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七百零一章 最美季节

大明春色 第七百零一章 最美季节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大军抵达京师是在二月下旬。朝|鲜国翁主李贤惠记得,朱高煦告诉过她、那时是京师最美的季节。

渡船驶过浩瀚的江面,李贤惠站在船楼上的栏杆旁边,眺望着大江东岸长长的城墙、成片的房屋、矗立的佛塔、若隐若现的楼阙,浩大的城池就在对岸。全天下最繁华的都城,越来越近了。

她全然忘记了一路上的颠簸与疲惫,心里被莫名的激动充斥着。

江面的凉风带着淡淡的腥味,远处的港口上飘着像宫殿一样大的船,隐隐传来“叮叮”的铜铃声。对岸的码头上到处都是人,除了等在那里迎驾的人群,还有许多搬运东西的力夫、商贾和行人。整个江边十分热闹,充满了活力。

此前李贤惠看到的荒凉景象,只是大明朝的边疆罢了。直到这里,她随军走了几个月,才真正见识到了大明朝的另一种面目。

相比朝|鲜国的都城汉城府,大明京师让贤惠翁主最感到惊奇的、并非其宏大的建筑,而是那繁华忙碌的人群。汉城里住的大多是贵族官吏、以及他们的家奴,并没有这么多庶民、会在城外的港口和街巷间活动。

从小李贤惠的母亲就告诉她,长大后会出嫁,要去一个陌生的家庭生活。而今她即将住进的明朝京师,无疑让她感到新奇而惊喜。

良久之后,渡船纷纷靠岸,一些船上的明军将士已经在登岸了。

皇帝的楼船靠在一处码头上,下面的人将一座宽敞的梯子搭在船舷上。拿着旗帜、扇盖等仪仗的军士先下了船,然后身穿红色团龙服的朱高煦也走下梯子,李贤惠紧随其后。她照朝|鲜国的礼仪,双手抬起,用大袖遮住面目,并不轻易在大庭广众下露脸。

岸上站满了人,周围有很多衣甲鲜明的侍卫站哨。几辆华贵的马车停在大路上,前后簇拥着宦官宫女、拿着黄伞旗帜的侍卫,还有一大群官员站在马车附近的大路上。

朱高煦还没走到岸上,那些官员便“呼啦”一大片跪伏在了地上,一齐高呼道:“臣等恭迎圣上,恭贺圣上大破胡虏、得胜回朝!”

这时有女官与宦官们走上前,弯腰请李贤惠、段雪恨到了后面的马车旁边。然后有宫女搀扶李贤惠上了一辆马车。

李贤惠坐到马车里,立刻从绫罗帘子的缝隙看出去,看见朱高煦没上车、刚刚走到了大臣们的前面。

朱高煦先走到了一个身穿红袍、头戴梁冠的魁梧老头前面,伸手将老头用力扶起来,眼睛盯着那圆脸老头的脸,问道:“淇国公,朕北征期间,京师一切可好?”

老头道:“圣上,各衙署官吏各司其职,一如往常。”

朱高煦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当初世人皆被废太子一党所惑,朝中唯有淇国公等心向着朕。有你留守京师,朕甚是安心。”

那个被称作淇国公的老头动容道:“圣上信任,臣必忠心耿耿、万死不辞!”

朱高煦又扶起了两个红袍官员。其中一个官员抱拳道:“臣等率三法司同僚,在中都详查,已然查清真相,‘逍遥城’纵|火大案,果然乃建文余孽所为!一干乱党,皆捉拿到诏狱,只等圣上御批。”

“诸位爱卿,都平身罢。”朱高煦挥了一下袍袖,回顾左右道,“明日中午,在京五品以上宗亲、文武都来奉天殿,朕要设宴为有功将士庆功!”

一群人拜道:“臣等谢圣上恩!”

李贤惠在马车上悄悄观察了一阵,觉得那些大臣似乎都很拥戴皇帝,心头更安稳了几分。

以前她在朝|鲜国时,听闻到有关明朝的事,都不是甚么好消息。大明太宗皇帝、是一个与朝|鲜国王李芳远一样的人,起兵夺取了皇位;太宗皇帝的次子、当今皇帝,再度起兵夺取了他长兄的皇位。大明朝的皇位争夺简直乱到了极点。

而今李贤惠来到大明朝,已经几个月了。以她的理解,当今皇帝朱高煦、似乎已经开始稳固他的皇位;他离开如此繁华漂亮的都城,到几千里外去亲征蒙|古,可能也是为了向天下人宣扬他的功绩与声威,以得到世人的认可……

朱高煦还许诺过李贤惠,回京后便册封她为庄妃。那是一个非常尊贵的名位。她即便算不上这世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的主人,也必定算是宫廷贵族、大明朝的主人们之一!将来即便是朝|鲜国王,假如能见到李贤惠,也必得执臣礼。

她现在对明朝宫廷的一切、还不太了解,但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好生经营她后半生的崭新天地。

李贤惠在心里感激着她的父亲李芳干。父亲给她争取到的机会,显然让她十分满意。

这时,外面大路上的人们都从地上爬了起来;对于李贤惠、他们全都是陌生人。不过她忽然在人群里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朝|鲜国使臣康顺臣、护卫武将朴景武!

朴景武正在向这边张望,他的神情十分急切,似乎想趁今天的机会、再见李贤惠一眼。李贤惠的心情也复杂起来,伸手慢慢地拉了一下车帘,让帘子把窗户完全盖住了。

马车终于开始移动,浩荡的队伍从江边离开,向东面的一座高大城楼出发。队伍里有仪仗、官员、奴婢,还有大量侍卫将士,不知有多少人马,前后都看不到头。

大路两边站着官兵。百姓与行人都不能靠近,只在周围观望着、喧哗着。

前边开道的军队,不知甚么时候唱起了歌谣。李贤惠听得清楚那歌词:“梅香飘满驿路,鸿雁翱翔成行。春寒倚在亭中,眺望出征方向。回想雨中初见,鸿雁送去娇|娘念想……”

那曲子还是她亲手谱的!一时间这陌生的都城、在歌声中让她感觉有了几分熟悉亲切。

车马进城之后,外面敲锣打鼓愈发热闹。一众人在城中沿着大道又走了很久,然后进了好几道城门。李贤惠自然不识路,不过她在马车上大致看到了“北安门”、“玄武门”等雕刻的牌匾,猜测马车已经进了皇宫。

不多时,马车停了下来。有个女官打开了后面的门,弯着腰说道:“贤惠翁主,皇后娘娘来迎圣驾了。您得下车,去给皇后娘娘行礼。”

李贤惠顺从地从座位上弯腰站起来,在女官和两个宫女搀扶下,走下了马车。

乘坐前面銮驾的朱高煦已经下车,他正扶着一个肚子隆起很高的年轻贵妇。李贤惠隐约听到了朱高煦的声音:“皇贵妃便别讲究那些繁文缛节了,快免礼。”

“翁主请。”旁边的女官躬身道。

李贤惠心里紧张起来,毕竟她谁也不认识,只能强撑着往前走去。她很快发现,竟然在这里又看见了认识的人:朴景武的妹妹!

朱高煦也转过身来,向李贤惠招了招手,回头对身边的贵妇们说道:“这是朝|鲜国宗室、贤惠翁主。朕去年进军至北平,正好遇到了朝鲜国使臣,便将贤惠翁主带在了身边。”

女官借着搀扶李贤惠的时机,在耳边悄悄说道:“牵着皇子那位,便是皇后娘娘。”

李贤惠听得清楚,走上前立刻在砖地上跪下,面对着皇后拜道:“臣妾朝|鲜国贤惠翁主,叩见皇后、诸位娘娘。”

皇后是个长得十分白净清秀的年轻女子,身材婀娜、有些单薄,那繁复的凤冠礼服穿在她身上,略显沉重。皇后上前扶起李贤惠,她的声音道:“我听闻朝|鲜国君臣习大明礼仪,今日一见,李氏宗室果然熟知礼节,甚好。”

李贤惠用发音不太准确的汉话道:“臣妾谢皇后美言。”

朱高煦道:“贤嫔是朝|鲜人,便由你先照顾着贤惠翁主,到东六宫那边安顿。咱们先回宫了。”

李贤惠与几个女子一起屈膝道:“遵旨。”

朱高煦摸了旁边那个穿着团龙袍的孩儿的脑袋,问道:“我这几个月不在宫中,你有没有好好读书?”

小孩儿仰着头道:“儿臣要像父皇一样,骑马打仗!”

皇后呵斥道:“天下若太平了,何必再打仗?瞻壑要听父皇的话,好生读书写字!”

朱高煦似乎不以为意,哈哈笑了两声。

这时李贤惠才看清楚了那几个嫔妃的模样,心里又是一阵惊讶。

几个嫔妃一个比一个美貌,有两个最引人注目。李贤惠在朝|鲜国也是名声很大的美人,不料刚进明朝皇宫,便看到了两个比她还漂亮许多的女子。其中一个身段高挑、长了一对妩媚的杏眼,还有一个年纪不大、肌肤却丰腴雪白,举止之间的娇美,连女人看了也有点心动了。

大明新皇好色,名声传到了朝|鲜国的。李贤惠在北平布政使司见过朱高煦后,以为是谬传,今日见了他的嫔妃们,才觉得恐怕传言有几分道理。毕竟皇帝若重德行礼仪,贤淑有德的妇人不一定美貌;只有帝王重女子姿色,身边的嫔妃才会全都是美人。

这座皇宫里,或许并非李贤惠起初所想、那般简单安生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