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四百八十一章 竞技场

大明春色 第四百八十一章 竞技场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八月十六日早上下了一阵小雨,不过之后就晴了、中午前后还出了一阵太阳。道路因此干燥了不少,汉王军的行军速度也加快了。

朱高煦根据斥候的禀报,估计今天旁晚、大军就能到达阳朔县东的漓江渡口。

天上多云,地上有风,阳光时不时透过云层。

前方又有信使过来,朱高煦等一队人马离开大路,驻足在大军队伍的侧边。朱高煦伸出右手,拉直了在风中摆动的信纸,埋头看了起来。

他的身体还比较虚弱,不过高烧在前天早晨就退了。因为完全没休息好,现在他主要的不适是脑袋有点疼、思维比较慢,还有喉咙吞咽时疼痛。估计扁桃体发炎了,没有几天时间,这些症状恐怕是好不利索的。

赵平在信中禀报,已于今日下午,在阳朔县东的漓江窄处架设好了两道舟桥。敌军前锋数千人亦抵达了此处,隔着一个村庄,在数里地外扎营;敌主力大营在西南面十多里地外。

朱高煦的喉咙不适,不太想多说话,看完信之后,便将奏报先递给身边的王斌。他只对周围的部将说了一句话:“吴高欲与我决战!”

他不解释,只是随口说了一下自己的判断。

这几天,双方大军走的是不同的两条路;官军位于漓江西岸,阳朔县城同在西岸,而汉王军走的东岸。因此,汉王军若要进军阳朔县城,须得横渡漓江。

但是攻占阳朔县城,并非朱高煦的目标。他叫赵平先行架设浮桥,只为了给吴高以一些充分的理由、好叫吴高相信汉王军的目标是县城;而朱高煦这几天冒雨行军的真正企图,是让敌军也疲劳行军。

所以赵平架设的那两道舟桥,汉王军并不一定会使用。

而现在敌军前锋已经抵达舟桥附近,却只在数里地外监视,毫无袭扰的迹象!敌军若不想汉王军渡江,此时完全可以发起一场小规模的战斗,试图烧毁浮桥。

吴高却没有下令那样做。他当然不是因为有风度,而是希望汉王军从那里渡江吧?所以吴高的意图,极可能便是在漓江西岸与汉王军对决,以分出胜负!

王斌的声音道:“吴高要是不想和俺们打,怕是会派人来烧舟桥。”

朱高煦听罢,用赞许的眼神看了王斌一眼,轻轻点了一下头。但是否愿意迎合吴高的邀战,朱高煦并没有马上表态。

大军沿着渐渐晒干的大路、到达前锋军和辎重营正在建造的营地时,时辰大概在申时到酉时之间,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

朱高煦简单地吩咐王斌,让他传令叫大伙儿扎营后,把木桶里的火药拿出来晾晒一下。各营的火药自然没有淋雨,不过连续下了几天雨可能有点潮湿,晒一下更好……

军营设在漓江江畔,此段江大致是东西流向,汉王军正在北岸。在县城附近、漓江江畔的平坦地区,村庄人口更稠密了;中军行辕与上万人的军营,便都设在同一个村子里。

朱高煦走进行辕所在的一栋别致的青瓦宅邸,便召集诸将,商议大战事宜。

几乎所有武将,都赞同与吴高一战!将士们总是在行军,又面临敌军的压力,并不轻松;若痛快地干一场,虽有流血牺牲,时间却不会持续如此之长。

但有大将认为:“陈贞部护送粮草药材等军需,正在沿漓江北上。俺们若能拖延两天再开战,便可获得一万余众的援军。”

此议立刻有好几个人附议,更有人提议道:“昨日王爷言,平将军的八千骑兵正在率先赶来,要是能等到平将军的骑兵增援,咱们兵力就更充足了。”

朱高煦终于开口道:“吴高愿意等吗?”

众将顿时面面相觑。片刻后,朱高煦埋头看地图,屋子里的武将们便议论了起来。

……桌子上那张地图,原来是别人画的。但眼下,恐怕只有朱高煦自己才看得懂了,他在上面加了很多符号标注,看起来已经变得五颜六色乱七八糟。

从阳朔县到桂林府城,只剩下一百五十里左右的路了。但吴高还是要在阳朔县开战,必定有其理由。

朱高煦猜测,吴高军可能士气低落、处境较差;想通过优势兵力获得一场胜利,然后比较轻松地走完这一百五十里、减少走散和掉队的兵力损失。

朱高煦以前便对麾下的武将说过,要是明知打不赢的仗,有选择的话、最好的选择是不打。

吴高此次愿意打,肯定是觉得能赢!如同在平乐府东面的那次对峙,吴高起先的意图便是摆开野战,只是后来朱高煦选择据守高地占便宜;这一回双方的兵力悬殊,并没有改变,吴高军疲惫、但料定汉王军也差不多……这才是吴高愿意开战的理由。

如果等陈贞部抵达、甚至平安的大股骑兵到来,吴高还会选择等待、之后摆开大战吗?估计平乐府的对峙和放弃,又会重演!

朱高煦想了一会儿,抬起头说道:“机会常常伴随着风险呐!”

众将的议论声陆续消停了,纷纷侧目望过来。

朱高煦的声音不大,神情凝重地说道:“此时此刻,咱们的士气远胜吴高!我觉得明天可以一战。”

这是一场五万多人、对阵接近十万人的战役。所以一时间众将没有激扬的情绪,大伙儿安静了一阵子,才有人抱拳道:“末将奉王爷号令!”

然后许多人纷纷执礼领命。

数十里地外的陈贞援军,以及几天后预计能抵达的平安援军,都是朱高煦下令决心的原因。虽然援军未到,但只要会战在一两天之内没有崩溃,汉王军的兵力就能陆续得到增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声“报”的喊声。

不一会儿一个风尘仆仆的军士被放进来,送上了陈贞的东西。

朱高煦打开布包,看了一番里面的两封信,他起初有点迷糊,片刻后径直翻到末页看到江阴侯吴高的落款,顿时明白了。

这是之前吴高写给陈用晟的信,承诺保证平乐府城的安危云云。知府陈用晟投降后,这些信被陈贞弄到手了。

朱高煦伸手在额头上摩挲了一阵,忽然一拍桌案,将信递给身边的文官侯海,说道:“找个北司的弟兄,把吴高的信送到桂林府的北司据点。叫那边的奸谍,利用这些东西劝桂林府的官员投降。”

侯海拱手道:“下官遵命。”

朱高煦站了起来,说道:“本王去南岸瞧瞧地势,天黑前回营。”

诸将顿时哗然,纷纷劝说,“漓江南岸有敌军活动,王爷可派斥候前去打探……”

“吾意已决。”朱高煦径直说道。

这一场敌众我寡的大战,本身就有极大的风险!朱高煦愿意让军队冒险,便也愿意拿自己的安危冒险了。况且这是他临时起意的决定,恰好被敌军重点围攻的可能性并不大。

朱高煦带着数十骑亲兵,王斌带队。一行人骑马出了军营。

他们来到漓江浮桥边,个子高一身精肉的大将赵平前来迎接。赵平请命道:“末将随后调前锋军过江,在南岸策应王爷。”

朱高煦摇头拒绝了,说道:“连夜再架设浮桥,尽量多几道;并在南岸修建工事设防,防备敌军骑兵突袭。明日凌晨,前锋先行,全军渡江!”

赵平拜道:“末将得令!”

数十骑从北岸一道短短的浮桥过去,然后穿过几乎空无一物江心岛。或因漓江涨水时会淹没岛屿的缘故,这岛上没有房屋,只有一间破落的草棚。然后他们又过了一道不太长的浮桥,便到达漓江南岸了。

南岸有汉王军的骑兵活动。正如赵平禀报的军情,敌军没有向舟桥这个方向逼|迫。

……渡过舟桥后,西边是一大片平地,方圆约数里地。这块平地似乎像一个三角形,东西北三面被漓江环绕,让其如同一处半岛。平地中间有许多房屋,大概是个村庄;四面主要是菜地、小树林以及稻田。

战场或许就在此地,便是这一片平野。北边环水,南边是山。双方好像只需要把大军摆开,东西对峙,然后对打就行了!仿若一个竞技场。

但是战争不是竞技。

朱高煦很快就发现了,重点不在于这块平地,而在南面的山区。

南面的一片山峰纵横东西,突兀的山峰大概就是广西独特的石灰岩,看起来又硬又陡,根本无法爬到山顶。但是山峰之间有几处山谷,以荒草和灌木林为主,可以行军。

朱高煦骑着马,径直穿过一道谷地,发现更南边、远处还有一片石灰岩山峰。这些山峰排列得十分整齐,仿若两道山脉,之间有东西贯通的平直谷地。

眺望东南面,只要从谷地往东穿出去,又有一大片平地。

朱高煦很快得出了清楚的判断:两道山脉之间的这一条长直谷地,在必要时刻,此路几乎是汉王军的唯一退路;不然大军只能往漓江上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