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四百一十八章 担当

大明春色 第四百一十八章 担当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次日傍晚,朱高煦部步骑二十三卫、约十二万人到达重庆府城。

但大军没有进城,在西南面的城厢村庄之间扎营;盖因汉王军不会在重庆府城逗留太久,而大江渡口在西南面。

府城就像在一个半岛上,位于两江交汇之处、三面环水,被大江和嘉陵江环绕。朱高煦下令各都督、卫指挥使负责扎营,自己带着人进城与前锋瞿能见面。瞿能出城迎接,将朱高煦等人引到东水门附近。

瞿能的前锋军兵力多达六万余众,几乎是留守成都沐晟部的两倍。

沐晟部虽身负坐镇富庶的川西平原、并经营川北防务的重任,要守备剑南关,进取汉中,防备陕西;但是,朱高煦与各都督大将军一致认为,四川最大的威胁来自东面湖广。所以留守四川的重兵在瞿能之手。

朱高煦等人骑马进城,未见城门、城墙上下有大战的痕迹。瞿能夺占此城似乎并不费力。

据说宋朝末年,重庆这边有很多堡垒,抵抗了蒙元军队多年的进攻,其中钓鱼城最是出名。此地复杂的地形,此时却没有挡住汉王军的进军步伐。

毕竟朱高煦不是异族入|侵。重庆府城兵力空虚人心涣散,关键是薛禄也跑了!

“川西崇道尊儒,出文人;此地敬鬼尚武,出武将。”瞿能一路上时不时说一阵话,如数家珍一般表现他在四川干了多年武官的经验,“地势起伏崎岖,百姓艰苦,民风勇悍不畏死,常持械私斗。薛禄若真有奋不顾身报效朝廷之决意,咱们要攻破重庆肯定没这么容易……”

朱高煦一边与瞿能谈话,一边骑着马看周围的风景。果然眼睛看到的风光,与成都城简直是大相径庭,有种不是一个省的错觉。旧石板铺就的路起伏而蜿蜒,主道之外的道路更加狭窄;陈旧而古朴的瓦房非常密,好似层层重叠挤在了一起。

这地方如此崎岖,却位于两江交汇之处,有水运之便,乃水上进出四川的重要据点。

一行人来到了瞿能的行辕内,靠近东水门,位于一处高地上。朱高煦站在院门外眺望,视线比较开阔,远处能俯视到大江江面;稍近一些的地方,全是青褐色的屋顶,密密麻麻多不胜数,两条石阶道路蜿蜒其间,显然无法行车。

“我叫人开的门,格老子,早就该投汉王了!”忽然传来一声大喊。

朱高煦转过头,循声望去,迎面正有个汉子、脑袋像刚拔出地的长形萝卜十分突兀。他一撅一拐地走过来了,脸上全是伤,一只眼睛包着布,另一只眼的眼皮往下吊着,完全看不出是甚么表情。

那汉子走过来,抱拳道:“末将重庆卫指挥使徐华,拜见汉王。”

“哦……”朱高煦恍然,他记得自己派过密使来联络徐华,结果被断然拒绝了。朱高煦做了个手势,“徐将军何以弄成了这般模样?”

徐华道:“锦衣卫打的!我先前没想投降,可那薛禄和锦衣卫的人非说我私|通汉王。不问青红皂白,逮着就打,打成这瓜样,我还不降?”

朱高煦愕然,与旁边的刘瑛对视了一眼。朱高煦点点头道:“好!只要能弃暗投明,甚么时候都不迟。”

不过这徐华既有私通叛军之嫌、居然没死,却不知怎么回事。朱高煦决定给瞿能打个招呼、要问清楚来龙去脉,不过听徐华说话直率,估计没多少问题……主动开了城门之后、谁还会说“我本来不想投降你的”这样的话?

朱高煦道:“徐指挥好生养伤,养好了到瞿都督那里,让瞿都督给你安排差事。”

徐华拜道:“末将遵命!”

朱高煦走进院子里,里面是个天井,天井上方是中堂。里面摆满了地图、纸墨等东西。

他看了一番瞿能的地图,上面的字迹各不相同,乃多人一起绘制而成。尽管图很多,朱高煦却没法从这种地图里、看出所以然来。川东地区的地形如此复杂,绝非这种毛笔勾勒的图纸能表现出来的。

瞿能等人都在旁边说着军务,他们指着地图上的位置论述……图上面只有毛笔线条、以及纸张空白,实在是非常考验想象力。

这时天色渐晚,侍卫们收拾了一张方桌,摆晚膳上来了。大伙儿坐上桌子,话题依旧没停歇。

瞿能的声音道:“四川东边的门户,在夔州府(奉节),但此城狭窄、困于群山之中,不利屯驻大军;只可派一部精兵去下夔州府之后,以为守备,设为前军。

我部大军,只能往西布置。得考虑三件事,一是粮草,二是驰援夔州的时间,三为水军。末将挑中了两处地方,重庆府和达县。

在重庆府操练水军,设置大仓为军粮重地。我水军可顺江而下,凭借巴东三峡,以拒敌军水师;而运往前线的粮秣辎重,从重庆府出发,亦得水运之便。”

瞿能拿着筷子,却一口菜也没吃,接着话说道:“王爷在成都府提出,设东面大营于达县(达州),末将以为甚为妥当。

川东地形如同‘川’字,山脉南北纵横,分割山川地势。达县、重庆似远,却位于同一条谷地内,其间联络无险阻。陆路大军在达县,一则可以驰援重庆府;二则可驰援夔州府(奉节)。

援军从达县东出夔州府,距离比重庆更近。若在云阳县、万县(万州)设仓库,将粮草军需水运到二地;则可补充达县援军所需。大军沿路有粮,则免去辎重车辆陷于山间之弊;虽有山川阻隔,大军仍可调动自如。”

刘瑛道:“王爷给了瞿都督六万余众,为何不布置兵马,首先往东夺占巫山县、归州(巴东),然后试图进军夷陵州(宜昌),以为将来东进之前哨?却已先将主力龟缩于重庆、达县一线?”

“刘都督,你未曾镇守过一方,便不用担当责任,说起来当然容易了。”瞿能先是露出了一丝不以为然的口气,又语重心长地说道,“要多历练才行。”

刘瑛皱眉道:“巴山近左,群山叠嶂,根本摆不开阵营大战,人马太多毫无作用!”

“这个是中华鲟?!”朱高煦忽然开口道。大伙儿只好停止了争论,看他指着的桌面上的一条大鱼。

妙锦却不看鱼,转头观察着朱高煦的脸。

瞿能道:“就是鲟鱼,还有‘鱼王’之称,唐朝陈藏器说‘其肉补虑益气,强身健体,煮汁饮,治血淋;其鼻肉作脯补虑下气;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杀腹内小虫’。全身都是好东西。”

朱高煦笑道:“我这嘴,今晚要长见识了。碗拿过来,我给诸位夹一些,都尝尝。”

“那怎么好意思,末将不敢。”瞿能道。

朱高煦直接伸出手,瞿能只好递上面前的小碗。接着又向刘瑛伸手过去。

“嗯!好吃。”朱高煦挑了一块肉放进嘴里,赞了一声,然后闭上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嚼着。

妙锦轻声道:“汉王似乎很喜吃鱼。”

朱高煦点头道:“妙锦说得没错,我就是爱吃鱼,最爱的是海鱼!我还喜欢大海,可惜恰恰被封到了离海最远的地方,你们说这……世事哪能尽人所愿?”

大伙儿不再谈军务,谈到各种吃食,瞿能和刘瑛都讲起了自己印象最深的食物。都是家乡的小吃。

等吃完了饭,朱高煦离桌后才忽然说道:“对了,刘都督用步兵阵法是相当不错的。太平场之战,纵队、横队交替变幻,且在傍晚军令传递不畅之时,让我很是敬佩。

不过川东防务,我还是赞同瞿将军的部署。瞿将军说得对,独当一面,要承担责任;若我对你太过干涉,怎么能让你承担所有责任?”

他顿了顿又和颜悦色地说道:“如果责任可以乱给别人承担,那么今后谁还敢有担当?”

两员大将一起抱拳拜服。因为刚才谈了许久美食、思念了一下故乡,大伙儿的气也完全消了,这时反而不再争执。

朱高煦吃饱了,又踱出院门,观赏着夜晚的江边景色,看着山坡上、码头上的灯火,起伏闪亮,将造物主创造的曲线展现出来。他不禁叹道:“江山如此多娇!”

就在这时,刘瑛走到身后,抱拳道:“末将多嘴了,请王爷降罪!”

朱高煦转过身来,打量着刘瑛,露出一丝微笑,又道:“多嘴有甚么错?你们的见解都有道理的,谈不上谁对谁错,不同的地方在何处呢……”

刘瑛道:“末将愿闻其详。”

朱高煦道:“瞿将军是经历过巨大失败的人,而刘将军没有。”

刘瑛的眼珠往上移动,似乎在想着甚么。

朱高煦又道:“我记得在安南国时,对张辅说过一句话。有权力的人很容易自我膨|胀,只有当他看到巨大的失败、而无力承担的那一刻,才会真正知道悔改。”

刘瑛深深地鞠躬,不再说话。

旁边的妙锦道:“王爷说的话挺有意思。”

朱高煦道:“人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比如他要去赌博,父母管是管不住的。只有吃过了大苦头、自己才会懂。”

周围沉默下来,朱高煦继续看着夜景,若有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