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三百五十章 恶犬

大明春色 第三百五十章 恶犬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直隶官道两侧一片平坦,偶有起伏的山坡,点缀在沃野之间。天上黑色的乌云周围笼罩着阳光,仿若镶上了一圈金边。

地上宁静繁茂,炊烟在村庄上空寥寥升起。泛黄的稻田边,几个农人正朝着官道上,瞧着一群骑兵在奔跑。朱高煦等人一出京师城,便觉得好像天下还很太平,甚么都还没发生过一样。

有些事情确实用眼睛看不到的,若非宫中遭遇的危急才过去不久,朱高煦简直不敢相信发生了那么大的事。

朱高煦忽然转头问韦达:“陈大锤和段雪恨,为何没出城?”

韦达拍马赶了稍许,道:“回王爷,早上末将等一进城,以为没啥事了,照王爷的意思去了旧府……陈大锤打声招呼便离开王府,段雪恨连话也没一句,末将得先问问才知道她何时出门的。不过这二人去了哪,末将不太清楚,也找不着人。”

朱高煦听罢,心里明白陈大锤应该去了玉器铺。但段雪恨出门去干甚么?她似乎从小到大就没出过云南,不认识京师的任何人,在京师不该有啥事要办的。

不过现在没法顾得上过问他们了。朱高煦便不再多问,他的周围恢复了沉默,只剩下官道上马蹄隆隆之声。

朱高煦剧|烈活动了一上午,此时又渴又饿,便从马背上取下水袋,仰头灌了一口。接着他又往脑袋上倒了凉水,好让头脑稍微清醒一下!无数事接二连三发生,他现在已不知想了多少事,脑子就没歇过……

恍惚之中,朱高煦想起了四个人打麻将的场面,因为他以前各种赌|博的次数太多。牌桌旁边常会有人看,每一盘结束后,看官就会说一通:不该打这块牌、应该打那块,你下家等着胡呢!

看官俨然就像一个赌神,牌技远超桌上的人。通常看官说得并没有错,可是他说出最佳打法的前提是,同时看了几家的牌面……所以看官依然不是赌神,只是貌似很厉害的样子。

不幸的是,朱高煦现在就在“牌桌”上,并不能看几家牌面。更不幸的是,事到临头了,他才刚醒悟:原来该自己出牌了!整个上午,朱高煦连深思熟虑的机会也没有。

直到眼下,朱高煦还没完全搞清楚状况!包括皇帝是不是真的驾崩了,这样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他依旧无法完全确认。

但是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判断,那便是皇帝已经不在人世。毕竟朱高煦与之过招的太子,是个人,是人就有他的性格和处事风格;若是皇帝还在,太子应该没那个胆子。

万一这个基本的判断错了,之前做的事就变得相当麻烦。而且朱高煦接下来做的事,也要根据这个判断。一旦南辕北辙,走得越远错得越凶……

一泼凉水上去,朱高煦觉得头脑似乎清醒了一些。

他便抬起手道:“先歇口气!”

众骑又冲出一段路,慢慢停了下来。

朱高煦招韦达等人靠近,说道:“贵州总兵官顾成在‘靖难之役’初投降,住在北平辅佐了太子几年。而且顾成在洪武年间就镇守贵州,在当地旧部极多,若是存心为难,咱们这点人毫无办法。

这么多人马离开凤台门,东宫迟早知道咱们走了。即便东宫后知后觉,现在才派人去贵州给顾成通风报信;咱们一百余骑,仍然跑不过快马驿传的信使。

因此,我觉得咱们路过贵州之前,顾成极可能先得到消息了。如此直接回云南,风险极大。弟兄们得分头走。”

于是朱高煦当场安排了一番,命护卫百户、试百户、总旗等将领拿着汉王的印信,率军走贵州那条路,迷惑朝廷的人;等护卫队到了贵州地面,再分出几股小队,两三人一路,伪装商人百姓试图通过贵州,回去报信。朱高煦自己则与韦达、妙锦、王寅走另外一条路。

此时朱高煦已经发现,自己这藩王的名号在京师根本没号召力,没人听他的命令。只有汉王府护卫军将士最容易调动,如同自己的手臂。因为护卫军的家眷都在云南,而且一直追随朱高煦,习惯地信任并听命于他了。

……

东宫春和殿内,大臣们正议论纷纷,提出了很多方略。众人合力之下,总算重新制定了一套法子。

摆在太子朱高炽面前的境况、也是纷纷扰扰,他一时半会儿无力把权|力伸得太远。若是汉王还在京师,此时还得针对汉王想办法;然而汉王跑路了,东宫只得先处理眼皮底下的乱局。

徐皇后懿旨公之于众前,东宫诸官一致决定,先召纪纲入宫。

朱高炽道:“拿俺的印信去,叫纪纲和薛禄都到御门来。”

右谕德杨荣立刻拱手道:“锦衣卫有一百人守在午门外,可传纪纲走西华门,薛禄走东华门。并让谭指挥带兵到御门后面设伏!”

朱高炽听罢愣了一下,大概猜到了杨荣的意思。如果纪纲走午门进,宫门一开,午门外的锦衣卫官兵是纪纲的人,有些危险。

不过朱高炽片刻后便冷笑了一下,说道:“纪纲不过只是一条狗,恶狗!让他走午门进宫。”

……承天门到洪武门之间的千步廊,两侧排列着许多朝廷衙署,其中的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的衙署、都在千步廊的西侧。

今日不上朝,宫里也没传召大臣,无数官吏按部就班,在各自的衙署里上值。上午发生的事,已经有消息传到千步廊来了;不过这些衙门现在仍保持着秩序,大伙儿各司其职,只是悄悄打听着各种消息。

阴云笼罩之下的千步廊,地面干净而宽敞;诸衙署建筑群错落有序,古朴而明净。一切都那么宁静,只是人们脸上的神色,隐隐与平时不尽相同了。

上值时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也在他该在的地方,便是锦衣卫衙署。

此时此刻纪纲知道的消息最多,锦衣卫在全城各处都有人。他唯一不知道的,便是皇宫里发生了什么事!他唯一不敢安插耳目的地方,也只有皇宫,那里不是锦衣卫该管的地盘。

今日圣上恐怕不能御门听政,锦衣卫本身也是亲军军队之一,没有传召当然不能进皇宫。

汉王在凤台门嚷嚷的话,纪纲也知道了。他眼下正坐立不安、胡猜乱想……圣上真的驾崩了?东宫兵变?

纪纲实在不愿意相信,以东宫文华殿那帮教书先生,竟能谋划干出兵变的事儿来!圣上恐怕也不是那种皇帝,竟能让太子在眼皮底下谋|逆!可是,汉王一个亲王,刚刚才从安南国远道归来,他跑甚么?

就在这时,人报东宫宦官海涛求见。

纪纲立刻叫人放进来,海涛走进锦衣卫大堂,毫不客气地走到上位,拿出一张纸道:“皇太子召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即刻到御门议事。”

纪纲埋着头,双手接过文书,说道:“遵命。我去取点东西就来。”

海涛道:“太子爷等着哩,纪将军可得赶紧。”

纪纲拿着文书瞧了一眼,不用看盖的印,只看笔迹就认出来了,确实是太子的手笔。太子在文华殿不仅读书,常常也帮圣上批阅奏章,历练治国之才,不过批复的奏章还是要给圣上过目罢了。因此在这千步廊上值的文武,大多都见过太子的笔迹,纪纲也不例外。

不知是否因为天气闷热,纪纲感觉额头上的汗水立刻冒了出来。

他闷头走进里边的书房,一屁|股坐到椅子上,马上又站了起来,好像椅子上有根针似的。纪纲在书房里快步走来走去,汗水留得满脸都是。

此时纪纲虽然不太清楚,宫中究竟发生了甚么。但是他可以断定:必定出了事!

若是甚么事都没有发生,太子召见锦衣卫指挥使,圣上知道了这事儿,会怎么想;若是甚么事都没发生,纪纲根本不想听太子的人啰嗦……如今看来,汉王在凤台门嚷嚷着说,东宫弑君兵|变,敢情是真的了?

纪纲慌得很,浑身闷热,骨头里却感觉到一股凉意!

他自己干过什么事,心头当然清楚得很。这些年纪纲对付的,主要是朝廷内外留下的建文余|党;御史陈瑛负责弹劾,纪纲主要是办事,列名|单、抄家、抓人、把人弄|死在北镇抚司诏狱,他干得非常娴熟。

当然所谓建文余|党真的说不清楚,朝廷内外官员上万人,燕王府嫡|系才几个文武?大多数文武都是经过洪武朝、建文朝一直做官过来的……这时候就得揣|摩圣上想|搞谁。

要是皇帝真的驾崩了?纪纲此时一想便怕得要死。因为想要他脑袋的人,实在太多了!

纪纲心里也是满腹苦水,他暗|骂道:俺搞的全是官儿,若是圣上不点头,俺有那胆子吗?圣上当然不会每次都明说,俺不得替圣上琢磨么?

现在纪纲才真正意识到,那些脏事,人们不会理解,也不会因为他只是一把刀、就不找他算账。

以前他是不怕的,因为满朝文武心里都有数,若是和他纪纲过不去,就是与圣上对着干!

纪纲心道:现在可怎么办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