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之我要做皇帝 > 第三百零五章李恢

三国之我要做皇帝 第三百零五章李恢

作者:十十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2:07:3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乃建宁郡人李恢,字德昂。今年三十有四,颇富口才,精通兵法,经学治民之术,外放可为刺史,入朝可为九卿。其人乃蜀中上士。”

陈封赞不绝口,话语间尽是对李恢的赞赏,也颇为激动,用词更是突出,称李恢其人乃“蜀中上士”。

以区别于庸才,乃是精粹。

刘燕听到李恢的名字,稍稍一愣,随即惊喜。其人大名,也是如雷贯耳。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此人单枪匹马见马超,说服马超归顺刘备暂且不说。

毕竟是小说家之言而已。

在历史中他的作用却是更加的出色,才能也更强悍。此人不仅有口才,还有能耐,远见。

刘备入蜀,他正动身前往成都见刘璋,听到了消息,李恢便知道刘璋必败,于是先一步去见刘备。

益州平定,被任命为益州别驾,为州中第二号人物。在这个时候,李恢的作用便是朝中重臣的定义。

其后庲降都督邓方死了,都督位置空缺。而这庲降都督在整个蜀汉政权,乃是十分重要。

蜀汉政权有三大都督,一为汉中都督,主要负责对曹魏的防御,出名之人便是魏延,吴懿,王平等人。

江州都督,代表对孙权的防御,代表人物则有李严。

庲降都督,则代表对南方最高军事职位。在当时,益州南部蛮夷叛乱频繁,史称“杀害守将,攻陷城池。”

所以被任命为庲降都督的人,都是十分强悍的人物。李恢之后的马忠,张翼也都是赫赫有名。

在李恢出任庲降都督的职位之后,刘备战败驾崩。南中大族,蛮夷叛乱,李恢坚守城池,以少御多,战败了蛮夷一支力量,之后诸葛亮南征,李恢与诸葛亮声势相联成功的平定了南方叛乱。

史称“终诸葛亮之身,蛮夷不敢叛乱。”这其中也有李恢的一部分功劳。

入朝为重臣,外镇为藩将。陈封称其人为“蜀中上士,入朝可为九卿,外放可为刺史。”绝无虚言。

这又是一个堪比于马良,殷观一类的强横人才,蜀汉精英人物。也是刘燕建立了招贤馆之后,收货的第一条大鱼。

刘燕十分的兴奋,而且更难得的是此人乃是益州人。而刘燕的战略目的,乃是对于益州的两个势力。

刘璋的蜀中势力,以及张鲁的汉中势力进行吞并,以发展自己的版图,实力。此人既然是益州人,那么对于益州的势力,应该是颇为了解。

风土人情,实力如何,军力如何,问一问此人,绝对是有收货的。

这又解决了刘燕的一个难题。

要知道自建安十五年,刘燕在入主江陵,击败了太史慈,潘璋解决了江陵,并以庞统为南郡太守,以防备刘备,孙权妥善善后,返回房陵之后。

虽然也处理势力内的官员任免,各种民生刑法上的事情。足不出镇南将军府,却执掌生杀大权,权柄不旁落。、

过着悠闲的生活,但是对于汉中,蜀中的势力,却也是不断的蚕食。打探各种各样的情报。

但是可惜,由于打探的时间尚浅,所以各种情报都不明确,如刘璋麾下有多少将军,多少人口,多少兵力。

重要的兵力布置等等。

汉中张鲁又是个什么样的情况,简直是两眼摸黑。

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虽然说刘璋,张鲁都是这个时代的弱者,注定是要被淘汰的人物。

但是二人毕竟是屹立乱世数十年不倒的豪雄人物,如果太过轻视,恐怕会折戟沉沙,阴沟里翻船。

而刺探情报,得知虚实这种事情,恐怕需要一年半载来做,大军动用,非得到建安十六年不可。

这时候益州人李恢的登场,对于刘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总而言之,此人真是出现的十分的巧妙。

想到这里,刘燕压下了心中的兴奋,本色的露出了迫不及待之色,兴奋的对陈封道:“吾求贤若渴,先生快快请李恢前来见吾。”

“喏。”陈封见刘燕这般迫不及待,既深深感念于刘燕的求贤若渴,又为刘燕而欣喜,爽快应喏一声,起身下去了。

不久后,李恢便从门外走了进来。而陈封则非常识趣的没有跟进来,而是在旁边的房间等候,给了君臣二人单独见面的机会。

李恢容貌雄伟,身长七尺,身上有贵族的气息,也有一股强大的气势。正是城门外的那男子。

李恢在招贤馆内,被评为“上士”,便知道自己有机会见到刘燕。但尽管有了心理准备,此时此刻心中还是有些激动。

毕竟坐在他面前的男人,便是主宰他命运的男人,传闻之中有“高皇帝之风,礼贤下士,骁勇善战的一方雄主,刘燕。”

而当他踏入这书房的第一刻,见到刘燕的那刹那,李恢便觉得传闻不虚,只见在座之人。

“相貌堂堂,身姿雄峻,当真是英伟。”

李恢便觉得一股阳刚猛烈扑面而来,深深冲击着他的心神。看了一眼,李恢立刻低下头来,压下心中的杂念,伏拜在地道:“建宁人李恢见过刘镇南。”

一个人的才能与气势又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当年刘燕一见到马良,殷观便察觉到这二人非常人。

今李恢一见刘燕,便觉得此人气势刚健,猛烈非常。刘燕一见李恢,便也觉得此人气势不弱,非是等闲羸弱士人,儒生。

再加上人的名,树的影。刘燕见而便觉得亲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在李恢下拜的刹那,便从座上起身,一个箭步来到了李恢的身前,亲切的扶起了李恢,笑道:“先生为蜀中名士,实在是久仰大名,今天得见,实在是开怀喜悦。”

顿了顿,刘燕爽朗笑道:“当共论古今,畅怀痛饮。”有呼喝道:“来人,准备酒宴。”

便在刘燕的这份热情豪爽之中,李恢被刘燕引入座位坐下,不久后,便有一队侍女捧着酒菜走了进来。

便不谈天下大势,又不说政治军事,只饮酒谈古论今。不得不说,刘燕实在是高明。初次见面,绝没有盛气凌人之态。

不将自己这个镇南将军当回事,以朋友之礼对待李恢。让李恢深深的感觉到,所谓的“刘镇南礼贤下士”,绝无虚言。

并深深的涌现出,知己之感。

而古人便有“士为知己者死”之慷慨壮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