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藏国 > 第八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

藏国 第八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

作者:高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6 13:24:3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尚结息、尚结赞、马重英等人之所以能成为名将,就在于他们有超越一般人的胆识和魄力,能看得比一般人更远更深透,不仅知其一,也知其二。

比如发现有三千唐军出现,他们不仅会想到这是唐军的先锋,而且会想得更深一层,这会不会是唐军的诱饵?

但一般的吐蕃将领就想不到那么深,他们没有读过兵法,没有看过各种书籍和影视,如果再没有长期的实战经验,那他们就会按照正常的思维模式去做。

这是一支唐军的先头部队,他们藏得很隐秘,但无意中被一支羌人商队发现,而机缘巧合,这支商队又来灵州和吐蕃军做生意,把这个秘密泄露出来。

三千人的唐军人数不多,正好给自己的两万军队一个实战的机会。

吐蕃军主将论布扎仁当即率领两万大军从灵武县杀出来,向一百五十里外的安乐县杀去。

但大军刚到鸣沙县以北十里处,便有探子回报,在前方发现三千唐军骑兵。

论布扎仁立刻下令,大军列阵,两万吐蕃军迅速列阵,很快,前面漫天的黄尘中缓缓出现了数千骑兵。

可就在这时,后面也出现了一支骑兵,足有万人,东面也出现一支骑兵,也是差不多万人,而南面的骑兵也越来越多,远远不止三千人。

只片刻,两万六千唐军骑兵便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包围了吐蕃军,而西面是滔滔的黄河水。

主将论布扎仁惊得目瞪口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中计了,留在灵武县还有高大坚固的县城可以依靠,唐军还不一定有攻城武器,可到了旷野,他的两万步兵怎么和三万骑兵对抗?

但论布扎仁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投降是不可能的,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不过他还可以选择突围,损失惨重那是肯定的,但至少自己能活下来。

论布扎仁举刀大喊道:“全军向北突围,撤回灵武县!”

两万吐蕃军开始掉头,迅速向北狂奔突围。

李邺在远处注视着突围的吐蕃军,他很快看出了端倪,前面骑马疾奔的似乎是真的吐蕃人,他们渐渐脱离了后面的步兵,换而言之,他们根本不管后面吐蕃步兵的死活了。

李邺当即冷冷下令道:“让敌军头部骑兵突围,南霁云将军从后面追杀,剩下敌军进行切割包围,投降者可免死,反抗者格杀勿论!”

对付企图鱼死网破的敌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逃,一旦逃亡,就不会再有拼死突围的意志了,反正这里距离灵武县还有五十里,就算他们逃到灵武县,面对的也是被唐军占领的城池。

“呜——”

号角声吹响,令旗挥舞,一万唐军骑兵立刻分成了两半,就像大海中忽然出现一条路,论布扎仁喜出望外,率领一千吐蕃压阵军拼命奔跑,他们都是正宗吐蕃军,也是骑兵,这个时候,他们根本就不管后面的两万吐蕃汉人士兵死活了。

待一千吐蕃骑兵逃掉,唐军忽然合拢,一队队百人骑兵在队伍中穿插疾奔,将吐蕃士兵切割成支离破碎的小块,绝望中,吐蕃士兵纷纷跪地投降,一些死活不肯投降的吐蕃将领,也被唐军骑兵毫不犹豫杀死。

但论布扎仁率领一千吐蕃骑兵也并没有因此逃脱,南霁云率五千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奔出二十余里,吐蕃军前方忽然出现两支唐军骑兵,各有两千骑兵,一左一右杀来,拦截住了吐蕃骑兵。

这时,南霁云率五千骑兵也已追上了吐蕃军,从后面包围了这支吐蕃军,尽管吐蕃拼死突围,但一千人拼命和两万拼命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唐军根本不用正面厮杀,用角弓弩如雨点般射击,只用几轮射杀,这支吐蕃骑兵大半都不存在了,南霁云率领骑兵掩杀上去,最后的百余人也被唐军铁骑淹没了。

这是唐军打得最畅快的一战,也是最经典的诱敌之战,用三千人作为诱饵把两万吐蕃军从灵武县诱出来,使他们失去了最大的优势,灵武坚城。

要不然,唐军没有携带攻城武器,要攻下灵武城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如果时间拖得太长,金城县那边恐怕就会生变了。

李邺当即给雷万春记了首功,表彰他的诱敌之计成功。

这一战俘获敌军一万八千人,全部都是吐蕃汉人,李邺让翻译告诉所有人,现在放他们回去,还会被吐蕃人派出来送死,不如在灵州安安心心采矿,等战争结束后放他们回家。

话已经说清楚,对方能不能接受李邺并不在意,他随即令鹰击郎将李应率两千军队将战俘押去南面的丰安镇。

那边有一座大山叫照壁山,是朔方军的矿场,盛产铜铁矿,有现成的采矿大营和各种设施,不需要重新投入,直接就可以采矿了。

唐军还带来百名老矿工作为技术指导,指导战俘们进行采矿。

夺取了朔方,李邺率大军进入灵武,接下来他便是守株待兔,等待回纥军的到来。

长安,崇仁坊右相府,房琯被韦见素的孙子韦清玄领往贵客堂。

韦清玄当年被安庆绪破相后,一直在弘文馆书库内任职,负责整理文书档案,基本不需要和外界打交道,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加上得到名医的精心调治,他脸上的疤痕也越来越淡,只剩下一个淡淡痕迹,不在强光下细看,还看不出来。

他的官职也随即被调整,去年开始出任中书舍人,专门负责草拟旨意,他在去年也成婚了,娶了尚书右丞萧华的孙女为妻,今年妻子已有身孕,几年的郁闷也终于被一扫而空。

韦清玄领房琯来到贵客堂坐下,躬身道:“请相国稍坐,祖父马上就到。”

这时,外面传来一声咳嗽,韦见素负手缓缓走了进来。

房琯连忙起身行礼,“参见右相!”

“贤弟不必多礼,请坐!”

韦清玄起身要走,韦见素微微笑道:“就站在祖父身后吧!随时给客人添茶。”

“孙儿遵命!”韦清玄便恭恭敬敬站在祖父身后。

房琯捋须笑道:“看来韦相国很器重孙子啊!”

韦见素的四个儿子都在朝中为官,但都比较平庸,但这个韦清玄却十分稳重,而且不失睿智,韦见素当然想培养这个孙子,就像当年李林甫培养孙子李邺一样。

事实上,韦见素就是看到了李邺,才想学习李林甫,跨过儿子,直接培养孙子。

韦见素叹口气道:“当年他被安庆绪所害毁容,一直忍辱负重生活了好几年,反而磨砺了他的意志,让他性格沉稳下来,现在脸上的伤疤也快好了,也算是塞翁失马吧!”

“相国说得对,不到最后,很多事情不能轻易下定论。”

房琯沉吟一下又道:“李邺竟然派刘晏来代为述职,是不是有点太藐视朝廷了?”

韦见素笑了笑:“太上皇当政的时候,哥舒翰也从未向政事堂述职,节度使本来就是向天子述职,李邺派刘晏和我们沟通交流,实际上是给政事堂面子,准确说是给他父亲面子,房相国,这一点我们心里要有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