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286章 主线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286章 主线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53:1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幽燕篇:

袁否为了赵云,顺着胡人和赵云留下的踪迹一路追踪,最终追到了长城豁口。

在长城豁口,袁否一行终于追上赵云,也亲眼见证了赵云的骁勇,赵云凭借单人独骑,一杆银枪加一把普通长弓,屠尽小种鲜卑派来寇关的先头部队。

然而,小种鲜卑的后续人马很快到来,赵云因为不愿丢弃族人,陷入到苦战。

危机时刻,袁否一行十数骑赶到,甘宁、太史慈、马忠、张郃以及十余精锐战骑的加入,终于塞住豁口,将胡人挡在了长城外。

然而,到了晚上,关外火光接地连天而来,鲜卑人的大队人马到了。

张郃看清楚鲜卑人的阵势之后,向袁否说了一种可怕的猜测:因为塞北发生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不遇的白灾,导致牧草完全被冰雪覆盖,牲畜因为饥饿大量死亡,盘踞塞北的鲜卑人爆发了大规模的饥荒,并且因此出现部族仇杀。

出现在豁口外的这个鲜卑部落明显是战败者。

但既便是战败者,也仍有超过十万人口以及两万披甲壮丁。

如果任由这十几万鲜卑人窜入幽州乃至冀州,将给河北大地带来空前惨重的灾难。

此时,袁否面临空前艰难的生死抉择,他可以选择逃跑,凭借马力以及太史慈、甘宁、张郃等猛将的保护,保住小命绝没有问题,但是,拷问本心,袁否自问做不到这点,他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河北大地沉沦在胡人的铁蹄之下。

如果袁否真这么做了,这一辈子都将活在愧疚的阴影中。

在众将以及赵云的关注下,袁否做出了最为艰难的抉择:死守!

袁否纠集了附近几个村镇的一百多乡勇,外加闻讯赶到的五十多长城守军,然后就是赵云、甘宁、太史慈、张郃以及十余精锐战骑,这些便是袁否的全部兵力,然而,袁否硬是凭借这一百多甲兵守了豁口三天,给鲜卑人造成了惨重的伤亡。

三天之后,关外鲜卑人开始宰杀战马,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鲜卑人搜集所有能够燃烧的草料木柴,在关外放了场大火。

滔天大火之中,鲜卑人再次开始集结,这次却是一反常态的沉默。

困兽犹斗,是最为可怕的,尽管马忠已经回去求援,但袁否知道,纪灵大军至少还需要半个月才有可能赶到长城豁口。

鲜卑人困兽犹斗,援军迟迟不至,局面已危如累卵。

生死关头,袁否又做了个极其疯狂的决定,一边命令太史慈在关内也燃起滔天大火,以为疑兵,一边却又命令张郃打开城门,袁否竟试图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关外早已经饿急了眼,也杀红了眼的鲜卑人!

冰雪之夜,北风凛冽似刀。

袁否只身出塞,火光中,他瘦削的身影却显得如此之巍峨。

长城之上,无论是甘宁、张郃、太史慈还是暂时身为客将的赵云,都向袁否的背影投去了钦佩的目光,为了河北不致生灵涂炭,为了幽燕数百万黎庶,袁否竟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只身深入敌营,何谓大仁义?这便是大仁义!

袁否被带到了鲜卑单于步度根面前,步度根因为与侄子骞曼争位失利,再加上塞北遭遇百年一遇的白灾,不得已只能举族寇关,试图从关内找寻一条活路,然而,他却万万没有想到,竟会在小小的豁口遭到如此顽强的抵抗。

步度根架起了大火,扬言要将袁否活烤、分食。

袁否自然不为所动,刀斧加身而丝毫不形于色。

谈判展开,袁否给出条件:他可以给鲜卑人一条活路,所有女人、孩子可以进关,并由汉军提供粮食,帮助他们度过这个严酷的冬天,作为回报,步度根必须率领所有壮丁,追随袁否讨伐公孙瓒,袁否更扬言,援军旦夕即至。

步度根权衡再三,认为强攻豁口胜算不大,他也是让赵云等几员猛将给杀得怕了,而且既便勉强拿下了豁口,族中的壮丁只怕也是所剩无几,而关内的汉军却随时可能赶到,届时他的族人只能是死路一条。

留在塞北是死路一条,强攻也是死路一条。

看起来,似乎只有答应合作才有活命希望。

但步度根仍有些担心,担心袁否人微言轻,不足以托付大事。

袁否这才亮明了身份,步度根终于放下心,答应袁否的条件。

袁否放鲜卑妇孺进关,这时候,护乌桓校尉、素有塞北之王之称的阎柔率两千乌桓骑兵赶到豁口,原以为会有一场恶战,却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一副汉胡和睦相处的和谐画面,阎柔对袁否的才能和胆识深深的拜服。

然而,尽管收服了鲜卑步度根所部,但局面仍不稳定。

如果粮食接济不上,步度根所部随时都可能降而复叛。

为了解决粮食危机,袁否星夜兼程南下中山郡,找到中山巨商张世平、苏双,以将来辽东郡往中原贩粮、贩马的垄断权为筹码,向两大巨商借粮,张世平、苏双是商人,更是极具眼力的风险商人,当年他们就看出刘备具有大志向,便做了一个小小的顺水人情,但是这一次却不是小人情,而是足以倾家荡产的风险大投资。

袁否留在张世平庄上,与两人长谈了三天三夜。

在与袁否的交谈之中,张世平、苏双欣喜的发现,袁否并无重农抑商的观念,相反,袁否甚至更重视工商业发展!发现这一点之后,张世平、苏双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对赌,两人决心倾尽所有襄助袁否,因为将来若袁否君临天下,华夏大地就将来商人的黄金时代!

粮食危机解除之后,鲜卑人的人心终于稳定下来,阎柔也通过这说服鲜卑人以及摆平中山巨商这两件事,看出袁否是个真正能够成就大事者,于是倾尽全力的襄助袁否,在阎柔的帮助之下,再加上粮食的诱惑,聚居代郡、上谷一带的乌桓、匈奴迅速集结起来,袁否迅速组建起了一支总兵力超过五万的步骑大军!

凭借这五万步骑大军,袁否轻松击溃了东出增援公孙瓒的黑山贼,然后出关,绕道辽西夹击易京。

因为袁否的穿越而来,历史的轨迹发生了改变。

不等公孙瓒经营好易京的防线,袁绍、袁否叔侄的大军便已兵临城下,这是公元一九八年年初的事情,比历史上提前了将近一年。

由于袁否赶走了刘备,徐州之战的轨迹也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袁绍击灭公孙瓒的同时,曹操也击败了吕布,并且,由于没有刘备的落井下石,曹操接受了吕布的投降,吕布的部曲尽归曹操。

几乎是在同时,孙策也讨灭了山越诸部,平定了南方。

平定了公孙瓒,袁绍答应袁否的两件事,只兑现了一件。

袁绍亲自主婚,让袁否同时迎娶了小乔和甄宓,两人为平妻。

但是另一件事,即封袁否为幽州刺史这一件事,却迟迟没有兑现。

因为袁绍第一次对袁否生出了猜忌之心,袁否在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的前提下,仅凭一己之力就纠集了五万胡骑,更在审配为难之下,独力解决了粮食危机,这样的能力,让袁绍第一次感觉到,这个侄子,若任由他成长下去,真能危胁到他的地位。

袁绍陷入了巨大的为难之中,袁否有功,不封赏就不足以服众,可若是真的按战前承诺封袁否为幽州刺史,袁绍又担心会尾大不掉。

趁着这个机会,袁尚一系不断的进谗言,游说袁绍杀掉袁否以绝后患。

从袁绍的迟迟不肯封赏,袁否意识到了巨大的危机,并向徐庶求教,徐庶建议袁否装纨绔,袁否采纳了徐庶的建议。

有一次,铜鞮侯宴请袁否。

袁否在铜鞮侯府上看到了堪称人间绝色的郭女王,于是袁否见色起意,在酒席之上当众调戏了郭女王,还跟素来极其宠爱郭女王的铜鞮侯打了一架,打掉了铜鞮侯两颗门牙,这还不算,第二天,袁否还带着甘宁、太史慈等一干打手,打上铜鞮侯府抢走了郭女王,这件事在邺城闹得满城风雨,影响极坏。

但袁绍却反而因为这件事情,减弱了对袁否的猜忌之心。

袁绍觉得,一个能为女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的公子哥,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霸者,他的这个宝贝侄子,也就只是个军事天才而已。

袁否又趁机重金贿赂袁绍的心腹谋士许攸,由许攸出面,提议将袁否外放辽东,若袁否能取代公孙度,则袁绍凭白得辽东大郡,非但没损失,反而能扩大在辽东的影响力,袁否若是失败了,于袁绍也没什么损失。

袁绍心动,召见袁否,问对。

袁否再一次表明心迹,他就是袁绍手里的一把刀,让砍谁就砍谁,绝没有二话。

袁绍大喜,终于将袁否的三千旧部还给袁否,还把张郃从鲜卑人中挑选的两千精锐组建的大戟士也一并给了袁否,并正式任袁否为辽东太守。

辽东篇:

袁否人还没有跨过海峡,辽东就已经风起云涌。

因为中原连遭战乱,青州、徐州甚至兖州不少世家都远避辽东,所以客居辽东的世家大族不在少数,这人一多,纷争就在所难免,公孙度却采取了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对避居辽东的世家大族毫无体恤。

郑玄被袁否构勒的教化万民的宏图所说服,也成了袁否的忠实走狗。

郑玄早年曾经在辽东讲学,在辽东士子中间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于是郑玄派了国渊、崔琰等几个弟子返回辽东,暗中窜连,于是就有了辽东郡的风起云涌。

在一次例行征粮中,公孙氏与辽东世家之间的冲突终于爆发了。

辽东大族田氏终于不堪承受公孙氏的盘剥,愤而举兵抗税,杀了太守府的征粮小吏。

公孙度闻讯后大怒,派长子公孙康率领五百甲兵前往征讨,却被田豫率领的田氏壮丁杀得大败,消息传开之后,即墨氏、牵氏等辽东大族都纷纷响应,辽东郡顿时间山河变色,公孙氏被打得只能困守襄平。

袁否隔着海峡冷眼旁观,并没有急着渡海。

因为这时候渡过海峡,辽东的世家大族并不会念他的好,将来平定辽东之后,这些世家大族也不会对他太过恭顺。

果然,短短两月之后,辽东局面便急转直下。

公孙度以次子公孙恭与高句骊联姻,向高句骊借兵平叛。

高句骊的山上王高延优早就有意吞并辽东郡,悍然出兵。

在高句骊与公孙氏的内外夹击之下,缺乏统一指挥的世家联军兵败如山倒,迅速就丢失了大半个辽东,退守半岛一隅。

这个时候,辽东的世家大族才想直来向袁否求援。

于是,袁否便“顺应民心”率领大军渡过了海峡。

襄平一战,袁否轻松击败了公孙氏与高句骊联军,赵云阵斩公孙度、公孙恭父子,辽东由是平定。

平定辽东之后,袁否迅速推出一系列的军政举措。

笼络士子方面,袁否创办了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辽东书院,并以郑玄为书院的首席祭酒,即校长,同时向学院的学子免费提供笔墨纸张以及各科书藉,并且明文规定入学只考德才,而不论出身贵贱,这在辽东的寒门士子中间引起了极大反响。

笼络世家方面,袁否通过跑马圈地,成功的将田氏、牵氏、即墨氏等辽东世家豪族捆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的谓跑马圈地,就是指在辽东郡现有的控制地之外,只要各个世家豪族打了下来,那就是你的财产!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人力进行开发,打下土地也毫无意义。

所以,袁否极具针对性的推出了另一项举措——掠夺人口!

袁否出动大军,组成数十支狩猎队四面出击,向周围的高句骊、肃慎、夫余等处于未开化状态的蛮夷掠夺人口,为了便于管理,袁否对掠夺来的人口实施了残酷的奴隶制,使之完全沦为任由买卖的奴隶。

有了奴隶,四周的荒地也就有了开垦的人力。

袁否效仿罗马帝国,在掠夺人口及跑马圈地的双轮驱动下,再加上袁否的有意引导,袁否的控制地迅速向北方漫延,并且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控制了几乎整个辽河平原,辽东郡的人口也迅速膨胀到了两百余万。

另一方面,猛将甘宁也没有闲着。

几乎是在平定辽东之后的第一时间,甘宁就兴冲冲的组建了一支水军,并带着这支水军开始纵横东洋,建军之初,甘宁的水军与其实说是水军,还不如就是海盗,因为这支海军的唯一使命就是掠夺朝鲜半岛及东瀛四岛沿海地区的物资以及人口。

在血腥的人口掠夺中,甘宁所率的水军、太史慈所率的骑军,以及各个世家豪族所拥有的私军都在战斗中得到极大锻炼,辽东袁否集团的实力正在无形之中以一种近乎病态的速度急剧扩张、急剧膨胀……

两年之后,袁否集团的触角往北已经深入松嫩平原,往东已经控制朝鲜半岛半部,高句骊的地盘不断的被往南挤压,于是不可避免的与马韩、辰韩、弁韩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亡国灭种的威胁下,高句骊山上王高延优放弃与三韩为敌的国策,转而寻求与三韩合作,并且联络北方的肃慎、夫余等东胡小支,组建起了一支联军。

公元一九九年,当袁绍、曹操正紧锣密鼓的准备决战时,袁否集团与高句骊联军间的决战在朝鲜半岛展开。

袁否采纳了徐庶的计谋,命纪灵率大军在鸭绿江与高句骊联军对峙,他自己则与太史慈亲率三千铁骑长驱直入,直取平壤!

最终袁否一举攻陷平壤,斩杀山上王高延优,并俘获高延优的王后。

高句骊联军被击溃之后,马韩、辰韩、弁韩立刻上表降服,袁否因为劳师袭远,加上粮草不继,暂时放过三韩。

夺嫡篇:

公元一九九年初,袁曹之战比历史上提前一年爆发。

袁曹之战的爆发虽然提前了一年,结果却毫无二致。

白马之战,袁军大将颜良、文丑被吕布斩杀于阵前。

官渡决战,由于许攸的背叛以及淳于琼的玩忽职守,导致乌巢囤积的上百万石军粮付之一炬,袁绍由是大败,仅率七百骑奔归邺城。

公元二零零年初,袁绍纠集了幽州、并州、冀州、青州所有的军队,向远在辽东的袁否也发去了将令,命令袁否尽起辽东马步大军,渡海前往邺城与袁绍会合。

袁绍决心集中所有军队与曹操决一死战,遭到田丰、沮授拼死反对。

袁绍不听,将田丰、沮授下入大狱,然后不等袁否兵到,便率军南下。

再战黎阳,袁绍从各州临时征集的郡国兵装备低劣,而且明显缺乏训练,虽然兵力超过五十万人,却仍然不是五万曹军的对手。

不过,这次袁绍再没有许攸的背叛,却有了袁否的力挺。

袁曹两军相持不下之际,袁否率三万马步精锐渡过海峡,尽夜兼程赶到了战场。

曹操虽然赢了官渡之战,却是惨胜,战前的七万精兵几乎死伤殆尽,再战黎阳,曹操拼尽全力从各处调兵,也只拼凑起五万人!更加要命的是,中原久遭战乱,粮食奇缺,曹军正面临空前粮食危机。

种种不利因素累加之下,曹操也只是勉力支撑罢了。

若是没有袁否,曹操仍能像历史上一样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是,袁否三万马步精锐的加入,却成了压垮曹操的最后一根稻草。

袁曹再战黎阳,曹操大败,袁军长驱直入攻陷许昌,曹操扔下天子、妻儿老小,率不到五千残兵败走洛阳。

袁绍趁胜追击,正欲一举剿灭曹操之际,孙策率十万大军攻入徐州!与此同时,刘备也说服刘表,起兵五万夺取宛城,并威胁许昌。

袁绍好不容易打败了曹操,却被孙策、刘表瓜分胜利果实,又岂能甘心?

袁绍执意不听袁否的劝告,放弃继续追杀曹操、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令袁否出徐州迎击孙策,自己则率大军南下宛城,迎击刘备。

袁否在徐州与孙策打成僵持,令甘宁率水军从水路佯攻江东军身后,摆出切断江东军退路的架势,孙策退兵,徐州得保。

然而,袁绍却在宛城吃了大败仗,并中箭受伤。

二十一岁的庞统初出茅庐,第一战就大败袁绍!

袁绍大病了一场,自知不久人世,开始考虑继位人选。

通过出辽东、官渡之战任劳任怨,袁否近乎完全取得袁绍的信任,于是袁绍询问袁否的意见,这却是袁绍对袁否的最后试探,若是袁否提出人选,便证明袁否有不臣之心,袁绍就会尽出刀斧手杀袁否,以绝后患。

生死一发间,袁否福至心灵,只说无论袁绍授意哪个儿子继位,都会竭力拥戴,袁绍由是打消最后一丝疑虑,留下袁否坐镇中原,然后回了邺城。

袁绍病重,夺嫡之争正式爆发,袁谭、袁尚全面暗战。

袁否人虽不在邺城,却也全面介入到了这场夺嫡大战之中。

早年间袁否布下的一枚闲子这时候终于可以发挥大用,阿奴因为替袁谭产下一子,母性爆发,完全背弃了袁尚,成了袁谭的反间。

但是,谁也不知道,阿奴也是袁否的棋子,甚至于阿奴本人也不知道。

从阿奴还没有获取袁谭信任的时候,袁否就通过小若榴刻意接近阿双,并授意阿奴在袁谭的汤药中加入火硝,少量火硝无毒害,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还能够催情,阿奴因为小若榴的建议而获取袁谭宠信,因此深信不疑。

阿奴却不知道,久食火硝,会中毒!

已经从懵懂小丫头迅速蜕变成蜂后的小若榴,通过阿奴加大了火硝剂量,导致袁谭中毒暴毙!

袁谭的暴毙触动了袁绍的逆鳞。

袁绍不介意几个儿子争夺大位,也不介意手下的文臣武将站队、明争暗斗,但是他早就划出了红线,就是要当面锣对面鼓,堂堂正正争,而不准骨肉相残。

袁绍令崔琰彻查袁谭暴毙一案,崔琰铁面无私,很快就查到了阿奴身上。

阿奴服毒自尽,但崔琰仍旧查到了送阿奴送给袁谭的刘氏身上,刘氏百口莫辩,原本就对刘氏不满的袁绍,趁机废了刘氏。

袁绍不但废了刘氏,还诛了刘氏满门。

病中的袁绍开始变得多疑,变得嗜杀!

母亲被废并且自杀,母族又遭到灭族,袁尚风声鹤唳,陷入到极大的不安之中。

这时候,袁否早先布下的另一枚暗子也开始发挥作用。

平原狂生弥衡,因为袁否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袁否折节相交,弥衡屡次无礼,袁否也浑然不以为意,终于获得弥衡信任,但袁否并没有将弥衡留在身边,而是让他毛遂自茬去担任袁熙的门客,并且在袁熙那里敲边鼓,令手下人才匮乏的袁熙如获至宝一般接纳了弥衡。

刘氏被废之后,弥衡对袁熙说,袁谭已死,袁尚若是再出事,那么他袁熙就将成为世子的唯一人选,袁熙深以为然。

于是弥衡教唆袁熙去游说袁尚,袁熙还联络到了高干,两人一起对袁尚说,袁绍的心神已经完全被妖人左慈所控制,丧失了人性,如果任由袁绍再乱来,他们几个儿子、外甥只怕一个都活不成。

袁尚问计审配、逢纪。

审配坚决反对兵变,逢纪却暗中支持。

得到了逢纪的支持,袁尚便决意起兵。

袁熙却暗中向袁绍告密,导致袁尚的兵变功亏一篑。

袁尚兵变失败,袁绍本不想杀死袁尚,袁尚却畏罪自刎。

袁尚自杀之后,袁绍才猛然反应过来,这一切只怕另有隐情。

面对袁绍的严词责问,面对父亲的威严,笨嘴拙舌的袁熙很快就败下阵来,袁绍雷霆大怒,他原本看不上袁熙这个儿子,便赐了袁熙一壶毒酒。

袁熙惶然无措,在绝望中喝下了毒酒。

至此,袁绍三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全死,只剩下年方九岁的幼子袁成。

其实,袁成这个年方九岁的幼子,才是袁绍心目中最佳的世子人选。

袁绍自己也油尽灯枯,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临死前,袁绍将袁否召回邺城,将幼子袁成托付给了袁否照料。

袁否上位之后,忙于收拾局面,便顾不上外面局势。

借着这个机会,孙策派周瑜南下击灭士燮,平定了交州。

刘备也借助讨伐五陵蛮的机会,基本掌控了荆州的兵权。

曹操更是借着这个宝贵的机会,在关中站稳了脚跟,不仅如此,曹操更与西凉的马腾握手言和,解除了来自西北方的威胁,因而得已向南攻略,并在短时间内讨灭张鲁,夺取了汉中全郡,又以吕布率兵佯攻葭萌关,自己亲率一支偏师,出阴平道,攻陷了成都。

等袁否稳定住局面,回头一看,四国大战之势已成。

公元二零五年,袁否废袁成自任大将军并迁都洛阳,南下争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