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藏国 > 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斗拔谷

藏国 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斗拔谷

作者:高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6 13:24:3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章漏发了,老高真的很抱歉!】

===

一连几天,张掖城都沉浸家人团聚的喜悦之中,虽然失去了财产,但比起亲人的获救,财产又不重要了。

军营的中军大帐内,攻打大斗拔谷的作战前部署正在紧张地进行。

“大斗拔谷战略意义重大,一旦我们拿下大斗拔谷,就等于将一把匕首顶住了吐蕃军后背,迫使吐蕃军不敢向东发动攻势,金城县的安全就得到了充分保障。”

中军大帐内,李邺站在沙盘前,对十几名将领介绍目前的局势,“尚结赞现在最急切的事情就是打通鄯州和灵州的通道,其他陇右地区他并不是很急切,而金城县正好扼在鄯州和灵州之间,就成了吐蕃军最大的障碍。

其实马重英也是为了打通这条连接河湟和灵州的生命线,才发动了对金城的战役,轮到尚结赞,就算他再否定马重英,他也绕不开金城县。”

裴琇沉声道:“拿下大斗拔谷,吐蕃军就不敢轻举妄动。”

“一点没错!”

李邺笑道:“家门口蹲个贼,你怎么放心出远门?当然,我们不是贼,只是打个比喻。“

众人都笑了起来,李邺把木杆递给旁边裴俊,对众人笑道:“裴长史年轻时守了十年的大斗拔谷,让他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斗拔谷。”

众人顿时刮目相看,看起来一个儒雅的文官,居然守了十年的大斗拔谷。

裴俊接过木杆笑道:“殿下有点夸张了,我是做了十年的大斗拔谷防御使,但并不代表我天天呆在那里,只是唐蕃战事紧张时,我才会呆在那里,大部分时间我还是在张掖,不过我确实比较了解大斗拔谷,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裴俊指着沙盘上的一条裂谷道:“这就是大斗拔谷,这条峡谷真是祁连山的一线天,很长很窄,千回百转,两边是千丈悬崖,长七十里,宽从两丈到一百余丈,里面有几条暗河,是山谷内的重要水源。

整个山谷有三处比较宽敞,位于谷口、谷中和谷尾,唐军和吐蕃军都在这里修建了军城,用石头砌成,反复修葺,内部结构非常完善了,而且都是居高临下,十分险要,很难攻打。

但夺取大斗拔谷就是攻打这三座军城,拿下这三座军城,就拿下了大斗拔谷,其中最关键就是中部的祁连军城,也是最大最难攻打的一座。”

议事结束,众人都散去,李邺还在注视着大斗拔谷内的军城。

裴俊微微笑道:“开元十六年,你外公率一万军攻打大斗拔谷,未伤一兵一卒便夺取了大斗拔谷,就是这一战,奠定了他在河西的地位。”

“外公怎么做到的?”李邺兴致勃勃问道。

“断水!”裴俊吐出了当年父亲裴方获胜的诀窍,很简单,就两个字。

五天后,李邺亲自率领两万大军抵达了大斗拔谷口,在数里外扎下了大营。

虽然河西唐军争夺大斗拔谷非常艰难,每次都要付出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代价才能拿下,但李邺并不打算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他有强大的进攻利器,那就是火油和重甲步兵。

两万唐军刚刚抵达,便被巡哨发现了,大斗拔谷内立刻响起了急促的警钟声,数千守谷士兵都变得万分紧张。

大斗拔谷一共有一万人仿佛,包括谷内和谷外,其中大头在谷外,驻扎了七千军队,即使唐军杀出山谷,也会被这七千军队拦截。

山谷虽然有七十里长,但确实无法部署太多军队,极少的部分在军城内,其他军队都在山谷官道上修筑工事,配合城堡进行防御。

大军休息了一夜,次日上午,大将南霁云亲自率领五千人进入了峡谷。

五千人包括一千重盾兵、五百添油兵,五百陌刀军,两千重弩军和一千长矛步兵,另外,还有一支两千人的后勤运输队伍。

大军进入了峡谷,原本明媚的阳光消失,山谷内变得阴暗起来。

主将南霁云骑在一匹极为雄健的大宛马上,马匹毛色如火炭一般,无一根杂毛,这是他守卫长安战役中,以立功第一而获得的奖励,是拔汗那国王送给李邺的汗血宝马。

身材高大的南霁云骑在这匹战马之上,更显得格外雄壮威猛,他是第一次来到大斗拔谷,格外地谨慎小心。

山谷内摆不开战场,没有骑兵,走在最前面是三百名重盾士兵,每人举起大盾列队而行。

在重盾军背后便是五百添油士兵,这是河陇军的独有的军种,他们的任务便是喷射火油。

每个士兵背一只十斤重的火油袋和一把推拉式唧筒,用青铜或者黄铜打造,通过铜管将皮袋中的火油抽进唧筒,再推射出去,最初是用羊小肠做抽管,但使用效果不好,改良后用硬铜管,便能喷到七八丈远。

当然,唐朝的铜管不是武器级别的铜管,都是将烧红的铜板捶打成薄片后再卷起来,再用铜水填上缝隙,比较粗糙,不能用来做枪管,枪管必须用模具一体铸造。

除了火油袋外,每个添油士兵腰间还挂着五只火油陶瓶,外型和梅瓶一样,皮薄馅大,装了两斤火油。

向前推行了约数里,应该已经到第一座军城处了,

忽然前面发一声喊,石块如雨点般射来,十几名重盾士兵措手不及,头部被石块打中,当即倒地,头破血流。

上方则是密集的箭矢射来,吐蕃人也有弓箭,只是射程不远,在军城内投石不方便,用弓箭居高临下,反而效果更好。

前方确实是一处开阔地,面积约数十亩,主要是向右侧凹陷进去,下方有一座土丘,土丘有一座很小的军城,占地也就一亩。

对唐军而言,这不能叫城,而叫戍堡。

但军城修建土丘上,整体高约六丈,数十名吐蕃军居高临下,向下射箭,高度就相当于六成楼。

果然就像裴俊说的那样,根本没有门,只能先爬上山坡,在用外挂梯子爬上去。

在军城下方,吐蕃军用泥袋带堆砌了一座高一丈左右的工事,数百名吐蕃士兵在工事背后抛石,高高泥袋挡住了他们。

南霁云冷笑一声,一看就是没有经验的新兵,居然躲在墙后,以为弓箭都是平射吗?

南霁云当即喝令道:“重弩手发射!”

五百重弩手列阵成十排,调整望山,举弩向百步外抛射,‘刷!’五百支重箭腾空而起,以六十度仰射,箭矢飞射上天,又呈抛物线落下,雨点般落在吐蕃士兵群中,这些士兵虽然打着吐蕃军的番号,但实际上都是吐谷浑人,之前都是牧民,被征用入军,虽然有过军事训练,但和唐军从没有交手的经验。

他们左手持简易盾牌,右手甩出一颗颗绳石,突然之间,唐军强大的箭雨射来,就算有盾牌也无济于事,盾牌被击中碎裂,数百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一片哀嚎,其余士兵连滚带爬,躲到泥袋背后,只有这个角度,唐军的箭矢射不到。

南霁云一挥手,三百名重盾士兵举盾快速奔跑,利用唐军箭矢压制住对方的机会,他们一口气奔至沙袋墙背后。

他们配合默契,将一只只泥沙袋拖倒在地,为首千夫长见势不妙,大喊几声,数百名吐蕃士兵拔腿狂奔,向谷道深处撤去。

官道上的吐蕃士兵逃跑了,还剩下一座石堡,南霁云下令道:“投掷火油瓶攻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