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 第 126 章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第 126 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0:2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

第 126 章

第131章幸福的日子

沈烈剩下的三台梳棉机, 在江春耕家里安装了一台,在东郭村招了六个人梳绒, 一切都是按照沈烈这里的规矩来, 胡金凤没事的时候,就过去帮忙盯着。

手头的下脚料梳完了后,就陆续用囤在彭天铭那里的那一批, 那一批量不少, 应该能分梳一段时间,而钢球二红他们几个, 纠结了一番后, 还是打算干, 拿着沈烈借的本钱, 跑过去内蒙古牧区继续搜集羊毛去了, 量不多, 但陆续能回来一些。

沈烈要买的小货车也终于到了,就放在老宅大门口,成为了松山村第一富户的标志。

冬麦肚子大了, 许多事做起来不方便, 家里的事基本不怎么干了, 就没事过去老宅看看, 闲的时候会调一些馅料, 自己做做糕点,做出来五花八门的各种样式, 自己尝着不错, 给家里人吃, 也都说好。

这些方子她全都记下来,等生完了后, 打算开个糕点店,大干一场。

家里的家务,王二婶料理得井井有条,基本不用她自己操心,沈烈闲了的时候带她去陵城产检,小心翼翼地护着,又时常从上海首都买来各种好东西,用刘金燕的话说:“现在你这吃的用的,比陵城有钱的都不差!”

刘金燕说得确实是实话,冬麦现在的吃穿用度,都是顶尖好的,之前不好戴的那个玉镯子,也终于戴上了,戴上后,衬着手脖子纤细好看,人人都夸贵气。

其实现在松山村,甚至于周围几个村,提起冬麦来,谁不夸一声有福气?

之前都说人家不能生孩子,觉得人家离婚后顶多是嫁一个带孩子的鳏夫,结果人家转眼嫁给了沈烈,当时结婚那会,还都觉得沈烈穷,现在呢,才一年的功夫,人家沈烈了大财,整个公社里,谁提起沈烈不竖起大拇指?听说社办工厂的老胡见了沈烈都是感激得不知道说啥,至于公社里别家安装梳绒机的,多多少少都求到人家头上过,请人家帮忙看看自家轴距,请人家帮忙看看刺辊怎么回事,怎么又卡毛了。

大事小事的,求到人家头上不知道多少,谁不夸沈烈有本事?

这么一来,哪个不羡慕冬麦,羡慕冬麦找了一个好女婿,羡慕冬麦是当富家太太的享福命。

“你说人家多能耐,听说人家肚子里还是双胎,一男一女!这福气简直了!”

村里说闲话的提起来,都羡慕得不知道说啥好。

而提起冬麦的时候,难免就有人提起林荣棠。

现在的林荣棠,前面一锅绒梳出来后,据说卖到了首都绒毯厂,也挣了一些钱,大家暗地里打听,据说是挣了两万块。

两万块当然也不少,一般人家这辈子都挣不到,所以人家也是万元户了,不过当然了,比起沈烈家差远了。

不过大家更纳闷的是,林荣棠家的孙红霞到现在肚子都没动静,大家都觉得“也是奇了怪了”,说他们家可能风水不好,哪个媳妇去他们家,都生不出来,说当初真不能怨人家冬麦,就怨林荣棠家风水不好!

听着这些闲言碎语,孙红霞急得嘴上起泡。

其实现在林荣棠也挣了钱,挣了两万多呢,林荣棠带着她去陵城,给她买了衣服,也给她买了金项链,她按说应该知足了。

但是并没有,她反而更难过了!

她比不上冬麦啊,怎么都比不上,冬麦的吃穿都太好了,她怎么比!

特别是看到冬麦的玉镯子,简直是气得够呛。

在她的记忆里,好像沈烈曾经拿出来那玉镯子,她想着沈烈穷,就没当回事,随便扔那里了。

现在看到,人家都说那是好东西,简直是恨死了,这分明是冬麦抢了她的好东西,占了她的好位置啊!

她再想起来林荣棠说的,说沈烈和冬麦早就勾搭上了,这让她忍不住多想,也许沈烈当初和自己离婚那么痛快,就是看上了隔壁的冬麦!

这可真是不要脸!

她又想起来大家说林家风水不好,所以她怀不上,她其实不敢听这些话,怕啊,怕真得是这样。

白天的时候还好,还可以不去想,但是到了晚上,总觉得哪里不对,那些硬压下去的疑心,就开始咕嘟咕嘟往外冒,林荣棠的那些保障,听起来真是好,可好得又不像真的。

就这么煎熬着,眼看着过年了,孙红霞竟然瘦了下来,脸也白了,时不时发呕,开始的时候,王秀菊还高兴,说是不是你也怀上了,赶紧带着去了公社医院查,结果当然是什么都没有,王秀菊为了这个,还很没好气。

孙红霞整个人像是吃了黄连,苦得难受。

自从上次挣了两万多后,林荣棠尝到了甜头,孟雷东那里年前还得交一批货,所以他抢着想赶上那一批,如果能赶上,估计还能挣三四万。

所以现在林荣棠赶得特别急,有时候梳绒工忙,没法去,他就自己干,也让孙红霞干,还有一些开毛的事,孙红霞也得自己动手。

想起这些,孙红霞心里像是压着一块石头,晚上总是做噩梦。

这天她回去娘家,娘家把她一通骂,说她不争气,找了这么一个女婿,挣了钱也没给娘家一点甜头,说看看人家冬麦,找了沈烈,结果把娘家兄弟都给带起来了,再看看你,非和沈烈闹腾着离婚!

“要不是你闹离婚,沈烈就得帮你弟,现在扬眉吐气的就是咱家,哪轮得到她胡金凤,你啊你!”

“你女婿给我买的猪肉,我根本看不上,就那点东西,这得多抠门啊!老娘不稀罕!”

她娘简直是气得捶自己胸膛:“我心里气啊,这日子没法过了,你说你把这么好的一个女婿糟蹋没了!你看看人家冬麦,人家双胞胎都怀上了,你呢,你有啥啊!我嫁出去一个好闺女,就得那么几块猪肉吗?!”

孙红霞被她娘家一通骂,回来的时候人都是恍惚的。

明明林荣棠也挣到了钱,她心里怎么就这么难受呢?

她跌跌撞撞就这么回家,心想,她得找林荣棠,找林荣棠问清楚,孩子的事,到底怎么回事。

只是回到家,看到了林荣棠,看到他淡漠的样子,又有些忐忑,竟然不敢问了。

林荣棠看到她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多少猜到了,当下忙上前,握住了她的手:“你怎么了,是累了吗?”

孙红霞睁大眼睛望着林荣棠,话到嘴边,她又咽下去了。

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那个结果,万一是最糟糕的,那她怎么接受?

林荣棠便笑了:“过来坐着,我给你说一个好消息!”

孙红霞其实心里觉得很没意思:“啥?”

林荣棠:“今天我过去陵城,孟雷东说,我们陵城将要评选一个农民致富的典型,万一评选上了,到时候人家陵城的小汽车开过来给咱庆祝,还会上电视,还要接受采访,到时候还有鞭炮,戴大红花,要多风光有多风光!”

他这一说,孙红霞便想起来了,好像去年隔壁公社有个万元户,人家就戴大红花了,当时她还特别羡慕。

不过——

孙红霞皱眉:“真得能行吗?要说致富,咱也不是头一份,人家凭啥选咱?”

林荣棠便笑了:“如果说现在最出风头的,当然是沈烈,不过沈烈肯定没戏了,听说他的材料被王书记递上去了,到了陵城,人家孟家直接想办法给他压下来,不让他上报,他没机会了,人家把我往上一顶,不就成了?”

听到能把沈烈给压下去,孙红霞愣了好一会,才说:“真的行吗?”

林荣棠:“行不行,你等着瞧吧。”

孙红霞:“不是说,那个王书记,还有苏闻州,都帮着沈烈吗?孟家老爷子犯了事,已经退了,他家还行吗?”

上次堵沈烈的路子没成,其实孙红霞对孟家已经犯嘀咕了。

林荣棠冷笑一声:“退是退了,但人家关系还在,你知道孟家老爷子的拜把兄弟是什么位置吗?人家那种拜把兄弟,都是同生共死过的,和现在可不一样,有人家在那里挺着,陵城谁见了人家,还不是得给个面子!再说,孟家在首都也有亲戚,钱,人家可不缺,一般人能一下子弄十几台梳绒机?”

孙红霞:“那就是说,到时候你能得表扬,戴大红花”

林荣棠点头:“是,孟家会帮我运作。”

孙红霞沉默地看着褥子的花纹,不说话。

林荣棠握起孙红霞的手:“等我得了这个表彰,到时候就能得到更多机会,咱们现在手里这一批卖了,肯定能挣好几万,满打满算,我们也能有七八万块钱,有七八万,你想要什么不好?再说,咱们到时候还能一起在电视里露脸,那得多风光。”

孙红霞便动心了:“今天我回娘家,我娘挺生气的,说上次你回去,只带那几块猪肉,她嫌少。”

林荣棠:“这有什么,我给你三百块钱,你随便买,想买什么买什么,带回去给你娘,花剩下的钱,你直接给你娘。”

三百块……

其实孙红霞有些失望,不过还是点头。

林荣棠见此,便道:“现在我们还是要把挣的钱投进去做买卖,等卖了手里这一批挣了钱,给你再买一个玉镯子,肯定比冬麦的好,压过她去。”

孙红霞这才感觉心里好受了:“行。”

到了年底的时候,公社里接到消息,传达到了村里,村支书便过去林家,让林荣棠写一份材料,就是关于自己如何发家致富的材料,附上一份思想报告送上去。

这消息一出,大家都稀罕,纷纷打听怎么回事,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陵城要选举“致富先进个人”,全陵城一共就一个名额,各公社里都得推举,现在村支书得到消息,得把林荣棠给推举上去。

“具体怎么评选的,咱也不知道,但是到了写思想报告和材料的地步,估计也**不离十了。”村支书叹了口气,这么对大家伙说。

大家一听,也是纳闷了,如果要推选先进个人,凭啥不选沈烈,非要选林荣棠,论发财,林荣棠肯定不如沈烈,论能干,林荣棠也不如沈烈,凭啥啊?

大家伙纳闷的时候,王秀菊笑了。

自从之前沈烈发了大财,王秀菊在村里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现在尾巴一下子翘起来了,得意地到处说:“还能怎么着,我们家荣棠能干呗,人家评选这个先进,可不光是看钱,还是得看别的,我家荣棠怎么看怎么好,人家就选他呗!你们看,这材料都递送上去了,马上就能出结果了!”

“我听说,选上了先进后,能上电视,还得敲锣打鼓戴大红花,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上电视的,这下子可算是能看看了!”

大家其实心里还是纳闷,不信,可不信又能怎么样,人家确实要交材料了。

一时自然也有人来问沈烈,说凭什么让他林荣棠当先进,他哪里够格啊!

更有人问起来,说林荣棠是不是骗人的,问沈烈怎么没当。

沈烈自然也不好说什么,只说一切都是评选出来的,人家上面选谁这个谁也说不好。

其实上次遇到王书记,王书记的意思是帮他争取,不过对这个,沈烈倒是没那么在意,反正挣到钱是实惠,这个先进,如果能当,那自然是好,不能当,他照样干他的生意,也不至于耽误了什么。

所以看王秀菊在村里蹦跶,到处显摆,也就没当回事,冬麦更是不在意,她家存折里躺着二十多万块,那都是花花的票子,也不指望非要得这个表彰。

钱才是真实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这天,沈烈带着冬麦回了一趟娘家。

冬麦肚子也大起来,根据陵城那边医生的推算,再过三个月她就要生了。

按照传统,过年后还是得走一趟娘家,但是沈烈听广播里的天气预报,说是马上就有大雪,估计得下几天,雪大了后,路就不好走了,到时候不一定怎么着。

沈烈便先带她回一趟娘家,买了牛肉羊肉还有果子糕点送过去,这样年后就省了跑那一趟。

过去娘家时,东郭村的听说沈烈和冬麦来了,都跑过来串门,想趁机寒暄寒暄,套个近乎,有的是想问问自己闺女能不能寻个梳绒女工的差,也有的想让冬麦给介绍对象:“听说你们那里梳绒工都挺挣钱的,找个会梳绒的小姑娘多好。”

现在沈烈家里两台梳绒机在转,江春耕这里也安置了一台,人人都知道沈烈是“梳绒大户”,大家都想凑近乎,好歹沾点光。

胡金凤现在笑得是合不拢嘴,现在小儿媳妇生了一个女儿,已经几个月了,长得白白胖胖的,二儿子在公社里打理饺子馆买卖,不至于发大财,但也算是东郭村的富户了,而江春耕呢,现在跟着沈烈干,前后分了两万块的现钱,关键是跑了几趟首都和上海后,见识多了,做事稳妥了,性子也细心了,那可真真是脱胎换骨了。

村里人谁不夸,夸说她是好福气,养了一个好女儿,带着两个儿子都跟着发财了。还说江春耕现在性子好了很多,不像以前脾气那么暴,简直是一头动不动尥蹶子的骡子,现在真是好了很多,没什么性子,做事也沉稳。

胡金凤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当然了,更满意的自然是冬麦这里。

沈烈这个女婿好啊,女婿能顶半个儿子,那简直是再满意没有了,而冬麦也怀上了,还是龙凤胎,一下子得两个。

满村哪个不稀罕,哪个不羡慕?胡金凤高兴得在村里张扬地笑,笑着说当初那个林家嫌弃我闺女不能生,非要离婚,现在好了,我闺女女婿发财了,我闺女肚子也大起来,一口气得两个,我看谁敢说我闺女不能生!

周围人还能说啥,只能是恭维着羡慕着,不得不说,人家冬麦有福气,人家冬麦肚子也争气,当初可真是冤透了!

胡金凤显摆够了,偶尔间也笑着问起来孙红霞娘,说你家闺女咋回事,咋还没动静呢。

松山村的传闻,就像长了翅膀,也传到了东郭村,村里闲着没事,说啥的都有,说来说去无非是觉得,可能林荣棠这个人身体不太好吧。

孙红霞娘那边自然是灰头土脸的,胡金凤对此很满意:“她气也没用,就算她家现在怀上,还能像咱冬麦一样一口气龙凤胎,我呸,她可没这福气,咱冬麦是有福气的人,命好,眼光好,也争气!”

然而扬眉吐气的胡金凤也有烦恼,她现在就是发愁江春耕的婚事。

家里现在挣钱了,人人都巴结,村里好几个媒婆都想给江春耕说媒,可是姑娘介绍了一个又一个,江春耕都推了,说是没那心思。

没那心思?

胡金凤有些无奈,私底下说了几回,又让沈烈去劝,可是沈烈自然不会去劝,反过来宽慰胡金凤,意思是江春耕现在有些见识,自己也有想法,贸然去劝,反而拧着性子来,怎么都不肯结婚了。

胡金凤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但她心急啊。

这次冬麦回来,胡金凤好吃好喝地招待闺女和女婿,不过也时不时地叨叨这件事,意思是怎么也得让江春耕赶紧娶一个。

“满满这里,新媳妇愿意带着,就给新媳妇带,新媳妇不愿意,我带着也挺好的,再说满满是个懂事的孩子,也不会添麻烦,到时候娶了新媳妇,对方如果没生过,按照政策,还能再生一个,咱家就能有两个孩子,最好是生个闺女,那才叫圆满呢!”

冬麦无奈:“娘,哥那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他倔着呢,他早说了不想结婚,你劝他有啥用?再说他现在一心扑在梳绒上,挣了不少钱,那不是挺好都吗?”

胡金凤便叹气:“那也不能打着光棍过,还是得有个媳妇!”

说着间,她又提起来:“就那谢红妮,我听说她娘家又给她找了一个人家,收了人家彩礼,把她嫁过去了,其实那人家我看着实在是一般,快四十岁了,家里有两个孩子,媳妇生病死的。她这脑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真听话,你说这不是卖闺女吗?”

冬麦听着,便不说话了。

其实这在农村,是很常见的事,现在各村子里总有一些男人打光棍的,三十岁娶不上媳妇,或者家里好几个孩子媳妇没了,这些男人不挑,也不在乎什么二婚不二婚的,反正有个媳妇就行。

一般这种人家,拼命地攒点钱,就为了娶个媳妇,估计谢红妮找到就是这种的。

其实当初她离婚了,周围说媒的,也是说这种啊。

到底是认识的人,听说这个,还是有些不舒服,但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又能怎么着,人这辈子就是这样,走错了一步,就没回头路了。

胡金凤叹了口气:“那天我赶集遇上她了,她和她男人卖红薯呢,见了我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以为我没看到,我就装没看到呗!其实想想,就她娘家那样,也幸好离了,不然她娘家一挑拨,还不知道生出多少事来,就是春耕这里,总是不想娶媳妇,该不会还想着她吧,我心里总觉得别扭!”

冬麦默了一会:“哥哥怎么想的,咱也不知道,但现在那边都已经另外嫁了,这是怎么着都不可能,反正娘也别提她那里的事,更别催他,等哥哥以后慢慢想开了,再说娶媳妇的事。”

胡金凤:“你说得是,这种事,真是急不得哪!”

吃过晌午饭后,外面竟然刮起了大风,院子里的鸡都咕咕地叫,扑闪着翅膀,躲角落里去,只零散几片鸡毛跟着枯叶一起在空中打着转。

胡金凤看看窗外这天:“哟,南边这黑云上来了,我估摸着要变天,冬麦怀着身子,你们早点回去吧。”

沈烈也看了看,便道:“行,那我们先走了,要不然回头下雪了,路也不好走。”

胡金凤:“实在不行,让春耕赶着驴车送你们去。”

不过当然尽可能别那么麻烦,沈烈还是赶紧骑上自行车,带着冬麦回去,胡金凤把家里最近晒得地瓜干还有腌的咸菜萝卜白菜带上了不少,让沈烈挂在自行车把上:“冬麦现在大着肚子,别让她操心这个,这是我腌好的,你们吃个现成就是了。”

沈烈带着冬麦出胡同,一家子来送,路上遇到几个揣着手的,都赶紧过来打招呼,有的又开始打听梳绒的事,沈烈便随口和人家说说,不过到底赶时间,自然不能细谈。

骑着车子走出老远,胡金凤还和几个村里人揣着袖子挥手,一直到转弯才不见了。

沈烈:“把围巾围紧了,挡住嘴,风大,别呛到。”

冬麦:“嗯,我知道。”

沈烈卖力地蹬着自行车:“什么时候咱们自己有个小轿车就好了,这样我就能开车带着你,不用灌风了。”

他们买的小货车是拉货的,平时其实不太舍得开,毕竟比较费油,再说走娘家这种事,也不可能开那个,谁想到回去正好赶上刮大风呢。

因为刮着风,他的声音传到耳朵里有些遥远,她便笑了下:“你想得也太美了,那个哪是我们老百姓随便开的!”

沈烈听着,也就不说话了。

冬麦用围巾将头和脸团团围住,只露出眼睛来,这样觉得暖和多了。

她将手放在凸起的腹部,看着远处,就见南边的天黑沉沉地压下来,远处庄稼也变成了灰黄色,一切都变得模糊朦胧起来,太阳自然也早被遮没了,周围变得沉闷而压抑,公路上也没几个人,只有偶尔零散的驴车或者自行车匆忙赶过。

不知怎么,就想起来许多事,想起来自己离婚时候哥哥拉着驴车去接自己,想起来寒风里自己赶着车过去公社卖鱼汤,那个时候,不知道自己路在哪里,心里都是茫然的,只知道闷头往前闯。

如今天虽然阴着,但人心里是亮堂的,有奔头,前面是一眼能看到的未来。

她这么想着,便记起来自己哥哥,当下便微靠近了沈烈:“你说我哥到底咋回事,他怎么就不想结婚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想通了。”

沈烈听着,这时候风小一些了,他回头道:“你不觉得你哥和彭厂长有点什么吗?”

冬麦一听,惊到了:“怎么可能!”

沈烈:“以前估计有点什么。”

冬麦回想了一番,猛然意识到了,好像是有点。

其实早就感觉,好像彭姐面对自己哥哥时,那态度不太对,但是她觉得两个人差距太大了,根本没多想,现在沈烈这么一提醒,才意识到。

但是,彭姐和自己哥哥,这差距也太大了?

冬麦:“你觉得他们两个有可能吗?”

沈烈摇头:“没可能。”

他说得毫不犹豫,冬麦:“为啥?”

沈烈稍微慢下来,喘了口气,才道:“彭家就彭天铭一个闺女,人家是要找个倒插门女婿的,你别看彭金昌这个人见识多,但骨子里传统,要不是遇到那个时候,人家肯定还得要一个儿子,现在他也指望着彭天铭找个男人再生一个随彭家的姓,你哥不可能当上门女婿吧?”

冬麦摇头:“我哥那性子,确实不可能。”

沈烈:“这就是了,两个人性子其实都挺硬的,这么杠上,就算碰出点火花来,要说真成了,过起日子来,也不太可能,更别说倒插门这事,你哥肯定不干。”

冬麦想想,有些无奈了,如果哥哥真得对彭天铭有意,但又成不了,那岂不是更不可能再娶别的了?

沈烈:“再说你哥因为之前的事,心里还是不痛快,他一时半会不会再娶了。”

这个问题,他并没和江春耕细聊过,两个男人在一起,多是聊梳绒,聊羊毛,聊货源,聊销路,但是这些娶媳妇的事,一般聊不起来。

江春耕也不是那种会和人说心事的人。

两个人说话间,已经差不多到了松山村,因为要上坡,沈烈便先停下车,让冬麦下来,他一手推着车子,一手牵着冬麦的手上坡。

上坡的时候,恰好看到胡同口站着王秀菊,旁边王瓜月娘正和王秀菊说话,好像是王瓜月娘拿了几个鸡蛋来给王秀菊,说是家里新下的。

王秀菊一脸得意:“你自己留着吃,给我干嘛!”

嘴里说着这话,还是收下来了。

说话间看到沈烈和冬麦,她的声儿马上高起来了:“瓜月娘啊,我告诉你,你别看我们家现在做得不如人家大,但是荣棠说了,我们这一锅能挣大钱,赶紧分梳完了,回头一倒手,不知道多少钱呢,你们瓜月在我们这里好好干,回头给你们瓜月多发钱!你就等着吧!”

王瓜月娘听得自然高兴,正要奉承王秀菊几句,恰好看到了沈烈和冬麦,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开始的时候王瓜月是在沈烈这里干,培训了一天就跑去林荣棠那里了,无非就是觉得沈烈这里一天八个小时,不如林荣棠那里可以熬时间多挣钱。

沈烈倒是没什么,笑着和王瓜月娘打了招呼,之后领着冬麦进胡同了。

王秀菊眼睛直直地盯着冬麦的大肚子,等冬麦过去了,不屑地冷笑一声:“不就是一个双胞胎嘛,回头我们家也生!你看看,他家多抠门,一天八个小时,能干出什么钱来?我家干能得五十,他家顶天三十多,你说这能一样吗?”

王瓜娘点头:“可不是吗,一个月五十多比起三十,还是不一样,谁不想多挣点钱呢。”

王秀菊:“有些人,别看现在那么张狂,我看下一锅不知道卖哪儿的,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这是和人家首都一年的供货,我们只要梳出来,人家就要,挣多挣少的,反正稳妥!你看我们家,马上这就能评上先进了,陵城的人都要来表扬,到时候敲锣打鼓的,咱村里也跟着沾光!”

旁边王瓜月娘自然是赶紧恭喜:“到时候我们也跟着沾光,看看敲锣打鼓的,看看上电视怎么上!”

王秀菊笑了:“到时候看情况让你们家瓜月也跟着上电视!”

王瓜月娘都高兴坏了:“那敢情好!”

沈烈和冬麦走进自家院时,天边滚滚的乌云压下来,风也起来了。

沈烈便要过去后街看看那边收拾了吗,眼瞅着要下雪,院子里的羊毛和家什都得挪进去,冬麦随便剁了一点菜喂兔子,这时候王二婶过来了,问今天做啥菜,冬麦其实也没什么大胃口,便让王二婶把自己从娘家带来的腌白菜切了:“多放点油,用这个炒腊肉吧。”

王二婶应了一声好,便去厨房忙乎了,冬麦本想帮着王二婶一起做饭,谁知道肚子里的孩子滚来滚去的,像是两个球一会一鼓包,她就干脆回去坐炕上歇一会。

这时,外面的风中便夹了雪花和冰凌子,王二婶低声抱怨了句:“今年这雪来得可真晚!”

冬麦在屋里煤球炉子上暖了暖手,等手暖和了,沈烈也回来了,这时候屋子里已经一片白了,雪挺大的。

王二婶做完饭,味道还可以,两个人吃着饭,冬麦还是惦记哥哥的事,就和沈烈提了提,叨叨了几句,最后还是觉得,彭天铭和自己哥哥怕是不可能,从各方面都不匹配。

她忍不住叹了口气:“我哥也不容易!”

沈烈只好安慰他:“其实也看他自己了,我说彭家想找上门女婿的事,也未必呢,依我看,其实彭厂长那里倒是还好,现在反而是他不愿意。”

冬麦:“为啥?”

沈烈:“人和人不一样,彭厂长是敢爱敢恨的性子,觉得喜欢就想要,不喜欢就撒手,可你哥呢,就算觉得不错,未必愿意伸这个手,考虑得太多了。”

冬麦愣了一会,想想,好像也对,只好不提了。

吃过饭后,王二婶过来帮忙收拾了,沈烈见外面雪厚,便道:“明早不用过来了,我们自己随便做点吧,不然这么大的雪,也不方便。”

王二婶笑笑,觉得没啥:“就几步路的事。”

说话间,突然就听到外面传来一声尖利的叫,那声音都已经变调了。

紧接着,就有人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快来救命啊,出大事了!”

冬麦的心一揪,王二婶也唬了一跳:“呀,这是咋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