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 第 108 章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第 108 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0:2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 !

第 108 章

第108章全村大停电

王秀菊丢人现眼了, 回去自然是和自己儿子和媳妇一通吵吵,说儿媳妇坑她, 把人家免费发的东西当好东西, 倒是把戴向红气得够呛。大过节的,她带着孩子回农村老家,还带了一盒好月饼, 结果竟然被这么说。

她冷笑一声, 看了一眼林荣阳,当场就要带着孩子走人:“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中秋节团聚, 我也不团了, 团个屁!”

林荣阳赶紧拦住, 详细地问了情况, 之后终于明白了:“敢情那个三福月饼, 就是人家冬麦做的!那个三福月饼在陵城挺火的,只可惜量不大,好多人没买到, 都说明年再买, 没想到竟然是人家冬麦做的!”

王秀菊一听, 惊到了:“啥, 那么大本事, 她能做出这个?不是说这是好牌子吗?她怎么那么能耐?”

戴向红从旁边直撇嘴,很是不屑。

最近她是烦王秀菊烦透了。

林荣棠会计的位子算是彻底没希望了, 王秀菊哭天喊地, 想让林荣阳帮忙解决, 可问题是,这哪是那么好解决的, 她以为她儿子在陵城是吗?不过是国企工厂里一个屁大的小工人,提干都没提成,这都打算下海经商了,能给她小儿子谋什么出路?

也太把自己儿子当东西看了!

想起这些,戴向红对于这个婆婆已经不屑到了极致,所以现在,不再说走,可也冷眼旁观,连面子情都懒得给,给她面子,回头她就知道踩着鼻子上脸了!

王秀菊却是大惊小怪一番,想想又觉得酸:“她那么大本事啊,这得挣了多少钱,她可是发大财了!”

她跺脚:“怎么就让她发大财了!她挣那么多钱,生不出孩子来,早晚便宜别人,我呸!”

王秀菊在这里骂骂咧咧的,旁边孙红霞听着有些解气,她和连林荣棠在沈烈冬麦家地里干了好几天活,累都累死了,现在听王秀菊骂骂,也能解气,挺好的。

林荣棠脸上却淡淡的,没理会,反而又和林荣阳详细问起下海经商的事,林荣阳大致说了说,原来他现在跟着一个叫孟雷东的,以前办过厂子,还搞过纺织厂,也挺有经验的,现在人家自己有些本钱,想出来单干。

林荣棠问:“他这么厉害,怎么不在国企厂子里干,要出来呢?”

林荣阳:“这不是这几年严打,他爹孟成松去年被人家举报收了几瓶茅台,被查了半天,最后停职了,他可能也觉得干着没意思,就干脆想出来干。”

林荣棠蹙眉。

林荣阳忙道:“别看这个孟成松停职了,可以前是咱们陵城领导班子的,也是从公社里一步步上来的,说孟成松你不知道,但另一个你得知道,咱们公社里王书记他爹,你知道吧?孟成松和王书记他爹其实都是一辈的,以前都在公社混过。”

林荣阳又道:“别看人家停职了,可人家的关系门路都在那里,人家首都那里也有关系,可比咱们知道的多,所以现在人家琢磨着做买卖,我跟着人家干,背靠大树好乘凉,到时候人家吃肉,咱们跟着喝汤就行了。”

林荣棠问道:“他现在打算干啥?”

林荣阳:“其实他也看中了羊绒这一块,人家有一些消息,说这一块肯定发展起来,说可以搞这个,你们知道彭金昌吗,那可是一个人物,人家和彭金昌聊过,知道这个行业好。”

彭金昌?

林荣棠一听这名字,就更加皱眉了,彭金昌之前采购的四台梳绒机还是从沈烈这里买的,可真是冤家路窄。

林荣阳看自己说出这话来,一家子都皱眉头,还以为他们不看好,当下便把孟雷东说过的那些话,原原本本又说给家里人听,说得唾沫横飞,最后道:“反正这是一个好买卖。”

林荣棠沉默了很久,才说:“行,既然这是一个好买卖,哥,那我也跟着你们干吧。”

戴向红一听,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满肚子不情愿。

没错,林荣棠认识的那个孟雷东是有些能耐,孟雷东的老爹以前在陵城算是混得不错,但其去年那不是犯了差错,给退下来了吗,以后还能扑腾啥?

孟家人家有些家底,要做买卖,结果林荣阳也要跟着往上面凑。

说什么要搞梳羊绒,问题是,那得多大本钱啊?沈烈和冬麦的事,她也听说了,那不是为了搞羊绒整天折腾,人家折腾出来结果是好的,但那是人家有本事,人家幸运,但林荣棠有人家沈烈那本事吗?

人家沈烈会修车,林荣阳会吗?

小汽车都不会修,还去摆弄什么梳绒机?

戴向红是不太看得上,她觉得万一赔了,人家孟家好歹有家底,人家老子是孟成松人家不怕,可林荣阳万一跟着一败涂地,那就只能自己在医院的工资养他了,谁想想能气顺?

偏偏林荣棠竟然也觉得不错,也想跟着搞,戴向红心里更不痛快了,自己本身就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现在等于还带个累赘,这是要普度众生还是怎么着?

王秀菊听儿子说这话,却惊到了;“这哪行,你二哥才把铁饭碗丢了,你就这么瞎闹腾?怎么着也得想办法拎起一个铁饭碗,哪能两兄弟都跟着瞎闹腾什么羊绒?那羊绒是沈烈折腾的,我看他早晚倒霉,你们干嘛非学他!”

林荣棠淡淡地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娘,不要提沈烈,我不想听到他的名字,另外,我也想做羊绒,这不是说我学他,而是我觉得这个行业好,能挣钱。”

王秀菊一向怕儿子,看儿子这神情,这语气,也就被镇住了,不说话了。

旁边的孙红霞却蹙着眉,心想接下来羊绒可能会被查,林荣棠这么搞,合适吗?

她是不是得提醒提醒?

谁知道两个人回到家时,孙红霞说起这个,林荣棠却说:“沈烈不怕的,我凭什么怕?沈烈能挣到的钱,我也能挣到。你看连个冬麦都把月饼给折腾出花样来了,我还不如一个女人吗?”

孙红霞便不敢说啥了。

林荣棠现在脾气挺大的,一般人不敢得罪。

不过她想着,反正林家还有点底子,她就且看着,他能折腾出个啥,万一遇到不好,实在不行……那就只能自己机灵点了。

中秋节,沈烈和冬麦休息了一天,就连饺子馆都放假了,不过梳绒机并不敢停下,还是得转着,只要不停电,就得转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钱。

毕竟人家虽然说了要,可自己不成功分梳出来,不成功交货,不成功拿到现钱,一切都是空的,七万块就像一根甜美的胡萝卜吊在前头,让人不得不拼命地干。

沈烈说好了,最近大家都忙,给大家发奖金,一个月多发五块钱,但大家必须拼足马力干,而且干的时候必须遵守操作规范,一点不能马虎。

大家伙一听,自然卯足了劲儿,兢兢业业的,恨不得全身心扑倒梳绒机上,至于那几个媳妇的家里人,现在是当婆婆的小心翼翼伺候着媳妇,生怕媳妇吃不好身体不好,家里男人也都客客气气的,有什么好吃的留给媳妇,毕竟人家挣钱呢。

中秋节休息了一天后,饺子馆重新开业,饺子馆的二英牛嫂她们,中秋节分了奖金还得了月饼,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重新回来干,也更有劲头了,积极性特别高。

冬麦过去饺子馆看了两天店,又去菜市场寻觅了一番,打算把饺子馅再改改,饺子馅需要随着季节来,当季什么菜上市了就用什么菜,所以这饺子馅时不时得改。

饺子馅的改动,她都是自己来,仔细地调配,自己一次次地品尝,直到能做出自己满意的饺子,再给别人尝,大家都满意了,才肯换馅料。

换好了饺子馅后,看着店里的客人并没什么不喜欢,反倒是觉得新鲜好吃,她才松了口气。

当下又过去了一趟陵城,想着看看哥哥,先去见了彭天铭,彭天铭建议她在陵城开一个糕点店,不过冬麦觉得现在根本没那精力,首先还是得沈烈的那一批羊绒卖出去。

彭天铭想想也是,也就不提了,现在彭天铭又采购了七台机器,加上之前的三台,一共也有十台了,中间让沈烈帮着调试过两次,现在差不多也要开始干了。

当然了她家分梳的羊毛可是比沈烈分梳的要好,那都是通过关系门路从内蒙运过来的,一般人很难从内蒙拿到货。

彭天铭:“对了,你哥最近进步不错,也学着调试机器了,还挺能干的。”

冬麦来过这里好几次,还是第一次听到彭天铭夸奖自己哥哥,便笑了:“我哥人其实不错,就是可惜以前家里穷,只读到了小学,遇上那个时候,他性格不火爆一点,都护不住家里人,现在有机会,能在你这里学,也算是个不错的机会,好歹是一门技术呢。”

彭天铭倒是有些过意不去了:“我给他再涨十五块钱吧,一个月给三十五,不然好像我多苛刻一样。”

冬麦噗地一声笑了:“你看着给就是了,你觉得值多钱就给多钱。”

和彭天铭聊完后,冬麦过去看了看江春耕,江春耕当时正蹲在车间里摆弄机器,整个人趴在机器下面,仰着脸,很费力地用扳子拧螺丝,旁边几个人帮着扶住轴承。

冬麦等了一会,看着哥哥忙完了,才出声。

江春耕看到妹妹,擦了擦手,也就出来了。

“哥,我听彭姐说,你现在在这里干得不错。”

“也就那样吧,不过她给我涨钱了,我再干一个多月,估摸着能把钱还你。”

“哥,其实不用,你不用惦记这个,只要你这里好好的,我就挺高兴的了。”

江春耕:“当然要还,还了后,我再挣一点点,就回去。”

冬麦:“好。”

江春耕:“中秋节那晚,我回去家里看了看,家里都挺好的,我也放心了。”

冬麦点头:“是,家里清净了,爹娘现在也不忙别的,就照顾着满满,我看现在满满比之前爱说话了。”

小孩子,也不提他娘,就每天挺高兴地玩,周围邻居都知道他家这个情况,也尽量避免在小孩子跟前提。

提起满满,江春耕眼里泛起温暖,之后突然想起来什么:“对了,月饼挺好吃的,我一口气吃了两个。”

冬麦听了,忍不住想笑:“是吗,那我回头再给你做。”

江春耕也就笑了:“行,多做几个,满满也爱吃。”

从陵城回去的路上,冬麦满心轻松,她想起曾经她烦恼过的,想起她曾经绝望过的,好像随着时间过去,一切都就那么解决了。

大哥在彭天铭这里干活,挣了钱学了技术,二哥现在跟着自己开饺子馆,一切都蒸蒸日上,爹娘在家安心照顾满满,日子怎么看怎么顺心。

自己这里,饺子馆挣着钱,不用自己操心,自己就能生钱,而沈烈那里,似乎唯一操心的就是尽快分梳出来羊绒,早点挣到这七万块。

她这么想着的时候,便骑着车子往家赶,心里想着,沈烈尽快买一个小货车也挺好,这样大家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可以像路奎军家一样,开着小货车嘟嘟嘟地到处跑,多舒爽啊。

回到家里,她可以和沈烈商量下,等拿到钱了,就马上买小货车!

谁知道她刚到村里,就有人揣着袖子说:“冬麦,你家梳绒机停了大半天了。”

冬麦疑惑:“为啥?”

平时沈烈挺赶的,除非停电,根本不可能停那么久。

可现在是白天,白天一般人家不会用电,好好的怎么会停电?

于是便有人说了:“咱们的变压器坏了,全村大停电了。”

啊?

冬麦连忙骑上车子往老宅赶。

现在一般一个村里共用一个变压器,变压器就在村西头,电工刘顺儿会定时维护着电压器,遇到刮风下雨天就检查检查,以前变压器跳闸过,不过也很少见。

至于变压器坏了,自从他们村里通了电,这种事就没遇到过。

冬麦过去老宅时,梳绒女工已经走了,只有沈烈正在那里打扫清理,并将分梳好的羊绒一码一码摞在旁边。

他看到冬麦来了,擦了擦汗,招呼了声:“今天累得够呛,吃点什么好吃的?”

冬麦:“你还有心思吃好吃的,停电了,咱这梳绒机又得停了,我听说停了大半天了。”

沈烈:“是,变压器坏了,正修着。”

他看了眼冬麦:“急什么,急也没办法,咱们也不懂变压器,人家刘顺儿正加紧修着,肯定能修好。”

冬麦想想也是,叹了口气:“算了,就当休息吧,咱最近这么忙,正好趁机松口气。”

不过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还是有些遗憾,谁不想加大马力一直干呢。

沈烈将那羊绒袋子码好了:“走,回家歇着去。”

冬麦看他那样,忍不住笑起来:“你啊!倒是想得开。”

当下两个人锁住了大门,一起回家去,路上沈烈说起别人家生了一窝狗,是狼狗,听说品种还挺纯的,到时候抱养一只,冬麦自然赞同,又说起自己今天进城遇到哥哥的事:“我哥哥最近越来越能干了,连彭姐都夸他呢。”

沈烈:“我上次过去彭姐那里调试机器,和他聊了聊,他现在状态挺好的,等咱赚了这一笔钱,就把他拉上,合伙干,你哥是干生意的料子。”

难得听沈烈这么夸人,还是夸得自己哥哥,冬麦当然心里舒畅。

回到家里后,见厨房里放着一只鹅,问起来,这才知道,原来是胡翠儿婆婆养的,养了十几只,最近人家邻居嫌吵,她就干脆想宰杀了卖钱,于是送了一只过来。

胡翠儿在沈烈这里挣到了钱,又被发奖金又被发月饼的,胡翠儿婆婆心里感激,总想着给沈烈冬麦点啥,这次赶上了,就赶紧送了一只鹅过来。

“我说不要,她非硬塞,我心想就算了,收下吧。”

“翠儿婆婆挺好的一个人。”

其实沈烈冬麦做生意,带着村里几家也跟着做工挣钱了,中秋节又给大家伙发月饼,大家心里自然感念,田里种的菜啊养的鸡啊下的蛋啊,都时不时想塞给沈烈冬麦,不过大多时候两个人都不要罢了,毕竟人家日子也不容易,干嘛平白无故收人家东西。

不过这次既然收了鹅,冬麦也挺高兴,她想了想,让沈烈把鹅打整干净了,在鹅肚子里塞了盐,又用蜂蜜拌了白酒,涂满了鹅外面,锅里放一碗酒,一碗水,不让鹅沾到水,就这么慢慢地蒸。

这种做法,太奢侈了,一般人家哪舍得,也就是现在家里不缺什么,才用这种法子来蒸鹅,蒸好了后,又将鹅翻了一下,继续放柴火慢慢地烧,之后加水,细火慢炖。

如此烧好了,那鹅肉便烂如泥了,汤汁也颇为鲜美。

沈烈尝了一口,赞叹不已:“这法子费事,不过确实味道好。”

冬麦:“这鹅肉咱俩也吃不完,我送一碗给胡翠儿家。”

沈烈:“行,正好我趁这个时间过去变压器那里看一趟。”

当下两口子各自出门,冬麦送了鹅肉给胡翠儿家,胡翠儿婆婆尝了一口,觉得好吃得不行了,打听做法:“我们自己做的,可没你这个好吃。”

冬麦便将做法说了,听得胡翠儿婆婆咂舌:“怪不得好吃,又是蜂蜜又是酒,咱可不舍得这么做。”

从胡翠儿家出来后,恰好遇上了胡满仓,冬麦记得,就是他当时在自己洞房时让自己点烟,后来规规矩矩地叫烈嫂。

胡满仓看到冬麦,忙说:“烈嫂,你咋在这?我看烈哥过去变压器那里了,他们说变压器坏了是因为烈哥弄梳绒机的事,都在那里说呢。”

冬麦:“啥?我们弄梳绒机?”

胡满仓:“他们说因为烈哥发动梳绒机,太费电了,说把变压器烧坏了,现在都在那里围着,说晚上还要用电,还说咱们村马上又要浇水,可别因为这个耽误了,反正说啥的都有。”

冬麦:“刘顺儿说什么了吗?”

胡满仓:“刘顺儿正在那里查呢,查不出来,不过嫂,你也别太担心,我觉得和梳绒机关系不大,咱这梳绒机也转了一段日子了,怎么早不坏晚不坏,非这个时候坏。”

冬麦谢过了胡满仓,就赶紧过去变压器那里,过去后,才发现有不少人围这里了,大家大多刚吃过午饭,出来溜达的时候,正好看热闹。

刘顺儿正满头大汗地修理变压器,沈烈从旁边帮忙递工具。

这个时候,旁边有个人突然说:“马上浇水,如果真耽误了,且看着吧,那就是耽误我们大事了!”

冬麦看过去,这个人叫刘铁柱,平时就是比较莽撞的一个人,是个急性子,估计现在是真急了。

刘顺儿这个时候正忙着,随口扔了一句:“急什么急,没看老子正修着,你着急你来修啊!”

刘铁柱听了,脸涨得通红,不过还是憋出来一句:“这变压器怎么坏的,大家伙心里都有数,不就是有些人用什么梳绒机,咱村的变压器是属于大家伙的,他自己家耗电量大,把变压器烧坏了,倒是连累得大家跟着一起倒霉!”

他这一说,大家都看向沈烈,也有人看冬麦。

显然,不少人心里也这么以为了,毕竟那梳绒机是个大家伙,确实耗电大。

沈烈这个时候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回头看向刘铁柱:“你知道我们村用的变压器是什么型号的,是多少瓦的功率吗?知道能带多少千瓦的机器吗?你知道我们村一共多少人家再用电,一共大概多少功率,知道我们家梳绒机是多少功率吗?”

这一连串发问,让刘铁柱顿时哑口无言,不过他还是道:“我凭什么知道那个,我就知道我们变压器坏了!”

沈烈笑了笑:“这些我其实也不知道,不过我刚问了顺儿哥,咱们的变压器是100千瓦的,可以带动一百千瓦的电器,当然了我们不能全功率使用,一般八十千瓦是安全标准,而我们各家各户用的电器无非就是电灯,电灯的功率最大的是一百瓦,我们村大概有五十多户人家,我家的梳绒机功率是五千瓦的,就算回头村里的电泵也开起来,顶天了不超过二十千瓦,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梳绒机能把变压器烧坏吗?”

刘铁柱愣住了,沈烈说的这些,他根本不懂。

沈烈:“铁柱,不懂的话可以问,在问之前,你可以少说句话。”

说完,他继续帮着刘顺儿打下手。

旁边围观的一群人,全都看向刘铁柱,看着刘铁柱脸上通红通红的,再也不吭声了。

所有的人心里都不由感慨,人家沈烈就是牛,就是强,几句话而已,就把事情解释清楚了。

虽然他们完全没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们却明白了——变压器坏了,不关人家梳绒机的事。

冬麦从旁听着,自然是高兴,她的沈烈能干,啥都懂,几句话就把对方说得哑口无言!

她面上有光,心里高兴,便上前和沈烈说了声,让他等下回去吃饭,沈烈点头:“我这就回去,要不等会饭都凉了。”

当下夫妻两个一起回家吃饭,吃饭的时候,沈烈说:“上次你送月饼,给刘顺儿送了吗?”

冬麦想了想:“给他家老人孩子都分了,还另外多给了五块。”

沈烈:“那挺好的,以后咱家的事,估计免不了麻烦人家,回头有什么东西,得记得他家,走着人情。”

冬麦点头:“行,我知道。等过年时候,我看看再做点过年的糕点礼盒拿去陵城卖,到时候给他家多送点吧。”

沈烈:“可以。”

吃着饭的时候,冬麦难免纳闷:“你说这变压器到底咋回事啊,好好的怎么坏了?”

沈烈看了她一眼,才说:“里面有几根线被咬断了,估摸着是仓鼠咬断的。”

冬麦一听:“咬断?那接起来不就行了?”

沈烈:“咬断的那几根,黏在一起,接起来比较麻烦,得一点点地对上,所以要花时间。”

冬麦无奈:“仓鼠怎么好好的去咬变压器?”

沈烈却道:“估计是有人故意把仓鼠放在那里的。”

变压器坏了,其实仓鼠也没命了。

冬麦:“故意?”

沈烈:“嗯,村支书已经去公社里报警了,这就是蓄意破坏集体财产了。”

冬麦一惊:“这样啊……”

冬麦突然想起她之前听别人说的,说是山里的煤矿安装了变压器,有人会跑过去把变压器断电,然后给变压器来一个大开膛,将里面值钱的铜线拆走,还有人会去偷芯子,里面的芯子还有变压器油,都可以拿去卖钱,更夸张的,还有人把变压器壳都不放开过。

但是村里的变压器,倒是很少听说这种事,毕竟是自己村里的,又在村边上,一般人不会打这个的主意。

沈烈眼里便泛起冷意:“村里浇水的事,估计还有那么两天,这个时候,变压器坏了,村里都传闻是咱们的梳绒机烧坏的,你说这人,是坏呢还是蠢呢。”

冬麦想了想:“这个人知道咱们赶着梳绒,也知道梳绒需要电,他可能听人说过仓鼠能破坏变压器,但是不懂仓鼠破坏的和烧坏的不是一回事,这样一来,他搞了破坏,既耽误了咱们挣钱,又可以陷害咱们,让村里人对咱们有意见。”

所以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冬麦蹙眉:“该不会又是林家人吧?还是今天那个刘铁柱?可咱家和那个刘铁柱平时也没什么冤仇啊!”

沈烈:“咱们村,看不惯咱们还敢使出这种昏招的,无非就这么几个人,等着人家派出所调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