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 第 153 章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第 153 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0:2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

第 153 章

第153章月饼大丰收

这几天孟雪柔的服装店也开业了, 但是开业了后,冷清得很, 并没几个人来买, 反倒是她旁边的糕点铺子,不少人来排队的,要提前预定, 还抢着叫定金。

孟雪柔便皱眉, 对自己请的两个店员抱怨了一番。

她觉得如果不是身边这么一个糕点铺子吵吵嚷嚷的,她的门店也不至于这么冷清了, 都是因为冬麦影响了自己的生意。

为了这个, 她自然是不高兴, 这天过去哥哥工厂, 难免想着抱怨两句, 和哥哥提提, 谁知道到了哥哥办公室,就发现旁边桌子竟然放了一盒月饼,已经打开了, 显然是被人吃过。

而这个月饼, 她太眼熟了, 就是隔壁一直在卖的月饼!

一提起这月饼她就来气, 你说人家来买衣服的, 应该是欣赏洋气时髦的港版服装,结果旁边都是月饼香, 可不就得吸走了, 她还能有客人吗?

只是这月饼怎么会在哥哥这里?

孟雪柔有些烦躁地打开看, 正看着,孟雷东回来了。

孟雪柔见到哥哥, 便问:“哥,你这里怎么有她家的月饼啊?”

孟雷东摘下帽子,挂在一旁,之后淡声说:“我让小张采购了一批,过几天就到货了,到时候分给我们工厂的工人,一人一盒,算是今年工厂中秋节的福利。”

孟雪柔听这话,眼睛都瞪圆了,无法理解地看着她哥:“哥,你在说什么?采购月饼,分给工人?采购她家的?你这不是帮衬她家生意吗?”

孟雷东挑眉:“人家月饼好吃,既然好吃,我们订货,分给工人,这不是挺好的?难道非得去买那些难吃的分给工人?”

孟雪柔跺脚:“哥!好吃的月饼多得是,难道除了她家就没好吃的月饼了?”

孟雷东坐下来:“你今天过来,是不是又为了陆靖安的事?”

最近孟雪柔一直想让自己把陆靖安安置一个好位置,说白了就是想管个事,不想当普通工人了。

其实孟雷东对于这个妹婿,也想着回头提拔提拔,毕竟侄女都生出来了,他犯不着非要对方当一个小工人。

不过这件事,显然不能轻易答应,他是有意挫挫陆靖安的傲气。

既然当他孟家女婿,那就老老实实低头,别有别的心思。

孟雪柔:“哥,我不想管别的,我就想说,你不能买江冬麦家的月饼,你买了她家的,这算怎么回事啊?”

孟雷东脸便沉下来了:“雪柔,我买谁家的月饼,什么时候轮到你来管我?”

孟雪柔一咬唇,便有些怕了。

在孟家,她虽然一直被娇宠,但是骨子里,她对这个哥哥还是有些惧怕。

毕竟家里重男轻女,哥哥是被父亲重点培养的,平时她可以撒娇,但是这个撒娇是有底限的,不能冒犯到哥哥作为家长的权威。

偏偏这个时候,孟雷东突然道:“正好,我想起一件事,要和你说下。”

孟雪柔忍下委屈:“哥,你说。”

孟雷东:“江冬麦家的糕点铺子就在你的服装店旁边,你自己生意不好,就多向人家学习学习,人家糕点铺子生意好,人流大,这对你来说不正好是机会吗?你自己招揽不来生意,就开始找人家麻烦,这算什么事?你这样你不觉得丢我们孟家的脸吗?”

孟雪柔委屈悲愤又不敢置信,哥哥怎么变了一个人一样,他为什么这样帮着外人,他又要买江冬麦的月饼,又要帮江冬麦出头,这算是什么事!

她嘴唇颤抖:“哥,你怎么可以这样?你干嘛帮着她,我是你妹,还是她是你妹?凭什么你这样帮她?”

孟雷东沉声道:“我希望你能明白我们家现在的处境,也希望你明白陵城羊绒行业目前的处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别无选择,只有和沈烈合作才能生存下去。既然和沈烈合作,你就要和江冬麦处好关系,而且,我认为江冬麦做的月饼确实不错,既然做得好,我为什么不可以买?什么时候轮到你来管我买谁的月饼了?”

孟雪柔瞪大眼睛,眼泪就在眼睛里打转,过了好一会,她突然想到了什么:“哥,你是不是看上江冬麦了?”

孟雷东皱眉。

孟雪柔突然觉得这个很有道理,她盯着自己哥哥,她想到很久之前的一件小事。

她不敢置信地望着自己哥哥:“哥,你竟然看上了一个结婚两次的女人,她是沈烈的妻子啊,有夫之妇,你——”

孟雷东起身,直接抬手给了孟雪柔一巴掌。

一巴掌,孟雪柔差点摔倒在地上。

孟雷东看都不看,冷声说:“给我滚出去。”

孟雪柔被打了后,自然是心里恼恨,回去后,陆靖安知道她受了委屈,便跟着说了几句孟雷东的不是,孟雪柔想想这前前后后,对自己哥哥更为不满了。

现在父亲没了,只有兄妹两个了,正该是互相扶持的时候,结果哥哥竟然这么对待自己,这么对待陆靖安。

陆靖安再不济,也是他的妹婿,怎么就不给安排一个好位置,竟然当成普通工人一样使唤?

而江冬麦算是什么东西,难道说哥哥真得记挂着她?

她甚至觉得,那一天江冬麦来自己婚礼闹场,哥哥说不定就是故意放江冬麦一马!

孟雪柔想起这些,越想越委屈,加上自己服装店生意不行,难免看旁边糕点铺子不顺眼,恰好那天两边店员因为地上垃圾的事起了口角,孟雪柔便和江秋收不痛快,吵了几句。

这件事传到了孟雷东耳中,孟雷东听说,怒极,只觉得这妹妹不懂事,当下雷霆手段,直接收回了店铺。

那店铺虽然是孟雪柔看上,也是孟雪柔开店,但其实挂在孟雷东名下的。

孟雪柔一看这个傻眼了,她怎么也没想到,哥哥对自己竟然如此狠心,她哭得上不了气,只觉得自己命苦,甚至跑去自己父亲墓前哭,陆靖安自然从旁宽慰着,又说起沈烈冬麦来,按照陆靖安的意思,如今孟雷东竟然和沈烈家走得近了。

“冬麦那个女人,倒是挺能勾搭的。”陆靖安不屑地道:“当初她不就想勾搭我,我根本不理她。”

陆靖安这句话,其实正中孟雪柔心思。

她恨得咬牙切齿,怎么都不能明白,自己哥哥为什么鬼迷心窍,竟然看中了江冬麦?

她咬牙,终于对陆靖安道:“其实以前我哥见过冬麦,当时他来我们学校给我送吃的,他遇到冬麦了,他还特意问我这个同学叫啥,当时我也没反应过来他问的谁,后来才知道,他问的是冬麦。”

陆靖安叹道:“之前冬麦还没认苏彦均这个妈,你哥要想将这两口子给整倒下,完全有机会,我说他怎么没下狠手,却原来是因为这个啊!没看出来,你哥这个人倒对人家挺上心的!”

孟雪柔更加难受了,她觉得自己哥哥变了,倒像是被人家抢走了一样,不是自己哥哥了,是别人哥哥了。

而自己除了哥哥,还有什么可以依仗?就连这点最后的依仗都被人抢走了!

陆靖安心疼地道:“雪柔,你别难受,你不是还有我吗,我虽然现在没出息,但我会努力,将来咱们挣钱,风光发达,我就不让你再受别人的气了,就算你哥哥欺负你,我也会给你出气!”

孟雪柔眼泪一下子落出来,扑到了陆靖安的怀里,啜泣着道:“只有你,只有你对我好!”

陆靖安搂着孟雪柔:“咱们当然是世上最亲近的,我爱你,也爱我们闺女,我们一家三口才是一家人。”

孟雪柔趴在陆靖安的怀里,哭着想,陆靖安说得没错,他们才是一家三口,是世上最亲近的。

苏彦均很快寄来了学英语的资料,竟然是日本sony的录音机,像个小砖头沉甸甸的,这个东西一看就很贵,一般人也买不到。

跟着小录音机一起来的还有一套英语教材和英语磁带,这也是大家伙没见过的,沈烈和冬麦一起研究了一番才安装上,之后一按开关,就听到里面传来字正腔圆的英语声,这让沈烈和冬麦都有些激动。

沈烈还买了英语词典,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可以查字典,不过他最近到底忙,也没太多时间学习。

冬麦也忙,忙着中秋节月饼的事,回到家还得忙孩子,不过晚上回到家,哄着孩子睡着了,倒是可以跑到客厅里,打开台灯,把小录音机放很低的声音,慢慢地听。

她初中学了三年英语,不过那个时候公社里的老师英语水平本身也不好,当时大家也不重视,学的一些东西早忘记了。

现在只能是从头开始慢慢摸索,好在到底是学过,有些以为自己忘了的,现在听听读读,竟然慢慢地唤回来一些记忆,甚至有些语法也隐约记起来了。

冬麦放着小录音机,小声地跟着读,开始很拗口,不过读几遍也就慢慢地顺了,她把自己认为有用的单词和句子都记下来,又用汉语标注了大致的发音提醒自己记忆。

不过可恨的是时间实在是有限,哄孩子睡觉后也不早了,第二天还得起来乡饺子馆,现在月饼出货量太大了,需要人调度,一辆货车甚至送不过来,还得租别人家的车,反正事事都需要操心。

她知道卖月饼一年就这一次机会,怎么也得做好了,月饼做好了,糕点铺子也就起来了。

沈烈看她这么忙,想帮她,奈何他的联合工厂也抽不开人,这个时候就有些无奈了,沈烈细数了能用的人,还是觉得,得多锻炼出几个人才来用。

现在冬麦的两个哥哥,冬麦爹,冬麦嫂子,松山村的胡满仓以及几个其它小青年,还有东郭村的二红钢球几个,全都在各处帮衬着,慢慢地也能管点事,王秀云和她男人也在乡饺子馆帮忙。

但是家里现在两处工厂,一处饺子馆还有一个糕点铺子,如今又要做蛋糕,摊子大,需要的人手确实多。

好在中秋节一天比一天近,终于到了中秋节前一天,订货全都发出去,小额的订单也都成功交付了,中秋节的忙碌算是告一段落。

中秋节前那天晚上,沈烈把大家伙都叫来,在陵城酒店一起吃了顿饭,给大家分了奖金,分了三盒月饼,还分了各样水果,十斤猪肉,把大家都乐得不清。

分完了后,酒散了,沈烈把一家子凑在一起,大家算了算账,这次月饼销路好,甚至外县的不少国企都来订,竟然一口气赚了三万块的净利润。

月饼卖得好,赚得多,大家心里早有准备了,想着怎么也比去年多挣钱,但是一口气挣三万块,这还是给工人们发了奖金后纯赚的,当下还是有点吓到了。

胡金凤感慨:“我的老天爷,这钱就跟不要钱一样啊!”

家里男人经过一些事了,倒是比较淡定,冯金月现在也看淡了许多。

沈烈是能人,肯带着大家干,冬麦厨艺好勤快肯钻研,自己踏踏实实跟着他们干,总是能有钱赚。

以前的时候家里穷,几分钱一毛钱都是好的,现在钱哗啦啦地赚,吃饭穿衣花什么钱早就不在乎了,兄弟姑嫂之间就比之前更和睦,一些零碎小事谁在意!

至于分钱上,冯金月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大本事,跟着人家冬麦干,就是卖点力气,能分多少是多少。

而跟着一起干的李秀云则是惊到了,她甚至忐忑起来,想着竟然这么多钱,这简直是——

不知道咋说了!

这辈子哪见过这么多钱呢!

沈烈便分析了一番,这次投入月饼买卖的是冬麦,江秋收两口子,江树理,李秀云两口子,其中冬麦和江秋收卖的力气最大,于是冬麦和江秋收各得两成,冯金月江树理各得一成,李秀云两口子因为到底对月饼不熟,特别是她男人是跟着干的,一起得一成。

还剩下四成,留在店铺里,作为以后店铺扩容和进一步发展的资金。

对于这个分配,大家当然没意见,李秀云虽然只分了一成,但那也有三千块。

她听着三千块,其实都有些懵了,沈烈给她分钱的时候,她不敢相信地看着沈烈。

“这些钱都给我?这是三千块呢!”

每天在店铺里,也接触不少钱,但是李秀云一直都是拿工资的,一个月几十块,没想过太多,现在突然给这么多钱,她被吓到了。

沉甸甸的票子啊!

沈烈笑了:“现在冬麦已经很少过去乡里了,乡里的这个饺子馆,我和冬麦商量过,以后给你算提成,具体提成比例我们回头详细商议,饺子馆挣了钱也有你的份。”

李秀云听了,瞬间脸红。

在她小时候,沈烈救过她,她一直想嫁给沈烈,后来死心了,不指望了,但是在她心里,沈烈一直都是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

只是沈烈根本不理她,不把她当回事。

现在沈烈这么说,她觉得自己释然了,那些因为不曾得到回报的孤独思念而产生的些许怨言,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她嫁人了,现在也怀孕了,将有自己的孩子,她努力干,能挣到钱。

并不能成为沈烈的妻子,但是却成为了朋友,成为了一起奋斗的伙伴。

她眼圈红了,点头,郑重地道:“那我一定好好干!”

月饼大获全胜,三福糕点铺子的生意也红火起来了,大家买月饼自然也尝了别的糕点,不得不说这月饼确实是好吃,而且价格也不是太贵,就比别的糕点贵那么一点点,既然只贵那么一点,自然不买别的了,就卖三福糕点铺子的。

三福糕点铺子的位置又好,平时上班的上学的经过的很多,下班后顺手买一点给媳妇或者孩子尝尝,或者走亲戚串门拎一袋子也都是有的。

三福糕点比别的有面子,带出去人家都说好,大家也都乐意买。

这么一来,三福糕点铺子的生意蒸蒸日上,一天的流水吓人,算算利润,真是不少,沈烈也意外,没想到竟然这么挣钱。

冬麦喜出望外,自然是更加用心,她觉得现在买卖好了,但做糕点必须真材实料,千万不能掺水,越是生意好,越坚持好材料。

冬麦和沈烈商量了一番,便制定出一个规章制度来,卫生方面应该如何保证,这样人家客人吃的放心,新鲜程度方面如何保证,超过多长时间的就得便宜处理不能再卖了。

以及货源采购方面如何保障,需要什么质量,全都写清楚,以后全部按照这个办。

写好了后,冬麦过去和自己哥哥商量了下,江秋收当然没意见,又详细地讨论了几个地方,就定下来,以后照着这个办。

糕点铺子的事逐渐上了正轨,冬麦每天过去半天,其它时候倒是不用去了,有了更多时间陪孩子。

两个宝宝现在已经快五个月了,能坐在床上玩了,冬麦便买了一些小玩意儿,拨浪鼓小毛绒熊,还有会蹦的青蛙,放在旁边逗孩子玩儿。

两个宝宝整天咿呀呀的,已经有了自己的小性子,大宝性子平稳,小宝性子更活泼一些。

大部分时候两个宝宝挺友好,可以玩玩具,但偶尔会打起来,小拳头你来我往的,生气时候气得脸都通红,咿呀呀地打架,小口水都流出来,这个时候就得赶紧抱开了。

冬麦有了更多时间陪孩子,也能抽出时间来学英语了。

沈烈前几天帮着她调整收音机,可以收听到英国的短波广播了,不过那些广播对她来说大多都太难了,速度也快,只能听懂个别单词,她只好继续调,后来找来找去,总算找到一个,大多是日常对话,她倒是能听懂一些,就坚持着听,因为人家说话的时候都有抑扬顿挫,外国人说话夸张,搭配上笑声什么的,她竟然能听懂大致意思。

除了听广播,她更多时候自然是学教材,跟着磁带练习跟读,再把自己不熟的单词标出来,反复读,还会记笔记。

她把自己记笔记学到的单词,晚上时候等沈烈回来再教给沈烈,一个教,一个学,两个人都有长进了。

这么学了一段,眼看着人家广交会要到了,沈烈其它材料都准备齐全了,就要出发过去广州了。

为了能更高地提高英语水平,沈烈就腾出时间来专攻这一块,早上两个人早早起来,过去公园里练英语。

早晨太阳还没出时,公园里弥漫着淡薄的雾气,沈烈牵着冬麦的手走进公园,这公园他们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是订婚进城买衣服。

还记得那个时候进城,冬麦晕车,累得要命,却只能坐在路边街心公园的长椅上坐一坐歇着,后来时间够,才勉强来公园游玩。

那个时候在他们眼里,公园就是难得一见的风景,现在倒是好,就住在这附近,可以随时过来了。

人这一辈子,很难想象以后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等着自己。

冬麦想起过去,也有些感慨,她觉得日子越过越好了,正因为这样,更得格外珍惜,珍惜自己的好日子。

两个人说话间,来到湖边,晨间的湖水上雾气缥缈,仿佛一层薄薄的纱,湖边的芦苇飘逸安静,在清晨些许的风中飒飒而动,雪白的芦花轻荡。

冬麦看四下无人,便对沈烈道:“那我们赶紧开始练吧。”

说着,把自己记的笔记拿出来了。

沈烈:“行,开始。”

于是两个人面对面,先模拟一个会见外国人的场景。

沈烈:“你先说。”

冬麦犹豫了下,望着沈烈,见沈烈正看着自己。

她便说不出来了:“我怎么觉得这么别扭呢?我说不出来,感觉怪怪的,要不你先说吧。”

沈烈也觉得有些别扭,两个人不能好好说话,非要扯着外国话说,大眼瞪小眼有点怪。

不过英语还是得练,所以他只好道:“how do you do.”

冬麦听沈烈说出来,自己也多少有点状态了,忙回复:“how do you do.”

沈烈:“I am shen lie from ling city,this is my cashmere .”

说话间,沈烈就取了手中的羊绒样品递给了冬麦。

冬麦忙装腔作势地接过来,之后点头:“very good!high quality !what is the price”

沈烈便开始用英语回答价格,这些都是他们之前摘抄出来的,认为广交会上会用到的,什么价格,什么品质。

关于羊绒的一些单词,他事先都查过,他是想着,哪怕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但是关键单词你得知道,这样和人家交流,即使只能蹦单词,人家也能明白。

这也是没办法的,两个人都是公社里中学上学,中学英语老师自己英语都稀里糊涂,他们自然学得不好,现在基础太差,只能是捡最有用的来学。

至于短时间一口流利英语这种事,先别想了。

两个人对话了一会,开始有些磕巴,后来就感觉顺一些了,于是这次沈烈当外国客商,冬麦当羊绒商,换着来。

练习了一早上,口干舌燥,不过好在终于把最近学习的那几套对话给弄熟了,冬麦便开始想着,回头再查查,或者打电话问问自己妈,看看这种交易会上还会有什么对话,都给记下来慢慢地背熟了。

再把羊绒相关的专业术语都给查出来,注释上,写在笔记上,到时候就带着去。

而这个时候,陵城商业局知道他们要去参加广交会,也就很积极地参与,召集本地羊绒从业者代表,开了一个行业会议,沈烈和冬麦都参加了。

会议上说起这次沈烈要参加广交会的事,牛局长建议:“这不只是沈烈的大事,也是我们整个陵城的大事。”

大家都有些激动,纷纷献计献策,当然其中也有巴结沈烈的意思。

沈烈可以去会见外国人,向外国人卖羊绒了,他们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沾光。

沈烈便让大家把自己村里的存货都大致报一报,他好心里有个底儿,到时候看看怎么和人家谈。

他要去卖羊绒,也不一定非卖自己的,可以帮着大家卖,只不过对质量肯定要严格把关。

“这次我们和新疆进出口公司谈,主打长山羊绒,对质量要求高。”

沈烈这话一出,大家都激动起来,甚至有人带头鼓掌。

孟雷东也参加了会议,不过自始至终他很冷静,没怎么吭声。

会议结束后,沈烈拿到了相关数据,又把目前各品类羊绒分别拍照,洗出来照片,贴在硬质大本子上,又在本子上面用中英文写上品类以及介绍。

这个工作费了他很大功夫,不过好在总算完成了。

一切材料准备妥当后,也该出发了,计划是先去广州,和交易团其它人员会和,然后一起参加广交会。

这次沈烈是带着冬麦一起去,不过冬麦去了后,家里两个孩子可就得麻烦李婶和王二婶照顾了。

其实冬麦有些不舍得,毕竟两个孩子还小,不过这次的机会难得,她也想出去见见世面,只能狠狠心了。

不过好在来回估计也就十天,倒不至于很长。

临出发前,大家一起吃了个饭,苏闻州彭天铭苏宛如,还有江春耕江秋收都在,也把胡金凤和江树理都接来了,大家一起去饭店吃饭,订了一个包厢,这个时候茅台竟然不需要券了,痛快地开了两瓶。

一大群人热热闹闹地吃饭,话题很快就扯到了生意经,苏闻州对于沈烈这次广州之行很关心,毕竟陵城的羊绒能被带到广交会上这是头一次,这就是一次展示的机会,最后结果到底怎么样,关系到将来陵城羊绒业的发展局势。

苏闻州到底见识广,嘱咐了一番沈烈各种注意事项,说完了沈烈,又提起来彭天铭,彭天铭最近倒是有些进展。

原来彭金昌联系到了自己过去一位朋友,那个朋友姓黄,女儿现在就在甘肃外贸公司的裘皮科,彭金昌带着彭天铭跑了一趟甘肃,这位黄女士和彭天铭倒是一见如故,深入沟通了一番,听到彭天铭说山羊绒利润可观,倒是有些动心,便给上级打了报告,申请出口山羊绒,并设法申请到出口指标。

人家到底是做外贸的,且是裘皮科,多少有这方面的门路,目前看来成功的机会挺大的。

沈烈出发前往广交会寻求机会,彭天铭也将再次出发过去甘肃,和甘肃外贸细谈合作的可能。

沈烈最近太忙,都不知道彭天铭竟然做出这么一桩大事,赞叹不已:“现在只能多方面寻找出路,陵城羊绒业这艘船多点支撑,才能撑起来。”

吃完饭,大家各自回去,彭天铭开车送冬麦一家子回家,说话间,便谈起来如今陵城的形势。

不少羊绒户囤积着货,没办法,有人就各处找销路,也有几个过去上海那边的纺织厂了。

彭天铭道:“孟雷东好像也去上海了,他现在也没办法,积压得太多,首都绒毯厂不收,只能去上海寻门路。”

沈烈微微拧眉,没说话,他其实已经给了孟雷东台阶下,看孟雷东的意思,也算是接下来了这个台阶。

不过他竟然还是跑去上海了。

他多少猜到了孟雷东的意思,孟雷东这个人比较大男子主义,好面子,不愿意干等着人帮,怎么着都想自己再搏一搏。

换做自己,估计也会这样。

苏宛如听到,倒是想起来了:“前几天遇到雪柔了,抱着孩子去商场买奶粉,她那个服装店开不下去了,我就随口问她最近干什么呢,她说最近去她哥厂子里帮忙了,我详细问了问,才知道她去了,她爱人陆靖安也去了,她自己做财务,她爱人暂时负责管工人。看她那样子,倒是挺高兴的,她哥去上海,估计厂子里还是得她夫妻两个接手了。”

彭天铭点头:“孟家也没别的特亲近的亲戚,孟雷东手底下倒是有几个人,但肯定不如自己妹妹妹婿。”

冬麦听着,微微蹙眉,不知道怎么回事,她隐隐有些担心,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不过孟家的事,到底也和自己没关系,也就没多想。

马上就要前往广交会了,她现在是既忐忑又期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