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三百三十五章 离别

大明春色 第三百三十五章 离别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上次朱高煦刚回升龙时,受王后陈氏邀请到厅堂上坐,他没有接受;而今天他主动去拜访了陈氏,因为朱高煦觉得现在的境况有点对不住她。

这一场雨连绵下了好些天,到处都非常潮|湿。朱高煦把伞收起来,放在了房门外,他又回头看一眼,天色黯淡仿佛要天黑了似的,可是时辰才刚到午后。

陈氏请他上坐,俩人寒暄了几句。朱高煦沉吟片刻,终于说道:“朝廷不愿承认陈正元的王子名分,安南国可能要设置三司州县,直接纳入大明朝廷的治理范围。昨天我接到圣旨,要尽快押解胡氏父子等人进京,恐怕不能再管安南国的事了。”

陈氏听罢瞪着眼睛,神情变幻不定,她许久都没有回应,沉默地坐在椅子上。朱高煦自然也不会怪罪她失礼,当别人忽然感到很失望、情绪不定时,他不会计较这等琐事。

这时朱高煦想把圣旨拿给陈氏看,好让她相信自己说的话。

因为前世他无节制地赌|博,无力维持信用,长期以来是不被人信任的,所以下意识总想努力证明自己的话……不过他终于忍住了到嘴边的话。现在朱高煦似乎不需要再这样做,他的身份、以及一向比较讲诚|信的言行,都能让陈氏相信他的话。

“我今天来,是想向王后告歉。”朱高煦又道。

陈氏终于开口道:“汉王殿下为何要这么说?”

朱高煦没吭声,他觉得无须解释,解释起来也不好谈清楚。他顿了顿道:“不过我不能反抗父皇的圣意。”

陈氏低头“嗯”了一声。

俩人有好一阵静静地呆着,似乎都在各自想着心事。朱高煦这会儿也忍不住想了很多……

乱糟糟的心绪中,他竟然想到了一个笑话。说的是佛家子弟和儒家子弟在一块儿谈论,僧人说:众生平等,为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儒士一拍桌子道:你个大逆不道的人!

后世的笑话只是个笑话,但在现在可不一样。维持着世间秩序数千年的东西,最关键的,恐怕就是孝道了。那不仅是儒生的问题,连《水浒传》里视人命如草芥的亡|命徒李逵,也得孝顺他|娘。

如果一个儿子敢公开反对他的爹,这种事已非对错问题,定会上升到挑战世间基本道|德的高度!

所以朱高煦从不觉得,在这种世道违抗父命能有任何结果。更不想为了安南国的事,奋力为对错抗争。作为儿子,能做的无非是行事乖张、不听话,人们只会指责他恃宠而骄、耍泼胡来而已,根本没人和他讲道理。

便是朱高煦以前悄悄救走了瞿能等人,也不是为了武力对抗他父皇,他防的是以后的人。

战争就像赌|博,如果赢的机会太小,那便成了博|彩。朱高煦以前是赌徒,但他也不会豁出身家性命,全部去买彩票。

就在这时,陈氏的声音道:“妾身失礼了。”

朱高煦回过神,看了她一眼,发现陈氏也在瞧着自己。她那眼窝比汉人女子稍深,一对清亮的眼睛却是越看越让人爱怜。

她轻声道:“我未怨过汉王,也无法强求甚么,你不要多心。事已至此,还有甚么办法呢?我们母子只好认命了。”

“嗯……”朱高煦发出一个声音。

这时陈氏竟然勉强地露出了一丝笑容,朱高煦完全不明所以。她看着朱高煦,脸颊上隐隐有红晕,接着缓缓抬起纤手,轻轻抚了一下自己的脖颈。她里面穿着宽松的交领,做出动作时,手指不经意间拨|开了一点领子衣料,锁骨便被朱高煦看到了。她的胸襟撑得不太高但很宽,靠近锁骨下方的肌肤也很柔|软丰腴。朱高煦的目光忍不住盯到了她的交领,陈氏玉白的耳朵也渐渐微红。

朱高煦顿时感觉呼吸有点不畅。不过他心里还很清醒,一时间觉得有点奇怪。

陈氏几个月前就落入朱高煦手里,不过她恪守礼法,朱高煦自然没有为难她。虽然未曾蒙面之时,朱高煦心里有点期待一睹王后芳容,但他最主要还是为了正事。

之前陈氏有求于己,却始终守礼。而今要为她们母子恢复名位的事情失败了,她为何反而如此?

朱高煦克制住自己的冲|动,心道,要是我想对她怎么样,之前轻易就能要|挟她就范;而今何必再纠缠不清?他更不了解陈氏此时的举动意图,万一她是想以此交换,希望朱高煦回朝为她们再争取一下。他做不到,如何收场?

于是他端起了几案上的茶杯,揭开杯盖瞧着水面,避开了她的目光。

过了一会,朱高煦才开口道:“大军克日班师,汉王府护卫先行。王后可否愿意,随护卫去汉王府?我担心你们留在升龙不利。”

他说得很谨慎,并未明言安南国可能会继续战乱。

陈氏也很知趣,早已端正地坐直了身子,好像刚才那细微的神态动作都没发生过,避免了被拒绝的尴尬。她犹豫了一阵,上身前倾,终于答道:“多谢汉王庇护。”

她说罢目光如同有形的事物,时不时从朱高煦脸上抚过。朱高煦看不懂她的心思,毕竟人又不会读心术,最多能从神态猜到简单的喜怒哀乐情绪,她那复杂的想法,他如何得知?

朱高煦也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心道:我快要离开安南国了,与她保持一点距离甚好,免得离别时牵挂不舍。

……朱高煦军中的文官宦官有近三百人。有朝廷圣旨、主帅军令,对于撤军之事,所有人都无话可说。于是中军行辕即刻开始安排诸部从升龙、清化二地撤兵班师。

原西路军十万人大多都是四川都司、云南都司两地的卫所兵马。大军自安南国到云南,一些人再从云南返回四川诸卫所,沿途的道路狭窄多山,都不太好走。中军议定分批出发。

汉王府护卫军大部人马,由王斌、刘瑛二人率领回云南府城。朱高煦还写了封信给王妃郭薇,叫宦官曹福带着回去。他亲笔告诉郭薇,等进京献俘之后,他很快就回昆明。

接着朱高煦安排护卫指挥韦达,率一部王府护卫随行进京;另外跟着他押解逆贼胡氏父子等罪人的军队,大多是浙江、江西等地的卫所将士。如此调遣,等完成押解使命之后、进京的卫所军返回各自卫所就近了。

朱高煦率众先行离开中军行辕,陈氏没来送别。但他刚出大门,掀开马车帘子时,便发现一袭白裙正在一栋楼阁上面,果然是陈氏站在那里。

俩人远远地看着彼此,此时已无法道别。

一路人马近万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升龙城城门。送别的人群里有大量武将文官,连张辅也从清化赶回来了。

大队人马走了近十里地,来到大路上一道木头牌坊旁边,军队便暂且停止了前行。路边有一间草盖的敞屋,张辅等人将朱高煦迎入屋子里。那草屋虽然陈旧破败,但此时许多文武官员连进屋的资格也没有。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愿汉王殿下一路平安无事。”张辅端起一个武将送进来的酒水。

朱高煦也接受了他的好意,笑道:“胡氏逆贼乃新城侯所获,今番我父皇下旨,叫我押解回京,我这算是借花献佛罢?”

张辅陪笑道:“不敢不敢。征安南之战,汉王坐镇中军运筹帷幄,末将等皆受汉王恩惠。”

朱高煦听罢不动声色道:“待新城侯回京,论功应加国公之爵了。”

张辅忙道:“末将不敢居功。”

话虽如此,但彼此心里都是清楚的。当年邱福、朱能、张玉乃燕王府最亲信的大将,功劳也差不多;张玉战死,其他人都封了国公。张辅如今又在安南国立了大功,皇帝给他加爵到国公几乎是必定的事。

说了几句话,朱高煦便道:“新城侯就此留步,不必远送。今日大军还要赶路,他日咱们在京师重聚,再徐不迟。告辞了!”

言罢草棚里的几个人都饮了一杯酒,朱高煦走出门,叫上身边的段雪恨重新上了马车。过了一会儿,他挑开车帘时,见张辅仍站在路边目送,朱高煦也挥了一下手。

二人一起在安南国半年多,相互间有些争斗,但总体上张辅还是个很守军中规矩的人。而今一声道别,以前的些许不快似乎都已抛诸脑后了。

今日的天气已经放晴,天空一片清蓝,阳光明媚。大路两边,一望无际的肥沃平原,稻田里早已绿幽幽一片。除了路上的明军人马有些喧嚣,四面原野上都十分宁静。

朱高煦的人马第一天走到了大江南岸扎营,然后次日坐水师的战船渡江。

他们回京的道路是走北江府、坡垒关(镇南关)进入大明境内广西布政使司地面,然后走广西的驿道直去京师。

前方还有几千里的路,朱高煦估计行军没有三个月很难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