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藏国 > 第六百三十五章 巡视汉阳(上)

藏国 第六百三十五章 巡视汉阳(上)

作者:高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6 13:24:3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张平升为长安县县令,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但同时也不是他想要的,安禄山的官当得越大,他的压力也就越大。

晚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做安禄山的官,绝不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这时,有家人来报,“县君,外面有人来访,说是你的故人,有急事找你!”

张平一怔,现在一更时分了,还有谁来找自己?

他起身来到府门前,只见一个年轻男子,浑身是血。

男子看见张平,跪下哭道:“张平救我!”

张平忽然认出他了,李瑜,李邺的兄长,李林甫的嫡长孙。

李邺还特地叮嘱过自己帮忙关照他。

张平连忙扶他起来,惊讶问道:“你先起来,怎么回事,身上都是血?”

“求你赶紧救我父亲,我怕他会死去!”

“啊!你父亲怎么了?”

李瑜满脸泪水道:“他被我斩断了手腕,我不知道他能不能活下来。”

张平瞪大了眼睛,“为什么要杀自己父亲?”

李瑜一脸痛苦道:“我没有想杀他,我反复劝他不要做贼官,他死活不听,还要和我断绝父子关系,我没办法,只好斩断他右手,让他做不了官。”

李瑜的父亲李岫是李林甫的嫡长子,被曾任太常少卿,父亲去世后被罢官免职,这次安禄山进长安,作为迎接安禄山的朝廷官员,李岫被封为太常卿。

这是李瑜不能容忍之事,一旦将来朝廷清算,整个家族的荣誉都会被父亲玷污。

虽然老二李崿和老四李岷目前都在洛阳出任高官,但他们不是嫡长子,对家族的影响会稍微小一点。

可李岫不一样,他是李林甫的嫡长子,影响巨大,李瑜最后无法劝说父亲辞职,他一不做二不休,趁父亲喝醉酒的机会,一刀斩断了他的右手手腕。

失去右手,无法写字,自然也就无法当官了,尽管李瑜可能背负弑父之名,但此时他也顾不上了。

张平明白了缘由,当即将李瑜安顿在自己府上,他立刻带了几名衙役赶往李岫府宅。

还好,管家已经及时请医师替主人止血包扎了。

李岫满脸苍白,眼睛充满了怨毒。

“县令来了!”有人高喊一声。

李岫并不知道张平和李邺的关系,他一脸冷淡道:“张县令怎么来了?”

“有人报官,说这里出了人命,所以本县急急赶来查看,太常卿这是怎么回事?”

李岫心情极度沮丧,失去了右手,他这个官恐怕当不成了。

他长叹一声道:“家门不幸,出了孽子,请县令务必将我那個孽子抓回来,我要用家法严惩他!”

张平点点头,“他现在在哪里?”

李岫摇摇头,“我也不知!”

“好吧!明天我再来细问此案,既然没有出人命,我就先告辞!”

张平行一礼走了。

次日天刚亮,张平用县衙的马车将李瑜送出长安,李瑜带着张平给他开的过关官文,急急逃往襄阳。

.......

清晨,十几艘三千石的大船缓缓抵达了沔州汉阳县,这些艘三千石的楼船便是江汉军水军最大战船,楼船是大唐水军的主力战船,船只后半部修建了三层高楼而得名,载人众多,对敌军可以居高临下而战,尤其楼船上特有的拍杆十分著名,像苍蝇拍一样,长长的拍杆抽打下去,可一举将敌军船只拍打断裂沉没。

大唐水军最强盛的武则天时期,万石楼船、五千石楼船比比皆是,三千石楼船真是小字辈了。

就算是现在,三千石楼船其实也拿不出手,李璘的长江水军中,万石楼船有十艘,五千石艘楼船也数十艘,三千石楼船更是有两三百艘艘。

李邺站在第一艘楼船的顶上,扶着栏杆俯视江面,这里便是江汉交汇之处,汉水从这里汇入长江,远处波光浩渺,那就是长江了,无数的水鸟在天空盘旋。

汉阳的战略意义对于江汉军十分重大,正如李泌所言,得到汉阳,江汉军就从此通江达海,脱胎换骨了。

李邺也深为赞同,他也深有体会,得到汉阳后,格局和视野都双双展开了。

虽然他们之前也有江陵,但江陵的辐射范围不够,而得到汉阳,整个汉水就活了,整个山南东道都可以通过长江和汉水连为一体。

江面拂面,令人心旷神怡,这次李邺是专门来汉阳视察,汉阳战略位置虽然重要,但不用起来,还是没有意义,就像捧着金饭碗讨饭一样。

陪同李邺前来视察沔州和汉阳的主要官员是都转运使刘晏,他也站在李邺身边,享受着江风的舒爽。

“殿下,汉阳是最好的商业中转之地啊!”

刘晏感慨道:“如果运作得好,可以解决一半的军俸问题。”

目前江汉军加上降军整编,人数已达到十万人,每个月的军俸就要三十万贯,李邺从河中带回来的金币有两百万枚,用飞龙的一部分黄金白银运到长安兑换了三百万贯,加上还没有兑换的金银和物资,大概有七百万贯钱,这就是雄厚的底子。

还有江陵的粮食储量,江南西道、黔中道和山南东道的税粮约百万石,就存放在江陵,这些都是准备走商洛道运去长安的粮食,但安禄山攻入关中,朝廷也同意存放在江陵转运仓库的税粮用来募兵。

虽然底子比较厚实,但用钱粮的地方也多,不仅是军队俸禄,还有难民的安置,这也要耗费大量钱粮,而且李邺在西域也吃过无钱粮之苦,教训深刻,所以他必须未雨绸缪,获得稳定而足够开支的财源。

“转运使有什么好的想法?”李邺笑问道。

刘晏微微笑道:“其实卑职的思路就是三点,第一就是开矿,开矿冶炼铜铁,之前朝廷律法过于宽松,‘天下诸州出铜铁之所,听人私采,官收其税。’这样就导致了穷庙富和尚,各州各县豪门巨富比比皆是,朝廷却无募兵之资,所以采矿和冶炼,官府必须要垄断,其利不能让民。

第二,就是兴官商,殿下既然免了商税,就不可能在商业繁盛中获利,唯一的办法就是成立官商,大批采购,大批贸易,低买高卖,中间获利何止千万,比如粮食,江南东道的米价大概在斗米二十文,但长安的米价一般都在斗米八十文左右,可运输很贵,据卑职所知,米商把江南米运到长安,本钱在五十文左右,运输钱就要占一大半了,可如果是官商运输,千艘大船,万头骆驼,运到关中,本钱也就三十文,一斗米我们能获利四十文到五十文。

米最多两倍利,盐铁专卖那就是十倍利了,但正如殿下之前所说,这不是单独一域能做,所以卑职暂时考虑商利,扬州的盐,从盐场直接购买,每斤约十文,而山南东道和江南西道各州的盐价都差不多,每斤六十文左右,盐商获利之厚可见一斑,如果我们用官商运输的优势,所有盐商都竞争不过我们。”

这时,船只到岸了,李邺欣然道:“我们下船看看去!”

船只停靠在汉阳的汉水码头,刚上任沔州刺史的李洵带着一班官员在码头迎接李邺一行到来。

李洵上前躬身行礼,“卑职参见鲁王殿下!”

李邺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所有族兄弟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位兄长.

李邺一直记得自己每次去城外练武,回来时万籁俱寂,只有李洵的房间里依然亮着灯,能看见他在房间里发奋苦读的身影。

李洵有明确的志向和清醒的认知,才能有机会一步步走到今天,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关照。

李邺笑眯眯问道:“怎么样,你这个沔州刺史有没有什么难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