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藏国 > 第六百三十九章 火药消息

藏国 第六百三十九章 火药消息

作者:高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6 13:24:3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五天后,李邺回到了襄阳,他当即召见了仇玄,进行职务调整后,王昌龄主管更适合他的监察和刑狱,对外情报体系交给了仇玄。

仇玄年约五十岁,他曾经是李林甫最得力的三大幕僚之一,跟随李林甫十五年,一直忠心耿耿,他擅长阴谋,像韦坚案和杜有邻案都是他一手策划。

李林甫也知道他的几个幕僚仇人太多,所以临终前把三个幕僚交给了孙子李邺。

李邺也没有亏待他们,先把他们带去了碎叶,四年后又将他们带到襄阳,继续重用。

能成为李邺手下的情报头子,仇玄当然是李邺的心腹,只是仇玄很低调,非常低调,话也不多,大家往往会把他忽略,但并不代表李邺忽略他,相反,李邺一直很重视他,李邺很多重要文书都是他负责处理,对朝廷的述职报告也是由他草拟,其实就是对他的信任。

而另一个幕僚杨韶华同样很低调,他出任副司马兼屯田铸造使,负责后勤,军队的制造、屯田、养殖都是他的事情,他在碎叶就负责这一块,在襄阳拾起本行,很是得心应手。

仇玄匆匆来到李邺官房,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李邺正站着沙盘前,笑着点头道:“仇参事请过来!”

仇玄走到沙盘前,李邺沉吟一下道:“接下来我打算对东南方向动兵,时间大概要两個月左右,但我要保证襄阳的安全,燕军会不会在我南下期间再次进攻襄阳,襄阳的局势和洛阳的局势息息相关,而洛阳的局势又和关中局势紧密相连,整个天下都是一盘棋,所以各地的情报太重要了,汇总各地的情报,我就知道了安禄山的战略企图,也就知道安庆绪的下一步动向。”

仇玄点点头道:“卑职明白殿下对情报网的重视,卑职上任后也在迅速铺开,卑职也很清楚洛阳燕军一定会再度攻打荆襄,据卑职得到的可靠消息,燕军在黄河训练水鬼,打造新式浮桥,具体什么样浮桥卑职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两个月内,他们不可能完成,另外,卑职还得到一个消息,安禄山在和吐蕃谈判会盟。”

这个消息让李邺吃了一惊,历史上,安禄山可没有和吐蕃会盟,只有唐军引入了回纥军队,如果一旦吐蕃军介入唐燕之战,那就可能会改变历史了。

李邺急问道:“消息可确切?”

“消息就是李瑜带来的,他父亲李岫官任太常卿,和吐蕃结盟之事就是一直由李岫主导。”

李瑜是在李邺视察汉阳的时候逃到襄阳,仇玄曾经是李瑜的师父,李邺不在,便是把他李瑜安置下来。

李邺前两天刚回来,还没有来得及接见李瑜,现在有个问题,李瑜背负了一个弑父的名声,李邺如果现在公开用他,确实有损名声,等以后清算朝廷叛逆时才能给他平反。

李邺沉吟片刻道:“安禄山和吐蕃结盟之事要深入调查,需要多少钱都可以,要不惜代价搞到确切情报,还有安庆绪造浮桥之事也要深入调查,他们浮桥造好之时,就是攻打荆襄的时候,要把这个时间点盯好。”

“卑职明白!”

停一下李邺又道:“李瑜就留在参谋室出任掌书记,你多照顾一下他,让他暂时低调一点,再想办法把他妻女接到襄阳。”

仇玄点点头,“卑职一定照办!”

仇玄行一礼告辞走了,这时,记室参军黄再行在门口道:“殿下,杨司马和胡参军先后派人来汇报,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黄再行是天宝十二年进士,之前出任襄州司功,学识过人,精明能干,李泌把他推荐给李邺做记室参军,记室参军就是机要秘书,这个职务相当重要,掌握机密。

黄再行同时也是荆襄第一名门黄氏家族的嫡孙,李邺重用他,也是为了笼络荆襄黄氏,其实最好的笼络方式就是联姻,只不过李邺还没有这方面的觉悟。

李邺想到今天确实要去铠曹司,他便点了点头,“准备马车,我现在就去,顺便叫上李长史!”

........

节度府下面有很多负责具体事务的部门,叫做诸曹,比如功、兵、法、仓、士、户六曹,另外根据需要又增加了铠曹、牧曹、屯曹等等。

铠曹就是军器司,研发打造兵器的部门,主官为铠曹参军事,汉江节度府的铠曹参军事叫胡九龄,曾任洛阳军器监弩坊署署令,洛阳失陷,他带着妻儿老母逃往襄阳避难,正好遇到李邺颁布招贤令,他便毛遂自荐,江汉军最缺这种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才,李邺当即任命他为铠曹参军事。

胡九龄的妻儿老母已经安顿好了,胡九龄便全身心投入到铠曹司的筹建之中。

胡九龄顶头上司是副司马杨韶华,杨韶华就负责铠牧屯三曹。

目前铠曹司的位于城南,是一座占地五十亩的大院子,是山南东道官方铸铁所,这里设施齐全,各种官衙房间也有。

铠曹司的布局很有趣,高空看像一朵梅花,中间是官衙,周围一圈分布着五座大院,分别是弩院、铠院、刀院、机关院、火器院,其实还有一座船院,不在这里,在汉水河畔。

杨韶华和胡九龄已经在官衙前等候鲁王殿下了,李邺和长史李泌从马车里出来。

杨韶华和胡九龄连忙上前行礼,“参见殿下,参见长史!”

李邺微微笑道:“已经完成了吗?”

杨韶华点点头:“已经做过一次试验,达到燕国火药的燃烧度了,请殿下一观!”

铠曹司今天要展示的正是火药,唐朝的火药很难制造,飞龙用了十年时间才造出四百斤火药,主要就是就是原料硝石矿的获得太难,飞龙专门派人去厕所和马厩收集硝土,直到后来,烈凤才得知在剑南道绵州老君山一带出产天然硝土,但产量也很低。

安禄山的火器监之所以只造出一百枚钧天雷,原因就是飞龙的火药被他们用完了,而他们自己的火药还没有造出来,同样原因,硝石太少。

燕国找不到专门的硝石产地,只能去盐土地上刮硝,过了一个冬天,盐碱地上就会生出一层黄色的东西,这就是硝土,必须在春雨之前扫刮干净,然后熬硝,产硝量太少了。

历史上,火器发展缓慢,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火药产量不高,直到印度和智利的硝酸盐矿大量供应后,火药的品质和烈度才得以迅速提高。

李邺的火药事业也同样很艰难,他派人去绵州购买硝土,用了半年的时间才买到三千斤硝土,但这只是硝土,反复熬制提纯后,百斤硝土只能产五六斤纯硝。

李邺跟随胡九龄来到了火器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