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

大明春色 第七百四十章 兄弟情分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当时明军一股奇兵最先攻到北江府城,“大越”军中很快有人开了南城门出逃;阮荐被关在府衙里的一间廊屋里,也不太清楚究竟是谁的兵马如此荒唐。

不过北江府的情势一乱,阮荐本身是大越官员,便没人看管,他得以逃出了府衙。

阮荐出身于世代做官的官宦地主之家,他爹阮飞卿在陈朝就是官僚;后来胡氏篡位,其父又继续在朝做官。胡氏本来就是陈朝权臣起家,所以麾下有很多陈朝的文武,阮父投奔胡氏也实属正常。

不料时运不济,胡氏上|位不久便被明军所灭。阮父被明国“交趾布政使司”定案,以“助纣为虐”的罪名,被判流放辽东。从明国的最南端到最北端的流放,恐怕是凶多吉少、生离死别,阮荐送父至镇夷关(友谊关);回到升龙他又立刻被软|禁了。

再后来明国爆发了内|战,升龙城的明军上层黄中、解缙等文武在升龙城,主要对付汉王派来的奸细。阮荐这种安南人被放松了看管。他听说安南人陈季扩称帝,便想了办法逃出升龙,去投奔了陈季扩,在“大越”朝廷做了兵部侍郎。

接着,这次他跟着北路大军主将阮帅,来到北江府,却再次遭遇大乱出逃……

阮荐似乎已经在跑路的经验中、跑出了丰富的心得,整个过程他非常之娴熟。

在北江城岌岌可危、人马混乱的关头,阮荐还不忘闯进一户民宅,找到一些干粮和衣裳,然后才出城。战乱之地,有地方去的人、大多都会出去躲避,无人居住的房屋不少。阮荐换上了庶民的衣裳,把官服与印信毁掉,便跟着乱军出了城。

他的身材有点矮小、脑袋很大也方正,混在人群里并不显眼。

到了城外,阮荐就离开了人多的路线,独自往南走。

明国驻升龙的军队,已经渡过黄江(红河),在东江流域活动;大股的大越溃兵必定会遭到堵截。阮荐躲躲藏藏走了两天,来到了东江北岸。

明军为了截断越军的退路,已经烧毁东江上的所有桥梁、禁止船舶在江面航行。不过作为黄江支流的东江,蜿蜒在平原上,水流缓慢、江面也不太宽。阮荐四下搜寻木筏或小船,也能渡江。他趁夜靠着一只独木舟划过了东江。

一到东江的南岸,明军活动便很少了。

阮家世代为官,认识的人很多,他不需要官印也能在军中找到熟人。他准备先赶到升龙城东南、到另一支越军军营里;告诫他们立刻退兵到闷海口(南定市附近)、凭借水域和地形,避免被明军正面摧毁。

然后再从军中拿到战马,骑马赶往清化,向大越朝廷禀报前线的严重局面:战力不对等,正面大战简直是一触即溃!

……一举拿下府城的大将、正是尹得胜;他以奇兵迅速从右翼穿插,越过安南叛军主力阵营,直趋江北府城抓住了这次战机。但这次行动,是张辅的军令,并非尹得胜自作主张。

张辅起初有点看不起百户出身的尹得胜,这时才渐渐地感受到,右副将军虽是汉王府一系、却相当好用。尹得胜完全不贪功,爱惜将士、不贪财盘剥,以至于其部下能打恶战,尹得胜执行起军令来非常实在。

反倒是那个柳升,让张辅十分头疼。京师很多人都以为柳升是张辅这边的人,可张辅却对柳升此役的表现、非常不满。

“他|娘|的!”张辅听到柳升送来的禀报,当场就骂出了声。

柳升在信中说,他听到了确切消息,叛军主将阮帅已被抓到、官军大获全胜;便决定立刻离开志灵县,往松台河口坐船,以免怠误军机。

张辅面色十分难看,在城墙上走来走去,差点把手里的信当场撕成碎片!他观望了一会儿北江城南面的平原,强忍着心中的恼怒琢磨了一阵。

主力会战刚刚结束,柳升竟然先走为上、再写信打个招呼,此事给张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果此时柳升没走,而是等到张辅的军令,从志灵县、沿东江一线西进,配合黄中部;则可以完全切断溃败的所有敌军退路,为张辅军争取时机、极快地将阮帅残军全歼。

然而现实是柳升跑得相当快,他似乎事先意识到了不走就要继续留下。于是张辅就不得不面临选择,要么放走一部分溃兵,要么耽误时间继续追击。

张辅心头恼火,却又拿柳升没办法。因为原先中军的部署,是让柳升在江北大战结束之前、于志灵县四河交汇处切断敌军退路。现在大战确实已经打赢了,柳升走掉、好像也算不上是违抗军令;更谈不上临阵脱逃,柳升是去进攻清化敌军,并非退兵。

而且张辅对朝廷的事非常了解。这种打了胜仗的时候,即便真的有大将违反了军法,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等衙门也多半会搅稀泥、不了了之;要追究前方大将罪责,一般是吃了败仗之后、须得找人背锅,那种时候犯过军法的大将便活该倒霉。

“本将知道了!”张辅看了一眼送信的人,用力挥了一下手。

那人抱拳道:“末将告退。”

柳升应该明白张辅的不满,因为“知道了”这样的答复,一般都是不赞同、却不易追究罪责的隐晦意思。

等送信的人一走,张辅实在无法憋住心中的不快,终于对部将们开口道:“这个安远侯,在北征时立了军功,尾巴已经翘上天了!本将看他,迟早要吃亏。再看看右副将军河阳侯,别人跟着圣上打了天下,有过擅自妄动、自作主张的心思吗?”

部将们有的劝张辅息怒,有的却多嘴道:“那叛贼陈季扩非法称帝,实在是叛乱的罪魁祸首,伪都城设在清化,攻下清化、或捉住陈季扩,那可是首功!难怪安远侯胆子极大,甚至连兄弟情分也不顾了……”

张辅看了那人一眼,心道:就你聪明,看得最明白!

不过那“聪明人”说的倒是实话。张辅虽然十分生气,却不能上书弹劾柳升,不然他担心圣上猜疑、张辅贪功想尽快做国公,所以才攻讦争功的自己人。

能晋升国公的,要么是为了建立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要么就是为当今皇帝的皇位出过大力的从龙功臣,比如汉王府那几个护卫指挥。

张辅自知在武德朝之前站错了地方,他要拿回“靖难功臣”应得的国公爵位,不仅要有军功,而且要想办法变成今上的嫡系。像上次逍遥城失火烧死了废太子,张辅便很理智地认为、圣上没有理由那么做,站在了圣上那边;但这样远远不够,他还需要等待时机,决不可心急、而适得其反!

“罢了!”张辅终于让怒气平息下来,接着便果断地下令道:“传令黄中,沿东江东进,继续清剿叛军残部。我大军则向东关(河内)方向直进,尽快向东关南面之敌、发起全线攻击!”

众将纷纷抱拳道:“得令!”

张辅又道:“派人去命令尹得胜,率本部人马为前锋、加快行军;赶到黄江北岸后,前锋军应确保舟桥建好、让大军横渡。叫尹得胜派人去东关城,清点粮仓的粮秣。”

亲兵部将道:“得令!”

叛军聚集了两路大军,一路是北江府的阮帅部,已经被张辅击溃;一路在东关城的东南方向,看起来那股人马、原先似乎想聚兵攻下东关重镇。

陈季扩把人马如此部署,在张辅看来十分荒诞,简直是自寻死路。说实话,张辅觉得大明开国以来,以主力聚集的阵战,明军就没怕过谁,包括对阵元军的铁骑;安南军更是扯淡,他们的阵型和队列总是感觉有点松散,大阵经不起恶战。反之,气候与地形才是安南军的优势。

张辅也不管安南人是怎么想的,反之他对于这样聚集数万人以上的会战,那是相当欢迎。他甚至有点迫不及待了,巴不得立刻推进至黄江一线,马上进行第二场大战。

官军张辅部、黄中部,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军清剿残军。但张辅部在追击中、实际上没取得太大战果,数万大军三天时间,就已快速推进到了东关城附近的黄江北岸;军队根本没怎么展开清剿,主要是沿着大路进军。张辅的目标是另一支叛贼大军。

就在这时,东关城却送来了急报。

南面贼军已经放弃了军寨和大营,正在沿黄江向南撤退。如此消息,让张辅感觉有点不妙,寻思必定是北江大战的消息传到了南边,叛军终于意识到了聚兵会战的错误,要开溜了!

张辅马上注意到了南边的两个地方,一个是闷海口(南定),一个华闾(宁平)。这两个地方都能得到充足的粮草,一处靠水域可以屏障;一处有山有水,华闾城曾经是安南国丁朝的都城,周围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但从北方过来的张辅大军,若想扩大战果,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南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