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藏国 > 第四百六十九章 裴家提醒

藏国 第四百六十九章 裴家提醒

作者:高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26 13:24:3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邺点点头,“我在述职的时候是答应过给朝廷,因为父亲正好出任户部侍郎,所以我考虑把这批物资等父亲上任再拿出来,所以迟迟没有动,父亲可以把它们变卖了,筹集钱财用来疏通天宝渠。”

李岱苦笑道:“这笔钱已经计划好用来发放俸禄,朝廷已经欠俸三个月,很多低层官员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李邺沉思片刻道:“除了这批物资外,驼队还另外带回来一批金银器皿,价值五十万贯左右,我答应天子再捐一百万贯给朝廷,这批金银器皿我直接给户部,户部列为疏通河道的专项用钱。”

李岱叹息道:“全部疏通天宝渠、治理三门峡,至少要两百万贯才够,五十万贯只能做一部分。”

“一部分也可以,父亲听我说,我们要效仿开元年间的河南尹李杰,在三门峡前后各修建大仓库,三门峡那一段不能走水运,那就走陆运,大概也就二三十里的距离,用骆驼运输,两边的大仓库作为中转。

然后天宝渠只要疏通到永通仓那一段距离就行了,用不着修到长安,只要永通仓存放百万石粮食,关中就不会有饥荒了。”

李岱点点头,“你这是把钱用到刀刃上,时间上也来得及,我现在就安排把江淮税粮赶紧运来,同时优先修缮陕州东的仓库群,那些虽然坍塌了很多,但还有用一部分,还要修缮三十里运粮路!”

李邺道:“先把路修好,粮仓来不及修缮好可以先临时搭帐篷,一定要抢在冬天之前把粮食运到关中。”

李岱点点头,“有五十万贯钱,那就解决眼前的大问题了。”

李邺又笑道:“其实还有办法可以开辟财源。”

“什么办法?”

李邺缓缓道:“土地,官府手中还有大量的官房和土地,现在长安有钱的大商人很多,但他们没有资格住大宅,家财百万贯,一家人还挤在一亩地小院里,只要把这一条限制规定废除,长安的地价必然大涨,朝廷就可以通过卖地获得大量钱财。”

李岱负手走了几步道:“开源当然是好办法,可如果不节流,一样支撑不了多久,权贵生活太奢靡了,供养天子、皇亲国戚和五杨权贵之流的开支,已经占据朝廷税赋的一半了。”

“父亲不是说,都用作军费开支了吗?”

李岱哼了一声,“除了驻长安的军队是全俸,边军都只给了一半,其他一半自筹,安禄山麾下名义上是十五万军队,实际上远远不止十几万人,一年至少几百万贯,朝廷给不了,都是安禄山自筹,幽州的官员也是他任命,财税也是他自管,吏财军三大权都归他了,明摆在这里,安禄山已经拥兵自立,他不造反就算不错了。”

这时,李邺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说安禄山造反是杨国忠逼的,因为安禄山已经拥兵自立了,朝廷装聋卖哑,也算半承认安禄山拥兵自立,安禄山自己当个土皇帝,最多势力范围慢慢向河北扩张。

这个时候,朝廷应该积极争取时间备战,准备钱粮物资,调兵遣将,修建关隘工事,这才是有效的应对之策,准备充足后,调集大军进攻幽州,这样一来,把安禄山的判乱压缩到幽州局部,河北、河东、河南等地都不会被战争波及。

但杨国忠偏偏不识时务,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他非要捅开来,身为宰相,什么战备之类都不考虑,天天在李隆基面前说安禄山要造反,必须把他调回朝廷杀掉,昏庸之极的李隆基还真听他的话,调安禄山回朝,这就等于打破了默契,不承认安禄山拥兵自立,安禄山当然就公开造反了。

实际上,现在杨国忠已经和安禄山势同水火,安禄山杀了杨国忠的儿子,杨国忠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杨国忠已经两次弹劾安禄山没有按期来朝廷述职,但天子都保持沉默,现在李隆基还稍微清醒,但随着虢国夫人对李隆基的控制加深,情况就难说了。

李邺沉思良久道:“父亲只要把关中粮食准备充足,保证朝官俸禄,不要把财政脓包捅破,维持朝廷的平衡稳定,不我估计两年之内,安禄山就要造反了。”

“可如果不捅破,那些烂帐就变成了我的责任。”

“我的意思是说,父亲可以向天子秘密汇报,但不要把它直接公开出来,公开出来,朝廷和整个天下都要陷入动荡了。”

李岱无奈地点点头,“韦见素今天也是这样劝我的,不是替杨国忠捂烂,而是要维持朝廷稳定。”

李岱负手走了几步道:“邺儿,河中还有多少钱?”

李邺缓缓道:“帐上还有百万金币。”

“实际上呢?”

“实际上有多少我不能说,我要养军队,不光是河中军,现在还有安西军了,近四万军队,朝廷只给了三成的军俸,其他七成军俸和士兵的粮食给养都要我自己想办法,我最多再给朝廷五十万金币,再多就不能给了。”

进入八月后,距离婚礼的时间也一天天近了。

河西裴家以长子裴伽带队,一大家子浩浩荡荡二十余人抵达京城。

斜对面的高升客栈已经腾出来了,李邺的手下只留十几人帮忙,其余都回了城外军营。

李邺来到客栈,拜访了大舅裴伽。

裴伽年约四十岁,他的儿子便是裴琇,目前在万里之遥的咸海城镇守,情况还不明。

两人在房间坐下,裴伽取了一封鹰信给了李邺,“这是碎叶发给你的,我顺路给你带来了。”

李邺接过鹰信笑问道:“大舅过来,一路还顺利吧!”

裴伽笑道:“总的说还顺利,你外婆本来也想来,但她年纪大了,路上劳累,她承受不起,我们都不让她来。”

李邺也笑道:“年纪大就别跑了,我回碎叶的时候,再去顺路去探望她老人家。”

“你都是安西节度使了,还要回碎叶吗?”

李邺点点头,“肯定要先回碎叶,到明年开春后才能去安西,明年会很辛苦,碎叶安西两头跑,还要对吐蕃发动攻势。”

“锈儿和小安怎么样?”裴伽又笑问道。

李邺摆摆手道:“让我看看鹰信,鹰信内可能会有裴琇的消息。”

裴伽点点头,端起茶盏喝茶。

李邺这才打开鹰信,上面的字迹非常小,饶是李邺目力过人,才勉强看清楚了。

他最关心可萨汗国的动静,可萨军会不会发动攻势攻打咸海城?

信中一开始就说到这件事,咸海城很安静,没有任何战事消息传来。

这让李邺稍稍松了口气,其实这个结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之前是按照最坏的情况考虑,但实际上,可萨汗国攻打咸海城的可能性并不大。

原来的班达尔城是阿史那萨布的私人领地,唐军全歼了可萨突厥军,解除了可萨汗国的后顾之忧,可萨突厥人的十几座城池都被可萨汗国占领了,只有咸海以东的班达尔城被唐军占领,对可萨汗国完全可以接受,别人替你歼灭了可萨突厥军,得到一座城池是应该的。

何况和唐军开战的后果很严重,可萨汗国必须再三考虑,一旦唐军和黑衣大食联手进攻可萨汗国,那就会亡国了。

李邺笑道:“信中说裴琇不错,他现在不在碎叶,而是率一千军队驻扎咸海城,大唐最西面的城池。”

裴伽对咸海城没有概念,他笑问道:“咸海城距离碎叶有多远?”

“骑马要走一个月吧!”

“啊!这么遥远?”

“没办法,大唐疆域广阔,而且咸海城非常重要,只有拿下咸海城,从碎叶到咸海城之间,这么辽阔土地才能坐实是大唐的疆域,没有城池支撑,那它只能是势力范围,所以我已经向兵部上书,要求把咸海城定为咸海都督府,可以第一步是把它设为军镇,裴琇出任第一任兵马使。”

裴伽笑道:“这孩子有出息了!”

裴伽沉吟一下又道:“现在有一个问题你要当心,可能朝廷还没有意识到,但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什么问题?”

“你控制了安西和河中,北庭节度使是你妻子的三叔,河西甘州又是你外公控制,如果天子想到这一点,他会不担心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