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抗战之血色残阳 > 第二十七章 国家的发展问题(二)

抗战之血色残阳 第二十七章 国家的发展问题(二)

作者:散心靓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6: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二十七章 国家的发展问题(二)

当然化肥这个东西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听王明宇一个人在这边说,具体的什么情况现在谁也不知道。但是主席、总理和朱总三个人却不由自主的相信了起来,实际上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国家,那是无比巨大的。

试想一下,现在这么多人吃穿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去发展经济,怎么样才能让他们能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建设好这个国家呢?这一切的前提是大家吃饱!

关于化肥的这个概念,实际上懂的人还真的不是很多,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化学这个概念在中国还没有盛行起来。传统的中国基本上都是用一些粪便或者类似的东西当作肥料,而化肥的效果显然要比这些东西要好得多,但是问题是化肥的成本究竟有多大呢?

主席问道:“小王啊,化肥照你这么说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啊,只是这个东西的生产成本等等是不是很贵?是不是难度很大?”

王明宇道:“这个技术实际上并不是特别的复杂,而且现在已经能够量产,当然成本是要稍微的高一些,但是相比于收入来说,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而且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发展最为艰难的阶段之一,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提高一倍甚至两倍的产量,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

朱老总等人农民出身,自然是知道。这其中的对比了,如果中国真的能够将粮食产量翻一番的话,那么中国要发展,那就会相对轻松很多了。有余粮自然是心中的底气就非常的足了。

总理道:“既然真有这样的好东西,那么我们自然是不能错过的,也幸亏明宇给我们提个醒,否则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人家已经有了这么好的东西。”

主席道:“要能够接受新鲜事物,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明宇啊,你还有什么好的意见?说出来我们听听!”,主席现在真的是被王明宇给惊到了,随便说出的一个方案就足以改变整个中国靠着土地生存的农民们的命运!

王明宇道:“再有一个就是工业的发展,说起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我们整个中国想要发展,那么没有工业的支撑是不行的,西方列强虽然是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他们中间并不是没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这些年我在美国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美国为什么装备好?为什么打仗厉害?其实并不是他们的人有多么的厉害,而是他们的科技已经领先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

总理道:“工业是必须要发展的,不过我们发展的模式应该以国营为主!如果变成私有的,那么岂不是和资本主义一样了?那些老板们岂不是都成了剥削阶级了?”

主席也道:“这个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大集体,在这个里面我们要的是人人都平等!”

王明宇笑了笑,实际上这样的模式现在来说也许是对的,毕竟**这些年来的奋斗目标一直就是这个,可是这样的情况如果坚持久了弊端就会越来越多的。至少在王明宇看来是这个样子。

后世的时候为什么国家要改革?因为计划经济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的发展了,如果在一味的坚持下去的话,那么最后的结果显然就是整个经济的崩溃。

王明宇继续道:“工业的发展更是一个科技的比拼,实际上发展工业发展的是什么?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整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就得不到提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主席笑着道:“的确是这个理,如今国家刚刚稳定,很多的人都处在观望之中,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会有大批的爱国人士回到自己的祖国,帮助祖国完成腾飞的梦想的。这一阵我已经收到了不少的消息,据说很多在外国定居的科学家们,现在都在陆续的回到中国!只不过听说欧美对于这方面封锁的十分厉害,到现在也没有什么高水准的人过来。”

王明宇笑道:“这就是我要跟主席你们说的,这一次我在美国带来了超过五百名的科研人员,和超过四百名的各方面的高品质的教师团队!人才是不断的学习才能涌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国家经历了战乱,很多的大学生们都没有经过很好的大学教育,而且当时的科技已经适应不了现在的需要了。所以我提议,我们应当组建科技类大学,到时候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国家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只有人才越来越多,我们的科技才会越来越进步,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

朱老总笑着道:“这就是你所谓的恶性循环相反的那个方向?”

王明宇道:“是的,我们称之为良性循环!到时候这就形成了一个体系,我们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钢材,可以生产出优质的坦克,可以生产出相当出色的飞机!这一切都是要靠人才!短时间内不能赶超欧美,至少我们在他们那样强大的火力之下,能够稳得住,让他们投鼠忌器!”

主席道:“组建大学我已经和恩来和老总讨论过了,恩来同志的意思是,教育是立国之本,我们说什么也要建设这些大学!”

王明宇道:“那这样就再好不过了,不过建设大学我的意思是最好是分散建设,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地都可以建设大学,这些教师我们可以分配出去,只要等到几年的大学上完之后,我们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优秀的教师,或者人才。只有把这个循环继续下去,我们中国的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总理道:“明宇的到来,说起来是给我减轻了相当一部分的压力啊,至少我现在忽然觉得我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要是咱们国家多几个像明宇这样的爱国人士,我相信我们中国的发展绝对不会止步于现在,而是拥有美好的将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