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暗下的光明

大明春色 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暗下的光明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夜空深处,无数的火箭闪耀起来,它们的轨迹因视觉的迟滞、形成了一道道优美的抛物线。好似烟花,仿若流星,绚烂而美妙。

朱高煦把目光收回,借着松柏树枝燃起的火把光亮,爬上了两座石灰岩山峰之间的缓坡。他转头看时,见身后的大片人马点起的火把,像火海一般壮观。

黑暗笼罩在天地间,一切自然景观都变得朦胧不清,却让一些景物更有震撼力;大概人们总是更敬畏未知的缘故。

白天突兀耸立的山峰上,长满了灌木和荒草,一片绿意盎然;而在此时它们那巨大的黑影,却好像是藏在黑暗中的硕大怪物。

朱高煦一直留意着那些“怪物”,因为这是晚上为数不多的参照物了。

他带着亲兵骑兵,举着火穿过了这边山峰间的低谷;后面的各部人马也循着火光的方向跟来了,一时间山谷间的军队就像慢慢涌动的岩浆。

人们继续往前走,再次穿过了第二道山间的谷地通道。如同朱高煦自己描述的路线一样,他招呼随行的将士们,开始朝右边转向。

天上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夜空上布着云层。然而只要人抬头望,就肯定能分辨出何处是天空!

因为有些光明,藏在深深的黑暗之下,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朱高煦等人借着天空与山影的区别,沿着一条狭长的山谷走廊,一直往前走。此时他们的行军方向,应该是自东向西;这是朱高煦白天就了解清楚的地形,此时多半没有走错。

待他率先策马沿着低矮的灌木林、爬上那边的缓坡之时,眼前看到的景象,更加让他确信了路线是对的!

黑夜的大地上,出现了一大片星星点点的火光!只有聚集在一起的军队,才会有那么多火把。远处那些火光,显然是敌军的人马。

一切景物都看不清楚,包括河流,唯独四下的火光额外清晰。

其中有好几条排成纵列的光亮,那边应该就是吴高军在安乐水(遇龙河)上的浮桥,他们正在渡河。只有河上舟桥,才能让此时的乱军形成如此整齐的纵队……

汉王军迂回的这段路大概有十里地,行军时间,应该有半个多时辰。吴高军的人马太多,半个多时辰仍未完全渡过安乐水。

更多的汉王军人马爬上了缓坡。朱高煦观望了一会儿,便举起刀鞘喊道:“前面就是安乐水,各部攻击前进!”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呐喊声,好像在回应着朱高煦。

大军在晚上,极难部署好较宽的横队阵型进军,诸部便陆续以平行的多路纵队向西进攻!这时,敌军也有大量人马渐渐向这边移动了,显然是为了阻击汉王军。

两军渐渐靠近,远处传来了震天的杀声和人群的嘈杂声,火铳的光更是四处都在闪,根本毫无规则可言。即便朱高煦站在一处山坡上、位置较高,他却也搞不清楚前线的战况究竟如何。

鲜有大将愿意在晚上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寻常晚上只会发生一些有预|谋的小股偷袭和奇袭,主力的决战几乎不会发生在夜里……便如同现在,黑漆漆的晚上,实在无人能控制局面。

一切都相当混乱,大伙儿仅能依靠的,是底层将士的各自为战、以及运气;然后各级大将都会暂时失去判断,只能等待结果。

朱高煦的眼睛也看疼了,只见那些火光来回移动交错,在稍远的地方便分不清敌我。

不知过了多久,河面上忽然燃起了大火!好几道浮桥上都渐渐烧了起来,河里的水在大火中泛起了隐隐的鳞光。吴高终于把浮桥烧了!

留在河岸这边的敌军人马,一面靠山、一面临水,两头都是汉王军重兵;安乐水上的浮桥一烧,那些官军顷刻便陷入了重围。

朱高煦马上传令亲兵,分散到前方去劝降。

许久之后,各处便传来了人们的大喊大叫,“东岸的伪帝官兵,你们被包围了!”“放下兵器,投降免死……”“汉王乃大明太祖嫡孙,弟兄们弃暗投明,可保性命无虞……”

……官军留在安乐水东岸的人马,在昨天晚上大多都陆续投降了;很多人马是将领带着,成建制地丢下了兵器。

本来负责阻击追兵的官军人马并不太多;但因汉王军及时包抄到了安乐水河岸,还有一部分官军未能渡河,结果投降的人数,至少超过两万!

安乐水上官军的那些浮桥,此刻已不复存在。唯有河畔上剩下一些烧焦了的残骸,河中间的舟船和木板、早已被冲到漓江去了。

但取而代之的,是汉王军的浮桥。昨夜前锋的一些人马和辎重队,连夜拆了漓江上的浮桥,把船划到安乐水搭建了新的舟桥。

桥上一队队的人马正在慢慢地渡河。有的人是垂头丧气降兵,有的是疲惫的汉王军将士。

小小的一条两岸,到处都是队伍人群,其中还有拿木车装着的重炮。昨夜敌军走得急,丢弃了大量辎重,那十几门洪武大炮也扔了,被汉王军捡了过来。

朱高煦骑马驻足在安乐水河畔,看着那些衣甲不整、毫无生机的降兵。他心里很清楚,稍加整编,汉王军又会增加两万多兵员!

这些军户正军熟悉行伍、有行军作战的经验,关键他们即是汉人,又是明军,与朱高煦这个大明亲王没有根本上的矛盾……等汉王军占领了广西布政使司地盘之后,其中广西籍的军户家眷都在本地,更是连劝说他们加入汉王军的过程也可以省去。

普通军士最容易收编。朱高煦只要把武将任命好,然后发军饷,恐怕不出一个月、大伙儿就可以兄弟相称……

大军各部陆续渡过安乐水,往西北方向走数里地,便是阳朔县城。

朱高煦未下令主力军队进城,他传令各营,在城外择地修整。大部分人马还有点混乱,此时需要时间恢复秩序、并稍作休息。

朱高煦又选了一个卫指挥使,命令他占领阳朔县城,并负责看管那些降军;接着命令文官侯海等人留下,负责降兵的登名造册等事宜。

午饭之后,各部大将陆续来到了中军大旗所在营地,向朱高煦禀报各部军队的状况。

小小的阳朔县城外,此时喧闹非常,时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呼之声,正在庆贺昨天的会战胜利。

朱高煦观望了一会儿远处军营里的光景,但此时他的心情很奇怪,并没有感觉到大胜之后的兴奋和放松。

他沉吟了一会儿,忽然对周围的大将们说道:“在彻底消灭吴高军之前,此役便没有结束。半个时辰后,全军拔营,继续北进!”

赵平率先抱拳道:“末将得令!”

其他大将也陆续跟着附和。

……

阳朔县城西北二十余里地外,官道上的人群排成长龙。人们大多精疲力尽,一边走一边时不时眺望着北方,广西布政使司治所桂林府,便是人们跋涉的终点,也是希望。

大军走走停停,停下来歇息时,人群反而会更加嘈杂。无数的士卒在说着自己的武将姓名、队伍名称,又有负责联络的将士骑着马来回穿梭询问、喊叫,大路上简直是人声鼎沸。

官军正是在一边撤退,一边试图把那些已经混乱的军队重新组织起来。

昨天一整天的大战,官军以失败告终。他们在战阵上伤亡的人数还远远不到一成,但如此大规模的会战,一旦战败之后显然不会那么轻松。

一晚上,吴高就损失了超过三成兵力!

折损的兵力,不仅包括后卫、以及部分没来及渡河的人马,还有更多不知所踪的人。因为当时激战刚结束、军队太混乱了,加上天黑和战败的气氛蔓延,路上走散和趁机逃跑的士卒是不计其数。

现在官军具体有多少人,吴高也无法准确掌握,估算大概已不到六万人!

一次会战的失败,便造成了吴高的兵力、直接从优势变成了劣势……但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士气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将士们的体力也没机会恢复。

此时吴高一脸憔悴,他骑着马巡视着官道上的人马。看着那一张张丧气的脸,吴高不得不清楚地认识到,现在他已经完全没有了与汉王军一争高下的机会。

除非有什么办法恢复士气和信心,并且给予官军起码一两天时间的稍加恢复……但这是几乎无法做到的事。

“大帅!大帅……”几员大将迎面走了过来。

吴高抱拳回礼,他满是皱纹的脸上没甚么表情,开口道:“经此一役,本将一只脚已在鬼门关,戎马生涯也算结束了。”

面前几个大将的神情顿时有些黯淡。

吴高接着又道:“但我眼下还掌着兵权,乃因事情还没办完……我得把大伙儿剩下的人马,尽量带到桂林府坚城去,这是我部目前的唯一出路!然后我便自缚向圣上请罪,死而无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