六岁。

那会儿是真穷,尤其孩子十五六岁的时候,别家孩子都往地里挣工分儿了,林晚照死活让家里孩子念书,就她跟刘爱国两个挣工分儿,孩子正在长身体要吃的时候。为此,林晚照刘爱国都做过不体面的事,林晚照偷过大队的苜蓿、麦苗儿,刘爱国秋天给大队看场院时,偷过大队的花生大豆。

全家都接济他们。

那会儿老爷子是村委,就沾着老爷子的光,老爷子看这一家子日子实在过不上趟儿,私下总会接济点儿。林晚照爸妈在村儿里,她哥哥弟弟妹妹都是A市商品粮,不用爸妈操心,爸妈帮着养过老三。那会儿她妈原是想帮着养老二来着,结果她爸嫌老二吃的多,不要老二,要老三。老三那幅油嘴滑舌的样儿,跟林晚照她爸简直一模一样。哥哥弟弟别管是省下来还是在哪儿换的粮票,寄回来给林晚照。

说句良心话,要是没一家子亲戚帮忙,四个孩子读不出去。

老大考上大学后,家里负担立刻减轻,不为别个,老大不用在家吃饭了。孩子们那会儿真懂事,老大在学校什么都是国家包了,每个月粮票菜票还有困难补助,那孩子总是能省下几斤粮票和困难补助一起寄回来。

林晚照心疼儿子,让他别寄,在大学正是卯足劲儿学习的时候,吃不饱怎么行?困难补助也留着,要是旁的孩子有些凑份子的花销,自家孩子一分钱没有,叫人瞧不起。

老大是真争气,往各处书刊报纸的写东西,投稿子,挣稿费。家里真的一下子就轻松了,老大投稿的书刊杂志寄回家,整个村子都轰动了,说老刘家出了个秀才。林晚照特意花一块钱买了本字典,就为了读儿子的文章,把放下多年的小学文化重新拾起来了。

多年苦熬一朝有了回报,村儿里谁不羡慕她!

林晚照也是得意的。

孩子是什么时候变了的?

老大读研究生那年,赶上刘爱国四十五岁生日,老大憋着心气儿,不知道私下存了多久的钱,给花三十块买了块手表,送给刘爱国的生日礼物。

刘爱国在家骂了半天,骂老大乱花钱,骂着骂着自己哭了。林晚照知道他是高兴,孩子这样孝顺,哪个做爸妈的能不高兴。

后来就不一样了。

慢慢的,结了婚,有了孩子,花销也大了。

林晚照体谅儿子,有了小家,就得先顾小家。能帮儿子的地方,林晚照都帮。儿媳妇生孩子坐月子,林晚照把老头子撇下过去伺候。她有些习惯跟儿媳妇合不来,儿媳妇说,她就改呗。后来儿媳妇把自己妈叫过来,林晚照才回的村儿里。

林晚照把门全部推开,老大回头站起来,“妈,您来了。”

老张拍拍刘杰的肩膀,笑赞道,“咱们杰子真出息。”

“大伯您看我是什么都好。”

“本来就好。”

老大耐心的跟老张说话,告辞,出门时怕外头冷,不让老张送出来。

回家路上,哪里有积水薄冰,会习惯性的伸手虚扶老妈一把。

这是打小儿的体贴。

真希望老大一直是那个重情重义的青年,而不是那个私心私欲锱铢必较的暮年人。

下午的风吹在脸上,林晚照这样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